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考藝術素質測評提升高中生的音樂素養

2024-04-27 01:15沈宇軒
藝術大觀 2024年5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摘 要:藝術教育是國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考藝術素質測評,旨在加深社會各界對中學階段藝術科目的重視程度,助力藝術科目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以及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本文以基于中考藝術素質測評提升高中生的音樂素養為選題,旨在分析和總結藝術素質測評后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特別是在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同時,對現行藝術中考機制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以及音樂在校園生活中的融合,這既是一種對高中生提升音樂素養的實踐,也是一種啟示。

關鍵詞:中考藝術素質測評;高中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5-0-03

一、藝術素質測評后高中音樂課堂現狀

(一)基本音樂知識掌握與運用

在經過了初中階段的三年音樂課程學習后,學生對于基礎的節奏型、音型、旋律以及調式等知識的掌握有了一定的積累,并且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統一部署制定的《南京市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終結性考核內容包括音樂基礎知識的考察及根據譜例敲擊節奏的考試內容,所以在過渡到高中階段的音樂課堂中后,對于學習曲目的音樂知識有基本的認知,也能夠配合教師進行音樂片段的要素對比與總結[1]。

以學習《快樂的女戰士》音樂片段與歌曲《松花江上》片段為例,做如下對比講解,見表1所示。

表1《快樂的女戰士》《松花江上》音樂對比

在高一年級第一單元“情感的體驗”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分別欣賞舞劇《紅色娘子軍》音樂選段《快樂的女戰士》和歌曲《松花江上》,從兩段音樂的速度、旋律、典型節奏型以及音樂表現方式上進行對比。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音樂的旋律情感把握非常準確;但在典型節奏型的辨析上仍然需要教師的提示和講解,對于節奏型的具體名稱熟悉度不高;在出現管弦樂隊時,對樂器的辨認能夠達到近80%。對于曲目對比這樣的課堂任務而言,整體完成度是非常高的[2]。

(二)經典音樂片段的了解程度

經典音樂片段的聽辨賞析作為藝術素質測評內音樂基礎知識考察中的重要部分,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學生對經典音樂名曲名作的認知范圍,加深了他們對國內外優秀的音樂作品的了解程度。這一考核內容,為高中階段的音樂賞析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明顯的助力。下面以譜例1所示的高一年級賞析課《1812序曲》中的法軍主題為例進行講解。

在本序曲表現兩軍交戰的呈示部中,代表法軍主題的音樂片段巧妙借用了法國國歌《馬賽曲》的曲調進行創作。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在音頻播放完畢后立即辨認出了這一片段與《馬賽曲》的高度相似,自然地為隨后的相關知識展開提供了契機,促進了音樂賞析課程的順利進行。

(三)課本譜例與歌曲演唱情況

中考藝術素質測評中除音樂知識的考察,另一大重點題型則是根據所提供的曲譜、原音、伴奏和預示拍演唱歌曲。相較于節奏敲擊練習,完整演唱音樂作品其實更加考驗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需要注意音準、節奏、演唱順序等諸多要素。對于歌唱能力的培養,在初中階段的音樂課程學習中,學生應當經過了大量的作品演唱的學習與實踐;對于課本中的簡譜譜例,應當能夠做到基本的識譜認譜,跟琴唱譜。但在高中階段的教材譜例、歌曲演唱的教學中,由于個人音樂能力的差異等因素,帶唱、教唱音樂作品成為一大教學難點[3]。

1.譜例視唱

在高一年級的音樂鑒賞課程中,學生需要欣賞聆聽大量的中外各時期,不同體裁、不同形式的音樂名作,這些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廣為流傳的曲譜片段則會以譜例的形式截取在課本當中,需要學生練習并唱譜,且大多為簡譜形式,篇幅短小。下面以譜例2所示的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中《梅花三弄》一課為例進行分析。

在本曲的教唱過程中,譜例中多次出現了2/4拍與3/4拍的變換拍子,學生對此難以及時轉換;加上對曲譜中的實際音高缺乏概念,視唱能力不足,經常出現“識譜卻無法唱譜”的情況,即便是教師彈琴帶唱,反復范唱、教唱,效果依舊不夠理想[4]。

2.完整歌曲演唱

作品完整演唱相較于譜例的視唱,完整歌曲的演唱配備有教材對應的音頻、視頻文件,學生模仿性學習的可行性更強;并且相較于單一的唱名視唱,帶有歌詞、伴奏的歌曲所包含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下面以譜例3所示的高中音樂鑒賞中《黃河》為例進行分析。

學堂樂歌《黃河》作為當時的音樂教學歌曲,其內容充滿了愛國情懷,實際課堂效果的呈現上,學生的接受程度很高,練習演唱的興趣也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積極融洽的課堂氛圍推進了教學活動的展開,且在教唱中出現的問題也更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改正。

二、對于中考藝術素質測評機制的總結與反思

(一)藝術素質測評為中學音樂教育帶來的變化

1.對音樂教育地位的重新審視

美育是審美教育,是情操教育,更是心靈教育。長久以來,社會各界對于藝術培養、音樂教育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無論是校方、家長還是學生自身,對于音樂學科的教學和學習都缺乏重視。而美育進中考,藝術素質測評的實施,賦予了中學音樂課程新的任務。將音樂加入國家性選拔考試的科目中,強調了音樂課程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讓一直以來飽受忽略的音樂學科重新回到了中學教育的主流視野當中,意在縮小音樂科目與傳統的文化科目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差距,從而令各方重新審視音樂教育[5]。

2.對音樂教育質效的更高要求

在主流的教育環境下,有應試需求就會極大促進相應學科的發展。學校方面,在課程設置以及音樂課程的數量上一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往音樂課給傳統應試課程“讓道”的情況得到極大的好轉,各類藝術社團的組建,文化活動的開展也獲得了更多的鼓勵與支持;而教師方面,在美育中考的影響下,廣大音樂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上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全面、系統、深入地拓展對音樂的認知與感悟,還必須著眼于個人音樂教學能力的深化和提升,時刻保持對于學科動態的敏感性,重視自身專業的精進與發展,從而推動音樂課程形式內容不斷創新,課堂質量持續提高。

(二)藝術素質測評為音樂教育帶來的經驗反思

經過與學生以及其他教師的交流,筆者結合實習授課的經歷產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兩部分。

1.藝術素質測評具體實施經驗的分析

藝術素質測評作為剛剛落地實施不久的新政策,目前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仍處于試行階段,在實踐方面仍有一些經驗不足之處。比如,在藝術測評前五個學期的過程性考核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出勤、課程參與度以及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都需要進行細化評分,最后計入測評成績,對此筆者隨機與多位學生進行了詢問交流,普遍反映并沒有感受到明確的評價標準,教師的打分更多依據主觀評價和期末的一次性打分,這樣的測評顯然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學生真實的表現。這種現象的產生,歸結原因還是機制的實行還在探索階段,操作過程中沒有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鑒參考,不夠完善。針對以上的兩種問題的出現,現階段能做的是教育部門需要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評分細則,尤其是過程性考核的評價標準存在差異的問題,比起校方自行實施核對,出臺統一的核對標準會更加透明公平。學校方面也應當做好平時音樂課程學習的評定工作,可以交由音樂課代表輔助記錄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一來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二來教師結合日常評定的記錄情況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班級學生的課堂反應,最后的評分結果也能更加真實客觀[6]。

2.藝術素質測評機制重視程度分析

通過與學生及其他學校的實習教師的交流來看,實行藝術素質測評所傳達的內核與含義并沒有被深入挖掘探究,開展的具體行動也更多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引起教師與學生的高度重視。固有觀念的轉變是需要通過不斷完善并持續實施的藝術測評體系來實現的,認知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藝術測評的長期實施和機制的調整優化,國家重視藝術教育的想法也會更加深入人心,屆時,學校方面也會更加意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從而使廣大音樂教師更加著力提升自己的課堂質量,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學生也會因此對藝術類課程,對音樂課堂產生全新的認識。另外,教育部門應當對音樂課時采取強制性要求,對類似隨意占用音樂課教授其他科目的情況進行監管和定期抽查,保證音樂課時的充足,讓音樂課堂發揮切實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作用[7]。

三、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探索實踐

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關于學科課程標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高中音樂課程應當以培育和發展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為統領,進行課程設計,引領教學實施,從而全面實現高中音樂課程“美育”的課程目標。

(一)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探索

音樂的教育實際是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去激發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教師作為知識傳送者的身份,在音樂課堂上運用何種教學方式,多樣、生動、準確地向學生傳達音樂形象以及蘊藏其中的時代思想、藝術特征等要素,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對音樂的審美感知,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尤為關鍵。比如,在新課的導入環節中,將本節課的音樂知識與學生熟悉的領域進行結合,從他們感興趣的音樂、電影、時事熱點等著手,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8]。

(二)音樂融入校園生活的實踐

國家無論是呼吁重視美育,還是推行藝術素質測評機制,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切實提升我國中學生的音樂素養。正如高中音樂課標的基本理念中的“強調音樂實踐,開發創造潛能”這一理念,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各種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從而獲得直接的經驗與情感體驗,學習和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在提升審美感知以及文化理解力的同時,增強自身的藝術表現力。因此,讓培養音樂素養的實踐活動走出課堂,甚至走出校園,讓音樂融入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就顯得尤為關鍵。實踐的形式也可以非常豐富多樣,如校園藝術節的歌唱或樂器表演,不同類別的合唱比賽,等等。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充分交流,從而深化對音樂、對生活的感受;此外,這些團體活動的開展也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加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及責任感,在提升音樂素養的同時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就現階段的實施情況與未來音樂教育的發展前景而言,中學藝術素質測評是當前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本文主要以筆者自身實習經歷為依托,以小見大,聚焦于藝術素質測評首次在南京地區實施后對高中音樂課堂的影響進行反思,并探索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音樂素養。通過論述,筆者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一是通過藝術素質的多項測評考核,的確對于高中生的音樂課堂效果提高有所幫助,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熟悉度以及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二是藝術測評的評價體系仍舊需要完善,教師與學生方面對此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需要測評機制的長期優化調整,不斷積累經驗以及重視音樂教育觀念的持續輸出;三是教師本身不應停滯不前,應保持對學科的敏感性,應當對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努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四是應當積極鼓勵音樂教育走出課堂,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的藝術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天賦和能力,讓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真正的深化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建進.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的教學目標、內容與方法[J].人民音樂,2014(01):40-44.

[3]陳艷飛.音樂教育對學生素質形成的重要性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01):246-247.

[4]郝爽.藝術素質教育,仍在路上——充分解讀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教育“三文件”[J].藝術教育,2015(11):6-12.

[5]郭聲健.“素質測評”助推音樂教育惠及每一個學生[J].人民音樂,2016(12):61-63.

[6]李財軍.中小學音樂素質測評帶來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1):25-26.

[7]萬娟.提升初中生音樂欣賞能力及審美能力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4(22):47-48.

[8]楊群芳.中小學藝術素質測評音樂課堂教學聽覺能力訓練綜述[J].北方音樂,2020(18):200-201.

作者簡介:沈宇軒(1999-),女,上海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音樂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教學音樂素養
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高中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術支撐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策略
向音樂老師學習
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分析
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試論普通高等學校高中學生的專業音樂審美的培養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