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發展趨勢分析

2024-04-28 10:24李悅池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5期
關鍵詞:職業生涯教育知識圖譜趨勢

摘? ? 要:文章依托CiteSpace(可視化文獻分析軟件)對2013—2022年關于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341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后發現:年度文獻數量呈現平穩中逐步下降的趨勢,且在我國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研究者群體;研究者發文較為獨立分散,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職業生涯教育的概念、意義、發展現狀和課程建設4大方面?;诖?,未來研究應當關注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協同育人機制、深化課程思政融入職業生涯教育、加強數字技術與職業生涯課程融合3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職業生涯教育;知識圖譜;趨勢;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5-0005-04

一、引言

職業生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環,是提升個人對職業生涯的感知、提升個人職業素養與能力、推動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綜合性教育活動,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趨勢之一。2007年,“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被納入教學計劃,并被設置為高校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的必要環節。同時,高校也對課程性質、目標和內容進行了清晰的規劃和說明,明確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管理與評估,為“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有序開展提供了依據[1]。由于近年來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大學生的求職心態和綜合能力亟須轉變和提升,因此,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诖?,文章以CiteSpace為研究工具,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相關文獻進行量化分析,以期了解目前的研究現狀,觀測未來研究趨勢,為進一步研究與實踐提供方向。

二、研究數據及方法

(一)研究數據

作者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檢索了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23日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國內研究成果,文獻類型限定為學術期刊,共檢索到文獻346篇,在剔除無效文獻,包括書評、重復文獻、新聞報道共計5篇后,最終獲得有效文獻341篇。因此,文章以341篇文獻為原始數據進行梳理與分析。

(二)研究方法

文章運用CiteSpace對341篇文獻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和可視化處理;依托CiteSpace將原始數據中的作者、所屬單位、研究關鍵詞等進行數量與頻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繪制圖譜,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研究情況和規律[2]。同時,通過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目標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詞頻分析、聚類分析,得到最終研究數據。

三、計量分析

(一)文獻數量分析

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研究在近十年的發表數量存在2個峰值,分別出現在2015年和2019年,文獻數量分別為47篇和41篇,峰值過后文獻數量出現下滑態勢,于2017年和2021年出現2個低谷,文獻數量分別為28篇與22篇??v觀近十年文獻發表數量,整體呈現出平穩中逐步下降的趨勢(圖1)。

(二)核心作者分析

如果某一研究主題約有半數論文為高產出作者撰寫,則這些作者被稱為這一領域的核心作者[3]。為梳理出文章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及各作者間的合作關系,文章進行了核心作者貢獻分析。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發文臨界值的測定公式為N=0.749×? ? ? ? ,其中nmax為領域內發表數量最多作者的發文數。近十年發表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文獻中,同一獨作作者最多發表了4篇相關研究論文。將這一數值代入公式,獲得的臨界值為1.498。近十年,該研究領域核心作者共有26位,這些作者發文量總計為57篇,只占總發文數的16.7%,沒有達到定律中50%的數值,由此可見,近十年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研究領域發文呈現較為分散的情況,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作者群。

四、研究關鍵詞知識圖譜分析

(一)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

關鍵詞共現分析主要是為了體現分析領域的研究熱點,在圖譜中呈現的關鍵詞字體越大,代表該關鍵詞出現頻次越高[4]。將節點類型參數選定為關鍵詞進行分析,共獲得278個節點及389條連線,模塊值Q為0.6653。其中,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職業規劃”“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的出現頻率較高,依次為141、32、24、18、17。

(二)關鍵詞聚類圖譜分析

在關鍵詞共現圖譜基礎上及中國知網導出文獻記錄數據格式下,利用LLR(Log-likelihood ratio,對數似然比)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得到的結果與關鍵詞共現分析基本一致。

(三)關鍵詞時間線圖分析

時間線圖可以看到分析領域的各關鍵詞出現的時間。如圖2所示,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就業”“措施”和“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領域近十年的研究;“生涯教育”這一關鍵詞大約在2014年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就業能力”這一關鍵詞則在2015—2019年出現,在2020年后有關探討逐漸淡出;在近十年的前半段,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得到了較多探討,但在近幾年有弱化趨勢。

五、研究結論

(一)研究熱點分析

研究熱點是指某領域持續時間段內集中關注的研究焦點。文章通過對2013—2022年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領域的核心關鍵詞共現圖譜、聚類圖譜進行分析,運用CiteSpace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該領域的熱點內容,再結合對相關文獻的深入閱讀發現,對職業生涯教育的概念研究、意義研究、現狀研究,以及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建設研究為該領域的主要研究熱點。

1.對職業生涯教育概念的界定

對基礎概念的厘清和分析,能夠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并對其本質有進一步認識。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概念界定奠定了該領域的理論范疇。吳小春等人認為,職業生涯教育是指各高校在高等教育環境中主動實施的一系列職業發展活動,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科學選擇職業,實現人職匹配,從而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5]。李永霞等人認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是指高校根據學生的價值觀、個性與能力等多個因素,在社會的時代特點與發展趨勢、就業形勢與現實狀況、職業環境等因素影響下,幫助大學生一步一步厘清職業目標、制定職業計劃、踐行職業發展路徑,最終實現職業理想的過程[6]。葉凱貞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是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將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目標相結合,引導大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來確定未來的職業目標,不斷提升自身職業技能與能力,促進個體職業發展的過程[7]。盡管學者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概念表述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傾向于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理解為高校在結合現實因素和大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為促進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幫助大學生個人職業發展做出的一系列有關職業準備和職業發展的教育活動。

2.對職業生涯教育意義的探討

當前,學者主要從大學生個人、學校、社會等層面概括了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意義。從個人層面而言,孫越認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夠彌補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興趣和個性關注的缺失,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學校以外的世界和社會,有的放矢地提升能力,在進入職場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應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挑戰[8]。從學校層面而言,劉梅月等人認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夠進一步完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引導大學生將專業學習與社會需求、用人單位要求等有機結合,有效地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與創新[9]。從社會層面而言,姚坤等人強調,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穩定性,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從而避免社會人力資本浪費[10]。蘭先芳則指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不僅滿足學生個人發展需求,也滿足社會發展需求[11]。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當前學者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意義的研究主要從大學生就業、高校教學體系和社會發展需求等方面入手。這些研究結果能夠進一步明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并成為后續研究的基礎和實踐指引。

3.對職業生涯教育現狀的分析

通過對近十年的文獻進行梳理可以發現,該領域學者一直在關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研究初期,學者發現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主要面臨3大問題:一是職業道德教育不足,擇業就業價值觀落后,影響了畢業生的擇業定位和職業道德培養[12-13];二是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偏重于就業指導、職業選擇等就業前指導,缺乏職業長期發展等方面的規劃性內容[14-15];三是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教學內容著重于理論指導,缺乏實踐機會,影響了教學效果[16-17]。隨著研究深入,早期發現的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研究視角開始從宏觀轉向微觀。部分研究著眼于當前教師隊伍建設對課程開發和實施的影響,發現當前教師存在的專業性不足、實踐經驗匱乏等問題影響著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效果[18]。還有學者認為,大學生存在的生涯規劃意識淡泊、學習積極性不足等問題也使得大學生在參與職業生涯教育的過程中錯失了很多機會[19]。對于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差、能動性低的問題,有學者探索了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形式與提升大學生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為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體系和培養模式提供了指導經驗[20]。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助推我國職業生涯教育內容的不斷完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職業生涯教育建設的不斷發展,擺脫對西方課程體系的模仿,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模式[21]。

4.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是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陣地。隨著高校職業生涯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也隨之不斷優化,有關課程體系建設的相關研究也成為學者所關注的重要方向。劉甜甜等人提出,當前高校應當建立專門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和教學研究機構,負責教育管理、教學研究、職業規劃指導與咨詢服務等一系列相關工作,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為大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專業的職業規劃和生涯指導服務[22]。張文提出,高校應當進一步統籌課程教學安排,針對大學生不同學段的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設置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實現高等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的連續性和一體化;同時,應進一步整合并創新課程內容,從價值觀塑造、生涯規劃、素質培養、擇業指導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提供教育教學,不僅要促進大學生對求職就業相關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還要引領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就業觀[23]。劉梅月等人認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課程,其課程特點要求高校應進一步創新考評形式,并利用考評形式的創新倒逼課程體系的完善[9]??偟膩碚f,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建設進行了思考與探索,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完整、科學的職業生涯指導服務,實現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意義。

(二)研究趨勢分析

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相關文獻的知識圖譜和二次閱讀進行分析和梳理可以發現,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協同育人機制,深化課程思政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融入,同時加強數字技術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深度融合。

1.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協同育人機制

在“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應明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長期性、階段性、系統性的特點,清晰劃分社會、學校、教師等各主體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職責和作用,發揮全員育人作用,完善協同育人機制。然而,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主要由高校輔導員開展,教師隊伍構成同質化現象明顯,育人參與主體單一[24]。因此,各高校應構建更加完善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全員育人體系,進一步發揮學校和學院的領導部署功能,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發揮大學生的能動性,形成“學?!獙W院—教師—學生”由上到下的一體化協同育人機

制。此外,高校應積極吸納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發揮校友資源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榜樣示范、案例參考等作用[25],整合源自學校、社會的一切顯性、隱性資源,著力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融入能力和實踐能力。

2.深化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不僅要讓大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知識與技能,更要喚醒大學生對生涯規劃的意識,使大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人,這與課程思政所要求的“遵循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結

合”的精神內核具有高度一致性[26]。因此,各高校應持續深化課程思政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融入,充分挖掘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擺脫當前職業生涯教育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過分強調自我認知、職業道德教育不足等問題[27],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職業觀、道德觀、價值觀的指引作用,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深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效性。

3.加強數字技術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深度融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當前教育領域應當著力推進教育數字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涉及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內容,更加需要教育數字化技術增強其傳播力度與覆蓋面。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夠借助數字技術和多媒體優勢,能夠進一步促進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變革,進而取得更好的效果。當前,已有學者提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應將互聯網技術和職業發展理論知識有機融合,構建解決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問題的實用型方法體系,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的實際效果[28]。還有學者論述了以微課、微信、微博、微電影為代表的微載體應用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的重要性,認為微載體促進了教育載體、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多元化,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參考思路[29]。此外,還有學者分析了依托大數據技術所建立的網絡虛擬社區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推動作用,指出網絡平臺不僅可以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提供定量分析依據,還能夠精準助力教育教學工作,發揮宣傳服務功能,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質量提升[30]。還有學者對于特殊時期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開展就業工作進行了探討[31]。然而,數字技術的融入在給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帶來變革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如何轉變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理念以應對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如何加強數字平臺的監管等仍是未來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六、結束語

運用CiteSpace對2013—2022年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領域的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后發現,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整體上呈現數量減少的趨勢,且研究合作團體較少,研究力量分散,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研究群體。此外,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主題比較籠統,研究領域不夠全面,研究質量有待提升。因此,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應當更加關注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學創新,注重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提升研究的科學性和專業化程度,進一步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教高廳〔2007〕7號[A/OL].(2007-12-28)[2023-08-12]. https://baike.so.com/doc/7015055-7237944.html.

[2]? 謝玲玲,楊科正.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2(2):42-49.

[3]? 徐坤,蘇靜靜.我國結核病科普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22,38(8):708-712.

[4]? 李杰.CiteSpace中文指南:第7版[EB/OL].(2023-02-05)[2023-08-12].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4179&do=blog&id=1374984.

[5]? 吳小春,劉穎,謝寶國.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高校輔導員,2016(1):38-42.

[6]? 李永霞,張煥榮,郎文革.大學本科全過程貫徹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6(7):92-94.

[7]? 葉凱貞.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及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4):121-122.

[8]? 孫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分析[J].中國市場,2016(4):79-80.

[9]? 劉梅月,姚沫.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20(25):60-62;66.

[10]? 姚坤,呂鵬.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赤子 ?(上中旬),2014(10):83.

[11]? 蘭先芳.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 ?繼續教育研究,2013(4):89-90.

[12]? 趙磊波.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 ?有效融合[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4,31(5): ?127-128.

[13]? 徐雁行,王海,盧強.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 ?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8(2):56-57;60.

[14]? 張耀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 ?策[J].教育探索,2013(10):123-124.

[15]? 鐘鐵錚.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現狀的思考[J].教育 ?觀察(上旬刊),2015,4(3):75-76.

[16]? 王穎.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8):178-179.

[17]? 竇雅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 ?策[J].職業時空,2015,11(11):86-88;91.

[18]? 段會增.基于新時代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教師隊伍 ?建設研究[J].才智,2020(10):171.

[19]? 李路,阮添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淺析及對 ?策研究[J].財富時代,2021(1):50-51.

[20]? 王樂,田高良.以提升自我效能為導向的大學生職業 ?生涯教育課程路徑研究[J].大學教育,2020(11): ? 8-11.

[21]? 童迪雅,郭魯倩.比較視域下的中美大學生職業生 ?涯教育歷史發展研究[J].內江科技,2021,42(7): ? 71-72;19.

[22]? 劉甜甜,張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研究與走 ?向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6):99-101.

[23]? 張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J]. ?大學教育科學,2017(1):110-116.

[24]? 高曉旭,王陶冶.高校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三全育 ?人”模式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職業生涯教 ?育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3(4):76-81.

[25]? 陳鵬,楊紅娜.論校友資源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中的作用[J].河北企業,2020(12):136-137.

[26]? 彭萬秋.“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 ?學報(上旬刊),2019(4):137-138.

[27]? 申建朝.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9,32(12):120-122.

[28]? 楊磊,周珂,藍敏婧.互聯網時代擬初次就業大學生 ?職業信念測量與分析[J].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 ?科學版),2022,39(4):99-105.

[29]? 張亞卓.“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微 ?載體運用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 ?旬刊),2020(2):25-27.

[30]? 馬松妹.基于“易班”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J]. ?長春大學學報,2022,32(4):68-71.

[31]? 顧然,馮國昌,王璐瑤.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校 ?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 ?育(理論與實踐),2022,76(1):51-53.

編輯∕陳晶

收稿日期:2023-10-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10-19

作者簡介:李悅池,女,輔導員,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基金項目:2023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研究課題“北京市系統思維下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獲得感研究——以北京地區高校為例”(JYCY202338);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實效性提升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BNUSZ2023YB05)

猜你喜歡
職業生涯教育知識圖譜趨勢
趨勢
初秋唇妝趨勢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理論與實踐
基于知識圖譜的產業集群創新績效可視化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產業集群創新績效可視化分析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
從《ET&S》與《電化教育研究》對比分析中管窺教育技術發展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職業發展意向的研究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及保障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