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2024-04-29 00:06宗俊偉馬凱露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文科創新研究高校

宗俊偉 馬凱露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產學研創融合的新聞傳播學視頻制作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2021SJGLX328);鄭州大學2022年度“四新”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新文科背景下融媒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編號:2022ZZUSX012);鄭州大學2022年度“實驗室管理研究”課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融媒實驗室育人路徑創新研究”(編號:ZDSYSGL202218)

作者簡介:宗俊偉(1978— ),男,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影視藝術與傳播;馬凱露(1998— ),女,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影視傳播。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新一輪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迫在眉睫,結合新文科背景構建符合時代需求、推動媒介技術升級、促進傳媒學科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勢在必行。當前急需加強學科融合,培養“一專多能”的融媒人才;推動機制創新,打造多層次的實驗教學平臺;促進產教融合,完善與市場接軌的課程體系;加快內容升級,推出反映時代訴求的原創精品。最終創新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新文科;高校;融媒人才;創新研究

隨著大數據、數字化、5G、移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傳媒行業的迭代升級,集視頻、直播、音頻、圖片、文字等媒介形態和技能于一體的融媒體在當前移動化、娛樂化、年輕化的媒介傳播格局中越來越普及,已然成為傳統媒體轉型和新媒體變革的共同指向。正是在這種新文科理念的影響下,高校開啟了新一輪融媒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構建符合時代需求、推動媒介技術升級、促進傳媒學科融合的融媒人才培養體系。

一、加強學科融合,培養“一專多能”的融媒人才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首先要打破學科壁壘、整合相關學科資源、制定“一專多能”的融媒人才培養目標。所謂“一專多能”,是指“專長+特長”的融媒育人模式。在這種育人模式下,學生除了要掌握與本專業、崗位相關的知識和能力,還要掌握對本專業領域有益的技術、技能、特長?!耙粚6嗄堋笔侨诿接说男纶厔?,也是培養符合傳媒行業要求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模式。當前,隨著智能化、網絡化、融媒化的進一步發展,社會所需的傳媒人才不僅是簡單的傳媒行業內的“一專多能”,也需要與相近學科領域深度融合后的“一專多能”。

這意味著高校傳媒教育必須改革已有的學科體系和育人途徑,尤其是綜合性應用型高校融媒人才培育更應該構建融“雙創素養”“工匠精神”“信息化覆蓋”“文化育人”于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圍繞新聞傳播學科發展需要,在原有新聞、廣告、廣播電視等學科專業的基礎上,吸收和轉化文學、歷史、美學、管理、信息、通訊、大數據、物聯網等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培養“一專多能”的融媒人才,使其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技能過硬的綜合素質。新文科背景下的學科融合突出融會貫通,強調的是面;“一專多能”突出特長,強調的是點。高校應在學科融合的基礎上以“一專多能”為培養目標,做到融媒人才培養的點面結合,讓融媒育人成效最大化。

二、推動機制創新,打造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平臺

在移動互聯普及的當下,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不同媒介形態的深度融合呼喚建設更加高效務實、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平臺。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要打造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平臺,形成完善的融媒實訓與培訓機制。除課堂教學和理論講授外,也不能忽略高校融媒實驗室在培育融媒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校融媒實驗室不僅發揮著基礎教學作用,而且也符合新文科理念下的人才培養機制構建。首先,高校融媒實驗室建設需要專業設備和場地等條件支持,如搭建演播室、錄音室、攝影室、直播室等實習實訓場地,配置攝影機、燈光、相機、導播機、直播推流設備等。同時還需要專業實踐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為學生實踐創作提供指導,以此推動高校融媒實驗室建設和完善。其次,高校融媒實驗室在運行機制上,要以融媒體內容生產為核心目標,在高校融媒實驗室和社會機構之間搭建橋梁,拓寬社會服務領域和渠道,讓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對接,探索高校與社會雙軌培養機制。值得注意的是,融媒實驗室應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與相對靜態的專業知識相比,實踐任務安排應考慮動態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等考量標準,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小組制、項目制、任務驅動等方式多層次、全方位培養融媒人才。

三、促進產教融合,完善與市場接軌的課程體系

在新文科背景下,實施產教融合是創新融媒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產教融合是一種把產業急需的傳媒人才與高校傳媒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傳媒教育與行業產業快速對接、良性互動的育人形態。深化產教融合,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產業實踐,精準選擇就業崗位。一方面,這符合教育部提出新文科建設的發展規劃,提倡科技為核、學科融合,努力培養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基于我國媒體行業的深度融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人工智能(AI)、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變革,迫切需要技能型融媒人才。因此,推動優質產業項目深度融合高校融媒教學,通過校地、校企、校媒等多種合作方式,構建智媒企業、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三者互惠共贏的發展格局。首先,打造核心課程,以課程為平臺,廣泛開展與企事業單位、新媒體行業、專業競賽及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的深度融合,提升實踐教學水平。其次,通過培育優質項目,以項目為抓手,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融媒實踐技能水平,掌握最新融媒技術與理念。再次,積極參與企業項目,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補足融媒實踐教學方面的經費需求。最后,以就業為導向,緊貼傳媒行業發展趨勢,培養業界真正需要的融媒人才。

四、加快內容升級,推出反映時代訴求的原創精品

在學科融合、機制創新、產教融合的基礎上,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模式還要加快內容升級,引導學生樹立精品意識和原創意識,注重原創精品開發和品牌節目創作,推出一系列反映時代訴求的高質量融媒作品,向社會輸送經得起實踐檢驗的高水平傳媒人才。

結合近年在視覺傳播領域活躍的網絡原創視頻創作情況來看,高校應充分利用和開發網絡平臺資源,適時打造優質內容IP。當下除愛奇藝、優酷、騰訊等主流網絡視頻平臺每年會定期投入一定資金鼓勵原創劇目及影片創作外,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喜馬拉雅等新媒體平臺短視頻、直播以及音頻節目的爆火,同樣也提供了新的創作賽道,為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提供了條件。

一是專業教師團隊在安排學生進行實習實訓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原創意識和精品意識,拒絕廉價的粗制濫造和片面化的追求流量、博取關注等行為,要更加注重節目的內涵建設、形式創新及文化價值。同時還要善于結合一些專業賽事、以賽促學,如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積極響應大思政課建設,參與課程思政教改項目等。二是打造原創精品節目,勇于走出校門,聚焦時代發展、關注社會議題、挖掘獨特題材,通過不同形式的融媒項目訓練和深入社會的實踐拍攝活動,如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美麗鄉村河南行”、反詐騙與新能源科普視頻等一系列調研與視頻制作活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進行恰當的審美化、情感化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和本土故事。同時,還要想方設法把原創精品節目積極傳播出去,增強社會影響力和公眾關注度,借助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布并建立用戶粉絲群。三是利用短視頻、圖文、直播等新興技術手段,創作優質品牌節目,如《真美河南》等。把握未來傳媒市場的風向標,緊抓“原創+精品”兩大因素,始終保持精良的作品創作水平和認真鉆研的工作態度。

在新文科背景下,創新融媒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秀的融媒人才,是高校融媒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高校應當積極聯合政府、高校、產業等多方主體力量,結合新文科背景下融媒人才特點,從加強學科融合、培養“一專多能”的融媒人才、推動機制創新,打造多層次的實驗教學平臺、促進產教融合,完善與市場接軌的課程體系、加快內容升級,推出反映時代訴求的原創精品等方面出發,多措并舉,雙管齊下,加快高校融媒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以及作品質量提升,構建符合時代需求、推動媒介技術升級、促進傳媒學科融合的融媒人才培養體系,為培養一流融媒人才貢獻院校智慧。

參考文獻:

[1]林燕,薛靖峰.文化育人視域下“一專多能+學科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品位·經典,2022(18).

[2]張智,張丹.“新文科語境”下技能型智媒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22(9).

責編:勉 耘

猜你喜歡
新文科創新研究高校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進路
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研究
基于新形勢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創新研究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