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機制構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4-28 10:24胡俊杰夏青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5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胡俊杰 夏青

摘? ? 要: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且影響力巨大,但當下失范行為層出不窮。文章基于自我決定理論、“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理論對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的動機進行探析,通過梳理目前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行為的突出表現及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對失范行為的產生進行內外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失范預警機制的策略,同時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提出具體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機制;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5-0031-05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1]。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較2021年12

月增長3 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5.6%[2]。大學生群體是最為活躍的一支網民力量,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已經成為一種普遍且影響力巨大的現象。最早提出網絡社群概念的是美國學者H.萊茵戈德(H. Rheingold),他認為網絡社群是利用互聯網溝通的人們,長期參與公共話題的討論與交流,逐漸形成共同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社會聚合現象的網絡群體[3]。2010年起,我國學者對“網絡社群”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王琪將網絡社群的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的網絡社群就是在網絡空間中以電子空間、話題、帖子、角色為構成要素,通過網絡互動形成以網絡電子文本為表現形式的社群;而廣義的網絡社群就是以互聯網為媒介進行網絡互動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標和網絡群體意識的相對穩定的人群[4]。此外,張華從社會學的視角闡釋網絡社群的內涵,認為網絡社群是因互聯網技術而突破了以往基于血緣、地緣和業緣的群體組織方式,亦即突破了一定物理空間和熟人圈的限制,從而將固定地點的社區轉變為關系空間,使興趣趨同、價值觀趨同的人們匯聚在網絡空間里[5]。網絡社群是指網絡社會中人們全新的結群方式、交往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6]。陶鳳則提出青年網絡社群的定義,認為其是基于共同信息共享和溝通的需求,具有群體目標、群體情感和群體意識等社會身份認同的、實現社會聚合的網絡群體[7]。而大學生網絡社群是指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的虛擬空間里,因為共同的興趣、需求或利益有組織或者自發形成以信息交流、學習和社交為主的社會群體[8-1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加入各種網絡社群,并通過這些社群獲取信息、交流思想及展示自我等。由于大學生在網絡上聚集成為一個龐大而有力量的團體,因而他們對信息傳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網絡社群所形成的信息繭房,強烈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氛圍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引導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大學生形成相似或者一致的思想或行為方式;網絡社群可以讓大學生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的團體,進而形成較強的群體凝聚力?!叭Α保ㄓ绊懥?、引導力、凝聚力)集于一身的大學生網絡社群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價值觀形塑和社會化的關鍵階段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文章旨在探析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表現、影響及成因的基礎上構建預警機制,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二、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的動機探析

基于E. L.德西(E. L. Deci)等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11],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2個方面。內在動機是在個體進行行為決策時自我激勵的一種結果,由自身的興趣、價值觀、準則等內生因素激發產生。外在動機則是個體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產生的一種結果,外在的環境變量成為用戶行為的驅動條件和影響因素。

根據E. H.埃里克森(E. H. Erikson)提出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12],人類的人格發展可以分為8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目標,并需要面對相應的心理社會危機。只有成功地克服了當前階段的危機,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并適切地發展出正向的人格。該理論認為,大學生的年齡多在18~25歲之間,正處于青少年和青年時期。與其他發展階段相比,他們更容易產生參與網絡社群的需求。這主要是因為該階段的人格發展面臨著角色認同與角色混淆、親密團結與孤立等心理社會危機。同時,大學生還面臨著社會適應、尋求自我認同和角色定位不明確等懵懂階段的挑戰。在這一階段,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者積極投身于同儕團體,并渴望離開家庭追求獨立。因此,他們成為網絡社群中最大的參與人群。這一現象也驗證了動機理論的觀點。當有機體遭遇到內在失衡狀態(心理調適)、產生愛與歸屬的需求(尋求認同)、追求自我成長(人格發展)時,會產生行為的驅動力(動機)。通過網絡世界,大學生可以進行同儕的人際互動與交往,模擬和嘗試線上角色,仿佛提前進入了一個成人化的社會。然而,大學生的心理還未完全成熟,相對容易受到誤導,導致其成為社會問題的潛在群體。

外在動機的觸發則可根據F. D.戴維斯(F. D. Davis)提出的技術接受模型理論進行分析[13]。該理論認為,系統的使用受到用戶行為意向的影響,而行為意向又同時受到使用態度和感知有用性的影響,使用態度同時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響,感知易用性也會對感知有用性產生影響。網絡社群實際上也是一個系統,因此,為提高成員的參與度,在結合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的內在動機的基礎上,除了增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還需要極力維護感知凝聚力和增加感知娛樂性。具體而言,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凝聚力和感知娛樂性是大學生參與網絡社群的態度的輸入變量,并以此驅動其參與行為意向。

目前,大學生網絡社群已呈現出圈層化狀態。根據調查顯示[14],在大學生使用的社交平臺中,位居核心圈層的是微信和QQ等社交服務類平臺,這些平臺提供了豐富的社交功能,為大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位于中間圈層的則是淘寶、京東、拼多多等購物類社交平臺,這些平臺已經形成一種虛擬的購物社群,不僅能夠提供商品購買功能,用戶在購物過程中的分享、評論和推薦還可進一步加強社群的強度;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娛樂資訊類平臺則位于外部圈層,這些平臺以內容創作和娛樂為主體,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吸引用戶關注,并通過用戶之間的互動產生一定的社交效應。從上述大學生網絡社群圈層化的狀態可以得知,其參與動機的具體表現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情感樹洞”。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中傾向于使用匿名身份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情感,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擺脫現實中可能存在的約束和壓力,并找到一個宣泄情感和尋求支持的途徑。二是休閑娛樂。網絡為大學生滿足自身興趣愛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頭條、熱搜及各類短視頻也成為其隨時可得的休閑娛樂方式。三是人際社交。網絡社群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擴展社交圈子的平臺,使得大學生可以通過加入興趣相同的社群或參與線上活動結識新朋友,建立起更多的人際關系,并且在這些關系中獲取支持和幫助。四是信息獲取。大學生在網絡社群中可以方便地獲取各種信息,包括學習資料、就業信息、時事新聞等。通過分享和討論,大學生能夠獲得不同角度的觀點和見解,拓寬自身的認知。

三、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表現及負面影響

目前,網絡社群已經全面融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同時也成為了大學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場域,可謂“生活全面上線,思想實時連線” 。網絡社群在大學生中的無限蔓延和擴張,導致許多失范現象的出現。一是群體極化所導致的網絡欺凌與網絡暴力。網絡社群中常常存在對立的群體,他們之間的意見、觀點和價值觀存在巨大分歧,并傾向于以敵對、攻擊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當群體極化加劇時,大學生更容易形成對立的陣營,并對其他陣營持敵意態度。網絡提供了一種相對匿名的交流環境,使得一些大學生誤以為不用承擔真實身份帶來的責任和后果,從而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惡意攻擊和侵犯他人權益,以表達自己對其他陣營的不滿或仇視。二是不良意見領袖操縱的虛假傳播與惡意造謠。不良意見領袖會制造、編輯或傳播虛假信息,有選擇性地報道或解讀事實和事件,制造各種謠言和陰謀論,借助情緒化的言辭和激烈的措辭吸引大學生的注意,以達到誤導大學生群體、改變輿論或實現個人目的的目標。三是僥幸心理所產生的人權和版權侵犯。因為僥幸心理,導致一些大學生會在言論自由方面越界,發布歧視、仇恨言論或者攻擊他人的個人隱私等內容,從而侵犯了他人的尊嚴;會突破他人的隱私邊界,進行非法監聽、偷拍、散布個人信息等行為,從而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利;會對特定群體展開歧視、迫害行為,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導致這些群體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基本權益的損害;還會復制、傳播受版權保護的作品或商業秘密,如音樂、電影、軟件等,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進行非法傳播和使用,剽竊他人的創意和創作成果,抄襲他人的作品,冒用他人的名義進行發布和傳播,從而侵犯了原作者的創作權。

上述種種失范表現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多元價值沖擊導致的價值觀錯位

在現代社會中,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之間存在差異和沖突。這種沖擊可能導致個體的價值觀錯位,即個體難以確定自己真正的核心價值觀,并且在面對不同的文化和觀念時感到困惑或迷茫。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個體往往會受到不同觀念的影響,包括道德觀、家庭觀、婚姻觀等,進而出現對這些觀念進行反復考慮、搖擺不定的情況。由于接觸到了多種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個體還可能陷入信仰迷茫,難以確定自己應該相信什么,對人生目標和意義產生疑問。面臨來自不同文化、族群或社會群體的認同壓力,個體可能感到自己既屬于某一文化群體,又希望與其他文化保持聯系,產生身份認同上的困惑。

(二)信息繭房效應引發的認知偏向

個體在獲取信息時,傾向于選擇與自身觀點相符合的信息,而忽視或排斥與自身觀點相悖的信息。這種認知偏向可能會導致個體對事實真相的失真理解和偏見。由于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等平臺的算法推薦機制,個體往往會接收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并且更容易接觸到來自同一陣營或立場的聲音。這種篩選傾向使得個體對其他不同觀點和事實的了解有限,形成認知上的偏見。當個體在信息繭房中只接收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時,他們更容易陷入確認偏誤,即對已有觀點進行過度確認,忽視或否定與之相反的證據或觀點。在信息繭房中,個體可能會受到極化言論和情緒化言辭的影響,導致思維趨向極端化。他們可能變得更加固執己見,對不同觀點缺乏容忍和理解。信息繭房中的個體往往會與持相似觀點的人進行交流和互動,形成社交圈子的共識。這種社交方式可能會加強個體對自身觀點的堅持,并且對其他觀點產生排斥或歧視。

(三)社交功利化催化的職業短視

受社交功利化的影響,個體可能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職業發展。他們可能會選擇追求一些即時可得的機會或項目,而不考慮這些決策對未來發展的影響。由于過度專注于眼前的功利目標,個體可能缺乏對自身長遠發展的規劃和思考。他們可能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缺乏專業技能提升計劃,或忽略了個人成長所需的學習和培訓。在社交功利化的催化下,個體可能更傾向于與那些能夠帶來直接經濟或權力利益的人建立關系,而忽視了建立良好、真實和有價值的人際關系。這種職業短視可能會對個人的職業和合作機會造成負面影響。受功利化的影響,個體可能缺乏對行業趨勢和未來發展的洞察力,可能沒有意識到職業環境在不斷變化,忽略了自我學習、適應新技術和掌握新知識的重要性。

四、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行為的成因分析

為更精準地提出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行為的對策,文章進一步對失范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剖析??梢哉f,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行為的產生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內因看,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動機不良。部分大學生出于個人私利或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故意制造謠言或傳播不實信息,攻擊他人或組織,以達到炒作、惡搞或挑戰道德底線的目的。二是意識缺失。部分大學生對網絡社群中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底線認識不足,缺乏對自己言行后果的深思熟慮。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網絡世界中的行為可能會對他人和社會產生影響。三是缺乏理性。部分大學生在網絡社群中容易受到情緒和群體影響,缺乏冷靜客觀的分析判斷能力。他們可能會通過盲目跟風、參與謾罵、人肉搜索等負面行為,追求短暫的集體認同感而忽略了合理思考和言行負責。四是道德缺位。部分大學生在網絡社群中喪失了基本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會出現散布謠言、惡意攻擊、侵犯他人隱私等行為,違背了社會公德和道義準則。

從外因看,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規范乏力。在一些大學生網絡社群中,對于規范行為的標準和宣傳不夠明確,導致社群成員對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視而不見。缺乏有效的規范使得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僥幸心理,從而發生了失范行為。二是監管缺位。部分大學生網絡社群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和管理人員,導致了一些不良行為沒有被及時制止和懲罰,進而得以滋生和蔓延。缺乏監管使得違規者可以逍遙法外,等于是鼓勵了更多人參與到失范行為中。三是管理滯后。一些大學生網絡社群的管理機制和手段相對滯后,無法及時應對網絡失范行為。技術手段、管理策略等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網絡環境和行為。四是教育缺席。部分高校缺乏針對網絡社群行為規范和道德教育的培養,使得一些大學生在面對網絡社群時缺乏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觀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行為的影響。

五、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機制構建

為避免大學生在參與網絡社群的過程中受到負面影響,高校應努力構建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機制,積極做好網絡社群失范的預防和干預工作,做到失范行為及早預防、及時發現、有效干預。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機制的建立,其核心目標是防范大學生群體出現失范行為的風險。因此,預警機制應覆蓋大學生網絡社群的運行過程,對失范行為進行“識別、檢測、干預”。

(一)建立“個人—宿舍—學院—學?!眳f同的識別機制

在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行為發生前,對大學生身心異常狀態的識別,是阻止失范行為發生的有效路徑。識別機制包括數據收集、數據處理、異常識別和處理等環節。首先,明確各層次主體的職責。個人主要負責自我管理和言行規范;宿舍主要負責舍內成員日常作息、行為舉止等方面的觀察;學院則對課堂教學數據及活動情況進行分析;學校則定期通過心理測試評估大學生的身心狀態。其次,4個層次的數據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快速高效地處理,借助機器學習算法來訓練模型,通過對已有的違規行為數據進行分析,使得模型能夠準確地識別出異常情況。最后,每個層次都應該建立報告制度,以及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不同層次之間的信息流通和數據互通,從而形成一個全面、高效的網絡社群管理體系。

(二)建立校內校外聯動的協同檢測機制

當識別出大學生狀態異常時,高校需要進一步采取科學手段對其進行檢測。首先,高校要明確需要識別的失范行為類型,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則,而且需要覆蓋到所有可能存在問題的領域,并能夠對所有可能存在問題的信息源進行監管。其次,任何異常情況都需要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并且及時處理,并通過高度可靠的方式準確判斷異常是否真實存在,如采用量表檢測的方式對大學生網絡言論失范、學習失范或侵權失范等行為進行判定。最后,高校應與國家網絡安全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建立聯動機制,抓取外部行為數據,對行為性質進行確認,共同推進檢測工作。

(三)建立家校協作的警示干預機制

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2大主陣地,家庭和高校的協調一致能夠產生“1+1>2”的效果。首先,高??梢酝ㄟ^多種渠道向家長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讓家長了解網絡失范行為的危害和后果,并引導他們正確監管子女的網絡使用情況。其次,高校和家長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分享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存在問題及干預措施等信息,有助于家長更好地了解子女在網上的表現,并與高校一起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最后,高校應建立完善的網絡監管機制,對大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進行監控和管理,在發現大學生存在網絡失范行為時,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并與家長進行溝通配合。在處理異常情況方面,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處置流程,針對不同類型的異常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置措施,并嚴格執行。

六、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大學生網絡社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可以幫助高校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社群,并幫助他們識別和糾正錯誤觀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提出以下4個方面的對策。

(一)教育主體:打造“識別—調解—教育”全過程

覆蓋的專業團隊

針對大學生網絡社群的教育活動,有意識地認識和作用于客體的相關人員都屬于教育主體的范疇[15]。因此,該活動的開展需要一支專業的團隊,即由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家、心理學家和社交媒體分析師組成。社交媒體分析師監測和分析網絡社群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心理學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詢服務,幫助那些受到網絡欺凌或其他虛假信息影響的大學生恢復自信和健康。教育專家負責開發并實施相關課程,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網絡社群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此外,專業團隊還需要與相關機構合作,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等,共同推進大學生網絡社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教育客體:持續加強意見領袖的思想道德素養

在大學生網絡社群教育活動中,大學生是教育客體,但是失范行為出現的控制力量在于社群中的意見領袖,因此,加強對意見領袖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關鍵。作為社群的意見領袖應該具備扎實的道德倫理素養,遵守社會公德、職業操守和道義規范,以身作則,樹立良好形象,并通過言行舉止傳遞正能量;同時,應廣泛涉獵知識,了解各種觀點和理論,培養寬廣的視野和深度思考能力,不斷增強自身批判性思維能力,善于辨別真假信息,能提出有價值的見解,并且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進行深入研究,保持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關注。此外,意見領袖還應密切關注所參與的網絡社群活動,了解成員之間的互動情況,話題討論內容、所在網絡社群相關的輿情報道、評論和聲音等;通過媒體報道和網民討論,了解公眾對該網絡社群及其成員的看法和評價,并從中尋找潛在問題或警示信號;通過觀察和分析,可以對網絡社群的氛圍和風向進行初步判斷,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三)教育介體:完善承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介質網絡

任何能夠傳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載體均為教育介體,其根據受大學生歡迎的社交平臺的不同特點,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有效輸出。一是增加優質內容,即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形式注重提供權威且有價值的內容,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時事熱點和社會現象,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二是豐富互動方式,即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互動方式,如在線討論、投票調查、知識競賽等,增加互動頻率,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傳達的信息。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即要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介質具有正確性、規范性和健康性,可以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或小組負責定期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介質進行審核、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不良信息和行為。四是創新教育形式,即要注重創新教育形式,嘗試采用多種方式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采用虛擬實境、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來呈現內容,更好地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教育環體:極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社群環境

大學生網絡社群的教育環體主要指大學生網絡社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環境,具體構成可分為制度環境和文化環境。就制度環境而言,一要制定完善的大學生網絡社群規章制度,即大學生網絡社群行為規范、失范行為預警機制、監督舉報機制等,對于大學生在網絡社群中的言行開展科學管理;二要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制度的執行、機制的運行及問題的處理開展針對性的工作;三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或溝通渠道,促進多方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就文化環境而言,一要倡導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文化氛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要營造良好的網絡風氣,通過組織線上講座、主題討論等活動,提高大學生對某些熱點問題的認知水平;三要加強文化交流,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四要引導正面情感體驗,通過分享成功經歷、美好故事等內容,鼓勵其他大學生也能夠挖掘自身優勢,并激發其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五要推廣優秀文化作品,定期分享優秀的電影、音樂、藝術作品等,讓大學生能夠通過欣賞和學習這些作品來提升自身素養。

七、結束語

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并采取多種手段和策略來實現目標。只有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才能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網絡社群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讓大學生在正確使用網絡社群的同時獲得更多正能量和價值觀引導,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10-12].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3-03-02)[2023-10-12]. 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3/c881010757.html.

[3]? 楊藝明.網絡社群及其治理理論研究綜述[J].今傳媒,2020,28(5):107-110.

[4]? 王琪.網絡社群:特征、構成要素及類型[J].前沿,2011(1):166-169.

[5]? 張華.網絡社群:網絡輿情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J].新聞界,2014(15):7-15.

[6]? 張華.網絡社群的崛起及其社會治理意義[J].編輯之友,2017(5):50-54.

[7]? 陶鳳.聚合與共鳴:青年網絡社群建構困境與路徑[J].新聞愛好者,2021(6):36-39.

[8]? 萬文雙.網絡社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2):59-60.

[9]? 李雨龍.互聯網社群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創新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0(11):21-23.

[10]? 錢爾紅.以網絡社群為載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 ?新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6):39-40;83.

[11]? 張排房.動機研究黃金期的需要思想(下)[M].北 ?京:新華出版社,2020:231.

[12]? 姚德薇.網絡化時代社會認同的運行邏輯[M].北 ?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7.

[13]? 趙晉.大學生慕課學習意愿的影響因素與形成機制 ?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57.

[14]? 駱郁廷,王巧.大學生網絡社交圈層化及其思想傳 ?播的空間分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5): ?30-33.

[15]? 張亮,楊其濱.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路 ?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76(11): ?21-23.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3-08-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10-12

作者簡介:胡俊杰,男,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德育、人才評價;夏青,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技術經濟。

基金項目:2020年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大學生網絡直播行為德育介入的實證研究”(2020GXSZ076);2022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共建課題“新時代大學生網絡社群失范預警及糾偏機制研究”(2022GZGJ142)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