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認同視角下馬來西亞華人的漢語傳承

2024-05-01 19:45王東林彭亞軒張瑾熙
北部灣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馬來西亞華人身份

王東林, 徐 左, 彭亞軒, 張瑾熙

(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2021年8月10日,一位名叫“老周扯談”的抖音博主,通過手機發布了一個題為《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的原創短視頻,引發人們關注。 在視頻中博主稱:“盡管這些馬來西亞華人在講話時會或多或少地帶有一種特殊的口音,但馬來西亞華人的漢語水平普遍都很高,可以說,馬來西亞華人是除中國大陸以外對中華文化及中文教育——尤其是漢語言教育保留得最好的一個群體,而這一切其實是來之不易的。 作為客居異國他鄉的馬來西亞華人,能夠做到長期堅守自己的母語文化,并且賡續不斷世代傳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文化和民族身份的認同——語言堪稱馬來西亞華人的必備技能,他們往往能在英語、馬來語、普通話以及中國方言之間自由切換。 當然,這并非天賦的功勞,而是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和長期傳承?!痹摬┲髟诙兑舳桃曨l中提到一個重要概念:身份認同?!吧矸菡J同,即‘社會身份認同’(Social Identity),是1972年由英國心理學家亨利·泰弗爾(Henri Tajfel)引入的概念,其意義是指個體關于自己歸屬于某個社會群體的認知,以及因群體成員而擁有和產生的情感和價值意義?!盵1]本文嘗試結合身份認同理論,對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漢語文化傳承的生存、文化、政治三個動因展開論述。

一、 漢語傳承的生存動因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主要有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共三大主體族群。 “2022年,馬來西亞總人口約為3 200 萬,其中馬來人占總人口的69.4%,華人為23.2%,印度人為6.7%,其他種族為0.7%”[2]。 在18 世紀英國入侵馬來西亞之前,馬來半島相對荒蕪,人口較少。 當時定居在馬來亞(即今天的馬來西亞)的華人或因經商漂泊他鄉,或因逃難漂洋過海,大多將馬來亞視為臨時的客居地,他們將自己定位為“游子”的角色,秉承“落葉歸根”的意識,最初無心久居于此,意想著有朝一日衣錦還鄉,安享晚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基于漢語母語使用與生存之間的關系依賴。

一般意義上的生存動因,是指生命個體為了獲得生存而主動采取或實施相應行為的原因或動力。生存動因在社會學和人類學中有著廣泛的研究基礎。 “具體地說,就是個人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相應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會期望,運用一定的社會權利來履行社會職責的行為?!盵3]生存動因的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達爾文的進化論,根據進化論觀點,個體的存在和繁衍直接決定了其基因在后代中的傳承。 基于生存動因的維度解釋,漢語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的天然母語,在他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至關重要。

(一) 在特定職場競爭中具有顯著優勢

雖然在馬來西亞官方語言中,馬來語是國家官方語言,英語也被廣泛使用,但是在華人社區中,漢語仍然是最為通行的語言之一。 這是因為馬來西亞華人在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種族歧視等問題時,為了維持生計,漢語成為他們最為經濟和便捷的溝通工具。 20 世紀初,華人移民馬來亞,為了謀生,他們一般使用漢語進行交流。 隨著馬來西亞經濟的不斷發展,華人在各個領域也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 馬來西亞華人在經濟、文化、政治等領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但是作為少數族裔,他們在馬來西亞卻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 在這一背景下,依托漢語龐大的華人受眾與實際應用所形成的“漢語優先”的工作崗位需求,一定程度上為馬來西亞華人在相關特定職場中的競爭形成了條件優勢。

1. 基于漢語應用的平面媒體崗位

馬來西亞華人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之多,在媒體信息接觸方面,他們日常閱讀的報紙、收聽的廣播、收看的電視等均以漢語為主,促進了馬來西亞華文媒體的蓬勃發展。 以報紙為例,“目前,馬來西亞共有14 家華文報紙,以及一家專門運營報業的上市公司”[4]。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的華文報紙執業者有87%為華人后裔”;另外,馬來西亞國內面向華人受眾的期刊、雜志等平面媒體工作崗位從業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華人或華人后裔”[5],他們熟練掌握和使用漢語,對于馬來西亞的華人族裔獲取上述工作崗位形成了客觀的條件優勢。

2. 基于漢語應用的有聲平臺崗位

以漢語為傳播載體的廣播、電視、電影等音視頻作品,在馬來西亞擁有超過300 萬的華裔受眾。 其中,以粵語為傳播載體的音視頻作品廣受馬來西亞華裔受眾的歡迎。 “粵語媒介是馬來西亞華裔各種語言視聽媒介中接觸頻率排第二的媒介,也是華裔漢語方言媒介中接觸頻率最高的媒介?!盵6]“在吉隆坡,廣東話是20 世紀50年代后借助電影、電視和錄音、錄像等粵語節目的力量而形成優勢的?!盵7]鑒于這些音視頻作品均使用漢語進行傳播交流,所以,相關的工作幾乎由操著一口母語(漢語)的華人來擔任。 馬來西亞首要傳媒集團旗下的八度空間電視臺(8TV)是該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娛樂頻道,“2018年,8TV 成為馬來西亞首個全中文播出的地面頻道,華語電視劇的播出亦因此呈現出新的格局……該頻道在華人受眾間的收視份額一直超過20%,2015年為23%,2017年為25.3%”[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該頻道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播出,但是至少70%的員工是華裔身份,這是因為華人可以相對熟練地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工作交流,而非華裔者運用相對流利的漢語交流“往往被認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不難看出,馬來西亞華人對漢語的熟練掌握已成為他們在某些特定職場領域的從業優勢。

(二) 為新興業態提供人才支持

隨著中國與馬來西亞各領域合作的不斷加深,馬來西亞就業市場對漢語的需求越來越大。 這也為馬來西亞華人在商務、旅游、教育、媒體等新興業態領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馬來西亞是一個熱門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游客。 “出境旅游逐漸成為人們普遍的休閑方式,中國已成為馬來西亞的主要客源國”[9],“2018年在外國游客數量來源國和地區排名中,中國是馬來西亞第三大游客來源國,游客數量達294 萬人次”[10]。 因此,對于旅游和酒店業來說,擁有一定數量能夠使用漢語與游客進行交流的員工成為非常迫切的現實需要。 會說流利漢語的員工可以為廣大華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增強客人的滿意度。 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馬來西亞與中國以及其他華語國家或地區間的商務往來日益密切,具有漢語使用能力的馬來西亞華人在這些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并且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而這些工作崗位涉及馬來西亞的各個領域,如商務、法律、醫療、科學技術等行業。 隨著數字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社交媒體和數字平臺的興起,馬來西亞傳媒業對漢語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三) 賡續語言教育,拓展生存空間

教育是漢語傳承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海外漢語方言在某一國家或地區的通用程度,往往和使用某種方言的人口數量有著緊密的聯系。 在某一時期移民海外的人數密集度越高,客居他鄉之后更容易使用本民系內部的漢語方言維系內部的日常生活?!盵11]馬來西亞華人希望通過學習漢語,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增強對自我身份和文化的認同。 “馬來西亞華文教學的最大特色是目前還有61 所華文獨立中學,200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馬華文獨立中學共有54 766 名學生?!盵12]同時,馬來西亞華人還通過教育系統中的漢語教學,使更多的當地華人后裔有機會接觸和學習漢語,有效促進了漢語傳承。 馬來西亞擁有許多華文學校、文化機構和語言培訓中心,這些機構需要具備良好漢語能力的教師。 “根據馬來西亞教育部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該國共有1 302 所華文小學,總計約50 萬名學生,62 所華文獨立中學,學生接近8 萬人,以及4 所華人社會普遍認可的華文高等教育機構?!盵13]馬來西亞華人注重對本族裔漢語教育人才的培養,因為這可以為他們在這些教育機構中從事教學、翻譯等工作提供得天獨厚的從業優勢。 此外,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也需要具有漢語能力的人才參與跨文化研究和學術交流,這一切都為馬來西亞華人使用漢語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關于移民群體文化認同的實證研究中,文化認同一般指移民群體對族群祖籍國和所在國主流文化的整合、分離、同化、邊緣化的相對程度?!盵14]置于身份認同視角考察不難發現,馬來西亞華人漢語傳承的生存動因包括自我身份認同與傳承、社交往來、教育和學習需要等。 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馬來西亞華人對漢語的傳承與發展,并對他們社會地位的鞏固與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 漢語傳承的文化動因

“文化認同,是指對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的共同文化的確認?!盵15]“文化既是人類不同族群價值體系不斷構建的結果,也實現了凝聚族群的作用,同時以教化的形式不斷地將這種價值體系代代傳承,并在法律、習俗、宗教等社會規范中不斷固化,從而塑造了一個類意識的概念,在這個類意識概念的凝聚下,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步形成?!盵16]文化是一個社會團體所共享的價值觀念、信仰、習俗、語言、藝術和傳統等的總和,作為人的個體在成長和社會化的過程中,通過接觸和參與特定文化,逐漸形成對文化的認同。 這種認同可能是基于共同的歷史、語言、傳統、價值觀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而使得個體與文化產生情感聯系,作為個體的人認可自己是文化主體構成的一部分。 當一個人承認自己所屬的社群時,就更容易接受和承認自己的社群群體所代表的文明。 相反,如果個體對自己的身份不滿意或不認同,可能會對相關文化產生抵觸或排斥。

“華人文化是世代華人在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中保持獨特性的根本,也是華人確認族群屬性、實現文化認同的根基,這對于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盵17]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背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南洋文化和馬來西亞本土文化等。 這些文化背景深刻地影響著華人社群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尤其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十分重視并努力傳承發揚。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眾多有識之士都深感身處多元文化、多元民族的馬來西亞,守護和傳承本民族的漢語文化須臾不得放松,否則,很容易被其他文化兼并甚至吞噬。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歷史環境中,締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締造和發揚本民族文化是任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功能。 因此,各個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是一種自然合理的發展,而任何民族分享自己的文化、愛護自己的文化、發揚自己的文化,甚至抗擊外來文化的沖擊,也是天經地義的事”[18]。 在馬來西亞華人的漢語傳承中,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也是促進漢語傳承的重要因素,在這一過程的不斷演進中,客觀上也提升了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意識。

(一) 強化身份認同意識

掌握和使用漢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能力,也是馬來西亞華人身份的重要表征。 漢語的使用可以增強馬來西亞華人在社會中的存在感和認同感,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與國內保持聯系。 通過學習和使用漢語,馬來西亞華人能夠充分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性,從而培養文化自豪感。 漢語作為文化認同的載體,為馬來西亞華人提供了一種自我認同和自我表達的方式。

馬來西亞華人漢語傳承中的文化動因,包含了個體或群體在文化領域中的行為體現,它們包括對中國傳統和習俗的認同、對藝術和創造力的追求、對文化身份的認同以及文化啟迪等方面。 這些文化動因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以及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于皆為華人的“同宗同族”心理從屬身份區劃,馬來西亞華人一般都會本能地將自己歸屬為“異鄉客”,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馬來西亞華人自然會對有著重要文化內涵的漢語傳承與使用產生強烈的身份認同感。 一方面,馬來西亞華人認為使用漢語進行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華人文化的堅持與弘揚。 另一方面,在客觀上漢語也是馬來西亞華人凝聚彼此同為華人身份關系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依此邏輯,在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中,漢語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 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漢語不僅僅是馬來西亞華人的重要溝通工具,也是他們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漢語作為華人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承載著華人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內涵。 通過對漢語的學習和傳承,馬來西亞華人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傳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 馬來西亞華人對漢語和傳統文化的重視,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使用和傳承漢語,從而促進了漢語作為馬來西亞華人母語在當地的發展。 在馬來西亞,許多華人社群內部也形成了自己的語言文化圈子,如一些華人社團和組織為華人提供了漢語學習和使用平臺。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馬來西亞注冊的華人社團約有9 000 個?!盵19]通過對漢語的學習和傳承,馬來西亞華人能夠從文化根基上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并傳承給下一代,漢語的傳承成為維系馬來西亞華人社區凝聚力的重要紐帶。

(三) 維系中華特色文化

“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的核心,也是民族延續的紐帶,文化認同是人們對所在的族群形成基礎的積極認知。 可以說,文化認同既是民族認同的基礎,也是身份認同的基礎,文化認同一旦缺失就容易導致基礎的坍塌,那么之后所有的民族認同和身份認同都將變成‘空中樓閣’?!盵20]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是一個多元概念,既受到祖籍地文化的影響,又在多元文化的客居地環境中塑造了獨特的文化特色。在馬來西亞,除馬來語外,華人社區普遍使用漢語作為主要的交流語言,成為華人之間的聯系紐帶。 漢語的使用不僅幫助馬來西亞華人與祖籍地保持聯系,也加強了他們在馬來西亞社會中的身份認同。 通過使用漢語,馬來西亞華人能夠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建立更加緊密的社群關系。 通過對漢語的學習與傳承,馬來西亞華人能夠閱讀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哲學等經典著作,深入了解中國傳統價值觀和思想體系,不斷加強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

三、 漢語傳承的政治動因

“華人參政是二戰后海外華人發展史進入一個新時期的特點,是海外華人經歷了落地生根觀念根深蒂固、拋棄重經濟輕政治的傳統觀念以及華人經濟實力增強、社會地位提高這三大變化的必然結果?!盵21]基于政治層面的考量,馬來西亞政府一直致力于維護國家的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這也涉及各族群的文化和語言使用問題。 自獨立以來,馬來西亞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行“馬來西亞化”政策,即鼓勵各族群在藝術、語言和宗教等方面融合,以期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身份。 鑒于漢語在馬來西亞擁有較大的使用群體,馬來西亞華人以此為契機,注重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提升漢語使用顯示度,使其與當地的政治生活有機融合,進而達到提升馬來西亞華人參政議政的意識及提高其在馬來西亞政治地位的目的?!耙话阏J為,政治參與是指公民或公民團體影響政府活動的行為。 換言之,就是公民或公民團體從事政治事務的活動,包括投票及與政治集團(政黨、利益集團)有關聯的關系和活動,在政治機構中擔任公職,進行非正式的政治活動(如參加政治討論或政治運動),同政治權威或領袖進行對話等?!盵22]正是因為認識到政治因素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近年來馬來西亞華人參與當地政治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在客觀上有效地促進了對漢語文化的傳播。 毫無疑問,馬來西亞華人的上述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漢語在馬來西亞的影響力。

(一) 漢語是政治表達的有力工具

馬來西亞的種族和宗教議題一直是政治爭議的焦點,政府實行的馬來原則(Ketuanan Melayu)和伊斯蘭化政策導致了少數族裔的不滿和排斥。 “‘5·13’事件后,馬來西亞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發生了很大轉變。 華人社會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逐漸陷入困境?!盵23]有鑒于此,馬來西亞華人在漢語傳承中,因政治環境的變化客觀上促使他們提升了對自身文化的認識和保護意識。一方面,“馬來西亞政府對于非馬來西亞族裔文化和語言的忽視和邊緣化,導致馬來西亞華人需要通過自身努力來保護和傳承漢語”[24]。 另一方面,漢語在政治及官方場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促進了漢語在馬來西亞社會中的傳承和發展。 “海外華人政治參與是保障其自身生存發展及合法權益的基礎,同時對祖籍國與所在國之間的雙邊關系多有助益?!盵25]政治動因還涉及對政治和治理問題的關注。 一般情況下,個人或群體可能會受到政府決策、公共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影響,對這些問題表示關注并希望參與其中,以推動或爭取自己所支持的政策或政府進行改革。 “從20 世紀90年代開始,雖然華人在經濟上走向新的階段,華人政黨也逐漸發揮了政治作用,但是,當地政府的排華政策,特別是馬來人對于華人的歧視也愈演愈烈。 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走向街頭,參與游行示威來支持反對黨。 華人的不滿,促使他們通過各種政治參與的渠道來爭取更多政治權益以改變政治現狀?!盵26]馬來西亞政府曾經采取的一些不當政策,對當地華人群體的自我身份認同產生了沖擊,促使一些華人開始思考他們在馬來西亞的社會地位與未來的可能性。 “今天的馬來西亞華人不僅經商,而且已向主流社會進發。 馬來西亞能夠爭取到獨立,與當地華人等族群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華人從一開始就參與了馬來西亞有影響力的政治團體,共同成立了政治聯盟,所以華人獲得了落地生根的公民權利,避免了被同化的命運?!盵27]

(二) 政治因素對漢語傳承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治動因是指能夠驅使個人或群體在政府領導范圍內采取行動的原因或動力,它包括人們參與政治進程、形成政治觀點和影響政治程度以及支持或涉及政府治理活動的機制和原因。 政治學家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曾提出“文明沖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的理論,認為未來世界的沖突不再是國家之間的沖突,而是文明之間的沖突[28]。 語言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特殊產物,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身份識別性。 所謂民族性和身份識別性,即通過類別語言的使用便可識別和界定出同一族裔或種群。 置于這一視角下,任何民族共同語言的使用與傳承都具有政治意涵的屬性和價值。 “中國的海外漢語方言學者習慣把華人社會看作中國社會的向外延伸,把海外漢語方言看成境內某種漢語方言的變體;而西方學者則把華人當作當地少數民族,把漢語方言看成當地的一種少數族群語言?!盵29]漢語言的使用與傳承,對于客居他鄉的馬來西亞華人構成了與生俱來的華裔族群語言使用標識,并且于無形中強化了華裔族群之間的身份認同意識:使用漢語言的馬來西亞華人。 這種依托母語使用而產生的華人身份認同意識,對于馬來西亞華人的力量團結、互相幫扶、抱團維權等基于政治層面的作用發揮,屬性天然且效果持久而顯著。 藉此引申,再關聯到亨廷頓關于未來世界“文明沖突”的預言,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海外華人對漢語的使用與傳承,事實上也是對中華文化的頑強堅守與對外弘揚:讓世界傾聽中國的聲音,讓中華文明傳播得更遠、更廣,讓更多的人感受漢語的魅力,馬來西亞華人對于漢語的使用與傳承,對于提升自身形象和國家形象意義深遠。

四、 啟示

通過對抖音博主“老周扯談”發布的《馬來西亞的中文教育》短視頻作品的分析,結合當下馬來西亞華人對于漢語傳承的現實需要思考,能給我們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啟示。

第一,漢語傳承有利于馬來西亞華人的發展。 馬來西亞華人對漢語傳承的努力與不懈堅持,可以增強其個人生存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通過學習和傳承漢語,馬來西亞華人可以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和認知水平,增強在全球化時代中的個人競爭能力。

第二,漢語傳承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 漢語作為包括馬來西亞華人在內的全世界華人的共同遺產,其連綿不斷的世代傳承與堅守,有助于維護和推動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 對漢語的世代傳承,有利于推動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有利于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有利于馬來西亞華人后代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華人通過學習和使用漢語,還能夠促使他們更加自覺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從而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身份認同與文化自信。

第三,漢語傳承有利于不同文化的和諧共生。 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其世代傳承對馬來西亞華人在跨文化交流與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文化交流和融合對于社會的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通過當地華人對漢語的學習傳承,一方面,馬來西亞華人能夠充分保護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并與其他族群進行文化交流和對話。 另一方面,能夠促進當地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共享,避免或減少誤解、對抗和偏見的發生,有利于當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結語

馬來西亞華人對漢語的傳承,作用于身份層面上的呈現是多維而全面的。 從生存動因視角考量,由于種族和宗教的差異,馬來西亞社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馬來西亞華人在求得生存空間和生存權益的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漢語溝通能力,這也為漢語傳承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從文化動因視角考量,漢語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與人文價值,馬來西亞華人通過對漢語的傳承,不僅可以保護華人的文化遺產,還可以促進所在國家不同種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從政治動因視角考量,漢語作為政治表達工具,對于馬來西亞華人在爭取權益、維護自身利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生存、文化和政治因素共同構成了馬來西亞華人漢語傳承的動因,共同推動了馬來西亞華人漢語傳承工作向前發展。

猜你喜歡
馬來西亞華人身份
何為“華人”?
有你在可真好呀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跟蹤導練(三)(5)
新馬來西亞十大必買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閨蜜之旅 游走馬來西亞
感受馬來西亞的高效急救
互換身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