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發展

2024-04-30 12:34□朱
藝術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美聲唱法唱法本土化

□朱 顏

作為歐洲古老演唱藝術形式的美聲唱法,其獨特的歌唱技法和藝術風格,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該唱法于鴉片戰爭后正式傳入我國,且在我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中不斷走向成熟,形成了“繼承、發展、創新”式的中國“本土化”的美聲唱法?!懊缆暋弊鳛槿祟惥裎拿?、世界聲樂藝術的代表,在與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了極大的傳播與發揚。鑒于中國語言、傳統歌唱美學觀念和傳統民族民間聲樂的藝術特征,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發展進程中,與中國傳統唱法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相互磨合”“相互適應”的現象。所以,從歷史學的視角分析解讀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發展,有助于人們了解兩者融合的途徑及方式,發現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認識美聲唱法在我國聲樂藝術發展中的意義與價值。

一、初創探索期的繼承與碰撞(20世紀20至40年代)

(一)美聲唱法進入中國的萌芽期

鑒于時代、民族、文化及審美之間的差異,中西方聲樂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藝術特征與文化內涵。自五四運動以后,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涌入我國,西方優秀的音樂藝術也被引入學堂中。其中,經典美聲聲樂演唱與古典器樂演奏被正式帶入我國,逐漸發展起來,并受到了大眾的歡迎與喜愛。這一時期,一批海外歸來的優秀聲樂歌唱家,在舞臺上運用純正的美聲唱法,演繹了大量外國藝術歌曲、歌劇選段及中國民歌。他們的演唱將美聲唱法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聽眾面前,在拓展中國聲樂藝術形式的同時,也為當時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27 年,在蔡元培、蕭友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第一所音樂專業高等學府——“國立音樂學院”(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成立??梢哉f,在整個近現代中國音樂發展史上,上海音樂學院培養了大批的聲樂藝術家,并成為我國美聲唱法傳播與發展的開端。

(二)中國美聲唱法啟蒙階段的代表性人物

在初創探索期的三四十年中,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呈現出兩個方向,即傳統民族民間的演唱與美聲演唱。其中,以周淑安、蘇石林、應尚能等為代表人物,在中國美聲教育啟蒙階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中國美聲唱法的傳播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周淑安作為我國第一位真正將美聲唱法帶入中國的音樂家,在美國留學期間系統地學習了聲樂演唱,歸國后培養了大批的音樂歌唱家。她在聲樂領域的深耕,對中國聲樂藝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中國聲樂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而俄羅斯學派聲樂藝術權威蘇石林引入了美聲唱法中科學的發聲方法、教學法和聲樂教材,極大地促進了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聲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并推動了國際化發展的進程??梢哉f,他是中國聲樂的奠基人,也是中國近代聲樂事業發展的開拓者。應尚能作為我國最早的聲樂專業教師之一,是我國最早登臺進行獨唱的歌唱家。他兼蓄美聲歌唱精髓與民族音樂藝術特色的唱法,以及對歌曲創作、教學理論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對中國特色聲樂學派的創建有著重要的意義??v觀整個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這一階段是美聲唱法進入我國的萌芽期,是對西方美聲唱法的繼承,是美聲唱法中強調“聲”與中國傳統唱腔藝術追求“韻”的碰撞。

二、發展進步期的文化融合(20世紀50至60年代)

20 世紀50 至60 年代是中國音樂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美聲唱法在中國取得進步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社會正經歷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巨大革新,這極大地促進了美聲唱法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以黃友葵、郎毓秀、周小燕、張權、沈湘為代表的海歸派歌唱家,不僅注重自身的舞臺演唱實踐,還將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對新人的培養。他們以其淵博的知識、純正的美聲演唱技巧,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的聲樂歌唱家。其中,被譽為我國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黃友葵,將美聲唱法的技巧巧妙地運用到民族歌曲的演唱中,同時非常注重歌曲民族色彩的呈現;郎毓秀將中國傳統音樂與美聲唱法結合,并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聲唱法。與此同時,專業音樂院校聲樂系的成立與完善,促進了我國聲樂教育事業更加專業化,也使得更多人對西方聲樂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與認知。

20 世紀50 年代末期,全國聲樂教學會議首次明確指出了“美聲唱法”的培養方向:既要繼承與發展中國民族傳統唱法,又要將歐洲美聲唱法進行民族化。20 世紀60 年代初期,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方針的指導下,國內眾多藝術團體紛紛組建,并開始走出國門進行藝術交流。他們運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藝術歌曲,使更多外國音樂團體了解中國音樂,促進了中外音樂文化之間的交流。除了藝術間的交流,一些聲樂家、歌唱家還前往國外深造,學習國際先進的聲樂技巧。他們從西方聲樂大師那里學習發聲、共鳴、咬字等方面的技巧,然后將這些技巧融入中國的聲樂教學和演唱中。這些經驗的積累和傳承,為中國美聲唱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20 世紀60 年代中期,中國的美聲唱法開始逐步成熟,一些聲樂歌唱家開始在國際比賽和音樂會上展示他們的才華,并贏得了國際贊譽。而到了20 世紀60 年代末期,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音樂教育事業發展處于一個停滯的階段,美聲唱法幾乎銷聲匿跡,正處于發展進步期的中國聲樂藝術跌入谷底。

總而言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土”“洋”音樂的碰撞一直延續,在聲樂演唱技法方面,中國傳統民族唱法與意大利美聲唱法之間的爭論長久存在。我國的美聲唱法不是對西方經典唱法的簡單模仿,而是在傳統聲樂基礎上創新發展。中國的傳統音樂藝術注重詠史敘事和情感的抒發,而美聲唱法的高亢音域和頗具技巧性的演唱方式,使得它更加適合具有敘事性、戲劇性與矛盾沖突的演唱,實現情感與敘事的雙重表達。因此,美聲唱法與傳統音樂的結合,賦予了中國傳統音樂更強的表現力。美聲唱法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不僅僅是聲樂技巧的演進,更是文化交流和藝術創新的體現。

三、新時代的繁榮與創新(20世紀末到21世紀)

(一)20 世紀末期的“小高峰”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77 年高考制度恢復后,我國的高等音樂院校逐年增加,在20 世紀末期達到一個“小高峰”。這一時期,民族化音樂創作技法的完善,聲樂演唱理論技術的成熟,使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達到了頂峰,進入“繁榮與創新”的新時代,聲樂歌劇藝術也開始了新時代背景下的創作之路。

縱觀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無論1942 年張權先生主演歌劇《秋子》,還是1945 年創作完成的新歌劇《白毛女》,抑或是20 世紀90 年代的《黨的女兒》和《大漢蘇武》等,均收獲了大眾的高度好評。其中,中國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劇《傷逝》和第一部被搬上國外舞臺的中國歌劇《原野》,也成了中國歌劇藝術發展的里程碑,而其他優秀的、兼具濃郁中國文化元素的歌劇也已走出國門,并在世界的舞臺上受到了一致的認可。

(二)專業賽事為聲樂發展提供平臺

在眾多老一輩聲樂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國聲樂教育理論與演唱技巧逐漸成熟,發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聲樂體系,即包含三種唱法(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聲樂體系。在美聲唱法的影響下,眾多優秀的聲樂歌唱家結合美聲唱法與中國傳統音樂,如郭蘭英、戴玉強、廖昌永、郭淑珍等。與此同時,這一時期專業化聲樂賽事“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成功舉辦,不僅標志著我國聲樂體系的完善,也為美聲學習者提供了展現自我和學習交流的平臺。從2000年至今,我國經濟全面迅猛發展,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文化產業規模擴大,文化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歌劇的主題也隨之豐富,個體的情感需求也日益增長。2001 年,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創辦的“中國音樂金鐘獎”成功舉辦并延續至今。這種專業化的音樂賽事,不但為聲樂的發展提供了平臺,挖掘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人才,而且也借助新媒體傳播手段,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美聲這一高雅的藝術形式。同時,專業賽事這一平臺,以其民族化和現代化相融合的特點,在參賽者精湛的美聲演唱技巧和對不同時代特色、地域特色聲樂作品的演唱下,充分地展現出中國聲樂藝術獨特的魅力,以及當前審美趨勢下中國美聲唱法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中國歌劇藝術的蓬勃發展是美聲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結果,獨特語言風格的聲樂藝術形式讓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了中國文化,聽到了中國聲音,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以及中國音樂百年的發展史。

四、美聲唱法中國化發展的文化意義

“音樂只是文化的一種表述形式,任何表述形式的音樂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決定的。其中,不同的社會結構和屬性極大地影響音樂的形式和它的內容。也就是說,不同的音樂形式和內容以及行為方式,體現不同的社會結構和屬性?!薄缎赂窳_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中對“音樂”一詞表述為:“音樂不僅僅是對自身(本體)的研究,還涉及社會、文化、歷史等其他因素?!币虼?,作為情感表達方式之一的音樂,也成為最能夠代表國家和民族本土文化特質的藝術門類,不同的地域視野下的音樂承載著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在現今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民族間文化、藝術的差異也愈發顯著,所以不同民族與國家在文化上的碰撞勢必會出現文化“本土化”這一現象。

美聲唱法作為源于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種聲樂技巧和表演風格,強調的是音準、音色、音程和聲音的流暢性。美聲唱法“中國化”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更是不同文化語境的探索與表達。首先,將美聲唱法與中國傳統音樂相融合,是對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這種“中國化”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同時也為古老的唱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更符合當代審美和表達需求。其次,美聲唱法的“中國化”既是一種單純的技巧融合,也是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在這個過程中,西方聲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相互借鑒,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也為不同文化的觀眾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審美體驗平臺。再次,美聲唱法的“中國化”發展打破了傳統聲樂風格的界限,創造了更多樣化的表達方式。這種多樣化不僅能夠滿足不同聽眾的需求,也為演唱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他們能夠在演唱過程中更自由地表達個性。最后,通過將美聲唱法融入中國音樂環境,演唱者不僅能在音樂表達中展現自己的演唱技巧,還能夠體現自身的文化認同感。

總而言之,美聲唱法“中國化”的發展,是外來藝術、思想與演唱技法融入中國文化語境的主要形式,且已然演變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表達方式。

自20 世紀美聲唱法傳入我國以來,歷經百年的發展,與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相碰撞、融合,并在眾多聲樂家、教育家、作曲家們長期艱苦探索和積極努力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聲樂理論體系和歌唱技法。美聲唱法的“中國化”作為歐洲聲樂藝術與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吸收中國民族聲樂精髓、中國民族風情和語言以及文化特色的結晶?;仡櫤涂偨Y美聲唱法中國化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中國人民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兼收并蓄的中國聲樂藝術,并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梢哉f,在這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各界人士秉持著“求同存異”的原則,運用中國智慧、中國理念進行傳承和創新,最終逐步實現了美聲唱法的“本土化”與“民族化”。

猜你喜歡
美聲唱法唱法本土化
頻譜分析在美聲唱法教學中的應用
訴前強制調解的邏輯及其本土化建構
美樂家迎來本土化元年
研究美聲唱法發展史對美聲學習的啟示
談聲樂教學中的輕聲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對譚晶參加《蒙面唱將》的思考
當代美聲唱法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論電視節目的本土化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聲唱法中的運用
淺析搖滾唱法中的“撕裂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