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娛樂主義思潮下青年價值觀培育的理性審思

2024-05-07 16:31賈璨璨常開霞
關鍵詞:思潮主義理想信念

賈璨璨,常開霞

(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娛者,樂也?!皧蕵贰睆墓胖两穸际侨藗冝饤壒康内厴繁芸?、充實生活體驗的重要方式?!胺簥蕵贰逼鸪醪o所謂褒貶,其以現代媒介為主要載體,以“淺薄粗陋、低俗惡趣味”娛樂信息為主要內容,傳播與青年健康價值觀相違背的思想。因此,明辨泛娛樂主義錯誤思潮的生成邏輯,理性審思其對青年價值觀的困擾,全面分析如何在困局中突圍,對引領青年價值觀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泛娛樂主義思潮的生成邏輯

(一)利益驅動:資本邏輯與消費主義的內在耦合 資本邏輯的推動是對泛娛樂主義生成邏輯深刻認識的重要線索之一。如今,泛娛樂主義不再是簡單娛樂元素的完全整合,而是資本與娛樂相關的綜合體。馬克思曾指出,在發達商品經濟階段,資本只有在“不斷更新的運動中才有價值的增殖”,[1](P157)正是資本的強勢注入,娛樂才得以拓延至政治、社會、網絡、文化、教育等多重領域,并在不斷異化趨勢下逐漸失去了愉悅身心的目的,淪為充滿誘惑力的資本增殖工具。正如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一書中所述,他認為娛樂本身并不可憎,但“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精神文化。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盵2](P4)

此外,泛娛樂主義思潮的核心價值亦是資本邏輯與消費主義價值觀的內在耦合,在資本利益的驅使下,消費主義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產品與其本身的使用價值相分離,從而被符號化、標簽化。隨后,在創造其他娛樂型的文化產品時,娛樂資本會對青年的興趣元素進行充分的捕捉,抓住青年的獵奇心理給其帶來感官刺激,從而達到對多種文化產業內容全覆蓋和強滲透的目的。在滿足青年受眾需求的同時,利用偏好設置將個性化娛樂文化產品精準供給。這在無形中促成娛樂熱潮的形成,久之導致社會性的泛娛樂主義思潮蔓延,此后,資本邏輯操控下的娛樂逐漸褪去所承載的正確價值意義,呈現出低質化的現實景觀。很多原本需要理性分析的事情被用輕松“娛樂”的方式簡化處理,“娛樂本該具有的美感光暈消散在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碎片之中,淪為世俗時代大眾娛樂消遣的精神鴉片?!盵3](P117)

(二)技術溫床:網絡媒體技術推波助瀾 網絡媒體技術的推波助瀾是個體化娛樂演化為社會性泛娛樂的又一重要因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種社會意識的生成及流行,必有其賴以生存的客觀物質基礎,而媒體技術則是實現泛娛樂從“現象”到“思潮”演變的橋梁。

從現實狀況來看,泛娛樂主義思潮以網絡空間為場域,通過發揮網絡媒介載體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所提供的養分,在一定的網絡輿情契機下,發展成為社會性的泛娛樂。反之,泛娛樂主義思潮也會經由各種網絡平臺或者渠道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效應。因此,網絡媒體自身正確的價值觀立場尤為重要。在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發達的網絡技術會對社會個體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賦能”,在西方資本主義功利性價值觀念的影響下,部分網絡媒體以利益為導向,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立場,塑造出“大眾狂歡”式的泛娛樂假象。從紙質媒介到電視媒體再到網絡新媒體信息時代,網絡媒體以更加便捷的技術方式與大眾互動,以時下最流行的抖音為例,作為面向全年齡的短視頻社交平臺,滿足了大眾對于視覺和聽覺享受的需要,尤其是滿足了青年追求新奇、獨特的時尚情趣心理,其傳播方式以主流媒體為中心轉變成以普通大眾為主導,逐漸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娛樂在傳播過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無門檻的娛樂傳播方式為泛娛樂主義提供了表現的空間,網絡也成為泛娛樂主義滋生的主要場域。

(三)受眾需求:感官刺激大于精神追求“泛娛樂主義”概念生成在“后現代”社會語境下,從本質上講,是受眾需求、技術發展及社會環境變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受眾群體把從媒介接受的信息通過自身解讀與加工轉換為具體意義,在不斷迎合下使泛娛樂主義思潮生成蔓延。

馬克思曾提到,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被社會的各種要素所決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空間時間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現代媒體技術便捷的溝通方式使得受眾個體極易受到群體環境的影響,產生群體化的一種社會心態,“社會心態”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社會利益等原始動力的作用下可以演變為多種“社會行為”,單純的娛樂行為通過群體效應異化為圈層化的娛樂心理。擅長隱匿于受眾群體中的泛娛樂主義,將偏好類的娛樂信息通過媒體平臺和大數據精準投送,長此以往的娛樂便成為泛娛樂化現象。在受眾群體和娛樂產業的互動中,娛樂群體逐漸失去個性和獨立性,沉浸于無意識的大眾“娛樂狂歡”中難以自拔。在錯誤的社會心態和泛娛樂主義思潮作用下,受眾群體對娛樂產品依賴逐漸加重,追求娛樂帶來的感官刺激大于情感體驗,陷入萬物皆可娛樂的幻想中。

二、泛娛樂主義思潮下青年價值觀的現實表征

(一)理想信念淡漠化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愈發深刻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成為億萬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截至2022 年12 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75.6%?;ヂ摼W“熱潮”下,鼓吹娛樂至上的泛娛樂主義思潮在解構權威、消解價值的危機下,隱藏的是理想信念的缺失。更有數據顯示,青年利用網絡的主要群體并未將學習教育作為第一目的,而是側重于娛樂休閑。泛娛樂主義抓取青年的娛樂之需,放大其享樂意識,分化其奮斗向上的思想追求,展現出青年脫離現實生活,淡漠人際交往的生活狀態。這種脫離現實的理想信念往往經不起沖擊,青年理想信念的淡漠化,使青年在自身價值選擇與實現過程上陷入迷茫泥潭。

在物質條件豐盈的新時代,影響青年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壓力,他們往往賦予自己“佛系”“躺平”“內卷”等符號標簽規避壓力,遮蓋焦慮心理,用過度享受娛樂的生活方式來片面追求個人價值,這種享樂主義與泛娛樂主義“不謀而合”,將大部分青年困于各種感官娛樂、物質享受之中,使之與主流價值追求、積極生活態度漸行漸遠?!袄硐胄拍钍侵袊伯a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盵4]習近平總書記曾將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鈣”,并多次賦予理想信念更具體、豐富的闡釋。身體之鈣需要天天補充,精神之“鈣”亦是如此,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導,積極進取、奮斗向上,是青年應有的思想姿態。古人說:“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痹谏鐣汲苯豢椗鲎驳谋尘跋?,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青年抵御誘惑的關鍵因素。

(二)文化審美庸俗化 美好生活的實現不僅要有充裕的物質條件,還需必備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明確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盵5]在娛樂信息鋪天蓋地的泛娛樂環境下,青年受眾群體往往首當其沖被浸染,往往盲目接受各類復雜多變的信息,對善惡美丑、高低雅俗的概念界限模糊不清,自身的審美價值觀自然而然受消遣娛樂事物的影響,難以區分好壞。

首先青年審美標準具有敏銳性、獵奇性。出生在1995 至2009 年的一代人被稱為Z 世代青年,他們成長在網絡信息和智能手機產品發達的環境中。Z 世代青年群體容易感知美,善于將娛樂文化抽象表達,并加以創新,其中不乏有惡意編造、纂改經典歷史或經典歷史人物、用表情包刻制傳統印章、搞笑段子寫對聯等等。絕大多數人并不贊同帶有過度娛樂性質的創新行為,認為不嚴肅的文化環境會影響文化傳承、扭曲經典文化的本意,使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在泛娛樂的環境下被沖散。娛樂消遣是人類的本能需要,但由于泛娛樂主義的狂歡性質,它并不能真正地滿足青年對高雅審美文化的精神需要,青年長期無意識地沉溺在了一個充斥著現代科技的娛樂世界里,久而久之精神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荒蕪,失去對真實歷史的判斷力和崇拜力,最終導致文化審美庸俗化。

其次是青年審美評價具有主觀性、膚淺性。泛娛樂化導致當今娛樂文化出現病態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審美弱化、物化、丑化。[6]近期,網絡上對一些奇怪的妝容引發熱議,一些妝容扮演者以蒼白恍惚頹廢為特點,將此稱為“毒蟲仿妝”。這股娛樂風潮的起點來源于某熱播韓劇,該劇中女主角飾演“毒蟲”角色,不惜用毒品和手術方式追求容貌美麗,飾演該角色的女演員在劇中身材清瘦、妝容精致,卻被部分網友“贊”為頹廢美,審美本身沒有對錯,但這種將審美建立在犯罪行為上的娛樂化的現象,是一種危險的審美方式。在青年的主觀意識下,原本嚴肅的議題被娛樂化后,會誘導青年膚淺地模仿、盲目跟風走向極端化,甚至可能觸發犯罪紅線。創作有可為有不可為,對嚴肅底線問題的泛娛樂化,無疑是對青年審美價值的雙重打擊。

(三)價值追求功利化 所謂價值追求功利化,是指人們在價值判斷時更傾向于短期利益,而不考慮其他效益,把追求個人功利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青年作為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中功利性傾向是明顯存在的,部分青年看來,在現代社會重義輕利思想是不適用的。實現個人成功和貢獻社會問題上,部分青年更加熱衷于索取。比如,青年在對待學習方面,完成課業取得學歷后賺取大量的物質財富的動機遠遠大于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對于學校開設的公共課、實踐課等價值較低的課程大部分人選擇馬虎對待;在對待入黨問題方面,部分青年不再將入黨看作是神圣的,而是有目的地入黨,只是為了更好地就業或是取得更好的職位。在價值追求功利化目的逐漸放大的社會,青年功利化表現主要受自身發展狀態和發展環境的影響,過多簡化、碎片化、低俗淺薄的信息大大降低了青年對事物的積極態度,只會用功利主義標準以偏概全用一切社會現象,用消極避世態度面對生活困境。

許多網絡媒體在傳播信息時,并不在意青年精神世界的追求及文化價值的涵養,而是堅持“娛樂至上”不斷向青年灌輸低俗的價值觀。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出“網紅文化”“吃播文化”“直播帶貨”等社會風潮,有些價值觀并未成型的青年在接受到這些信息后,盲目追隨潮流,甚至部分青年將做“大網紅”“大明星”作為人生的終極奮斗目標,電視娛樂綜藝節目通常將演員選手進行美化和包裝,只展示光鮮亮麗的明星形象,讓想要一夜爆紅的青年忽略了“臺下十年功”的奮斗過程,認為成功唾手可得。正是這樣錯誤觀念的傳遞影響青年價值觀的健康發展,導致青年的價值觀越來越走向功利化、浮躁化,在更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思想觀念的退化和總體幸福感的降低。

三、泛娛樂主義思潮下青年價值觀培育的突圍之策

泛娛樂主義思潮與其他社會思潮相比,看似沒有復雜的理論基礎和明確的價值取向,卻用輕松愉悅、以情動人的敘事方式浸染青年群體,甚至可能演變成為操控公共話語的主導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盵7]因此,抵制泛娛樂化對意識形態的侵襲,應由國家政府、網絡媒體、青年自身多方通力合作,引領“青年行”、深入“青年心”、激發“青年志”,尋找泛娛樂主義思潮下的青年價值觀培育的突圍之策。

(一)引領價值取向:構建好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基礎的價值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面對泛娛樂主義思潮的侵擾,首要的是國家發揮價值引領作用,革故鼎新優化青年價值觀頂層設計。首先,需追本溯源構建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基礎的價值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說是馬克思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代中國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重在加強實效性,通過多樣化的宣傳形式,實現主流價值觀與青年價值觀的“正向聚合”。娛樂是可以幫助青年在高壓之下排憂解難,減輕負擔的一種正當消遣方式,但在多種社會思潮相互交織的“泛娛樂”環境下,需要理性辨別錯誤價值觀念,積極強化主流價值認同感才能夯實主流思想的引領地位。

其次,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導向功能。社會思潮是社會沖突在思想領域的綜合表現,因此,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泛娛樂主義下的話語環境常呈現出通俗淺顯隨意的特點,在開放性逐漸增強的互聯網媒體環境下,嚴肅且深奧的主流話語不再是主流,青年更喜愛豐富活躍的表現形式,因此,優化思政話語親和力重在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創造青年喜聞樂見的話語形態,守正創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實現青年自信到自強的逐級轉變,讓新時代更多生動活潑、深邃雋永的主旋律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引領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優化媒體環境: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娛樂行業的健康發展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盵8]應對泛娛樂主義思潮侵襲,重在強化政府監管,提高網絡監督與管理水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在保證思想陣地得到有效管理的同時,合理優化媒體環境,以恰當的方式引導娛樂行業的發展,形成娛樂文化的良性循環,保證網絡市場的健康運行,找到更高質量的娛樂方式。

除政府管控措施外,對待錯誤的泛娛樂主義思潮更多地強調行業自律及媒體人自身清醒堅定的正能量態度。當前網絡發展時代呈現高效、開放與扁平特征,網絡雖拉近了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模糊了信息邊界,想要妥善治理就需要媒體人自覺做好“把關人”角色,以辯證的思維來考量所報導事件及事件影響的雙面性,在堅持底線思維前提下合理控制事件發展的預期,對泛娛樂主義發展規律及其所造成的后果進行預設,以科學方式避免負面的影響,從而真正實現行業自律自覺,破除“泛娛樂”發展亂象。泛娛樂主義是娛樂資本的過度擴張與追逐利益的惡性競爭所致,針對媒體行業“唯利是圖”這一誤區,應加強媒體人責任感,突出以社會利益為第一要務,大力發展高品質社會先進文化的模式,打造“精品”“優品”,充分發揮“精品”“優品”文化的正面效應,在高質量的網絡媒體環境中提升青年文化認同感,從生產源頭上抵御泛娛樂主義思潮的侵蝕。

(三)幫助青年勵志:讓青年提高修養沖破“泛娛樂主義”迷霧 面對社會思潮的交融與交鋒,青年難免會有迷茫與困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青年要善于在常修常練中鑄牢理想信念之魂,在常悟常進中培固理想信念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9]如今的新時代青年不再需要面對紛繁戰火,而是應對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考驗,要在自省中鑄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避免在復雜環境中迷失方向;要在知行合一中踐行具體的理想信念,將理想信念穩扎穩打在奮斗中,才能不懼糖衣炮彈的輪番攻擊;要始終保持初心,讓正確的價值觀念生根發芽,鑄牢“想干事”的信念,積極投身于新的奮斗征程。

青年要提高文化審美觀念,錘煉能干事的青春本領,從“內省”“外化”兩種方式入手,內應外合實現審美價值的最大化。首先,要注重價值內省,通過自我反思提升對審美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在自我辨別能力不斷加強的基礎上塑造良好的媒介素養,理性選擇正確的娛樂方式,端正價值立場,不做盲目的跟風者,避免陷入文化生產低質量循環的怪圈。其次,行為外化重在培養青年知行合一的實踐能力,青年要在網絡創造的快捷環境中積極參與產品使用,在實踐中創新網絡傳播方式,用不同角度理性辨別網絡信息,例如,通過積極參與網絡高質量學術論壇、專題講座、愛心公益活動等等,將外部力量轉化為推動事物發展的積極能量。

青年需消除歷史虛無主義,亮出干成事的奮斗底氣。歷史虛無主義總是根據現實狀況不斷產生新的變化,但其背后降低青年政治認同的政治意圖并沒有改變。[10]青年要做“行動上的有心人,政治上的清醒人”,掌握和運用理論思維明辨是非曲折,通過學習榜樣精神、工匠精神改善焦慮,在內心深處筑起主動抵御泛娛樂主義思潮的精神防線。關注點聚焦當下時事政治熱點,拒絕虛幻飄渺的消費主義的誘惑,在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上自覺辨析泛娛樂主義的實質,用科學的價值觀念自覺警惕泛娛樂主義帶來的危害。此外,要在培育勞動精神中自覺對“娛樂至上”的泛娛樂形成免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要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11]在勞動的過程中實現受教育者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中華民族自古就堅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建設實踐,成為新時代勞動最美麗的書寫者,消除泛娛樂主義思潮浸染引發的認知失衡。

猜你喜歡
思潮主義理想信念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新寫意主義
近光燈主義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向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良作風
這是一部極簡主義詮釋片
冬日 新碰撞主義
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