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風物語

2024-05-04 10:58胡曙霞
雪蓮 2024年3期
關鍵詞:插花

【作者簡介】 胡曙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懸在窗口的幸?!返劝吮?,曾獲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冰心散文獎、葉圣陶教師文學獎,散文集《每朵花都有自己開放的季節》入選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

點 茶

杭州半山,有一家極具特色的茶館,由點茶非遺傳承人“范范”經營。范范,一個古典的江南女子,著漢服,佩發簪,舉手投足皆風雅。茶鋪安靜,茶香襲人,端坐茶席間的范范,行禮、熁盞、擊拂,心無繁雜,神態怡然。

這樣的一家茶館,契合杭城人的審美,如同它的名——“半山茶敘”,耐人尋味。找一閑暇時光,親臨點茶現場,見證美的誕生,只覺時光穿越,宋風雅韻,迎面而來。

宋人喜茶,等同米鹽,不可一日以無。茶文化,至宋朝成為“盛世之清尚”,其“點茶”,更是風靡一時。點茶需茶器:茶焙、茶籠、砧榷、茶鈴、茶碾、茶羅,不一而足;點茶講究技藝: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煙盞,精細復雜。

點茶的意趣在于一個“點”字,茶筅旋轉,湯花泛起,動而有趣,靜而有味。且看,茶香霧靄,白浪洶涌,忽而,鳴金收兵,寂靜如禪。于一盞茶中,觀潮漲潮落,看云卷云舒,身心愉悅,通透安寧。

說到點茶,不得不提史上最文藝的皇帝——宋徽宗,他是點茶文化的記錄者、踐行者、研究者,所著《大觀茶論》對點茶的用具、用料和制作有著詳細的介紹:例如碾,他說“以銀為上,熟鐵次之……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綸欲銳而薄”。至于盞,他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范范點茶,從容有度。只見她手擎銀色湯瓶,一線細水,直入杯底,力緊而不散,有節而不滴瀝。湯瓶乃點茶必備,南宋審安老人著《茶具圖贊》,稱其為“湯提點”,起著控制水溫、注水力度、水流粗細等作用。

好的茶筅,才能點出細膩飽滿的沫餑。茶筅由切割好的竹塊制作而成,有片狀的,也有圓形的。改良后的扁筅,在大甌里攪動茶湯,云起霧涌,乳花翻飛,自成氣勢。范范點茶技藝高超,手筅合一,如琴音伴和,節奏鏗然,煞是好看。

在茶盞里放入茶末二錢,注入少許水,加以攪動,使茶膏像融膠,這叫“調膏”。注入煎好的沸水,茶湯經高速擊拂,湯色開朗,如珠寶堆積,此為“擊拂”。茶有七湯,隨著水的注入,茶筅的攪動,茶面如天空云團,變幻多端,忽而珠璣磊落、粟文蟹眼,忽而輕云漸生、茶色盡矣,直至第七湯,乳霧洶涌幾近溢盞而起。此時,輕提茶筅,盞中茶湯,雪沫乳花,細膩輕盈。

如何判斷一盞茶點得好不好?范范說,要通過“斗茶”來比試。

斗茶,需“驗水痕”。如果茶末碾得細,擊拂手法高明,茶湯就會“周回旋而不動”,“著盞無水痕”。斗茶,還需看茶色,純白為上,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斗茶者需心到、手到、眼到,心神凝一,一絲不茍;觀賞者則屏息靜聲,興味盎然。一場斗茶,展現了精湛的茶藝,調膏、注水、擊拂、收筅、作畫,扣人心弦,妙趣橫生。

《東京夢華錄》也有斗茶的場景。趙娘子的茶百戲令圍觀者贊不絕口。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是一種以研膏茶為原料,用清水使茶湯幻變圖案的技藝。

“晴窗細乳戲分茶,雪沫浮花浮午盞”,在“半山茶敘”品一盞宋式點茶,云朵般的茶湯,甘甜潤滑,恰如松風朗月。一盞茶的工夫,風行水上,眼明心靜。

范范說,點茶的外層表現在美輪美奐的湯花,古樸典雅的茶器,專業繁復的技藝,內含理學思維,儒道思想,依時而為,天人合一。

作為宋代茶文化的集大成者——點茶,在宋朝經歷極致的輝煌后,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只能從史書的只言片語中想象點茶傳奇的風采。如今,宋式點茶,成為非遺文化,有一批茶文化的愛好者,習之、研之、傳承之,令其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靜守一隅,點茶,賣茶,教茶,傳茶……一個女子,專注茶,侍奉茶,研究茶,傳播茶,在熙熙攘攘的紅塵里,以一方茶席,悟四方事,修通透心,這樣的范范仿佛“世外仙姝”。

插花與簪花

宋人愛花,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花為美?!堵尻柲档び洝酚休d:“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闭_衫子薄羅裙,牡丹半開擎肩頭,嬌俏的小娘子懷中抱花,笑著,招呼著,買花去,插花去。

西京牡丹天下聞,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所,梁棟柱拱,舉目皆花。春天的洛陽城,以花為信,雙耳魚瓶青天水,國色天香牡丹開。簡約的花器中,一春獨占,如遇知音,似曾相識,或高潔,或靈動,或素樸,總有一處打動你。

宋人喜插花,隨心而為,沒有名貴的花器,竹籃亦可,竹筒也行,甚至家里尋常的碗碟也成,桃花、李花、葦花、狗尾巴花,信手拈來,巧妙搭配。插花如織布、繡花、烹煮,是宋時女子必修的功課?!岸嗖迤炕ü┭缱?,為渠消受一春閑”,選取時令的花,在院子或門口,剪下一枝,供于案頭。日子散散,生活慢慢。

妝鏡前,一位豆蔻年華的女子,一盆潔白清逸的水仙,人花兩相映,淡的更淡,雅的更雅;松柏下,智者論道,經函與瓶梅,思辨飛揚。誰說出家人不愛花?佛前清供,素菊青瓷,一尊者參禪打坐,心靜無邪。

見過一個宋韻插花的視頻,梅枝二三,水橫清淺,清疏有味。這便是插花的技藝了,花材、顏色、結構、容器及意境,匠心考量,方顯意念。意念,插花者的心魂,將一個人的審美、情致、意趣、節操、修養,融入作品,“清”為精神,“疏”為格調,“自由純美”為意境。

走在杭城的大井巷,恍惚來到南宋的市井生活,古屋、古井、古玩、古裳,在這樣一條古舊的巷子里,宋韻插花,隨處可見。它們或供于古玩店的石桌,或出現在茶鋪、書店的案幾,盤、瓶、碗、缸、筒,臘梅、梔子、石榴、小荷、百合,以韻勝,以格高,以橫、斜、疏、瘦為奇,寥寥數枝,淡逸勁爽。

宋韻插花于2021年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插花技藝,在現代人的手中呈現。西湖風景區的插花大師戴志祥傳承宋韻插花藝術,與草木對話,與瓶盤結緣。雅室之內,瓶頸之間,樸拙的樹根、半開的百合、細碎的奧梅,高低相偎。也只是隨?;ú?,隨意地一剪、一插、一修,便如宋詞,耐人尋味。

宋人不僅愛插花,亦喜簪花、買花?;ㄞr們日夜耕種,花商們“遍地開花”?!稏|京夢華錄》記錄了北宋汴京的花市盛況:“是月季春,萬花爛熳,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滨r花朵朵,在宮殿,在府邸,在廟堂,在陋舍,在賣花郎的擔子上,無人不歡喜。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陸游將“賣花聲”寫進詩句里?!靶踊?,新鮮的杏花喲!”窄巷深處悠揚的叫賣聲,淋著細雨,抵達心間。溫潤的氣息,裊裊的花香,輕撫羈旅的滄桑。

《陳州牡丹記》載:“園戶植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在宋朝,種花成為一種職業。人們買花、插花、簪花,習以為常。宋徽宗出游時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從駕的朝臣侍衛們也頭戴鮮花。楊萬里的詩句“芍藥牡丹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便是描寫宋朝男子簪花的盛況。宋朝,人們對美的追求,超越了階層和性別:蘇東坡的頭上插過牡丹,黃庭堅的頭上插過黃菊,邵康節的頭上插過杏花……那朵綻放在他們頭頂的“小花”,成為一種文學意象,流芳百世。

“雖貧者亦戴花飲酒相樂……其價甚穹,婦人簇戴,多至七插”。市井之中,婦人們頭戴鮮花,面若敷粉,唇若涂脂,又鮮艷又活潑。

焚 香

香道文化至宋朝,空前發展。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惜香如金、愛香成癖,他們用香、佩香、贈香,平淡的日子,因香生趣。

辦宴席、品茶、雅集,皆焚香以娛客。幾上一香爐,裊裊輕煙散,對弈、撫琴、清談,綿綿如皋端之息,藹藹如山穴之云。

香爐、香箸、香瓶、香盒,各類焚香物品,在書房、閨閣、廳堂,精雕細琢,設計奇巧。宋代官窯制作過大量香爐,溫潤明潔、青玉瑩碧。爐蓋中,清芬裊裊,香光莊嚴;爐邊之人,鼻觀妙悟,心神怡然。

讀宋詩,偏愛楊萬里的《二月十三日謁西廟早起》中的兩句:“起來洗面更焚香,粥罷東窗未肯光?!毙∈聵稑?,日常親切。焚香,在宋朝等同出門七件事,是社會各階層的風尚。陳宓在《和喻景山》中寫著:“而今已辦還山計,對卷燒香愛日長?!标懹巍冻跸摹分幸嘤校骸按灿衅褕F坐負墻,室無童子自燒香?!币槐尽度卧~》,香的蹤跡,隨處可尋。

賞宋畫《聽琴圖》,我關注一個細節:畫上有香幾一張,香爐一只。琴聲遙遙,如山澗泉鳴;香氣氤氳,似云山遠霧。約客有時同把酒,橫琴無事自燒香,此中況味,無以言表。文友堇色好古琴,每每撫之,必焚香。恰逢,窗外雨惹芭蕉,室內琴音淙淙,聆聽一曲,聞香幾時,內心澄澈。

說起宋朝名畫,一定會有《西園雅集圖卷》。它以寫實的方式描繪文人雅士風云際會、吟詩作賦的場景。畫中之人蘇軾,低頭揮毫,專心作畫,案上白瓷香爐,青煙裊裊。其他人,或撫琴唱和,或打坐問禪,衣著得體,動靜自然。米芾為此圖作記,有云“爐煙方裊,草木自馨,人間清曠之樂,不過于此”。

宋朝文人士大夫不僅用香,還熱衷制香。蘇軾擅長調制合香,其中一款,配方得自名臣韓琦,炙烤時,梅花之香,清新撲鼻,取名“韓魏公濃梅香”。陸游是一位調香高手,他的《焚香賦》 描寫了調香之法:“暴丹荔之衣,莊芳蘭之茁。徙秋菊之英, 拾古柏之實。納之玉兔之臼,和以檜華之蜜?!秉S庭堅愛香成癡,四款很有名的文人合香:意和香、意可香、深靜香、小宗香,由他調制而來,人稱“黃太史四香”。

宋人配制合香,除了使用名貴香料,也會開發平常的材料,比如:搗爛橘葉,與舊篾片一起密封于小罐中,熱蒸,把熏入橘葉氣息的竹片當香料,爐內慢炷,散發“草木真天香”;黃庭堅制過一款“聞思香”,所用香料很尋常,荔枝殼、丁香、松子仁等,成本低廉、香味清馥。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喜歡用荔枝殼、苦楝花、松子膜等尋常材料制作“溫成皇后閣中香”。

“花氣蒸濃古鼎煙,水沉春透露華鮮”,宋朝有一簡單而又迷人的特殊工藝——“花蒸香”。沉香或檀香切片,與花朵密封于容器,小火緩蒸,花香入骨,久駐不去。荼蘼、瑞香、茉莉、素馨、梔子花、柚花等,皆可制香,花種不同,香氛各異。

焚香在宋朝是全民化的行為,物盡其用,就地取材,可高奢、可低廉?,F如今,香道小眾,因其名貴,消費不起,不免遺憾。倒不如學宋人,放下曲高和寡的姿態,讓香道親近百姓,走尋常路線。

《東京夢華錄》記載:“正月十六日: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就中蓮華王家香鋪燈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場打花鈸、弄椎鼓,游人無不駐足?!弊x此文,如臨現場,城中香藥店各出奇招:打花鈸、弄椎鼓、燈火出群,好不熱鬧。

因香衍生的行業除了“香藥店鋪”,還有“香婆”。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杭州的酒樓“各分小閣十余,酒器悉用銀,以競華侈?!坝欣蠇炓孕t炷香為供者,謂之香婆?!蔽娜耸看蠓蛳嗑?,可請香婆上門服務,香爐、香料,隨身攜帶,一套“隔火熏香”的動作行云流水。雅士們潑墨、點茶、撫琴,在見香不見煙的意境里,物我皆忘。

宋朝,香道盛行?;实圪n群臣香藥,以示恩寵;貴族喜用香料配酒;貴婦愛用香料沐??;百姓把香料加入飲食中,甚至在娶妻、生子時,香料成為聘禮或賀禮。

掛 畫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無一不雅。若論其最,“掛畫”最具代表。一幅好畫享逸致,一方山水寄閑情,飯館、茶樓、酒莊,畫作懸掛,嫻雅陡增。

宋代繪畫,題材多樣,技法豐富。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漁村野市、水榭亭臺,精細入微。宋徽宗的《瑞鶴圖》,鶴群盤旋,如云似霧,姿態百變。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仿佛高清記錄片,展示了汴京的城市風貌和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

繪畫的發展,無形之中推動“掛畫”的流行。一幅行云字畫,寓藏山水美景。一批批書畫名家在宋朝涌現,蔡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的書法作品流傳于世,張擇端、王希孟、蘇漢臣和李嵩等的畫作聲名遠播。

士大夫們在廳堂閣樓掛著名家書畫,在雅集、文會、博古之時,展出平生得意之收藏。文人士大夫相聚賞畫:氣韻、筆墨、骨法;畫工、印章、題詞,無一不觀,無一不評。技法嫻熟,畫風素潔,畫之神韻,呼之欲出。賞一幅好畫,如沐春風,似飲澗水。欣羨、贊嘆、佩服,其間的視覺美感、心靈震撼,盤桓不去。

掛畫,有很深的學問。

宋代趙希鵠在《洞天清錄·古畫辨》中記載:“擇畫之名筆,一屋止可三四軸,觀玩三五日,別易名筆,則諸軸皆見風日,決不蒸濕,又輪次掛之,則不惹塵埃。時易一二家,則看之不厭。然須得謹愿子弟,或使令一人細意舒卷出納之。日用馬尾或絲拂輕拂畫面,切不可用棕拂?!辈徽魸?、不惹塵埃、不可用棕拂,宋人珍愛書畫作品,步步講究,環境、步驟、用具,無一不考量。

市井人家,也喜掛畫?!八乃玖帧敝械摹皫ぴO司”,租賃屏風、繡額、書畫等名貴物品,“排辦局”則幫你掛畫、插花。普通人家,置辦宴會,以租賃的方式布置,雅致之物,一應俱全。一場有格調的宴會,主客歡喜,其樂融融。

“歸去北人多憶此,每家圖畫有屏風?!逼溜L掛畫,在宋朝十分流行?!端稳巳宋飯D》 中,一人物畫,屏風之處,掛軸懸置,紅色掛鉤,清晰可見。一幅好畫不僅體現了主人的性格特點、更彰顯主人的精神境界與文化修養。

也因此,掛畫風潮上至皇家貴胄、下至販夫走卒,百年間,從未間斷。吳自牧《夢梁錄》亦說,“汴京熟食店,張掛名畫,所以勾引觀者,留連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面?!薄肚迕魃虾訄D》,孫羊店對面,一家叫“久住王員外家”民宿,透過樓閣窗戶,可見房間內部的陳設與家居,其中,最為顯眼的便是墻壁上掛著那幅書畫了。

掛畫盛行,收集之風隨之而來。歐陽修、米芾、蘇軾、李清照夫婦都是著名的收藏家,遇古器物、書畫極力求取。他們將收藏的古今書法名畫,置于茶幾、屋壁,作為趣賞,成為佳話。

杭城,宋韻遺風,街巷可見。南宋御街,歷史悠久,店鋪之中,常有字畫?;蚧B、或山水、或墨筆,茶館之柱、古玩之廳,一抬頭,就遇見。來此街,可放慢腳步,賞畫,品茗,聞香,不慌不忙。

文友青藍,善書寫、善繪畫,她的雅室,書冊成柜,畫卷懸掛。她說,觀的是萬物,賞的是心境,書房之內掛畫,下筆的文字,亦能回歸本真。

賞 瓷

平淡,秘而不宣的燦爛,說的是宋瓷。她如清水芙蓉,有著天然的意象,不綴繁縟。

銀碗里盛雪,白上加白。宋瓷,有這樣的意境。一眼之后,忍不住再看一眼,仿佛一首好詩,平平淡淡的語句,意象紛繁。

宋代,瓷器發展迅速。大江南北名窯輩出、競相創新。宋瓷于萬千繁美中,獨樹一幟,定窯、鈞窯、官窯、哥窯、汝窯,五大名窯,千古經典。

美學家宗白華說,這世上有“兩種美”,一是錯采鏤金,一是初發芙蓉。中國最美的色彩,在宋瓷里?!八未善?,那時的規矩不是很死板”,因為自由,宋瓷追求自己的色彩。每一抹宋瓷色,都是自由之魂。

宋瓷色,剛出浴的小荷。定窯白,汝窯青,建窯是暗夜流星,鈞窯挑染傍晚的霞。宋瓷的顏色,來自天地自然,如空谷回聲,余音復來,念念不忘。

王浩曾言:“宋代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不僅僅是博物館里的文物,而是它所展現的時代精神?!边@個時代精神,蘇軾稱之為“無窮出清新?!?/p>

無窮,是宋人對瓷的追求。不辭辛苦,永無止境。在瓷的帝國里,宋人指點江山,沉靜勃發,擷天地之靈氣,盡情發揮。

一件汝窯水仙盆,在臺北故宮博物館靜靜陳列。那是怎樣的視覺體驗?天空之色落凡間,原始的純凈,原始的空靈。瓷身無紋,且無開片,釉色薄淡,溫潤細膩,撫慰人心?!坝赀^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笔廊硕颊J可這是宋徽宗的一個夢。一紙御批,工匠們讓夢想成為現實。

天青色,宋瓷獨屬之色。胎骨極薄,泥料致密,內外兼修,才能抵達。走進宋瓷色,追溯一個朝代的精神內核,你會發現,宋朝崇尚簡樸。歐陽修曾記錄探視生病皇帝的所見。堂堂一國之君,寢宮無華,素瓷、素漆,空且凈的素殿。令人唏噓。

節儉,宋代帝王的祖宗家法?!爸梁喍?,至約而博”,仿佛一個大徹大悟之人,萬般放下,萬物心生。宋人,用詩意的慢生活,稀釋人間粉塵,換來心靈的安寧與逍遙。

汝窯,宋瓷五大名窯之首。李苦禪曾說:“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薄肚宀s志》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北宋晚期,汝窯以瑪瑙入釉,光澤瑩潤,形態如玉,有“汝窯為魁”之稱。

一盞“梅子青”,從初夏的枝頭跌落。人間青梅,鮮嫩可愛,說的是龍泉青瓷。龍泉青瓷,釉與釉之間親密交疊,深深淺淺,橫看成青側成綠。這搖搖晃晃的青綠色,讓人想起偏安一隅的南宋,一邊懷想汴京,一邊在臨安,歌舞西湖。

家里的櫥柜,放著一套龍泉青瓷。那是一個共事多年的朋友送的。那年,我從縣城調往杭州,前程未卜。臨別之際,他固執地要送我一套龍泉青瓷,一而再,再而三,遙遙迢迢地跑來。只說一句話,這龍泉青瓷與你的氣質最符合,非你用不可。彼時,我不飲茶,也不好瓷器。但他認真的眼神,倒映著五月青綠,讓我不安的心,莫名踏實。

那套龍泉青瓷,隨我前往杭城。閑暇之時,用它泡茶,龍井綠茶入青瓷,仿佛空山新雨后。我在一盞青瓷的茶湯里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鄉。

一盞定窯仿金銀器花口小洗,如一輪滿月映在我眼眸,瑩潤牙白的釉色上有刻有劃有印,深淺交錯,厚薄不一。定窯白瓷,白得心安理得,白得敦厚樸實。沒有皇權的約束,白瓷帶著靜謐與坦然,走到了更長遠的歲月。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以意想不到的窯變藝術別具一格。紅遍萬山,天青霞紫,宋徽宗一眼親見,為它賜名——“神鈞寶瓷”?!凹邑斎f貫,不如鈞瓷一片”,鈞瓷在通體一色的藝術世界里變異紛呈。鈞瓷色,反叛的顏色。青睞極簡,也向往繁景;欣賞大雅,也接納大俗。

杭城的鳳凰山腳下,座立南宋官窯博物館,歷史風貌、制作工藝和器物類別,在此處詳盡呈現。裂紋的瓶、碎片的碗、破口的盤,均是真實的述說者;“大宋國物”墊餅、鴨形器、梅瓶、盞托,均是時間的見證者。

我數次造訪,親臨現場,用文字贊美:

攜風聲,攜水響,攜遠古的時光。剝開歷史的紋路,你還是泥,等著成器,上釉,著色。木之燃燃,煅之烈烈,千般疼,萬重痛。你于苦難處涅槃。

猜你喜歡
插花
插花吟
殷文娜插花作品選
那籃叫灰姑娘的插花
插花由易到難
紙藝插花技術
諷刺插花欣賞
插花
插花有感
如何上好插花藝術課
淺論茶席插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