?

新時代壁畫保護的方法和實踐

2024-04-27 01:15林詩堯王希民
藝術大觀 2024年5期
關鍵詞:復原壁畫

林詩堯 王希民

摘 要:我國作為保留古代壁畫最多的國家,肩負著復原、展示、傳承壁畫文物的重要任務,且不能容忍極為脆弱且不可再生的人類珍貴文化遺產在歲月中消逝。當下,我國部分地區古代壁畫保護現狀仍是不容樂觀的,甚至有些壁畫面臨分崩瓦解。伴隨壁畫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以及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中的運用,筆者認為在現有的壁畫保護技術上應實現多元化保護,從意識和行為兩方面對壁畫建立起完善的保護策略與機制。

關鍵詞:古壁畫;壁畫保護

中圖分類號:J2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5-0-03

一、古代壁畫保護方法

現今我國古代壁畫主要分本體保護和非本體保護。本體保護是指在石窟壁畫原址進行保護和修復,本體保護主要包括原址保護、搬遷、揭取保護等。非本體保護包括壁畫臨摹、高清攝像、高清科技數字虛擬化保護等。

(一)壁畫的臨摹

1.壁畫的分類

壁畫臨摹主要分為復原臨摹和現狀臨摹。

復原臨摹指在原有畫作的基礎上進行復原。由于敦煌壁畫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曬,因此出現大量的掉色、脫落等現象。復原性臨摹需要臨摹人員具有極高的專業性和技術能力,在處理畫作的時候需要盡可能還原原有壁畫的本來顏色,站在歷史的角度進入當時創作者的內心,對時代背景、藝術風格、繪畫特征進行重建與構架。例如,敦煌美術研究所專家修正復原臨摹作品《彌勒經變》,力求對原有壁畫的精神樣貌和精細進行一比一還原。

現狀臨摹主要指通過臨摹壁畫來保存壁畫在現今時空下的狀態,包括成品畫面的肌理、地仗層的質地、在壁畫風化過程中的脫落以及蟲害等,都需要精準地進行表達。對壁畫進行現狀臨摹能夠較好記錄壁畫在不同階段的具體體現,記錄每個階段的壁畫本體狀態。例如,敦煌民生美術館敦煌臨摹展覽,再現敦煌壁畫的千年不朽神韻,以“藏經洞專題”展示敦煌壁畫的博大,共展出文物、臨本、現當代藝術家創作計280余組件,包括董希文、常書鴻、段文杰、張大千等人的壁畫臨摹作品。通過專業人員的現狀臨摹,與新時代媒體公司聯合打造“敦煌AR智能導覽系統”,將現狀臨摹的壁畫作品通過數字化技術展現在觀眾面前。伴隨新時代技術的壁畫修復技術,配合博物館的數字化展示,能夠讓觀眾在欣賞壁畫原貌的同時不破壞壁畫的完整性[1]。

2.現狀臨摹的技法

現狀臨摹的關鍵步驟為支撐體的制作和地上層的制作。為追求壁畫做舊經歷風吹日曬的質感,大概可以將壁畫支撐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制作相對適宜尺寸的木板;第二步為裱油畫布,為了防止木層當中的水分引發畫作的畸變與空鼓;第三步是將整個畫作過一遍底稿,通過畫面人物與主體的臨摹拷貝,能夠完整保留畫面線條的神采。將壁畫缺失的部分進行拷貝,包括白粉、地仗層等缺失部分,并將其進行標注,有利于后期上色的準確性。

整體過完底稿之后,線稿效果與原壁畫一致,但注意需要將原有壁畫當中不同時段出現的缺失部分進行補充。需要在上完色彩之后將壁畫做舊,通過整體做舊將壁畫飽和度降低和局部做舊,通過雕刻刀和美工刀將原有壁畫脫落的部分進行去除,模擬出壁畫在不同風蝕階段的殘破感。在現狀臨摹實踐過程中,由于三合板的支撐體穩固程度在地仗層完全干硬后撕去紙膠帶的部分較為困難,以及在上色部分和做舊部分對于顏色的考究精細等都是現狀臨摹的重點與難點[2]。

現狀臨摹的技法雖困難且任務量較大,但實際操作當中能夠有效還原壁畫在不同時期的風蝕狀態和完整樣貌。通過與AR、VR技術相結合,能夠讓觀眾在短時間內跨越時空限制和空間限制,感受到壁畫的風化過程,沉浸式感受壁畫在不同時期的特色。但由于該技法臨摹、色感、修型、做舊、精密等方面要求較高,對技術人員需要有較高要求,因此在壁畫修復專業、高校中亦需要培養更多人才,增強社會對古壁畫傳承的意識。

(二)數字化掃描壁畫,保留研究數據

現如今,有關壁畫的相關研究逐漸變多,但在實際壁畫復原以及展示過程當中,由于壁畫本身較為脆弱,且復原工作量大。因此,對壁畫的保存要求、對專業人員的技術要求,以及對復原過程的嚴格保護都是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要議題。

為保證復原過程的準確性以及更好地還原,通常采用數字化掃描壁畫來保存研究數據和原數據。通常分為攝影采集、圖像處理、定位糾正、全景漫游、數據校驗和數據儲存等多個階段。

通過攝影進行原有石窟壁畫的采集工作是重要的環節:利用對壁畫逐格、用單元格的形式來記錄每幅壁畫的具體細節,保證采集的數據達到復原以及數據修復的具體要求。將拍攝的壁畫在計算機上的曝光、飽和度、清晰度、重合度等技術參數進行準確記錄,才能夠進行下一行的拍攝[3]。

前期由現場攝影人員采集到的數據圖片,通過圖像處理人員進行拼貼,將每一個單元格進行精細檢查,拼成完整的圖像。由手工拼接逐漸演化到數字化AI拼接或自動拼接等模式,對拼接圖像的顏色、畸變等進行有效控制,保證能夠在數據化設備上還原壁畫的原有尺寸和形態。利用激光掃描獲取云影像的強度圖,利用壁畫的原數據定位、糾正、測量等,復原在電腦上所形成的影像畸變,將壁畫數據差異控制在幾毫米甚至幾微米之內。

通過全景漫游制作的相關基礎工作,采集壁畫原有位置,如石窟、洞穴的地點來選擇機位,后期數據校準,將壁畫數據在數字化掃描設備中拼接成大概長寬比為:2 : 1的全幅圖像,保證圖像拼接自然。最終儲存相關的數據,為后期的壁畫復原制作提供有效數據參考。

數字化掃描壁畫、制作源文件,既能夠保護原有石窟壁畫,方便現場保護人員對壁畫做進一步修復,又能夠在短期時效內將壁畫盡可能地還原,加快壁畫展示以及修復的進程,保留相關研究數據。

(三)高清科技虛擬化復原保護及展示

為更高效、更精細化還原壁畫原有樣貌,并在展示的基礎上保護壁畫的完整性。多家博物館以及壁畫保護機構都推出了運用現代數字化虛擬技術,來展現千年的壁畫華彩。

以山西北齊壁畫博物館為例,該博物館建立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家峰墓群”的原有地址之上,依托了原址的保護優勢,匯集了整個山西境內的多種墓葬壁畫,如北朝時期的水泉梁墓、婁叡墓、九原崗墓等。

墓葬壁畫的保護,尤其在原地址上建立博物館對原有壁畫的保護,在世界上依舊是一個難題。而我國由于墓葬壁畫以及相關石窟壁畫數量龐大,因此依舊需要對墓葬壁畫或其他壁畫采用較封閉式的保護。但在博物館當中,由于來往游客數量較大,若開放展區則會對壁畫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因此,在該博物館內采用了3D、AR、VR等虛擬數字技術,為游客展示壁畫的全貌。且在虛擬化全景投影技術當中有效納入交互式功能,讓游客能夠在投影當中感受到壁畫的魅力,并近距離進行互動[4]。

例如,《夫婦宴飲圖》壁畫當中,游客可以通過交互式設計,在壁畫上尋找丟失的樂器,或通過搖桿撥動屏幕上的琴弦,和壁畫中的人物共同活動,建立“云宇宙博物館”,在現代化數字的幫扶下,讓游客更好地感受到壁畫保護以及更豐富的壁畫內容。

太原市迎澤區王家峰村的北齊壁畫博物館依然如此。由于盜墓者的破壞,原有許多壁畫藏品都已被損壞,但在挖掘以及收藏過程中,該博物館對壁畫進行修復,并通過數字數據保存、現狀修復等技術復原壁畫原有樣貌,并入選“2021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現階段,北齊壁畫博物館不僅在線下體驗可使用數字虛擬技術全景感知,在2021年1月,該博物館還開通了數字博物館線上運行。通過3D、VR、VR、全息等技術,讓各地游客能夠在手機上通過互聯網感受藏品以及壁畫的樣貌。在保護原有壁畫的基礎上,擴大了壁畫的宣傳以及大眾普及度,達到了高清科技虛擬化復原的同時對文物進行了原有保護,突破了傳統意義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不僅成為太原壁畫保護形象的展示平臺和傳播平臺,也成了墓葬壁畫的重要保護基地。

二、寺觀壁畫臨摹的意義和成果

臨摹不僅具有藝術品復制、收集壁畫資料的功能,還是一項研究工作,更是文化遺產移動展示的最優途徑。在了解完巖山寺壁畫的繪畫內容和繪畫風格后,當代文物保護和美術工作者還需要對材料和臨摹工藝進行檢測、分析、實踐和解析,從而一方面制定科學的保護管理措施,另一方面進行專業規范的復原臨摹。本文主要側重于臨摹工藝的實踐結果與研究。

(一)寺觀壁畫臨摹的意義

臨摹與復制是文物保護以及資料研究的必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受到越來越多文物保護人員以及藝術界人士的重視。臨摹體系建立在前輩藝術家和學者們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的基礎之上,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種可以對壁畫進行有效保護的方案。臨摹的目的和意義在于后人通過研究前人的種種經驗,掌握傳統的造型與技藝,培育審美品格,以此認知繪畫的本質和規律,建立科學的臨摹體系以繼承弘揚傳統壁畫文化。此外,臨摹作為一門學科,需要臨摹者以做科研的態度去解讀古代藝術的深刻內涵,研究時代特色,捕捉歷史氣息,揣摩古人意趣,模擬畫家創作動機、了解工藝流程,掌握技術技巧。只有這樣,臨摹者才能把握好臨摹作品的質量和品位,力求做到有憑有據復原,在不斷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得以提高,淋漓盡致地縱橫筆墨,創作出臨摹作品中的上品[5]。

臨摹的價值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研究價值。壁畫作為中國繪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文化的典型性,因此,對巖山寺壁畫繪制體系進行系統的臨摹研究,有助于我們挖掘當時民族繪畫藝術的形成、發展高峰或關鍵轉折,對于文化藝術延續,歷史傳統、傳承民族文化、啟迪當代藝術繁榮發展有著重要的基石作用。第二,學習與傳承價值??v觀寺觀壁畫千百年來的演變進程,雖然各時代的風格不盡相同,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作為宗教藝術從內容到形式貫穿始終的主導模式,并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念和造型特征,而臨摹是繼承其傳統最好的手段之一。臨摹亦可以為當代美術推陳出新,創造時代民族形式的新藝術提供歷史借鑒,并推動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第三,展示和傳播價值。通過臨摹,我們可以更好地展示和傳播壁畫作品,真正使藝術走向大眾、走進生活,間接對大眾進行美學教育,提高大眾對壁畫的認識,真正地落實讓文物“活”起來。

對于巖山寺文殊殿而言,本研究認為利用復原臨摹的方法對其進行修復和保護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臨摹巖山寺文殊殿壁畫有助于文物保護和美術工作者明確我國金代寺觀壁畫繪畫技藝和繪畫風格,為今后藝術創作提供借鑒,使后人能夠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和創新壁畫創作。另一方面,臨摹巖山寺文殊殿壁畫,有助于文化遺產保護相關人員通過當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對僅存不多的金代壁畫進行保護干預,為后人提供歷史研究素材,使這類精神與物質文化遺產盡可能長久地得以保存。

(二)增強社會對壁畫保護的意識

以山西、甘肅為主要代表的古壁畫,在保護背景下進行傳播具有重要價值意義。壁畫作為我國古代傳統文化風格與地域特色的文化記錄,具有強烈的民族地域特性與民族文化精神。保護地區性的古代壁畫也是保護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的重要文化結晶。

壁畫作為實體性藝術,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同樣在歷史與科學研究上也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壁畫的內容對民眾跨越時空與空間限制、了解古代人民社會結構、生活生產、文化架構、風俗人情有重要意義,也是珍貴的實物資料。壁畫不僅是我國地域性的特色遺產,同樣作為全球重要的壁畫產出國,也有較深刻的世界文化遺產意義。

對壁畫這類較特殊且精細的古文物修復與保護傳承,在技術研究上通過數字化現代技術得到一定提升,給業內人士帶來更多保護壁畫、修復壁畫的靈感的同時,在社會層面上,能有效促進社會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增強全社會對壁畫保護與傳承的意識,推動有關高校研究專業的人才發展,促進我國古代壁畫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結束語

對壁畫等公共藝術的保護,不僅僅需要專業人員對壁畫有足夠的修復能力,還需要借鑒現有數字化技術,在保留原數據的同時宣傳壁畫,讓大眾知道壁畫的價值以及其重要性。

對優秀的壁畫進行全面評估,確定損毀程度以及原因。在保留壁畫原材料的同時進行干預篩選,針對壁畫作品所遭受的損毀情況,提出可行的保護方案。

面對壁畫修復和后期展示,則可采取數字化展示,利用AR、VR等技術為游客帶來更加生動的壁畫游覽體驗。同時,遵循國家有關保護壁畫的相關流程,加強宣傳教育。依托借鑒現有較成熟的壁畫博物館或保護區的保護案例,注重對原有壁畫遺址的保護和規劃,注重相關保護法的貫徹,增強公眾對于藝術品的保護意識,最終實現對壁畫的全方位保護。

參考文獻:

[1]郭建.山西興縣麻子塔元代墓葬壁畫保護修復[N].中國文物報,2023-06-23(008).

[2]郭靖.博物館壁畫預防性保護及智能化展示技術應用實踐[J].收藏,2023(06):98-100.

[3]霍潔.古代壁畫保護修復設計方法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3(14):38-41.

[4]劉建明.古代壁畫圖像保護與智能修復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0.

[5]張嫄.原址或遷移-建國后傳統壁畫保護觀念與實踐[D].中國美術學院,2022.

作者簡介:林詩堯(1989-),女,北京人,博士后,從事傳統壁畫保護與研究。

猜你喜歡
復原壁畫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淺談曜變建盞的復原工藝
毓慶宮惇本殿明間原狀陳列的復原
“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改進
壁畫上的數學
我在敦煌修壁畫
北朝、隋唐壁畫
唐宋前后幾種革帶的形制復原及稱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