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園文化建設的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研究*

2024-05-03 13:46朱向煒崔超鵬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馬克思主義大學生

朱向煒,崔超鵬

(淮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作為一種感官思想,意識形態主要是指某些概念、觀點及觀念,而這些概念觀點同政治、經濟及社會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對于意識形態而言,經濟基礎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作為上層建筑,意識形態又能將一定的政治制度及經濟關系反映出來?;诖?社會各個領域都會受到意識形態影響,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對于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將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有效融入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建設有效的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一、提升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的必要性

“意識形態工作是指引高校辦學方向的鑄魂工程,是決定高校人才培養的戰略工程”[1]118-121。隨著互聯網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多元化價值取向及文化理念對當代中國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思想行為造成持續性沖擊,新的場域空間開始出現在思想領域的較量過程中。一方面,互聯網及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為高等院校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帶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極具開放性的網絡也導致西方思想如潮涌入,在很大程度上挑戰著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案咝P@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輻射場域”[2]25-33,高校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在話語體系中的領導地位,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校園文化建設則是其中一項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大學生是我國青年群體的有機構成部分,無論是社會主義強國的建設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都與大學生群體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當下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高校必須正確認識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該項工作與社會穩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其不但有著長久的發展歷程,更是有著穩固的地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影響著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高低,關涉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能否順利推進。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采取多種有效手段,運用馬克思主義對當代大學生的頭腦進行武裝,使其從理性與感性層面認同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以免西方國家惡意的西化、分化勢力對大學生思想造成沖擊,導致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價值受到很大削弱??傮w來說,高校加強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有助于正確價值理念的形成,其現實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二、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下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現狀

(一)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下大學生意識形態的積極層面

首先,在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下,大學生實踐精神越來越強。當今社會屬于信息化社會,經濟形態為知識經濟。作為戰略性資源的信息、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獨立進取、自強不息、執著向前是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在大學校園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明確: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實現生存、獲得發展,必須通過努力學習實現自身知識才干的增長。為了實現自身籌碼的增加,許多大學生不僅習得扎實的專業知識,更是主動參與到課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3]69-72。校園文化活動成為許多大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提升綜合素質、鍛煉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無論是社團活動還是各類比賽競賽,抑或是各種資格證書考試,都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充實與自我拔高。在大學校園生活中,科技創新類競賽成為新的活動盛事,吸引著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參與,社會志愿服務也不斷涌入大學生群體??偟膩碚f,在當代社會,大學生對于真理和科學的不懈追求有目共睹,其奮發向上、積極樂觀、敢于實踐的精神風貌也越來越多地展現出來[4]113-120。

其次,在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下,管理逐漸向著規范化方向發展,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得到了明顯增強?,F如今,法律精神、公平正義理念逐漸滲透至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人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提升,大學生群體更是如此。當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開始積極參與制定校園管理制度,并明確表示自己會嚴格遵守學校管理制度,高校內部的違紀現象得到較大程度改善。由此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就法治意識、民主精神及權利意識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除此之外,依法治校理念也逐漸深入到高校管理者心中,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對其他學校先進科學的管理經驗進行主動學習、積極引進,并基于自身實際情況作出適當的優化調整,對高校規章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將依法治校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這些行為舉止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法治意識。無論是高校大學生抑或教育教學管理者,都在優秀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努力發揮著自身的光與熱。

最后,在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下,校園活動內容形式愈加豐富,校園氛圍愈加包容和諧。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多元化市場主體的出現及更為包容開放的社會氛圍都使得大學校園文化生活呈現出異彩紛呈的面貌,無論是高校藝術節、歌舞比賽還是不同專業基于自身特色開辦的活動,都將大學生的青春風貌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除此之外,大學中各種社團的出現如同雨后春筍,對大學生的愛好、興趣進行了很好地滿足,同時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5]21-26。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逐漸向著大眾化方向發展,高校擴招使得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聚集在同一個校園中,思想的碰撞、風俗文化的融合每時每刻都在校園這個方寸之地發生。校園文化基于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正確引導而展現出“美美與共”的和諧狀態。隨著通信行業高速發展,高校學生得以利用多種便捷工具展開思想情感交流,在增強校園文化建設互動性的同時,實現了校園文化建設外部空間的大幅度拓展。

(二)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下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消極層面

首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地位被削弱,人文精神缺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從理性角度對社會行為作出解讀時提出兩項概念:一是工具合理性,二是價值合理性,并將資本主義社會中二者之間的對立緊張關系揭示出來。近年來由于社會轉型發展速度較快,“道德真空”開始出現并對高校大學生造成影響,在工具合理性逐漸崛起的同時,價值合理性卻慢慢衰落下來。一些大學盡管對專業知識技能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但卻不注重培育學生人文素養與思想品質。當人文教育出現缺位,大學生就很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引導,如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等,形式化嚴重是當前大部分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而作為宣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平臺,高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近些年時有出現的大學生犯罪事件在某種層面上現實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

其次,在多元化價值理念碰撞沖擊下,大學生信仰危機越來越嚴重。在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歐美等國就戰略思維而言產生了一定變化,他們對發展中國家的控制傾向于在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西方文化、實行文化侵入,這對于我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突出表現為當代大學生出現信仰缺失的問題。當然,造成高校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兩點:第一,思想開放、個性獨立是當代大學生的主要特征,再加上大學階段正處人一生中重要的過渡階段,自我價值的探求、人生目標的定位等均發生于這一階段。因此,大學生對社會充滿著渴望,好奇心強,但往往不具備考慮復雜問題的能力與較高的辨別是非能力。這就現實地導致了大學生很容易受到西方錯誤價值理念的影響;第二,我國當下正處在社會轉型發展、經濟迅猛前進的改革關鍵期,部分大學生無法從整體上全面認知我國國情,對于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問題無法用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因而在思想上容易激進。再加上當前一些高等院校對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程度不夠,教育意識不足、方法單一陳舊、內容偏離實際,導致一些大學生開始懷疑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產生疑慮,這是信仰危機出現的主要因素。

最后,互聯網帶來良莠不齊的文化信息,大幅增加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難度。隨著互聯網技術革命的來臨,信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傳遞、碰撞、交流以及融合,文化傳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發達的通訊手段及不斷涌現的新媒體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路徑,為各大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開放化、多元化的虛擬網絡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一系列問題,具體而言包括價值觀、行為以及內容上的失守、失范和失實。由于社會閱歷不足,再加上意志不夠堅定,大學生存在較多的模仿心理和從眾行為,西方錯誤價值觀很容易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動搖其理想信念。然而,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上,大部分高校都缺乏應有的關注與重視。究其原因,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成果很難通過數據呈現出來,導致高校教育管理者對此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基于校園文化建設提升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

(一)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強化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

受教育主體從認知層面自覺認可和接納理論,并對其進行適當改造與自身相融合的過程即為理論認同。作為意識形態認同的先決條件,增強大學生理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作出規定。馬克思主義為全世界范圍內的無產階級革命者認知及改造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工具。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滲透在我國社會實踐的方方面面,突出體現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中。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追求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核是一致的、共通的。我國高等院校采用的校長負責制是在黨委領導下組織并實施的,在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同樣是各大高校義不容辭的教育責任。

另一方面,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校園文化建設,有助于確保高校文化保持與時俱進、科學先進的特征。作為文化精英的聚集地,大學也可被視作文化共同體,這是大學組織與其他社會組織存在差異的地方。由此,大學文化應具備更優秀的精神品質與更豐厚的修養內涵,體現的是廣大知識分子的高尚追求。在高校文化建設工作中,馬克思主義可為其提供正確的方向引導及方法論,充分發揮先進文化在意識形態教育中的引領功能?;诖?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首先可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校園文化建設,采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其通過接受理論知識或情感熏陶而形成正確三觀,對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保持堅定態度,與各種錯誤的意識形態展開斗爭,對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理論認同。其次,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來開展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就本質而言,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之間的斗爭可視作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因此只有對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統領地位進行有效鞏固,才能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做到切實維護?;诖?高校必須引導學生對蘇聯解體歷史教訓加以銘記,客觀而清醒地認知西方資本主義實質,引導學生正確、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本質,實現高校意識形態認同基礎的夯實。

(二)切實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建環境建設,提高大學生意識形態政治認同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性后備力量。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不能忽略黨建環境建設。高??苫诋斍皩嶋H采取多種有效手段、通過構建嚴肅與活力并存的高校黨建環境提高大學生意識形態政治認同。在大學黨建環境建設中納入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方面的內容,不但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現實需求,更是提高當代大學生政治素養的重要路徑,有助于大學生黨員群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規劃布局作出全面了解及正確把握,將自身的前途發展同黨、國家及民族的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

一方面,高校應嚴格管理大學入黨過程。作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重要載體,黨建工作必須被納入高校管理工作中并予以高度重視。黨組織培養、教育以及發展大學生黨員群體的過程即被稱為大學生入黨過程,從本質上來說該過程就是高校針對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過程。大學生入黨過程包括提出申請、思想斗爭、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多個環節,最終通過自我教育實現黨性修養的提升,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黨員。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與黨員的思想政治修養在各種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得以提升,理論灌輸的原則體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基本路線以及黨章等的學習過程中?!俺墒煲粋€,發展一個”是發展大學生黨員所堅持的原則,這是教育基本規律在大學生黨建工作管理中的體現?;诖?對大學生入黨過程進行有效規范,實現大學黨建環境的優化是提高大學生意識形態政治認同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高校應對大學黨建工作環境進行優化。首先,需要在高校黨建環境建設中落實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理念,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為黨建環境創設提供思想保障。增強大學黨建工作的人文性,基于“以生為本”原則開展高校黨建工作?!耙陨鸀楸尽睆乃枷雽用嫱卣寡由炝恕耙匀藶楸尽钡膬热?體現的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與科學發展觀。只有堅持該項原則,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大學黨建環境的改善,切實滿足大學生的訴求。其次,是要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發展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在發展大學生黨員隊伍時,高校應做到嚴格標準、規范程序,保障大學生黨員隊伍品質。一是要重視教育和培養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黨員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都要貫穿培養教育工作,因此實現大學生黨員群體質量的提升;二是要在大學生黨員隊伍發展工作中堅持面向群體的原則,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全體符合要求的大學生作出全面考察與嚴格考核,從而實現壯大黨員隊伍與提高黨員質量的雙重目標。

(三)培育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深化大學生意識形態價值認同

社會全體成員在共同認知、認同社會核心價值理念的基礎上,將其主動轉化為自身行動的過程即為價值認同。作為意識形態認同的重要基礎,價值認同在本質上屬于一個從“內化于心”向“外化于行”轉變的過程。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有效深化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價值認同。究其原因,高校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作用形式還是目標任務都具有一致性。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教育教學觀和基本管理理念起決定性作用。就文化層面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意義首先在于其哲學意義,即只有高?;隈R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建設校園文化,真正的哲學精神才能與高校校園文化相融合。

另一方面,高校師生對于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的認知是校園文化建立的根基。這種認知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構成,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也深刻影響到校園文化的建設和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高校管理觀就表現形式而言涵括紀律、章程、守則、要求以及規則等等,然而蘊藏在這些形式背后的價值理念、情感態度等才是真正的內核,它支撐著校園的文化建設、傳播者校園的精神風貌。若某所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觀出現偏差,也就談不上優秀校園文化的構建,針對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更是無從談起。高校要想基于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大學生意識形態認同,必須基于自身辦學實際開展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考慮學生的基本要求,在繼承高校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構建高效、科學、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在對大學生開展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時,高校應當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政專業教師的地位及功能,通過思政理論課的渠道開展認同教育。首先,思政專業教師將資本主義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傳統社會主義及科學社會之間的差異性向學生講明,使學生掌握和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及行進目的。其次,思政教師在進行民主、自由等理論講解時,要將中國社會的現實情況適當融入宏觀理論中,提高學生看待社會熱點問題的客觀性。同時還可引導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過程中,如人大代表選舉,使學生以社會實踐的方式對自身權利有正確的認知,實現學生參政議政能力的強化,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認知中國特色民主。

(四)優化大學校園輿論導向環境,加強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雙重建設

作為社會文化的有機構成部分,校園文化涵蓋的層面有物質和精神兩種,二者之間的關系亦是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盡管育人是物質、精神文化的共有目標,但是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以服務實現育人目的,后者則主要以教書實現育人目的。

一方面,高校必須基于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體現全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意志,為高校協調、全面發展提供助推力。一是要基于科學性原則開展物質文化建設,通過科學合理的布局與協調統一的規劃來建設校園;二是要基于教育性原則開展物質文化建設,將意識形態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物質文化建設過程中。在校園設施的建造過程中,將其中的精神內涵及文化意義凸顯出來,實現高校精神內涵、辦學特色同時代精神、民族風貌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在進行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同時,不能忘記精神文化的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離不開物質文化同精神文化的融合發展。高??苫谝匀藶楸驹瓌t建設精神文化,充分尊重人的價值作用,通過制度建設、文化營造等方式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一種相互尊重、健康蓬勃的良好氛圍。倡導學術自由,努力開拓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基于兼容并包的發展原則實現良好學術氛圍的營造,鼓勵學校廣大師生追求真理與正確價值觀,以此實現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情感認同的提升。

此外,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應注重在意識形態認同教育中運用新媒體工具,如官方公眾號、官方微博以及班級群等,通過這些載體平臺與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上的交流溝通,由專門輔導員負責管理平臺,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進行正確引導,最大化降低互聯網不良信息對學生思想的侵蝕。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馬克思主義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