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養活動中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2024-05-08 15:27肖瑞星黃芳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幼兒

肖瑞星 黃芳

【摘要】從XX幼兒園飼養活動中幼兒勞動能力發展的現狀入手,分析影響幼兒勞動能力發展的原因,并圍繞飼養活動中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策略提出建議,旨在優化教師的指導行為,提升幼兒的勞動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飼養活動;勞動能力;幼兒

本文提及的幼兒飼養勞動能力是指幼兒在飼養活動中,通過親歷觀察、喂食、喂水、清掃動物棚舍及喂食盒、為動物制作飼料、改善動物居住環境等幫助動物保持清潔、衛生和健康的勞動過程,有意識地運用體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從而獲得綜合的勞動能力,包括體力和腦力。幼兒園開展飼養勞動活動,其核心目的是促進幼兒綜合經驗的成長,為幼兒未來立足社會生活做情感、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準備。

一、幼兒勞動能力發展的現狀分析

通過對XX幼兒園飼養活動幼兒勞動情況的觀察與調查,筆者發現教師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勞動能力的發展水平認識不夠清晰,對幼兒勞動行為的環境支持與具體指導也缺乏針對性,同時教師在飼養活動中對幼兒勞動成果的激勵與評價也不夠完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勞動的主動性,阻礙了幼兒勞動能力的發展。

1.缺乏針對性教育,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缺失

教師對于教育契機的把握不充分,很少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或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如老師只是每天提醒幼兒要去給小動物喂食或打掃棚舍,沒有進一步觀察幼兒的勞動行為是否引發了新的勞動契機并給予支持,也沒有了解不同幼兒的勞動情況差異性并給予指導,并且在方式上面也比較單一和淺表,錯失了培養幼兒勞動能力的良好契機。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收獲不到成就感,也會降低主動勞動的意愿,減少勞動行為。

2.缺乏激勵性引導,幼兒主動勞動意識不強

教師平時很少及時評價幼兒主動完成的勞動任務或者提出建議,無形中降低了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缺乏,需要老師提醒,被動參與。

筆者對XX幼兒園大班30名幼兒飼養小動物情況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持續抽樣觀察,結果如下:

表1 大班幼兒飼養活動勞動能力觀察記錄表

觀察結果顯示,大班的幼兒雖然喜歡看小動物,但是能夠細致觀察、主動提問并形成探究行為傾向的僅占33.3%,大部分是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深入觀察;對于制作食物、給小動物喂食以及打掃棚舍等需要幼兒日常重復進行的勞動只有喂食這一項主動進行次數過半,其他稍顯復雜繁瑣的勞動能主動去做的幼兒均不到一半,尤其是涉及到衛生清潔的打掃棚舍,主動參與的幼兒還不到四分之一。幼兒沒有主動參與勞動的意識,勞動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

3.缺乏適宜性工具,幼兒勞動機會無法保證

教師在小動物居住環境打造及飼養工具的投放上缺乏思考,沒有結合飼養動物生活習性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勞動水平來創設環境、投放工具,勢必會影響到幼兒勞動行為的產生以及勞動能力的獲得。如: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喜歡模仿,看別人干什么自己也想干什么,如果投放的相同勞動工具數量少,就有可能引起幼兒之間的爭執,或者因“拿不到”而放棄勞動行為。再如:大班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所提高,他們喜歡具有挑戰性或者探索性的勞動,這就需要多元化的工具支持,如果工具種類單一,無法支持幼兒的持續勞動行為,無形中就會減少幼兒勞動的機會。

二、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的策略

1.“讀懂”幼兒勞動,做好觀察者

在飼養勞動過程中,幼兒不僅豐富了經驗知識、掌握了簡單的勞動技能、提升了勞動能力,還體驗到了勞動付出和收獲的樂趣,涵養了尊重勞動、珍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飼養勞動是幼兒既動手又動腦,既勞力又勞心的過程。筆者通過對小中大班級飼養勞動情況的實踐觀察,發現飼養活動中各年齡階段幼兒勞動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如孩子對小動物的觀察,小班的幼兒往往會被動物的顏色、外形等典型外顯形態和行為特征所吸引;中班的孩子則開始對動物的生活習性、行動特點等感興趣;而到了大班,孩子會更加關注動物的某一生活習性或行為問題與周圍環境及其人類的生活關系,并對此產生持續探究的欲望。

再如喂食,小班的孩子樂忠于喂動物吃食物的過程,在簡單重復的勞動中習得規范的喂養行為;中班的孩子在喂食的過程中更愿意參與飼料的簡單制作與準備,開始關注喂食的次數與食物的量;大班幼兒的喂養卻不僅僅是喂食相關的勞動行為,他們更喜歡通過自己的探究去發現動物的生長變化與飲食之間的關系,同時對食物的種植、收獲、制作、喂食、再種植的完整生態關系產生興趣。作為老師,要“讀懂”幼兒,了解各年齡段幼兒勞動能力水平的最近發展區,發現孩子們在飼養勞動中的真興趣及發展需要,從而更好地支持、推動孩子的勞動行為。

2.“看見”幼兒勞動,做好引導者

(1)發現勞動契機,給予即時支持。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在勞動能力水平方面是不同的,對動物喂養及照顧的關注程度和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在飼養勞動中的能力培養機會,并給予及時、適宜的引導。如大班幼兒在喂食動物時,動物的食槽里剩余的食物引發了孩子的討論:有些孩子認為應該倒掉剩食,保護動物健康;有的孩子認為這樣會浪費掉很多食物。老師從幼兒的表現中捕捉到了勞動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思考:每天喂多少次?每次喂多少量?如何為動物準備適宜的食物?于是孩子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談了解了動物的飲食規律,制定了喂食計劃表及記錄表,并通過稱重的方式來控制食物的量。既解決了問題,又很好地激發了大班幼兒的勞動行為,使其萌發了勞動成就感,培養了勞動能力。

(2)培養勞動技能,實施多元指導。幼兒在飼養勞動過程中,會遇到因自身認知水平或能力水平的局限而無法完成的勞動,需要在成人的幫助或指導之下來進行。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傾聽等方式了解幼兒的困難和需要,多種形式指導幼兒掌握相關勞動的技能與方法,與幼兒一起共同完成勞動活動。同時,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教師也可以創造機會讓幼兒參與相似的自我服務勞動,提高幼兒的動作技能,如準備餐食、清洗餐具、清潔衛生等鍛煉幼兒手眼協調、手部肌肉控制能力的生活勞動,在鍛煉幼兒勞動能力的同時,感受成功的快樂。

(3)引發勞動思維,進行持續推動。老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把勞動機會交給幼兒,讓幼兒自主規劃、設計選擇完成勞動任務。飼養勞動時幼兒會遇到問題,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會有分析、比較、判斷、總結等思維活動,有團隊合作、分工、協商、討論等社會學習,這時勞動的價值就不再僅僅是動手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從規劃到解決問題,高階思維也得到了鍛煉。如孩子發現剛出生的魚寶寶會被魚媽媽吃掉,為了保護魚寶寶,孩子們提出了要給魚媽媽做個“產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斷地解決問題,又遇到新的問題,再探索、再實踐,老師則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支持和幫助孩子們通過思考、查找、操作、照顧、觀察、記錄、表征等多種方式,為魚媽媽和魚寶寶制造出一個個更為合適的“產房”,讓產房中的環境、空氣、食物都更加能夠滿足魚媽媽和魚寶寶的需求。孩子們在勞動中習得了飼養工具的投放和飼養魚的方法,還在親身體驗中提升了飼養勞動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從而萌發了對飼養勞動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珍愛生命的情感。

3.“支持”幼兒勞動,做好追隨者

(1)共創游戲情境,激發勞動興趣。如孩子們得知兩只小鴿子相互追逐跑、啄脖子可能是因為“相愛”了,她們決定要給小鴿子辦一場“婚禮”,在“婚禮”的籌備過程中,孩子結合自己看到過的生活中成人婚禮的經驗給小鴿子打掃“婚房”、裝飾環境、準備食物,在“婚禮”游戲中進行著各種勞動;再如小朋友發現小香豬身體里發出異樣的味道,決定給小香豬洗個澡,從準備洗澡用具到商量分工內容再到共同合作幫助小香豬洗澡,孩子將生活中爸爸媽媽給自己洗澡的經驗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幼兒的勞動帶著自由、自主、愉悅的游戲精神,幼兒就會把這種勞動當作一種游戲去看待和進行,并且興趣濃厚。

(2)營造互動氛圍,明確勞動任務。如幼兒在飼養刺猬的過程中,發現小刺猬到處拉糞便,就提出“如何幫助小刺猬養成固定排便地方的習慣”這一想法。教師對幼兒的想法給予肯定,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實踐,幫助幼兒建立實施調查的路徑,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兒自己驗證自己的想法。幼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通過不同的勞動嘗試解決問題,最終獲得了經驗,勞動技能及能力也得到提升。

圖1 幼兒基于問題情境勞動實踐后的記錄表征

(3)提供適宜工具,支架勞動行為。面向不同年齡幼兒的飼養勞動,其勞動工具的種類也應隨著勞動任務的不同而改變,要體現適宜性。小班幼兒的勞動相對比較簡單,大班幼兒小肌肉動作有所發展,動手能力加強,且有了一定的任務意識,他們的勞動范疇更加寬泛和深入,需要相應的能夠支持其持續勞動探究的工具及環境。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齡段幼兒飼養勞動工具及勞動能力對比表

4.“激勵”幼兒勞動,做好評價者

(1)共享勞動成果,增進成就感。教師在幼兒勞動之后,要能夠及時地引發幼兒對勞動成果的關注,讓孩子充分體驗勞動給我們帶來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增強幼兒的成就感。如孩子嘗試給小兔子搭窩,從最初的自主使用游戲材料為兔子打造共同家園的搭窩體驗,到發現“兔子逃家”行為嘗試使用不同的勞動工具、借助適合的勞動材料兩次提高兔窩圍欄高度防止兔子跑丟,最終完成了飼養環境的打造。老師將孩子搭窩的過程記錄下來,分享給全班小朋友,肯定了孩子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讓大家體會到小兔子安全、適宜、美觀的棚舍是孩子不斷思考、努力勞動的成果,進一步感受勞動給動物生長環境帶來的改變和勞動的價值,從而激發了幼兒勞動的內部動機,提高了幼兒的勞動能力。

圖2 不同工具、材料搭窩勞動前后對比圖

(2)發揮榜樣作用,加強示范性?!澳7率怯變哼M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良好的榜樣示范會帶給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成人的一言一行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勞動行為和語言來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碑斢變涸诿刻斓膭趧訉嵺`活動中對勞動的意義有了認同感和責任感,就會引發幼兒間的相互評價及欣賞,那么幼兒主動參與勞動的意識與信念就會逐步建立起來,勞動技能與能力自然也會在日復一日的勞動實踐中獲得發展。

總之,飼養活動中幼兒勞動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育理念、指導策略是關鍵。教師只有擁有正確的兒童觀,真正地“讀懂”兒童、“看見”兒童、“支持”兒童、“激勵”兒童,才能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觀察、引導、追隨、評價幼兒的勞動行為,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養成幼兒的勞動品質,從而不斷提升幼兒的勞動能力。讓勞動真正地植根于幼兒心靈,促進幼兒終身、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月琴,趙杰.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01).

[2]楊巍.幼兒園勞動教育中主動學習及支持策略[J].學前教育,2023(01).

猜你喜歡
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