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新聞資源融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路徑創新

2024-04-30 12:26李凌燕丁浩洋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紅色馬克思主義資源

李凌燕,丁浩洋

(東華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1620)

引言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主義者在新聞工作實踐中總結的關于新聞生產、傳播、接受等基本規律的系統學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則是指通過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環節、課外實踐活動等,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指導新聞實踐的能力[1]。具體來說,包括三個層次的教育目標:第一層,要求學生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將其作為建構新聞傳播學理論體系的基石;第二層,要求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思考與解決問題;第三層,要求學生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開展新聞活動、從事新聞事業的行動指南,在新聞工作中予以踐行。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這一方面是應對西方新聞價值觀念沖擊,建構具有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應對日益復雜的媒介環境變化,在技術賦權和娛樂至上沖擊中堅守新聞黨性原則、人民立場與社會責任的需要。但當前教育中仍部分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式因循守舊”等問題,致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融入世界觀與方法論中,成為指導新聞生產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變得生動有趣,實現學生由“讓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如何超越簡單的知識傳授模式,讓學生在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同時,做到學有所悟、學以致用,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探索將紅色新聞資源以敘事性、探索性及再創作類方式融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路徑,以期為提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實效提供創新性思考。

一、紅色新聞資源的定義及類型

紅色新聞資源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聞事業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所產生的關于新聞傳播工作的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所有資源”[2]。根據紅色新聞資源的留存方式不同,可將其分為三類。其一是文字類,即以文字形式保存的資料、手稿、新聞作品,以及以文字形式載錄的紅色新聞人物、事件與相關活動。這一類資源較為豐富,散落在各類典籍、文獻中,有待挖掘、整理及考證。其二是影/音像類,即以圖片、音頻和視頻形式保存的紅色新聞人物、事件與相關活動,以及中國革命、建設的重要影/音像資料。這類紅色新聞資源相對較少,尤其是戰爭時期的資料留存下來的不多,但這一部分資源能較好地呈現歷史人物、事件的物質形態,因而尤為珍貴。其三是場館類,即以故居、遺址形式留存的紅色新聞資源。這類資源以空間的方式將歷史延展到當代,不僅能較好地還原歷史場景,還能讓今人以可視可感可觸的方式與歷史對話,從而更好地理解、體悟歷史人物的思想與情感,因而尤具現實意義。

根據紅色新聞資源的內容不同,也可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紅色新聞理論資源,即共產黨人在創辦新聞事業、開展新聞傳播活動過程中總結的理論性成果。如列寧的《論我們報紙的性質》(1918年9月18日)、陸定一的《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1943年9月1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報告及講話中也蘊藏部分新聞思想,如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1938年10月)關于如何作典型報道的論述,對當前新聞宣傳工作仍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也是重要的紅色新聞理論資源。

第二,紅色新聞人物資源,指在革命、建設與改革實踐中為喚醒國民意識、傳揚革命精神作出重要貢獻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上海作為黨的初心之地及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業的發源地,留下了大批早期報人的先進事跡。如鄒韜奮任《生活周刊》主編期間,高舉“抗日救國”旗幟,使周刊成為宣傳團結抗戰、譴責投降賣國的輿論陣地;史量才負責《申報》期間,強調“國有國格,報有報格,人有人格”,公然拒絕袁世凱巨額賄賂。陶行知在上海任《大公報》編輯期間,通過報道和評論推動社會進步及改革議題。這些豐富的紅色新聞人物是珍貴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資源,有待合理開發與利用。

第三,紅色新聞事件資源,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聞事業創立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要事件。如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成為中國新聞界紅色故事的重要起點。1920年7月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通訊社——中俄通信社在上海成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思想輿論方面的準備。1920年11月,《共產黨》在滬問世并向全國秘密發行,為介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建黨經驗,堅定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的馬克思主義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紅色新聞事件作為中國新聞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形成、發展的重要資源。

二、紅色新聞資源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中的作用

相對于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來說,紅色新聞資源大都具有可視化、可感性特征,“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中深度融合紅色新聞資源,以更具有具象性、感染性和浸潤性的場景開展主題教育,能夠為高校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提供有效路徑?!盵2]

首先,紅色新聞資源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具象形態,通過紅色新聞案例,可以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感性認識,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溫度。人類的思維發展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對世界的認識也遵循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規律。具象形態的紅色新聞案例比起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也更容易形成紅色記憶,留存在知識體系中,從而完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由情感融入→知識吸收→理論建構的過程。

其次,紅色新聞資源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形態,通過紅色新聞案例,可以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性認識,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厚度。如前所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最大問題是理論與實踐轉化的問題。很多學生能在考試時對相關理論知識倒背如流,但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卻出現偏差。尤其是互聯網環境中,各類思想碰撞、交鋒日益激烈,西方新聞價值觀念以影視、游戲等年輕人容易接受的方式進入社交媒體空間,影響大學生新聞價值觀的形成。紅色新聞案例作為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事實與榜樣的示范力量告訴學生在面臨艱苦的環境、物質的誘惑及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時如何為信仰而堅守,能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行動自覺。

三、紅色新聞資源融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幾種路徑

胡鈺、陸洪磊提出,新聞觀的形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塑造基礎新聞觀念的 “教育塑造階段”;第二階段為新聞觀念在新聞實踐中不斷調整的“實踐調整階段”;第三階段為新聞觀念趨于穩定后不斷強化、并最終形成成熟的新聞觀的“自我定型階段”[3]。高等教育不僅承擔著“塑造學生基礎新聞觀念”的使命,也承擔著情感引領與價值塑造的職能,同時還可以通過實習實訓等環節,建構學生理論與實踐轉化的基本范式,為學生最終形成成熟、穩定的新聞觀打下基礎。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路徑:

(一)敘事性融入:生成紅色記憶,提升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力

敘事(Narrative)作為人類最基本的言語活動和話語事件(discourse event),是人類組織人生經驗的重要方式[4]。相較于邏輯推理等言說方式,敘事能通過建構場景、引發共情等方式,使聽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故事層面,敘事有清晰的時空線索,人物表情、動作與時空轉換建構的場景使其更為生動形象;話語層面,敘述者飽含深情的言語及事件中人物的表白能引發聽讀者的情感體驗,產生情感共鳴。將具有故事性的紅色新聞案例嵌入到新聞傳播知識體系中,可以把生硬的理論知識轉換成有血有肉的紅色故事,把沉悶的課堂變成具有畫面感的情境。此外,紅色新聞敘事還有助于教師以敘述者身份將對人物、事件的評價融入所敘之事,引導聽讀者對事件的識解,從而實現紅色新聞案例與新聞理論的有機融合,增強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理解力。

第一,教師作為敘述者的敘事。即教師將紅色新聞案例以事實、例證的方式嵌入到理論知識中,形象、立體地呈現理論的形成過程及當代發展。比如在講述“新聞真實”這一章節時,將反“客里空”運動作為案例嵌入到知識結構中,讓學生對“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留下深刻印象。在講述中還可以增加“狼牙山五壯士”持續報道與傳播的過程,讓學生了解在特殊事件報道中,如何通過“接力式的有組織的新聞與傳播活動”還原事件原貌[5],從而深刻感受“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歷代新聞工作者不斷踐行的工作準則。教師口頭敘事的優勢在于,可根據需要靈活選用與理論知識契合度高的案例,也可根據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程度調整敘事節奏,還可以在敘述中插入評論引導學生建構價值觀念。對于具有歷史感的紅色新聞案例,教師還可以因時制宜轉換話語以消除由時代語境不同產生的隔閡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敘述時要學會運用表情、動作等副語言,合理傳遞紅色新聞案例的思想與情感,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還應巧妙設置問題或留下懸念,吸引學生互動,從而避免教師單向敘事引發的學生參與不足等問題。

第二,影像資料敘事。即在課堂上讓紅色新聞影/音像資料“說話”,通過影像資料敘事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從而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如在講述新聞職業道德操守時,讓學生觀看《抗日記者沙飛》及相關視頻,從而被沙飛“人在底片在”的精神所感染;在講述媒體社會責任時,讓學生觀看“了不起的之江楷?!埏h萍”相關影像資料,從而升華起“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社會責任感。相比教師口頭敘事,影像資料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因而更具感染力,此外,影像敘事還能有效避免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觀看者”角色,更利于激發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的教學氛圍。但影像資料敘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目前可用的紅色新聞影像資料較少,可選擇的空間不大;二是部分影像資料年代久遠,對于零零后大學生來說,在理解時還存在社會語境轉換的問題;三是影像敘事使課堂上出現了兩個敘述者,即影像中的敘述者與課堂敘述者(教師),二者如何有效銜接,也是教師需提前謀劃、妥善把握的問題。

(二)探索性融入:鞏固紅色記憶,提升馬克思主

義新聞觀的解釋力

探索性教學源自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提出的“認知-發現”理論,該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教師教學信號輸出與學習者機械的行為反射,而是教師積極創設學生獨立思考的知識情境和學習材料,并且通過積極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協商,引導學生通過編碼系統(認知結構)自己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新舊知識實現聯結,進而構建學習者自己的知識邏輯體系?!盵6]探索性教學強調教師給予學生自我發展的自由空間,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知識,并進而發展觀察與思考能力,培養獨立與創新精神,實現個體認知的“智慧生長”。在新聞傳播教育教學中,教師給定目標任務,引導學生去挖掘紅色新聞資源,并在發現、交流、分享的基礎上,總結紅色新聞人物/事件中所蘊含的理論價值,可有效提升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解析歷史新聞事件與當代新聞現象的能力。探索性學習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能忽視。良好的引導不僅在于合理制定學生探索目標,引導學生探索方向,也應提供合適的探索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一些形式:

第一,問題式探索,即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探索性學習找出答案,把學生找尋答案的過程變成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分析新聞現象的過程。這類探索性學習的關鍵在于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開放性,不能是簡單的“1+1”等于多少的問題(答案唯一),而應是“1+1”如何等于“3”的問題(不同的學生可以找出不同答案并作出合理解釋),比如在面向大一新生開設的《新聞學概論》課堂上開展以“假如我是一名記者”為主題的課前演講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紅色新聞人物與事件,闡明自己的見解與主張。學生演講中,圍繞如何在智媒時代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如何在海量數據中尋找有價值的新聞、如何在眾聲喧嘩中堅守新聞的黨性原則等重要議題,從邵飄萍、范長江等優秀新聞前輩身上吸取營養,探討如何不忘初心,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記者。通過不同學生的尋找、發現與交流,豐富大一新生對傳媒行業的認知,形成了他們的職業理想雛形,提升了學生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解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第二,體驗式探索,即設計體驗類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體驗中與紅色新聞人物/事件“親密”接觸,感受人物的紅色情懷,并將其作為開展新聞傳播活動的行動指南。體驗類探索的關鍵在于“活”,所設計的活動要靈活多樣、新穎有趣,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比如可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紅色新聞場館資源,在參觀的同時設計主題類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紅色人物及其親人、朋友,展開情境式對話;也可讓學生以當代新聞工作者的身份,與作為前輩的紅色人物展開對話。還可以利用紅色場館制作沉浸式體驗環節,結合紅色新聞人物/事件制作劇本大綱與參演規則,吸引學生根據既定人物關系與敘事邏輯參與劇情建構,在“劇本殺”中感受人物的思想與情感,了解他們在突發事件與生死關頭的抉擇,并將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這些活動可實現課堂教學空間的有效拓展,豐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形式,在具身體驗中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解釋力。

(三)創作類融入:活化紅色記憶,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傳播力

創作類融入即以紅色新聞資源為素材制作成新的媒介產品,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予以推廣傳播,在提升學生媒介技能的同時,實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轉化。當前互聯網空間中信息魚龍混雜,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著娛樂、戲說等名義,歪曲、扭曲真實歷史事實,刻意割斷歷史的前后聯系、剪裁不同的歷史片段進行嫁接,否定歷史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從各種不同的、甚至沒有任何因果聯系的歷史事件中剪裁出一點小細節小故事進行肢解、拼湊、嫁接、改編,以此歪曲歷史”[7]。在新聞傳播教育教學中,通過課外作業、教學實踐、新媒體作品大賽等形式,鼓勵學生對紅色新聞資源進行再創作類活化,如在查閱文獻、實地走訪基礎上,拍攝新聞經典導讀、紅色新聞口述史、紅色新聞檔案等媒介產品,既能增進大學生對歷史的了解,筑牢其理論功底,提升學生將新聞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也能活化紅色記憶,起到保護紅色新聞資源、傳承紅色新聞經典的作用,提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傳播力;還能通過合理開發馬克思主義新聞資源,消解社交媒體空間傳播亂象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學生在復雜環境中去偽存真的能力。

第一,紀錄性作品創作。即在挖掘史料、整理文獻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拍、自演的方式,對紅色新聞資源進行紀錄性媒介呈現,以期較為完整地反映紅色新聞人物/事件/場館的全貌,為聽讀者提供真實可信的一手資料。這類作品以“紀實”為特征,力求客觀還原事件真實,不添加創作者個人評價。如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制作“百年黨報(介紹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先后創辦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杰出新聞學者(介紹我國新聞史上涌現出的優秀新聞學者及其代表作品)”“百年報人(介紹我國報業史上的優秀報人及其辦報思想與方針)”“百年紅色攝影(介紹建黨百年來涌現出的優秀攝影記者及其代表作品)”“紅色新聞場館(介紹現存的各類紅色新聞場館)”系列作品。學生整理史料的過程是探索性發現并接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過程;而拍攝、剪輯、錄制等的過程,則是消化、吸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并轉化為實踐行動的過程。教師在學生制作紀錄性作品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引導性工作:一是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全面的素材,或給出尋找素材的途徑;二是對制作腳本/文字把關,避免出現史實類與思想類偏差;三是作品完成后,組織學生做好總結,不斷提升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的能力。

第二,述評性作品創作。即以紅色新聞資源為素材制作的夾敘夾議作品。述評性作品中,評價的內容包括分析人物/事件成長與發展的軌跡,總結其歷史功績與對后世的影響,闡述當前如何繼承、發揚等??梢蝗艘皇乱辉u,也可以綜合多人多事,通過對比分析予以評價。由于紅色新聞人物/事件是公共文化資源,以其為素材進行再創作的文化產品很多,述評類作品增加了“評價性”內容,使作品帶上了再創作者的個人印記,因而形成區別于其他同類作品的特征。述評性作品對學生的分析、總結、歸納能力要求較高,既要求學生全面了解所評人物事件,也要求學生熟稔現代傳播手段,在作品選題、制作等方面獨辟蹊徑,深入闡述紅色新聞資源的當代價值。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以遵循由易到難的步驟,比如從分析一張老照片、一篇通訊稿、一個紅色場館,或一頁人物手稿開始,逐步形成唯物史觀,提高綜合述評能力,并不斷創新紅色新聞案例的表現方式與傳播形態。

由敘事性→探索性→再到創作類融入,是不斷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由知識的聆聽者逐步轉變為知識的探索者、實踐者,并在角色的變化中完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由情感融入→知識吸收→理論建構→實踐運用的轉化,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一部分。

猜你喜歡
紅色馬克思主義資源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紅色是什么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紅色在哪里?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資源回收
追憶紅色浪漫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