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分層作業撬動數學課堂

2024-05-07 23:03韓延慶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分層作業實施雙減

摘 要:在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初中數學作業負擔較重是傳統教學常態.在不合理的作業負擔下,學生、教師、家長壓力都非常大,但作業效率卻沒有獲得相應提升.“雙減”政策的落實為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分層作業的實施以減輕學生負擔為根本目標,立足學生學情,從預習作業、隨堂作業的分層開始,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以隨堂作業完成效果為基礎,優化課后作業的分層措施,多措并舉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及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05-0011-03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如何優化作業設計,讓作業回歸本真成為教師、家長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成為決定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質量的關鍵.分層作業立足學科特征以及學生學情,設計減負作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作業分層、學生分層等諸多方面的措施有效促進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逐步落實,從而達到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的目的.

1 課前預習作業分層

預習作業分層是提高學生預習效果的關鍵,通過預習作業分層,教師能夠更加清晰地明確學生預習的收獲及問題,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設計后續課堂活動的重難點,也為隨堂練習指出明確的方向[1].

比如,在預習“相交線(1)”這一節內容時,教師設計了三個板塊課前預習分層作業,具體內容如下:

板塊一:先讀書,做批注.

情境對話: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對頂角的易錯點呈現出來.比如,從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分別引出兩條射線,得到∠1和∠2,且∠1=∠2.此時,∠1說:“我與∠2共用一條邊,頂點也在同一條直線上,我們就是對頂角.”∠2說:“我們不是對頂角,因為我們沒有相同的頂點.”同學們,請你們判斷他們兩個誰說的是正確的.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有可能相等嗎?如果可能,那么每個角等于多少度呢?此板塊內容,基本上比較簡單,主要目標是檢測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也就是通過基礎檢測考查學生數學閱讀與理解能力.

板塊二:多用腦,勤動手.

此預習板塊是在上一個板塊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預習問題,這一板塊的問題不能過于難,但是問題也不能太簡單,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探索性.比如,兩條直線相交可以出現2組對頂角,那么三條直線相交能出現幾組對頂角呢?四條呢?你能發現有什么規律嗎?[2]

板塊三:試練習,找疑處.

這是預習分層作業中比較難的部分,需要教師合理控制難度.比如,若兩個角互為鄰補角,且他們的度數之比為3:2,那么這兩個角為多少度呢?

通過難度逐漸升級的預習作業完成情況,教師能夠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也能夠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安排后續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任務.

2 課堂練習作業分層

布置分層作業的目標在于兼顧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設計分層作業時,教師首先要對作業進行適當的分層.基礎層次作業主要用于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實踐層次主要用于加深概念理解,靈活運用法則解決問題;拓展提升層次題主要用于拓展知識或提高思維能力.

在具體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

采取作業分層及學生分層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按照上述基礎、實踐、拓展提升三個層次進行初步設計.現行數學教材中,各個版本教材中的習題、配套練習也都或多或少地體現了分層作業思路,因此在后續分層作業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確保數學分層作業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課堂練習分層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在課堂練習分層中,教師可以按照上述三個層次進行作業設計,根據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吸收情況及課堂互動情況,設計分層次作業,一則檢驗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二則也能夠在練習中明確后續課堂教學的入手點.

比如,在“探索勾股定理”這一節的隨堂練習環節,教師分別設計了基礎作業、實踐作業、拓展提升等三個不同維度的分層作業,引導學生隨時鞏固、隨時復習、靈活應用.

(1)基礎層次作業:一個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和4,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斜邊長為25 B.斜邊長為5

C.三角形的周長為12 D.三角形的面積為6

設計意圖: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勾股定理、三角形周長、面積的掌握情況.這種類型的問題是本節課學習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學生后續學習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的關鍵.

(2)實踐層次作業:一根木桿在離地面3米處折斷,木桿頂端落在離木桿頂端4米處,那么木桿折斷之前有多高呢?

(3)拓展提升層次作業:在Rt△ABC中,∠ACB=90°,AC=21,BC=28.CD⊥AB,垂足為點D.

求:① △ABC的面積;②斜邊AB的長;③高CD.

如此,通過分層隨堂作業的實施,不僅能隨時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課堂進程,借助學生隨堂作業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薄弱點,從而更加準確地安排后續任務.

3 課后鞏固作業分層

在課后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作業的分層,部分教師依然沉浸在“刷題”的狀態下.一方面,部分優秀的學生會給自己施加壓力,盲目迷信題海戰術,除了日常作業之外,還會給自己購買教輔書、測試卷等,加大課后作業量;而學困生則呈現出與之相反的狀態,對于課后基礎作業都沒有興趣,無法認真完成.另一方面,個別教師觀念依然落后,片面地認為數學作業布置得越多,效果越顯著,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因此單一、機械、重復的數學課后作業成為常態,影響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水平.“雙減”政策之后,數學課后作業優化分層是必然趨勢,根據學生具體學情以及課堂作業的完成情況,結合多學科課后作業設計的實際情況和時間安排等多種因素考量.在數學課后作業設計分層中,教師可以從“基礎、實踐、拓展提升”三個維度進行分層作業的設計,以滿足不同學生數學學習的需求,從而達到合理利用課后時間,高效完成課后作業的目標.

3.1 必選作業,多元多層

首先,基礎作業是銜接隨堂作業設計的新型作業形式,根據課堂基礎作業完成的具體效果確定基礎作業的數量、內容.比如,隨堂分層作業中,能夠順利完成基礎作業且全部正確的學生,就可以免去一次基礎作業;正確率達到90%以上,可以針對性地練習錯題;沒有達到90%的學生就需要針對基礎知識進行重新練習,那么此部分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就要以基礎練習為主,確保學生基礎知識的牢固,同時也為后續的提升以及拓展作業做好準備.

其次,提升層面的作業是針對數學學習興趣較高,但是主動性較差的學生設置的,此部分內容難度不大,但是也不是輕易就能得出答案的.學習“勾股定理”后,在設計“最短路徑問題”時,很多同學會出現“課堂聽懂、課后懵”的現象,那么在提升層面教師就可以設計難度稍大一些的作業內容,鼓勵學生經歷思考、分析的過程,嘗試解決問題.

最后,拓展層面的作業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擇的作業形式,此部分作業非常靈活,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自主設計此部分作業形式.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在拓展層面作業設計中,可以適當增加難度,鍛煉學生數學信息的提煉能力.比如,一個水池,水面是一個邊長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正中央有一根蘆葦,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這根蘆葦拉向水池一邊的中點,它的頂端恰好到達池邊的水面,請問水的深度以及蘆葦的長度分別為多少?教師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提煉信息,歸納信息能力.此外,在拓展層面的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材料拓展問題,鼓勵學生對勾股定理等相關問題進行驗證,并寫出自己的驗證過程,或是通過小論文的形式闡述自己的收獲.通過這類作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自選作業,趣味分層

自選作業是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及時間選擇作業,此部分作業可以分為聽說作業、讀唱作業、跨學科作業等三種類型,不涉及書面作業,目的就是通過自選作業提升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熱情.聽說作業可以是自己聽到了什么樣的數學故事,在數學故事中收獲了哪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然后試著講出來與大家分享;讀唱作業可以是一些“改編”歌曲,比如將數學概念改編成自己喜歡的旋律,既增加了趣味性,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跨學科作業將多學科融合起來,以數學為橋梁,串聯多學科知識,應用于具體問題解決中,以拓展學生數學思維.如此,通過趣味分層自選作業的形式,不僅提升數學作業質量同時也拓展學生思維,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

4 關注分層評價,明確后續方向

新形勢下,教師要依托分層作業設計原則,對不同類型、不同環節的作業形成分層評價,明確作業設計、實施問題,從而為后續作業分層設計提供方向.

在分層作業評價中,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將評價與批改、修改作業融為一體,提高作業評價的效率和質量.在隨堂作業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主評價、小組互相評價的方式進行初步評價,通過自主評價能夠明確自身問題所在,借助互相評價能夠幫助發現學生自己發現不了的問題,同時也能借助評價他人的過程,學習到新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互相評價中各取所長.最后教師精準評價,結合學生自主、互相評價的結果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精準分析,找準共性、個性問題,為后續的數學課堂教學以及作業設計指明方向.如此,通過系統的分層評價過程,改變了傳統作業評價不及時、評價標準單一等問題,充分發揮出作業評價的診斷作用,為后續數學分層教學以及分層作業設計提供更加明確的思路.

5 結束語

“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要立足學科特征,從傳統應試教育觀念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入手,明確分層作業設計方向;以學生學情為基礎,設計隨堂分層、課后分層作業;借助分層多元評價活動,明確后續課堂教學以及作業設計方向,多措并舉搭建符合初中生數學學習的多樣化數學活動平臺,從而實現數學作業優化分層,數學課堂輕松高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小娟.“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5):112-114.

[2] 蔣亞芳.初中數學作業分層實施策略探析:以蘇科版八年級下“反比例函數”為例[J].理科愛好者,2023(2):13-15.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簡介:韓延慶(1984.1-),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分層作業實施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對于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點滴思考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