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融合視域下的培智語文教學

2024-05-08 14:46鄭琳琳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培智家校家長

鄭琳琳

特殊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想保障公平教育,完善與優化特殊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于語文教學而言,特殊學生由于個人因素,無法在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中有效接受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另辟蹊徑,通過培智生活的方式,立足于家校融合,充分滿足特殊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率?;诖?,文章通過分析家校融合視域下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不足之處,從線上互動、合理溝通、創設情境、分層指導、科學分工、綜合評價等方面入手,探究高效的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策略。

一、家校融合視域下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不足之處

若想提升特殊教育的整體質量,保障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落實,教師應當構建高效的家校共育體系。但在實際教學中,家庭與學校之間存在著許多教育矛盾,導致雙方的教學磨合無法達到默契程度。

首先,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途徑比較單一,多以家長會、座談會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對家長展開專業指導,嚴重降低了信息交互的效率。有些家長在采用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后,不能及時糾正,繼而影響到特殊學生的成長。此外,當特殊學生在學?;蚣彝ビ龅秸Z文學習問題時,教師與家長無法將情況及時反饋給另一方,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綜上所述,如果不能建立高效率的家校溝通渠道,教師和家長很難針對特殊學生的智力水平、技能水平落實教學工作。

其次,特殊學生由于自身的因素,其智力認知、實踐能力均有著先天性的不足。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處處碰壁,很容易打擊特殊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其產生自卑的負面情緒。有些家長的教育心理比較焦急,采用了不正確的溝通方式,進一步影響到特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會是家校合作模式中的短板,成為導致特殊學生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

其三,當前的家校合作教育具有一定的隨機性,缺乏系統、長期的教育計劃。如果教師隔三岔五地開展親子活動,邀請家長參與特殊教育?;蛘呒议L與教師各自為政,圍繞著不同的教育目標實施教育活動,會導致家校合作成為一種形式主義。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需要做到精準對接,讓彼此之間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的整體質量。

二、家校融合視域下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線上互動,拓展交流路徑

在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工具。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特殊教育的信息傳播效率。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教學可以重構家校交互的途徑,讓家長和教師能隨時隨地了解到特殊學生在家中和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網絡技術的輔助,也能迅速消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矛盾之處,保證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交際軟件,與特殊學生的家長建立緊密的聯系。從以往的短信溝通、電話溝通拓展到語音互動、視頻互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家長要成立家校教育小組,重新整合共育方法,創新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方式。比如針對《一分鐘》這堂課的教學,教師需要培養特殊學生基本的時間觀念,使其掌握分鐘、小時的概念。對此,教師可以開展線上會議室,將教材中的知識要點整理成課件的形式,將資源發放給家長。同時,向家長說明本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以及基礎教學要求,請家長在家中做好教學配合,開展對應的培智生活活動。教師在課件中發放一些任務,讓特殊學生在家中散步一分鐘,或玩耍十分鐘。通過計時的方式,讓學生親身感知“一分鐘”與“十分鐘”有多久,對該時間單位產生深刻的印象。再如,教師可以增加任務的難度,要求特殊學生在家中使用勺子數黃豆,看看一分鐘內能數多少粒豆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時間與數量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提升特殊學生的感知能力。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將學生的表現情況實時展示給教師,從而保證教學的即時性,充分提升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合理溝通,滿足學生學習訴求

溝通方式不當是影響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主要原因。在家校融合視域下,教師需要從專業的角度做好指導工作,和家長積極交流教學經驗,實時了解家長習慣采用的溝通方式。在找出問題之后,從問題的根源入手,糾正家長的錯誤教育理念。對此,教師需要指導家長合理溝通的技巧,重新整合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經驗,讓親子溝通體現出針對性、即時性的特點,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

以《小猴子下山》的教學為例,本堂課以敘事的角度講述了小猴子下山之后所做的一系列“無用功”,如果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全文,難以體現其中的趣味性。教師和家長可以通力合作,將文章改編成家庭對話的形式,通過親子之間的交流互動,開展培智生活語文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知識要點。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家長正確的溝通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對話”作業,通過提取教材中的圖片資料,標注好主要的角色與劇情主線。并提醒家長用親和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聯想故事情節。比如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東西?做出了什么反應?家長也可以同步準備一些實物,如玉米、桃子、西瓜、兔子玩偶等,與文中的元素相互對應。這樣可以提高親子溝通的融洽度,降低學生的緊張感。其次,教師要提醒家長,特殊學生在溝通過程中有可能表現出什么樣的問題,如溜號走神、答非所問等。當遇到這些問題該采用什么方式加以應對,以提高家長的教育耐心、教育信心,防止家長出現急功近利、不耐煩等錯誤的溝通表現。最后,當家長在溝通過程中有了新的教學想法,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從而推進家校融合,讓教師和家長相互學習,進一步完善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模式。

(三)創設情境,融合生活元素

由于特殊學生接收新知識的能力較差,語文教師不能采用按部就班的方式開展培智生活教學,而是要另辟蹊徑,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生活元素融合在引人入勝的場景之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特殊學生的學習沉浸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做好鋪墊。

以《端午粽》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端午節”這個知名的傳統文化節日,創設“過節”情境,組織富有趣味性的主題活動。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微課技術,提取課文中的知識要點,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言簡意賅地講述端午節的歷史與粽子的由來。同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包粽子、剝粽子、吃粽子的視頻,激發學生的生活聯想。以此為基礎,教師請家長在家中做好教學配合,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多種多樣的實驗素材,如橡皮泥、彩帶、軟木塊等。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包出一個精美的粽子,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當學生完成實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用簡單的語言講一講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花費了多少時間,完成粽子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充分鍛煉特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綜上,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對話、實踐綜合在一起,構建高質量的培智生活語文教學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四)分層指導,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特殊學生的智力發展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其學力存在明顯的高下之分。對于培智生活語文教學而言,如果教師和家長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思路,為全體特殊學生規定同樣的學習目標、學習標準,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學習訴求,無法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因此,教師需要與家長緊密配合,準確把握特殊學生的實際學情,針對性地開展分層指導教育,充分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以《畫太陽》的教學為例,根據學生學情的不同,教師可以劃分學習層次,由淺至深地開展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活動。比如基礎層次:要求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畫太陽”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佩戴墨鏡或間隔黑色玻璃的方式,觀察太陽的形象,了解太陽有什么特點,為后續的繪畫太陽打好基礎。拓展層次: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文化水平,從多元角度入手,引入與“畫太陽”有關的學習資源。例如有的學生喜歡閱讀,教師可以為家長提供繪本圖書,請家長在家中帶領學生讀書、看圖,熟悉太陽在書籍中的各種形象,了解關于太陽的神話故事與科學知識。有的學生喜歡美術,教師可以從專業角度入手,指導學生繪畫技巧,并將指導過程拍攝下來,發放給家長,方便學生在家中復盤學習。挑戰層次:當學生完成“畫太陽”的活動之后,可以與其他同學交換作品,相互交流實踐心得,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由此,通過分層教學任務,可以讓培智語文生活教學做到層層遞進,不僅能保證特殊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提高家校教育合作的質量。

(五)科學分工,設計長期計劃

家校合作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能讓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為一種形式化的教學方式。在家校融合視域下,教師和家長應當科學分配教育職責,從全局角度入手,為特殊學生設計長期的教育培養計劃,才能優化家校共育活動,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坐井觀天》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生字時,需要負責設計教學任務,開發適合特殊學生的文字教學技巧。比如教師教導“大”和“坐”等生字時,可以采用演示和聯想的方式,以學生學過的漢字為基礎,進行適當地邏輯延伸,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教師在講解“坐”這個生字時,可以展示以下課件:以前的人們感到疲憊的時候,會直接找一個土堆休息,為了讓自己休息得更舒服,還會和同伴背靠背。由此,就構成了“坐”這個字。講解“大”這個生字時,教師可以用手勢演示該字的特點。例如用兩手端起一個大碗,用兩臂抱起一口鍋。直到雙臂充分伸展時,教師整個人就變成了“大”字。由此,能起到深入淺出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在之后的家庭教育環節,家長負責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家長可以參考教師教學的內容,做出形象動作。如雙臂伸展、兩人背靠背休息等,讓學生聯想上課的經歷,將描述的生字猜測出來。綜上,教師和家長通過各司其職、科學分工,制定長期、穩定的教學計劃,可以將教學工作和檢查工作有效落實,保障特殊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六)綜合評價,推動連貫成長

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找出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的缺陷,為特殊教育后續的發展提供合理的改進思路。對此,教師需要摒棄陳舊的分數評價法,不以特殊學生的考分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而是要落實綜合評價,綜合家長、學生等多方面的意見,拓展評價的主體與形式,在提高培智生活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特殊學生的語文素養連貫成長。

教師可以定期向家長和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詢問家長和學生在家校融合教學模式中的參與感受。在家長卷中,可以詢問以下問題:您希望孩子采用什么方式完成語文作業?您在合作過程中是否改正了不正確的家庭教學方式?您想要提出哪些語文生活教學建議?您認為當前的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有哪些不足之處?您對孩子近期的學習表現如何評價?在學生卷中,教師可以詢問:是否能適應老師講課的速度?能否理解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能否在家中主動配合家長的教學工作?能否用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學習經歷?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是否加強了閱讀能力或書寫能力?你對自己近期的學習表現如何評價?想要對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提出什么改進建議?由此,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教師可以做好查缺補漏,全面優化培智生活語文教學細節。

對于培智生活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針對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效率、合作途徑、合作分工等方面入手,全面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將語文基礎知識根植在學生內心,循序漸進地發展特殊學生的智能,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猜你喜歡
培智家校家長
家校距離
培智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探索培智學校生活化數學課堂的構建路徑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培智學校生活適應課教學之我見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回歸生活 以生為本——場景模擬為培智高段數學插上快樂的翅膀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