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醫院加強黨的領導的歷史邏輯及經驗啟示

2024-05-03 14:13賈秀濤管仲軍
衛生軟科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公立醫院領導醫院

賈秀濤,管仲軍

(1.首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69;2.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 100053;3.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 100069)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1]。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關乎人民健康。2018年中央辦公廳在《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意見》中提出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隨后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意見實施辦法》,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進一步得到落實加強。與此同時,各省亦出臺相關實施辦法或細則。推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和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強化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才能確保人民健康事業為人民。目前,國內學術界對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實施路徑、決策模式等探討較多,但鮮有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角度探究公立醫院加強黨的領導的歷史邏輯相關研究報道。中國共產黨向來重視人民健康事業,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時代要求和應有之意。公立醫院實施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一種制度選擇。本文從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的歷史演進入手,探尋其中不變的歷史規律,闡明新時代堅持人民至上、以黨建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邏輯,以期為深化中國特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的歷史演變

1.1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27年9月,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不僅確立了黨指揮槍的重要原則,還明確了基層組織建設的組織制度,即在軍隊中實行班、排建立黨小組,連隊建立黨支部,營、團建立黨委的新制度。在井岡山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了茅坪后方醫院,這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所后方醫院。該醫院既可軍用,亦可民用。但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紅軍的戰斗越來越多,傷病員數量激增,為滿足救治需要,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紅軍創建了第一所正規醫院——紅光醫院。此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一系列紅軍醫院。在組織管理上,雖然各醫院所屬軍隊編制會隨著革命發展需要變化,但基本上都配有院長/醫務主任、政委/政治委員(教導員),分別負責院務和黨政工作。正如毛澤東所說,“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是鞏固革命根據地的好方法[2]??箲鹑姹l后,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抗日根據地也創辦了一系列新醫院。如創辦八路軍軍醫院,該醫院在組織上直屬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軍醫處,軍醫處負責主持全根據地的醫藥工作,管理并供給各軍區的技術教育、供應品等[3]。在院長的直接領導下,有院務會議,統轄院內一切行政、醫務、管理等事宜。在院長領導下設獨立的政治處,以政治工作保障醫療任務的勝利完成[4]。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下的醫院基本歸軍隊管轄,其主要目的是適應戰爭需要,救治傷病員。大多數醫院設有院長,負責院內基本工作,黨的代表或組織主要負責思想政治工作。院長基本上由具有專業醫藥知識及技術的醫生擔任,體現出行政與政治工作的緊密結合[5]。中國共產黨創辦的醫院,除了為軍隊傷病員服務,有些也為人民群眾提供醫療服務。例如,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設立醫院,專為X區民眾治病療養之用[6]。革命年代,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醫院在管理上大多具有戰時性質,以“一切為了傷病員”為宗旨,并兼顧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要。

1.2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1.2.1 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醫療衛生狀況極差,為了保護人民健康,推動醫藥衛生事業恢復、發展,在建國前醫院管理經驗和前蘇聯“一長制”模式的影響下,從新中國建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公立醫院基本采取院長“一長制”管理體制。1950年,在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整頓醫院作風”[7]。時任衛生部部長要求各醫院改善領導,建立民主集中制的院務委員會,對一切醫院人員加強政治思想領導,建立一切為了傷病員的思想[8]。針對醫院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不足情況,1950年11月,衛生部在《關于整頓全國醫院的指示》中,將整頓的重點放在醫療作風和制度檢查上[9]。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向中央反映情況后,毛澤東指出:“今后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極力發展這項工程”[10]。此時,醫療衛生事業已被黨中央提高到政治層面加以重視。

在黨中央的推動下,公立醫院的整頓繼續推進。一方面完善公立醫院制度建設。例如,1952年8月,《縣衛生院暫行組織通則》中規定:“縣衛生院設院長一人,負責全院業務?!h衛生院應在院長領導下,由全體工作人員選出代表,組織院務委員會,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民主管理全院工作。院務委員會主任由院長兼任”[11]。大多數符合設立黨組織的醫院,需設立黨小組或黨支部,隸屬于衛生局黨支部委員會領導。另一方面,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思想改造。教育所有醫務工作人員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和作風,以具體實踐毛主席的“救死扶傷,發揚革命人道主義”的偉大號召[12]。經過整頓改造,大部分醫務人員政治思想覺悟得到提高。1952年12月,毛澤東為第二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13]。大批醫務工作者奔赴抗美援朝前線,人民健康事業被賦予了保家衛國的政治內涵。盡管新中國初期,醫院政治工作在保證各個醫院收容和治療大量傷病員任務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有的醫院的黨委和政治機關卻多半對醫療任務很少過問,對關乎醫療技術的問題很不關心,醫院的黨委很少有討論醫療問題的,偶爾討論幾次,也不是那么認真[14]。1953年10月,中央衛生部黨組在衛生工作反思中意識到加強衛生部門工作中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同年次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次強調:“衛生工作的隊伍很大……它要管的是五億多人口的生、老、病、死,這真是一件大事業,極其重要。因而我們的責任很重”[15],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衛生工作的領導。

1.2.2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確立,這時全國公立醫院黨組織建設情況差異較大,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一是黨組織對醫院各項工作進行了領導和監督。這類醫院不僅黨員人數眾多,而且領導干部和高級技術人員中有一定的黨員骨干,政治工作也有專職人員,但這類醫院在全國數量極少;二是黨組織在醫院只管理一般的黨務工作和經常性的政治學習等,不過問醫療業務,只執行保障任務,這類醫院較多;三是有些醫院還沒有單獨建立黨組織,或雖有黨的支部但極不健全;四是有的醫院與工作性質不同的單位成立聯合支部,如一些縣人民醫院與當地別的單位成立聯合支部[16]?;诋敃r全國公立醫院黨組織的發展實情,1957年12月全國醫院工作會議上提出:鞏固地樹立共產黨對醫院工作的領導,加強醫院中的思想工作,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是辦好醫院的關鍵[17]。衛生部副部長賀彪在會議上建議,“要在公立醫院加強黨的領導,必須在地方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在醫院中深入地開展整風運動?!Y產階級辦醫院的思想劃清界限,明確地樹立勤儉辦醫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產階級思想作風”[15]。大躍進期間,公立醫院基本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分工負責制,院長分管行政業務工作,突出強調黨組織的領導作用。這一時期,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和監督,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1962年7月,在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指導下,衛生部頒布《關于改進醫院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草案),要求“凡是建立了黨委會的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院長為首的院務委員會負責制;建立黨總支或支部委員會的,實行院務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11]。但這兩種領導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1964年,在全國醫院工作會議上,衛生部認為全國醫院情況、條件不完全一樣,統一規定不合時宜,還是由當地黨委根據每個醫院的具體情況確定[11]。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由文革小組取代黨政領導。在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下,公立醫院發展受阻,人民健康事業亦遭到破壞。到文革結束時,設備陳舊、技術落后、賠本運營成為公立醫院所面臨的困境。

整體來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基于對醫療衛生狀況的擔憂和對人民健康的關切,黨中央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尤其是衛生防疫工作。在從事衛生防疫工作的同時,國家領導人及衛生部已逐漸意識到加強黨對公立醫院領導的重要性。盡管大躍進時期,在“政治掛帥”口號的影響下,醫院工作全面大躍進,不利于醫院發展,但也為以后的發展、改革鳴了警鐘,即政治不能代替衛生醫務,政治領導也不能代替衛生醫務的業務領導,更不能包辦,衛生醫務工作究竟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業務工作[18]。

1.3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3.1 改革開放起步和全面展開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公立醫院迎來了“以增強發展衛生事業活力”為目標的新發展機遇,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在各大公立醫院積極貫徹落實,這為人民健康事業注入了新的力量。1982年1月,根據“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經濟方針,衛生部在《全國醫院工作條例》中要求公立醫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院行政業務由院長負責,副院長分管。院長在黨委領導下,對醫院重大問題要提交黨委會討論。正是在醫院黨委推動下,積極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使得公立醫院進入快速發展期。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在《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要黨政分開,政企職責分開。標志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亦推動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1985年1月,衛生部在全國衛生廳局長會議上提出:“各級衛生機構和醫學院校都實行院、所、站長負責制”,規定了院長和書記的職權范圍,明確黨組織對業務行政工作起保證監督作用[11]。

1.3.2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

1992年初,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年9月,公立醫院全面市場化改革的號角吹響,衛生部在《關于深化衛生改革的幾點意見》中指出,要放寬管制,引入市場機制,擴大公立醫院自主權。1997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強黨的建設,做好衛生隊伍的思想建設,并且衛生機構實行并完善院(所、站)長負責制,要進一步擴大衛生機構的經營管理自主權[19]。2002年2月,國務院體改辦等發布《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擴大公立醫療機構的運營自主權,實行公立醫療機構的自主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采用公開競爭、擇優聘任為主的多種形式任用醫院院長,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不到半年,衛生部等出臺《關于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探索多種管理形式,使公立醫院真正成為自主管理的法人實體。這實際上擱置了醫院的黨委領導體制。市場機制的強化,使得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公立醫院的逐利性凸顯,引發無序競爭、公益性弱化、醫療腐敗等問題,使得“看病貴,看病難”成為一大社會難題。在這一過程中,衛生部門逐漸意識到公益性回歸的重要性。200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加快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從有利于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監管出發,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多種實現形式[20]。至此,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公立醫院拉開帷幕。在新醫改階段,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極大的飛躍,但關于公立醫院屬性、利益博弈、行風等問題依然存在。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公立醫院逐步確立院長負責制,消除了長期以來在管理體制上的黨政不分、職責不清的弊端。院長享有決策權、人事權和獎懲權,對行政業務直接領導,簡化了以往的行政關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管理權限的集中,競爭機制的引入,搞活了用人制度。但院長負責制在實際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黨委作用在這一時期不同程度的弱化,院長權力缺乏有效監督,存在黨政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等問題。

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后,人們對健康的期望越來越高,黨帶領人民開啟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新時代。新時代,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1]。之后,黨的領導亦貫穿到基層社會治理的全過程。黨建引領公立醫院治理也在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過程中逐漸成為共識。2018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頒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首次明確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22]。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實施辦法》中進行了具體細化,要求黨委等院級黨組織要在“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促改革、保落實”上發揮領導作用。2019年7月,習近平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緊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23]。202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個方面[24]。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堅持黨在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領導,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25]。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高原則。在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上,公立醫院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黨建引領。

2 人民至上: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演進的歷史經驗啟示

從歷史演變角度來看,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與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密切相關,領導力時強時弱。新時代,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期盼越來越強,從頂層設計上,黨中央把“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找出了一條新的基層治理之路,并運用到公立醫院體制改革之中,以黨建引領公立醫院深化改革、提升發展質量。從歷史經驗來看,黨的領導和黨建的引領,才能使公立醫院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人民。

2.1 為了人民健康:黨領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是黨領導醫療衛生事業的政治使命。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各個歷史時期,人民健康事業一直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這一點從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可窺見一斑。建國之初,為了建設衛生防病體系,預防和消除傳染病,改善人民健康,我國確立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26]。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貫徹中西醫結合政策,一切“為人民健康”,為國家建設服務。一大批衛生工作者下廠下鄉,奔赴邊遠山區和疫區,治病救人,傳播健康知識。改革開放后,為了貫徹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精神,中共中央提出“以病人為中心,優質服務,樹醫療行業新風”[27]的十條具體要求。199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提出:“貫徹預防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中西醫協調發展、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衛生工作方針[28]。1997年,衛生工作的方針發展為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19]。進入新時代,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健康事業,提出“健康中國”戰略?!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即“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29]。百年來,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在衛生與健康事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人民健康不懈奮斗的工作方針。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30]。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公立醫院作為主力軍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公立醫院站穩人民立場,堅定不移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真實寫照。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是黨領導公立醫院發展的終極目標。公立醫院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主體,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還能通過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手段提升群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進而促進人民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歷史的經驗一再表明,加強黨對公立醫院領導的制度建設,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把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應該是全黨全社會必須牢牢樹立的一個理念[31]。隨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推進,人民群眾的健康觀念也會越來越現代化,對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的要求更加緊迫,公立醫院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主體,唯有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才能真正滿足人民對健康的要求。公立醫院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到醫院治理的全過程,真正變以治療疾病為中心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2.2 發展依靠人民:黨領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依靠人民是黨領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源動力。毛澤東曾說過:“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32]。人民群眾的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屢被證明,我國公立醫院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面對新冠疫情考驗時,公立醫院亦秉承“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要緊緊依靠人民”,順應人民期待、尊重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曾強調,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要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33]。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依靠人民來推動發展,這是我黨成功執政的寶貴經驗。

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有助于將黨的群眾路線運用到公立醫院治理之中?!耙揽咳嗣瘛币蠊⑨t院打破局限,多主體協同發展,既可以與高校、社區等黨組織協同發展,亦可以走群眾路線,強化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以人民的滿意度來檢驗各項事業發展的成效。一是公立醫院應完善傾聽群眾需求的機制。定期召開聽證會,邀請群眾代表和專家共同討論醫院服務與發展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調查和意見征集等,以便更好的聽取群眾意見。二是讓群眾參與公立醫院的管理。設立專門的醫院管理委員會,由醫務人員、患者代表和相關專家組成,共同商討并監督醫院事務。三是通過群眾參與,提高服務質量。諸如一些醫院開展志愿者培訓計劃,邀請群眾參與陪診、義診等活動,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將黨一以貫之的群眾路線更好的運用到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中。

2.3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黨領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導向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現代國家不可或缺的。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公立醫院短時間內獲得了快速發展。從1950年到1955年,在黨的領導下,國家明確醫療機構,包括私人開設的醫療機構,屬“社會福利性事業”。1956年以后,在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的背景下,衛生事業性質發展為“人民福利性事業”,并提出要“逐步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強化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承擔的責任,在高度集中和指令性計劃管理方式下,為全國人民提供全面醫療保障。到改革開放前,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人民群眾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相對比較公平的健康保障,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較強。但由于缺乏外部競爭和受“大鍋飯”的分配制度影響等,導致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積極性不足,管理僵化、資源利用率低、服務設施陳舊等,這些不利于醫院間競爭,也不利于醫學技術進步,只能處于一種低水平的健康保障,最終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健康。改革開放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隨著政府逐漸放權和公立醫院的外部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困擾人民的“看病難”問題,但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公益性的淡化又誘發了“看病貴”的問題?!翱床‰y、看病貴”折射出中國醫院改革中公益性和積極性之間的價值博弈。自新醫改政策實施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堅守著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視作公共產品并向全體國民提供的理念,努力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全面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旨在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要著力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獔猿忠匀嗣窠】禐橹行?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訌姽⑨t院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34]。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堅持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以黨建促發展,是公立醫院堅守公益性的根本保證。一方面,黨的優勢能有效統籌資源,協調各方力量,確保醫院公益性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黨的領導能夠為公立醫院公益性提供政治保證,使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辦院方向不偏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無論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和商業化的路子[35]。只有以“非盈利”為條件,才能真正實現醫療與健康的公平可及,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和身體健康的追求,才能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愿景。

3 總結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各個時期,黨始終堅持領導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是為絕大多數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具有與生俱來的人民性特點。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的歷史演進,體現了公立醫院領導體制在歷史長河中的階段性特征,也凸顯了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公立醫院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此外,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的歷史演變還表明:一是改革無止境。在各個歷史時期,黨與公立醫院的領導體制變革不斷完善,這是基于中國國情的選擇。當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在具體操作層面,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不能因改革而偏離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因此,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是毫不動搖的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根本保障。二是服務理念與時俱進。從“一切為傷病員服務”到“一切為了病人”再到“一切為了人民健康”,表明黨對醫療衛生事業認識的層層深入,從關注傷病員健康到關注病人健康,再到關心人民健康,亦是黨領導公立醫院發展日益成熟的表現。三是實現從“東亞病夫”到健康中國的飛躍。鴉片戰爭的失敗,“東亞病夫”隱喻的陣痛,令無數國人倍感恥辱,保種救國亦成為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一種社會思潮。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讓人們對健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歷史和現實的碰撞,使我們認識到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就無法確保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實現。黨中央從頂層設計高度及時提出健康中國戰略,公立醫院踐行健康中國戰略更需要發揮院黨委的優勢。

黨與公立醫院領導體制的演變彰顯了一個重要事實,即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期,尤其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式時,需要強化和完善黨的領導。公立醫院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只有堅持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公立醫院才能真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立場;只有堅持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的醫院為人民。

猜你喜歡
公立醫院領導醫院
2016重要領導變更
領導致辭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萌萌兔醫院
帶領縣醫院一路前行
公立醫院“聯”還是“不聯”?
離開公立醫院這一年
為縣級醫院定錨
不能比領導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