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融合發展路徑探索

2024-04-29 00:34李鑫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關鍵詞:體育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作者簡介:李鑫(1988— ),女,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訓練、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如何將體育教育這一“重要保障”課程與思政教育這一“關鍵課程”深度融合,是當前高校面臨的重大難題。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有著高度契合性,二者呈現出優勢互補的顯著特征。一方面,體育教育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載體和實施途徑。另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可以使思政教育理論闡釋更加具象化、現實化。具體可以從加強頂層設計、重視健康教育、增加體育案例、組織實踐活動、用好現代化信息技術等方面促進二者融合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一、思政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發展現狀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將其放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放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放到謀求和平發展促進團結進步的高度給予系統推進。從宏觀層面看,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在價值導向、培養目標、教育理念等方面有著高度一致性。從微觀層面看,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具有顯著的互補性和互促性。

當前我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卻面臨著多元化思潮的沖擊、錯誤價值觀念的滲透、大學生“三觀”的缺失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著體育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如何解決思政教育面臨的難題,實現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這就需要高校整體性推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體,以體育教育為用,做到體用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二者相互融合,使其既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又符合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方向,挖掘體育教育的時代內涵,發揮體育教育的德育功能,更好地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性發展。正如有學者所言,通過體育課程的開展,可以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和社會的熱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素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積極貢獻。

二、體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體育教育不僅能傳授給學生體育技能和專業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集體意識、堅強意志、健康觀念等。將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深度融合,將公平競爭、團隊協作、拼搏進取、尊重規則等思政元素融入體育教育教學中,不僅能夠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底氣,而且能夠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一)體育教育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載體和途徑

思政教育目標的達成,需要借助各類教育資源和教學手段協同推進。其中,體育教育是不二之選,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弘揚團結協作、頑強拼搏、遵守紀律等良好的體育精神,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國家意識等。2019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時指出,體育強則國家強,國家強則體育強。發展體育事業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還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這一重要論斷,為高校認識體育事業、促進思政教育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基礎。

(二)通過體育鍛煉,思政教育理論闡述更加具象化、現實化

體育教育能夠深化實踐體驗,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例如,在籃球比賽中,隊員之間需要緊密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打出精彩的比賽,這為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意識提供了條件。同時,體育運動也能磨煉學生的毅力、耐力和意志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展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一是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緩解情緒及心理壓力。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壓力,讓身心得到放松,帶來身體上的健康和舒適,從而減緩焦慮和抑郁。二是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保持優美的體型和姿態,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注意力和記憶力等,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耐力,在體育運動中,學生需要克服身體上的疲勞和突破體力上的極限,錘煉出更加強大的心理承受力。三是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能力,幫助學生塑造積極的自我形象,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在運動中,學生通過實現自己的運動目標,取得進步和成就,認可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同時養成積極心態,自信樂觀地面對生活,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保持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人生態度。四是體育鍛煉促進學生的社交發展。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學生通過體育運動、競技比賽、娛樂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擴大社交面,在與他人的互動和合作中,靈活處理人際關系,提高社交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總之,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將體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使學生不僅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具備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培養更多的體育人才,從而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

三、體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徑

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呈現出明顯的辯證關系。體育教育為思政教育提供實踐載體,能夠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思政教育為體育教育提供思想指引,能夠確保體育教育沿著正確方向發展。體育教育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如毅力、勇氣、合作精神等。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尊重規則、公平競爭等??傊?,不能將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割裂開來,而應該將他們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授、人文體育研究基地副主任董進霞指出,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體育是“良藥”,可以有效提高國人的身心健康水平,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同時,體育事業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因此,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并且能夠有效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大學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邊界,不同學科有自身的范式,在某種程度上,范式的穩定性決定了學科之間很難融通發展。雖然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在某些方面保持著高度一致性,但如果缺乏對二者的頂層設計,學科范式形成的邊界“籬笆”,就會制約著二者的融合,那么體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難度就會加大,只有加強頂層設計,從制度設計上沖破范式邊界“籬笆”,制定有效的、可執行的方案,才能使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在融合中不斷展現出“柔性范式”,確保兩者不斷走向深度融合。

二是重視健康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健康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前提和基礎,是許多個“0”前面的“1”,離開健康,一切發展都是鏡中花水中月。在思政教育教學中,要將健康第一的體育理念擺在首位,為體育教育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

三是增加體育案例。課程融合的方法是“彼此喚醒”,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在思政教育教學中,應引入體育領域的相關案例,如優秀運動員的奮斗故事、團隊合作精神的真實寫照等,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案例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正能量,幫助學生養成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四是組織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推進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徑。思政課教學不應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運動會、體育比賽等,讓學生在參與中享受體育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

五是用好現代化信息技術?,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體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持。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如多媒體、VR、全息影像等,讓學生身臨其境踐悟體育精神,通過模擬訓練參與體育比賽,體會體育運動的活力,實時與運動員遠程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思政課教學中生動展示體育的魅力,以此推動思政教育目標的達成,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體育教育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奉獻精神,推動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董小龍,王若斯.紅色體育與群眾體育發展演進的根基與使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6).

[2]張笛揚,劉曉潼.奧運夢想成就體育強國[N].南方日報,2022-02-05.

責編:勉 耘

猜你喜歡
體育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及改革設想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