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2024-04-28 13:11劉念橋
甘肅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初中信息技術價值

劉念橋

【摘要】信息技術是初中教學階段的重點科目,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項目化學習被廣泛地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從根本上優化了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文章先對項目化學習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分析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再立足于課程目標和實際學情,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論述應用項目化學習的策略,力求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初中信息技術;應用;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06—0078—04

項目化學習簡稱“PBL”,主要是指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需求,以真實的項目為依托,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通過對項目的分析和解決,使學生內化知識、形成技能的學習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項目化學習,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與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必須秉持以生為本的思想,基于項目化學習的理念和內涵,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進行全面革新,落實項目的設計和實施等一系列工作,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項目化學習的文獻梳理

目前,針對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大量涌現,經過對相關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調研,選擇最新的研究文獻展開梳理。范祥蕓(2023)認為實施項目化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從項目的“前期預設、中期推進、后期展評”三個層面入手,研究教學實踐的策略[1]。袁志剛(2023)闡述了項目化學習的特點,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2]。湯燕萍(2023)認為項目化學習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論述了實施項目設計和指導的策略[3]。顧挺(2023)借由建設項目、應用項目的過程,闡述了對學生各項技能進行專業化引導的方法[4]。劉冬云(2022)認為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模式,圍繞創設項目情境、利用分層教學、開展小組合作三個方面,探討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方略[5]。以上文獻所提供的觀點,對本次研究發揮一定的啟發作用,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深度不足。為此,本文將統整典型的文獻理論和觀點,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的角度切入,研究項目化學習的應用價值和策略。

二、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有助于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重點,是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但是從以往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明顯,追根溯源,是部分教師沒有科學地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還在沿用“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亦步亦趨,長此以往,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會越來越薄弱。將項目化學習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最佳辦法,項目化學習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利用項目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平臺,教師從課程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項目化學習的引導者、協助者,學生也會從被動學習者成長為主動探索者,從而重塑師生的角色定位,充分地發揮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主體能動性。

2.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技能。信息技術是一門注重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綜合性科目,然而就傳統的教學而言,部分教師側重于信息理論的講授,忽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很少開展具有實踐性的探究活動,課堂教學出現知識堆砌的情況,不僅導致學生缺乏充足的實踐機會,也難以體現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引發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的弊病。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重點應用項目化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技能,項目化學習主張杜威所提出的“在做中學”理念,特別強調對“教、學、做”三要素的有機融合,從本質上來說,學生對信息技術項目的分析和解決,就是進行認知、思考和實踐的過程,能夠促使學生在探究中構建理論,在實踐中發展能力,從而達成培養學生實踐探究技能的目標。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在課程改革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更加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構建和發展,除了做好信息理論和技能的傳授以外,團隊協作等內在的精神品質也成為信息技術教學的培養重點。但是在過往的課堂上,教師普遍所沿用的都是大班授課模式,學生缺乏互動與交流的空間,在這種條件下,學生勢必難以養成團隊協作的意識和習慣。將項目化學習引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第三個價值點,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項目化學習的課堂實施形式,通常是以群組、團隊為單位的,打破了大班授課的單一組織結構,學生能夠以信息技術項目為主線,自由地與伙伴進行集思廣益、互幫互助,共同體驗解決項目后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樂于合作、善于合作,潛移默化地養成團隊協作精神。

三、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分析課程內容,確定學習項目。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項目化學習,重點在于做好項目設計,對于課程目標的實現來說,項目發揮著統領全局的作用,只有合理設計項目的主題和內容,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指向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備課階段,教師必須深入分析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全面了解學情,科學確定學習項目,一方面,學習項目應該與信息技術課程的三維目標緊密地銜接起來,體現出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項目化學習,能夠獲得能力素養的協同發展;另一方面,學習項目的主題和內容,應該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符合學生現有的信息技術基礎,具備較強的普適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學生順利地參與項目化學習,從而實現對信息技術學習項目的有效確定。例如,在教材“搜集與處理文字”一課中,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應用搜索引擎的基本方法,以及學會根據關鍵詞進行信息的搜索和篩選,那么在備課階段,教師就可以緊扣課程的三維目標,確定“搜索家鄉資料”的學習項目,項目的內容包括: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家鄉景點、文化、美食等關鍵詞,迅速、準確地篩選有用的信息,保存搜索到的家鄉資料,結合資料介紹家鄉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這個學習項目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學生在動手和創意中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學習項目設計。

2.創設真實情境,導入學習項目。對于項目化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實施來說,項目導入是一個至關緊要的環節,初中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正處在形成時期,整體的認知能力有限,倘若教師直接出示概括性比較強的項目主題,學生必然會感到抽象難懂,甚至會對接下來的項目化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項目導入離不開情境的支持,情境創設是一種趣味化的教學手段,不僅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能輔助項目的直觀呈現。因此,在應用項目化學習時,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已有經驗與興趣愛好,立足于信息技術項目的主題和內容,著重創設真實的情境,比如展示信息技術的生活應用資料,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動交流,待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被活化之后,再自然地導入學習項目,從而促使學生快速地認識項目、理解項目,并產生強烈的學習期待。例如,在教材“獲取圖片”一課中,本課的項目化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獲取圖片信息、瀏覽與選擇圖片的方法,以及學會整理和應用圖片素材,教師所設定的學習項目是“獲取圖片、制作電子小報”,在創設情境時,教師可以出示幾幅風景主題的電子小報作品,學生的注意力瞬間被畫面所吸引,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電子小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請大家觀察這幾幅精美的小報作品,說一說其中用到的主要素材是什么?!睂W生答:“圖片?!苯處熣f:“沒錯,那么這些美麗的風景圖片,是怎樣獲取的呢?”學生討論后回答:“在網上搜索和下載的?!苯處熣f:“大家想不想動手搜索圖片,并將它用在我們的電子小報里?”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趁熱打鐵、導入學習項目:“今天我們所要解決的項目,就是獲取圖片、制作電子小報,下面我們先來提取關鍵詞,如果要搜索風景主題的圖片,該提取哪些關鍵詞呢?”學生說:“風景畫、風景美圖……”這樣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信息技術項目就得以順利導入,從而點燃學生參與項目化學習的熱情。

3.細化項目內容,布置學習任務。在通常情況下,信息技術學習項目涵蓋了課程的總目標,涉及的內容比較龐雜,學生在初步認知項目之后,經常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該從何處入手開展學習,導致項目化學習行為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對此問題,教師必須提高重視程度,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對學習項目的內容進行細化和拆解,將項目拆分成若干個子任務,按照一定的步驟和流程,編制學習任務單,并布置給學生,從而使項目內容清晰化、條理化,為學生提供項目化學習的路徑指引。例如,在教材“制作電子表格”一課中,學生經過此前的學習,已經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PPT演示文稿的技巧,奠定了學習Excel的基礎,本課的項目化學習目標是使學生建立數據處理的概念,培養學生制作、編輯、保存電子表格的能力,教師設計的學習項目是“制作零用錢支出統計表”,這個項目涉及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學生自主完成起來比較吃力,教師經過拆解項目,為學生列出了任務清單:①認識Excel數據表,了解Ex? cel創建表格、數據計算與處理、建立統計圖表、打印數據等基本功能。②建立電子表格,學習輸入數據、文本等操作方法。③修飾電子表格,掌握刪除數據、修改數據、插入(刪除)行或列等操作方法。在學生了解任務清單之后,教師提問:“同學們,要想完成制作零用錢支出統計表的項目,我們應該先從哪個子任務入手?”學生說:“應該先從子任務①入手,認識Excel數據表?!苯處煵贾萌蝿眨骸跋旅婢驼埓蠹覇覧xcel,結合Excel窗口,認識單元格、行號、列號、名稱欄、編輯欄、工作區以及工作表標簽等,比較一下Excel窗口和Word窗口之間的異同之處?!睂W生立即動手操作和觀察,這樣通過教師細化項目內容、編制任務清單,學生就能有序地開展信息技術項目化學習活動。

4.基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項目。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最核心的環節就是項目探究,學生對信息技術概念的理解以及對操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在探究環節完成。對于信息技術項目的研究和解決,單憑學生個體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的,必須發揮團隊協作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在信息素養、學習風格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性,小組合作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差異互補。因此,教師必須基于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圍繞著信息技術項目的主題和要求,開展團隊協作型的項目探究活動,使學生充分交流配合、張揚個性,從而營造開放、自主的項目化學習環境。例如,在教材“訪問與評價網站”一課中,本課的項目化學習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多種網站的特點,以及評價網站的標準,教師制訂了“探討網站評價指標”的學習項目。在項目探究階段,教師出示幾個網站的主頁圖,并對學生說:“同學們,在建立自己的網站之前,我們可以先簡單評價平時喜歡登錄的網站,從中獲得一些經驗和啟發,使自身建立網站的水平得到提升,下面以4-5人為一組,合作解決‘探討網站評價指標的項目?!苯酉聛?,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網站名稱和地址,各組學生踴躍地參與項目探究活動,動手搜索和瀏覽網站,經過研究和討論,各小組反饋不同網站的優點和缺點,并總結評價網站的指標:衡量一個網站的好壞,主要從思想性、科學性、創造性、藝術性、技術性等方面來評價。這樣在小組合作的驅動下,學生就順利地得出項目化學習的結論,并體驗到協作探究的樂趣。

5.重視歸納總結,升華項目成果。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初步結束項目化學習活動,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一個學習項目包含了較多的子任務和問題,雖然學生通過探究解決了項目難題,但腦海中充斥著零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和方法,尚未形成結構化的脈絡。因此,在將項目化學習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必須重視對歸納總結環節的完善,引導學生回顧一遍項目化學習和探究的過程,梳理碎片化的知識經驗,使其構建完整的認知,從而升華項目化學習的成果。

綜上所述,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能夠平衡教與學的關系,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協作精神。教師應該緊扣項目化學習的核心理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通過確定項目、導入項目、布置任務、探究項目、升華成果五個步驟,全面落實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應用目標,從而為信息技術教學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張溶.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4):62-64.

[2]翟紅宇.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術項目設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1):62-64.

[3]吳筱萌.學校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制度化的案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04):107-113.

[4]盧小花.初中信息技術中考加試實施及改進建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2):62-64.

[5]白珍.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實踐案例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6(04):72-74.

編輯:張昀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初中信息技術價值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一粒米的價值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微課”
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給”的價值
“項目化學習·多元呈現”教學模式的探究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