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西藏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與路徑

2024-05-07 20:34毛林
秦智 2024年4期
關鍵詞:西藏高校思政課程

[摘要]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西藏,全面準確理解并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是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性任務。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大思政”格局之下,立足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主陣地,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積極培育和鑄牢西藏高校各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從完善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設計兩方面優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明確和加強其在培育和鑄牢西藏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價值意蘊與使命擔當,具有重要性、現實性和緊迫性。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西藏高校;思政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3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民族工作在邊疆民族地區的重要地位,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工作的主線,貫穿民族團結事業的全過程。強化黨的領導,走民族團結之路,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感悟,進一步健全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事業發展的制度體系。西藏高校作為培養各專業人才的陣地,更應該抓好意識形態教育,幫助各民族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牢固樹立學生民族團結意識,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與各個民族同學交往交流交融,互相了解、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包容。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到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在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時提到“要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再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術語用法的演變,使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概念從點題到破題,從概念到方略不斷完善、不斷提升,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義的語言表述逐步發展深入的進程中,對民族工作的內容豐富程度與方向也不斷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西藏高校思政課擁有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與擔當

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擁有著特殊的戰略地位以及獨特的地理優勢。在西藏高校開展民族工作與高等教育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性任務。

(一)西藏高校肩負著特殊的時代使命

在西藏高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方面關系到促進國家邊疆地區發展和加強民族團結,是提升高校大學生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能力的必要之舉與開創民族地區政治經濟發展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西藏高校在培育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因所處地區的特殊性,西藏高校大學生在民族、文化、習俗方面差異性較大,可交流內容較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各民族學生了解不同民族歷史,促進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概念的深入理解。

同時,西藏高校與其他院校相比,在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等方面既有共通性,也有其特殊性。西藏高校是各民族學生、教師的共同家園,具有少數民族學生多、各民族學生文化差異大的特點。根據客觀實際,西藏高校更應著眼于構建各族同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抓好教育主線,及時補充更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相關教學內容,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與理解。

(二)西藏高校課程思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標

西藏高校培養的高素質人才畢業后很大一部分選擇留在西藏地區建設祖國邊疆,據此,西藏高校作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主要陣地,應加快思政課程體系改革,提供民族文化交流場所,讓學生走進具有民族文化氛圍的環境,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方位、深層次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在實踐中感受民族團結的力量與溫暖。

西藏大學作為西藏地區唯一一所“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西藏高校的一面旗幟,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大學生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傳統、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成長的道路上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成為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建設的中流砥柱。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西藏高校思政課建設面臨的挑戰

民族地區高校對培養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但由于教師教學理念、方式陳舊且單一以及思政課實踐活動較少、趣味性不強,對西藏高校思政課建設推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一)院校層面: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視不夠、聚焦不足

民族地區高校不僅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而且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地點。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增進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更應該加強民族團結教育,高校對于思政課建設的關注度往往影響著民族團結教育的效果。

(二)教師層面:未能構建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體系

民族地區高校教師一方面需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更需加強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意識時,應著手于從現有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行梳理、總結,從而進一步構建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體系。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理論化的培養和引導,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他們心中深深扎根。

(三)學生層面:文化背景不同,面臨多元文化沖擊

民族地區高校最鮮明的特點在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存在。以西藏大學為例,藏大學子以藏民族為主,除此之外,更有匯聚了五湖四海的優秀青年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群體在地域環境、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上都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也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民族性格。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我們應當思考如何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利用民族地區高校的自身優勢,將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培養成為邊疆民族地區“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民族地區高校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西藏高校思政課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踐路徑

高校是進行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在大學學習期間培育起各民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高校的基本任務,同時也是培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的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如何進一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大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是高校思政課程進一步優化的重要內容。

(一)西藏高校課程思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課程體系設計

深化課程思政專業體系設計改革,依據專業培養方案,重點基于西藏高校專門開設的《馬克思主義“五觀”“兩論”》課程,充分認識在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意義,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著手,以期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內容,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學水平、深化課程改革創新,融合多學科多方法將問題講通講透,以此來推動課程體系的自我更新與變革,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課程體系。闡釋好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增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性要素,引導當代西藏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大思政”格局之下,融合多學科多方法推動課程體系完善,健全青年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載體。推進理論學科建設,開展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加強思政課教學的專業技能培訓,在專題研究方面開展學術思想與深入的專題研討,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思政課程教學相融合提供學科、師資、學術支撐,努力構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思政課堂,打通“學科、學院、課程”間的互聯互動,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素質、教學水平及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等方面綜合發力,避免課堂教學停留在知識點的堆砌和空洞的理論上,將“講故事”和“講道理”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感,更好發揮思政課程教育引導的主渠道作用。

(二)西藏高校課程思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教學設計

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西藏地區高校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推進民族地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大學生深入社區、走近群眾,進一步在實踐中認識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淵源,是實現課堂所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學手段。西藏高校應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大學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課程相結合,以專業理論指導社會實踐,制訂可行的實踐教學計劃。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社會實踐中,深化思政課程體系改革,構建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專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思政育人教學體系。以學生走進鄉村、深入基層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接觸廣大社會主義建設者,促使青年學生發現、挖掘民族團結故事,深入學習民族團結先進模范,擔當青年的責任與使命,增進青年學生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理解與實際踐行。

更要利用好西藏地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例如山南烈士陵園、江孜抗英遺址、全國援藏展覽館,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對西藏高校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加強西藏高校大學生對于藏區所蘊含的民族團結深厚情感的認同度、提升對于新西藏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進的歷史事實的崇敬感,從而鑄牢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年來,西藏大學逐漸加大與地方政府部門聯系,建立了46所實習(實訓)基地、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與夢立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學校各族青年大學生通過到基地開展專業實驗實踐課程,深入了解藏文干部訓練班歷經72年發展成為現代化高校的歷史事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宣講黨的民族政策,漢、藏民族團結進步以及少數民族同胞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促進各族大學生從了解西藏傳統歷史到熱愛西藏地域文化,厚植愛國、愛藏情懷,以此鑄牢各族青年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四、結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是各族同胞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力量源泉。通過探討其對西藏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及課程現存問題,從理論課程及實踐活動設計兩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不僅有利于增加各民族同胞深厚友誼,也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打造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新華網,2014-5-29.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5/29/c_126564529.htm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EB/OL].2012-12-22.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2/22/c_1113736752.htm

[3]郭菲,覃敏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及在西藏的實踐意義[J].新西藏(漢文版),2022(3):48-50.

基金項目:西藏農牧學院2022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西藏高校思政課使命擔當與教學探析(項目編號:SZ2022-04)

作者簡介:毛林(2002.8-),女,漢族,甘肅山丹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西藏高校思政課程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新的探索
傳統節日德育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西藏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西藏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與主觀幸福感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職業中專思政課程增強傳統文化教育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