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意識形態對民間信仰的正向引領與實現路徑

2024-05-07 12:03楊惠榮
秦智 2024年4期
關鍵詞:主流意識形態實現路徑

[摘要]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史料、民間傳說等資料,以對閩臺地區影響深遠的三平祖師公為研究對象,對其信仰的起源、特征以及社會作用進行探析。通過探究主流意識形態對三平祖師公信仰的正向引領與實現路徑,充分發揮其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倫理道德規范,以及其在傳承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地域認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社會。

[關鍵詞]主流意識形態;三平祖師公信仰;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I209.9?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15

三平祖師公,俗名楊義中,農歷正月初六生于福唐(今福清市),祖籍陜西高陵,作為唐代的高僧,曾為三平當地人民造福,唐宣宗封他為“廣濟大師”,后被民間尊奉為“三平祖師公”。14歲時隨父親到宋州(今泉州),經過近二十年的游歷學有所成,在寶歷初年來到福建漳州推廣佛教,在三平真院擔任住持、弟子眾多。三平祖師公圓寂后,逐漸成為閩南地區有較大影響的佛教神靈。

一、三平祖師公信仰的由來

(一)地理歷史因素

福建位于我國東南沿海,食衣住及生產習俗、民間信仰深受溫暖濕潤氣候和山海地形的影響。重疊的山脈,特別是武夷山和仙霞山,成為人們交流的天然屏障,而且與中原相距遙遠。因此,在古代交通條件的限制下,中原民眾較少進入這一地區,這對福建民間信仰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自然環境導致閩人對中原民間信仰的接受滯后,發展相對較晚,信仰主要集中在對自然神和動物的崇拜上;其次,福建在明清之前是相對安定的地區,中原民眾多次移居福建后,在安定的環境中相對穩定地保留了中原信仰的原型。[1]

由于福建境內山嶺眾多,瘴癘彌漫,毒蛇出沒無常。這種惡劣神秘的自然環境對居住于此的人民來說有著不可知的恐懼感,很多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向巫覡求助,因此特別迷戀超人力的神鬼和巫術等。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人南下入閩,受到閩越族巫覡文化的影響很深。明清時期,巫覡文化在江南盛行,而江南地區又以福建和廣東信奉的人最多,只要一遇到瘟疫或疾病,家中婦女就會向巫覡邪神求助。由此,佛教逐漸走向世俗化,三平祖師公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二)品格因素

三平祖師公生前以普度眾生為宗旨,廣施善行、濟世救人,為三平地區的民眾辦了許多好事。

首先,他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具及桑麻耕織知識傳授給當地民眾,并教會他們運用天文氣象知識預測天氣變化,適時指導播種和耕作,徹底改變原始的耕作方法,促進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

其次,三平山區的森林又深又潮濕,被一層瘴氣籠罩著,在緊急情況下很難找到一個醫生,此時分散在城鄉之間的寺廟和宮殿便成為了人們緩解逆境和突發事件的場所。他精通岐黃之術,熱心為民眾治病,還傳播了醫術醫方。

最后,他初進三平,除安置好帶來的僧眾外,又陸續收容逃難而來的僧眾300多人。為求自身生存與發展,他帶領僧眾開墾荒地,自力更生解決僧眾的糧食供應。他從人到神的轉變完全由民眾的需求所驅動,他們希望他崇高的美德和幫助有需要的人的行為能繼續下去,甚至更有效地保佑他們。

(三)神話因素

三平寺中現存的《三平山廣濟大師行錄》(簡稱《行錄》)碑,記敘了三平祖師公卓錫三平,百丈神通、制服山鬼建三平寺的經過,這些充滿神話色彩的記載繪聲繪色、形象生動、令人驚奇。此外,三平地區還廣泛流傳著“智擒毛氏”“分鎮初華”“惡溪驅鱷”“閉洞鎮妖”等民間故事,將他塑造成為一位“降妖除魔”“禱者往輒應”的神靈。明清時期,他進一步被演化成佛教俗神,種種神話傳說增強了其影響力、極大促其公信仰的傳播。

(四)政治因素

唐宣宗李忱登基后,頒布詔書恢復禪教。三平祖師公主持開元寺,講授佛經,并得到朝廷敕賜“廣濟大師”御匾一方。他慈悲為懷,救苦救難,在當時閩南地區已擁有一大批信徒,他們上至漳籍朝官、地方文武官員,下至黎民百姓。比如宋吏部尚書顏師魯、顏頤仲祖孫二人,明萬歷年間東閣大學士、禮部侍郎林釺,明崇禎年間吏部侍郎陳天定,清乾隆《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吏部尚書蔡新,清康熙“一等海澄公”黃梧及其曾孫黃仕簡等,他們以虔誠奉祀廣濟大師為榮,或修寺、修碑,或修橋、造路,或增置寺田??梢?,朝廷的官方認可以及地方紳士的倡導對三平祖師信仰的深化起著推動的作用。

(五)經濟因素

唐宋時期,在海上絲綢之路影響下,福建商品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因此佛教在福建的傳播有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基礎。經濟的繁榮發展為造神運動提供了物質基礎,三平祖師公信仰便形成于這一時期。寺廟的建設是佛教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漳州地區在唐朝時期出現了15座以上的寺廟,廟宇的建造通常是在人們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有財力的出資興建,沒有財力的出力建造。從廟宇興建的數量可以看出,唐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福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三平祖師公信仰的主要特征

受地理環境和歷史因素的影響,三平祖師公信仰有區域性、功能性、娛樂性及輻射性等幾方面特征。

(一)區域性

福建境內山嶺眾多、丘陵起伏,河流短促且多急流,不宜行船,使得交通困難、各地區相對閉塞孤立,這種地理環境使福建民間信仰形成小區域性的特點。[1]三平祖師公信徒以講閩南語的閩南人為主,區域主要是平和及其鄰近村落、市區。明末清初,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統一臺灣,大量福建漳、泉人渡海徙居臺灣,他們為求保佑一路平安順遂,會帶著祖籍寺廟的圣符或神像;到臺灣定居并形成村落后,先結草庵將家鄉神靈加以供奉,隨后又逐漸重修建成廟宇。隨著開拓的進展,新的村落不斷出現,并分去舊村落廟宇的香火而建廟加以供奉,故同一祖籍各村落的廟宇多供奉同一種神明。由此,三平祖師公信仰的區域性特征逐漸向臺灣傳播。

(二)功能性

三平祖師公的功能性不僅受到福建地理環境的影響,而且迎合當時本地村民的現實需要和心理需求。三平祖師公首要的職能是降妖除魔,寺中《碑銘》所提“鬼窟活計”神話顯示出他佛法無邊、靈力超強,得到眾多信徒的崇拜。另外,三平祖師公還有有治病救人的職能,他生前整理的藥方死后成為藥簽,許多信徒身心不適時皆會前往三平寺求取藥簽以求無病無痛。

(三)娛樂性

民間信仰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才能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的認同且樂意參與。每到三平祖師公的誕辰日、出家日和圓寂日這三個日子,三平寺和分廟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漳州各地從三平寺分香的村落廟宇都會組織村民到三平寺“割香”,村民們舉著旗子、抬著神像、挑著香擔、敲鑼打鼓、一路鞭炮不斷到三平寺朝拜。為了獲得三平祖師公的保佑,除了供奉祭品和拜拜外,還會請戲班在本村的戲臺表演歌仔戲,同時也要將三平祖師公神像請到戲臺前看戲,很是熱鬧。

(四)輻射性

元明清時期,福建人民移民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的民間信仰,三平祖師公信仰便隨移民輻射到周邊地區成為跨區域的神明,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民間信仰產生一定的影響,或相融或并存。目前,三平祖師公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全球36個國家擁有一億多的信徒,國內外分靈寺廟達380余座,僅臺灣就有50多個分廟、信徒超過60萬,每年都有許多分廟組織到平和三平寺進香祈福、人數高達兩萬多人次。

三、主流意識形態對三平祖師公信仰的正向引領實現路徑

主流意識形態代表著社會的主導思想和價值觀念,對于塑造社會共識、引導社會行為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平祖師公一生廣濟眾生,其品格中包含的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對人們起到了教育的正向功能。同時,三平祖師公信仰對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建設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對三平祖師公信仰的正向引領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社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2]。

(一)加強理論闡釋,傳承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比阶鎺煿皬V濟慈恩、博愛利他、自立自強、胸懷天下”的精神,對我們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很大影響。

民間信仰代代相傳,具有很強的傳承性,三平寺內有兩種簽詩,分別是卜事簽和藥簽,各有75首;簽詩言簡意賅、通俗明快、內涵深刻、哲理深奧,有的取材于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其中蘊含對國家忠誠、對父母孝順、制事有節、見利思義等優秀傳統文化思想,使得求簽者能從中反求諸己、心存善念、行而有道。通過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途徑,加強理論闡釋,引導人們關注這些積極因素,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推動三平祖師公信仰與主流意識形態的相互融合,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

(二)推動實踐融合,促進經濟發展

人們出行旅游大都會前往當地有名的寺廟進行參觀和祈福,以便更好地了解當地民俗文化。主流意識形態要通過引導信眾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推動信仰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結合等方式,積極推動三平祖師公信仰與現代社會實踐的融合。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三平景區管委會積極利用當地資源,大力開發具有三平祖師文化特色的旅游食品、工藝品、書籍畫冊等,不僅為海內外香客游客更好地了解三平祖師文化提供服務,而且也促進了三平當地經濟的發展[3]。近年來,漳州深化文旅融合,打響“祖地”品牌,從2007年的三平祖師公文化旅游節到以“?!娙健じS由n生”為主題的2022年三平祖師公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的開展,三平寺每年接待朝圣旅客80多萬人,有力推動閩臺經濟聯合,這充分體現了三平祖師信仰對吸收臺灣、香港、澳門、海外華僑的香客旅客們的重要作用。另外,供奉三平祖師公的分廟都要在三平祖師公誕辰日這一天進行“熱鬧”,于是形成了一些鄉村廟會,來自不同村落擺賣不同商品的攤販在市場上租攤賣貨,對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區域認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比阶鎺煿谌?6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信徒,在海內外有380多家分廟,僅在臺灣就有50多家分廟。來自同一區域的人們由于供奉同一神靈而倍感親切,三平祖師公廟自然而然成為廣大老鄉聚會、表達愛鄉之情的據點,比如臺灣每年都會舉辦漳臺三平祖師公信仰習俗活動,體現兩岸祖師文化信仰的同根性。同時,三平祖師公信仰也是兩岸文化血脈相連的見證,改革開放以來,兩地擴大文化交流、密切民眾往來,平和縣多次舉辦三平祖師公文化民俗活動;各種活動的開展強化了臺灣同胞的家族認同意識和地域認同意識,激發了臺灣同胞愛國愛鄉的熱情,成為團結人民、增進兩岸友好和心靈溝通、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載體。

因此,主流意識形態可通過媒體宣傳、文化活動、學校教育等途徑,加強對兩岸祖師文化信仰的同根性的宣傳教育,向公眾傳遞三平祖師公信仰的積極信息,引導人們關注其在加強區域認同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寶璋.中華民俗與閩臺民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5.

[2]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3]施偉青,徐漢,主編.閩南區域發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院本課題(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項目,項目名稱: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ZWYDJ202204)

作者簡介:楊惠榮(1993.2-),女,漢族,福建漳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究。

猜你喜歡
主流意識形態實現路徑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和對策研究
論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區的建設:現實背景、基本概念和實現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發揮國家治理作用的實現路徑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正確引導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對策研究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芻議
新媒體環境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實現途徑述評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