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策略探究

2024-04-29 00:44湯姝婉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課標一致性目標

湯姝婉

摘 要:2022年4月21日,國家相關部門頒發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新《課標》)。它在課程實施評價建議方面提出了教師應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意識,因此,教學評一致性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成為當下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及各位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诖?,本文從小學語文課堂構建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出發,從教育發展方向、核心素養的培養、課堂教學效果、以生為本的理念四方面剖析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意義,并提出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有效策略,以此保障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全面性,打造更加高效、有序、嚴謹的課堂模式。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教學評一致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23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起步階段,其中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是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學好語文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創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達成。教學評一致性是新課改形勢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也是有效教學的一種創新方式,現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內涵,認識教學評一致性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不斷探索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堂構建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

教學評一致性是新《課標》提出的一種教學新模式,對現代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學內涵、教學過程、教學基本規律等方面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定義有所不同。

從教學的內涵上看,傳統的教學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诮虒W評一致性的現代課堂教學內涵可以說是由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多元的評價這三者共同構成的學習活動。相比傳統教學課堂而言,教學評一致性增加了多元的評價內容,這個多元的評價也是多角度的評價,同時是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評價。

從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來看,教師、教學內容、學生和教學方法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四者的關系是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是中介。此外,也有人認為,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這便是三要素說。而新《課標》提出的新型的課堂教學過程的要素不僅有教師、學生、學習內容、教學方法,同時還包含教學評價,即重視評價對于學習活動的檢測反饋作用,注重以評促學,以學定教,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從教學的基本規律上看,傳統的教學基本規律應遵循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掌握知識和提高智力相統一,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對于是否達成兩者的統一并沒有可視化和可測量的標準。而當下的新式課堂需要遵循的基本規律是教學評一致性,所學即所教,所教即所評,所評即所學,它們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共同指向學習目標。

二、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意義

(一)符合教育發展方向

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概括了應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由此可見,教學評一致性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趨勢所在,符合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二)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課程目標的建立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即學習目標的確立能夠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又是緊緊圍繞學習目標設計學習任務、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的,要求教師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活動、整個過程的教學評價都致力于目標的達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能夠有效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學評一致性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學目標、學習活動、教學評價三位一體,協調一致,共同指向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教什么”“怎么教”的狀況,增加了對每一個環節的教學評價,重視了評價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效果監測作用,讓學生的每一個學習過程可檢測、可評估,保障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教學目標的準確、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教學方法的有效,而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注重以學定教、以評促學、所教即所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習目標,制定與目標一致的評價標準,設計基于目標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所有的學習環節都以生為本,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一致性的策略

(一)充分備課,精準確立教學目標

1.研讀課標,明確學段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將課程目標分為三大部分:核心素養內涵、總目標和學段要求。其中,學段要求又具體分為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認真研讀學段要求是教師確立精準教學目標的前提,教師應該從學段要求中找出對應教材本單元相關的部分,并進行摘錄,為學習目標的制定提供方向。

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在新《課標》中相應的學段要求(如表1)。

2.解讀教材,落實語文要素

解讀教材單元導語頁的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以及語文園地欄目的交流平臺是精準確立目標的關鍵,是教師進行教材處理的必要環節。因此,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之前應該充分明確語文要素的構成,并在學習目標的制定上有所體現。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有三點,它們在課后習題及課文導語部分都有所體現(如表2)。

3.根據學情,制定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的精準確立離不開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教師只有進行細致的學情分析,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此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學情的制定需要考慮學生本班的基本學習情況,已有經驗及未知領域,包括知識要點及學習方法兩大部分(如表3)。

根據以上摘錄,教材解讀及學情分析,教師可以制定如下學習目標(如表4)。

(二)基于目標,設計好學習任務群

1.創設真實情境,聯系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又應回歸生活,閱讀教學亦如此。學生每時每刻都在生活,如果語文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閱讀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及生命狀態,那么學習任務便會成為學生放松身心,感受世界的一種橋梁。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主角,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參與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及團體活動,將游戲、活動融入閱讀課堂教學,增強師生互動,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從親身體驗和富有意義的情境中收獲知識,達成教學目標。

2.圍繞學習目標,結合內容,設計學習任務群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板塊課程內容第二大點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中指出: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由此可見,新《課標》對于學習任務群的定義和設計思路給出了明晰的指導方向。下面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為例(如表5)。

(三)貫穿全程,緊扣目標,創建相應教學評價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上要滿足學生表達觀點的需求,而評價手段無疑是搭建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有效橋梁。學生自學的熱情和動力除了能夠滿足自身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更重要的是為了被同學、家長、教師,乃至更多的人看見、被肯定、被認可、被贊賞,因此,教師的及時評價尤為關鍵。語文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設置多元化的、多維度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量表,善于利用正向評價語言,激勵學生,讓課標精神真正落實,實現良好的教學導向作用。因此,在新一輪課改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模式下,教師應該做好以下三點:1.重視教學評價作用;2.完善教學評價體系;3.指導學生評價過程。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這一課為例(如表6)。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深入理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構建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認識教學評一致性對于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不斷探索實踐,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扎實和有深度。

參考文獻:

[1] 何捷《“新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理解與實施》,《小學語文教師》2022年第6期。

[2] 蔡琪虹《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學苑教育》2023年第7期。

猜你喜歡
課標一致性目標
關注減污降碳協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注重教、學、評一致性 提高一輪復習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測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我們的目標
基于事件觸發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