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遠的兒童號”
——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與均衡發展”區域行動

2024-04-28 08:17王惠萍
好家長 2024年3期
關鍵詞:園所研學教研

文 王惠萍

一、基礎優勢與特點

(一)幼教發展有亮點

我區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江蘇省學前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區”,全區所有鄉鎮(街道)均成功創建為“常州市學前教育現代化鄉鎮(街道)”。截至目前,我區共有省、區、市“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園”四十多所。

(二)區域引領有方向

我區制定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在項目推動下,各園嘗試編制課程實施方案。區內五所集團園依托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引領五個研學中心各成員單位協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在集團化辦學的帶動下,覆蓋面持續擴大。在“以點輻面”的思路下,形成五個“區域推進課程游戲化建設”研究共同體,引領課程游戲化的區域化、園本化實踐。

(三)重點項目有突破

以“省市課程游戲化項目、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STEM 項目、幼兒園主動發展項目、‘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項目”等為抓手,從區域層面給支持、給平臺,由此孵化的主動發展項目成果獲得市級一、二等獎14 項。

二、項目釋義與內涵

“永遠的兒童號”強調的是兒童立場,追求的是游戲精神,突出的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觀、教育觀。

“永遠的兒童號”課程游戲化區域整體行動,是指用始終“以兒童為中心”的理念觀照行動,是基于區域園所現狀,以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為切入口,為全區不同層次的幼兒園、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教師,提供相對適宜的提升策略,用以點帶面、互學共研的方式,撬動各園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多元實踐。

三、建設目標與內容

(一)建設目標

以“兒童為主體”、以“游戲精神、完整生活”為雙翼,以“師幼成長”為引擎,助推區域層面對園所課程建設的引領,并不斷創新區域教研方式,提升區域內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課程游戲化建設策略體系,讓“永遠的兒童號”列車幸福向前。

(二)建設內容

1.轉變教育理念,落實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核心關鍵,樹立“以兒童為中心”課程觀和教育觀。

2.創生、完善區域教研方式,優化區域幼兒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濃厚區域課程改革的研究氛圍。

3.探索課程游戲化的區域推進行動路徑,提升各園課程管理水平。

4.完善保障機制,創新區域管理組織方式,促進區域學前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

四、實施舉措與收獲

(一)學習為基,把好“兒童為本”的方向盤

區域內省、區、市課程游戲化項目園和非項目園的各園教師,在理念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聚焦學習、分層培養,成為項目建設的首要工作。

1.好書共讀。根據省研學中心推薦書目,分層次制定階段性閱讀計劃。區域層面由教師發展中心和研學中心負責,根據項目園、非項目園對于課程游戲化的理解層次不一,推薦相同或不同的必讀書目,并匹配重點書目、重點內容的領讀人,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內化和吸收。同時,各園成立閱讀團隊,采用自主閱讀、小組交流、大組分享方式,共讀、共研好書。區域層面、各園每月組織一次“線上閱讀分享會”,在閱讀、反思、交流、思辨中,助推全區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課程觀。

2.精準研訓。發放調查問卷,深入分析全區教師的現狀和需求,根據項目園與非項目園的課程游戲化推進情況,量身定制精準研訓方案。

(二)多維架梯,打造專業成長的新引擎

1.架構三級研學平臺,密織區域教研管網

我們充分發揮五個幼教集團在課程游戲化建設中領銜、先行作用,成立了五個研學中心,將全區幼兒園按辦園性質、發展基礎、距離遠近等合理分組,架構“幼兒園—研學中心—區域”三位一體的教研網絡,做到教研管理全覆蓋,并由此引導各研學中心、各園,建立和完善基于“兒童行為觀察與反思”的沉浸式教研制度,不斷濃厚“直面問題、真實客觀”的教研氛圍。

2.組建八大教研聯盟,夯實項目教研根基

充分發揮區域內名師與骨干教師的領頭、輻射作用,圍繞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關鍵點,成立八大項目教研聯盟,即兒童行為觀察與解讀聯盟、主題畫報研究聯盟、環境創設與材料支持聯盟、課程審議聯盟、生活教育研究聯盟、生成課程研究聯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聯盟、幼小銜接研究聯盟,開啟項目式專項研究,用“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方式推進課程改革。

3.開啟“三雁”成長工程,推進教師群體成長

振翅欲飛——“雛雁工程”。面向教齡1~3 年新教師,出臺《幼兒教師“青藍工程”區域化實施方案》,以片區為單位,開展師徒結對。每學期完成“四個一”工程:制定一份專業成長規劃、一本幼兒觀察記錄、一次半日組織展示、一項微研究實踐。每學期以片區或者園所為單位進行專項考核,加速新教師成長。

展翅高飛——“成雁工程”。按照“重點培養、帶動提升”思路,成立區域骨干教師人才庫,搭建“區域名師大講堂、教研聯盟活動展示、研學中心教研、骨干教師專題沙龍”等多種平臺,讓骨干教師在承擔不同的教研任務中,鍛煉能力、提升智慧,加快成長步伐。

雁陣群飛——“領雁工程”。依托區域內的省特級教師和市特級園長,以名教師和名園長工作室為載體,進行“3 +1”輻射,圍繞“課程建設、園本教研、文化建設、園務管理”等方面,對全區園長、業務副園長進行一年一輪的跟崗培訓,加大區域學前教育名優人才培養力度。

4.創生全域共享機制,盤活課程建設資源

繪制資源地圖。引導各園成立由幼兒、家長、教師、社區代表組成資源開發核心團隊。重視各園所內、外現有資源,從不同維度梳理、挖掘。從區域層面,開發共性的場館資源、場地資源,繪制區域幼兒園課程建設資源地圖,統整區內各種資源,為不同園所的課程服務。

共享課程資源。動態化整理課程游戲化推進中的成果經驗,創建“理論檢索中心、智慧交流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區網專欄,以“集群”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深化。

(三)立足實踐,增添“課程為人”的四驅輪

朝向既定目標,憑借四輪驅動的動力,激發“兒童號”列車每個單元的潛力,全面提升全區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水平,促進區域學前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

1.優化課程環境

通過“盤點環境資源—重新規劃布局—專家問診把脈—全員參與改造—專家現場視導”的路徑,科學、合理地改造園所環境,拓展戶外自然環境資源;進一步強化游戲環境內涵建設,從物型課程角度全面思考園所環境、材料的合理性、適宜性,讓環境引發、支持兒童的游戲與學習,讓環境促發多元互動,講述兒童、教師、園所的成長故事。

2.升級課程方案

按照“盤點、創生、優化”三大循環行動路徑,引導各園優化、升級園所課程建設方案,珍視兒童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探索“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游戲化實踐,落實“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

盤點——通過“調查研究、學習研討”等方式,對現有園所課程實踐全面深入梳理,立足兒童立場,尊重自身基礎,找準園所課程的價值定位和發展方向。

創生——以“整體架構、專題論證”等方式,對園所課程方案和實施路徑不斷問診把脈,從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等多個維度審議與優化,鼓勵“以兒童為中心”的支持式、追隨式生成課程的創生。將兒童自由活動、自主計劃、習慣養成、動手勞作等作為考量一日活動質量的重要內容。

優化——以“園本教研、區域指導”等方式,修訂課程方案,進一步優化實施路徑,幫助園所形成課程游戲化建設策略,并在區域層面的分享交流中,輻射優秀經驗。

3.“分層培育”行動

依據我區課程建設現狀展開,統整資源,互促共進,差異發展,形成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以省市項目園為主,重在引領其在“一園一品”“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深度轉型,讓園所課程既支持兒童主動學習、深度學習,又富有內涵和張力。第二梯隊,以公辦非項目為主,在五大研學中心的引領下,鼓勵公辦園將“課程游戲化”理念與園所獨特教育理念、課程文化等高度融合,不斷改造園所課程,凸顯“兒童在課程中央”;第三梯隊,以民辦普惠園為主,根據省課程游戲化相關要求,推進跟蹤式、跟進式教研。

4.“專項視導”行動

圍繞“環境創設、幼兒游戲、資源建設、課程審議、生活環節安排”等主題,開展區域內“全覆蓋、零死角、常態化”的專項視導活動,做到“幼兒園隨時進、現場隨時看、教研隨時聽”,整體提升區域課程游戲化實踐水平;根據“武進區幼小銜接指導方案”“幼兒園、小學、家庭‘幼小銜接’聯動制度”等,開展“幼小銜接”專題化常態化督導,積極推進幼小銜接的實踐研究。

猜你喜歡
園所研學教研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研學之旅
構建園所課程文化建設與課程游戲化的新思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幼兒園園所文化之淺析
幼兒園搖籃文化引領園所內涵發展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