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辭·漁父》與汨羅文學

2024-05-09 04:00孫明君
古典文學知識 2024年4期
關鍵詞:汨羅漁父楚辭

孫明君

汨羅文學成熟的標志

《楚辭·漁父》云: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彼烊?,不復與言。

舊說或以為《楚辭·漁父》為屈原自作。說見王逸《楚辭章句》:“《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間,憂愁嘆吟,儀容變易。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時遇屈原川澤之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蓖醴蛑冻o通釋》所見略同:“《漁父》者,屈原述所遇而賦之?!卸鲋?,以明己非不知此,而休戚與俱,含情難忍,修能已夙,素節難污,未嘗不知冥飛蠖屈者之笑己徒勞,而固不能從也?!?/p>

《漁父》非屈原自作甚明。若是屈原自作,作者不會自云“屈原既放”?!峨x騷》等篇中屈原以“余”“吾”自稱;“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等句是他人眼里的屈原形貌,不能看作作者的自我描??;《漁父》以“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不復與言”結尾,說明這篇文章的重點人物是漁父,起碼漁父是重點人物之一。如果是屈原自作,應該不會以漁父結尾。

《史記·屈原列傳》云: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司馬遷把屈原與漁父的對答看作為一段真實的歷史記錄,遂把《漁父》主要內容錄入傳中,但并沒有說明此為屈原作品摘錄。他也沒有引用“漁父莞爾而笑……不復與言”一段,因為這個結尾與塑造屈原形象無關。

《楚辭·漁父》的作者應該是一位汨羅人。王逸《楚辭章句》并不否認楚人參與《漁父》的后期創作:“(漁父)時遇屈原川澤之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惫簟肚x今譯·后記》明確推斷《漁父》是楚人的作品:“應該是后人的著作。但作者只是把屈原作為題材而從事創作,并無存心假托。它們之被認為是屈原作品,是收輯《屈原賦》者的誤會。這兩篇(《卜居》《漁父》)由于所用的還是先秦古韻,應該是楚人的作品。作者離屈原必不甚遠,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闭f楚人并沒有錯,這與汨羅人也不矛盾。寬泛一點說是楚人,具體一點說是汨羅人。

《楚辭·漁父》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王逸《楚辭章句》云“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間……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時遇屈原川澤之域”。以上地理環境為汨羅江一帶的景色?!稘O父》中屈原自云“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等句更是直接證明屈原自殺之地是在汨羅。屈原投水自盡,距離他最近的人就是汨羅人,深知其生命終點思想狀態的只有汨羅人,于是他們以屈原故事為題材,創作了《楚辭·漁父》這篇汨羅文學的千古名作。

印證九死未悔的屈原精神

《漁父》通過屈原路遇汨羅漁父之后,兩人之間的對話,表現了屈原生命臨終前的思想狀況,肯定贊揚了屈原明辨是非而絕不同流合污、堅持真理而至死不渝的偉大精神。王夫之《楚辭通釋》曰:“(漁父)閔原之忠貞,將及于禍,而欲以其道易之。原感而述之,以明己非不知此,而休戚與俱,含情難忍,修能已夙,素節難污,未嘗不知冥飛蠖屈者之笑己徒勞,而固不能從也?!?漁父在屈原生前憫其忠貞而殷勤勸告,汨羅人在屈原死后憫原之忠貞而賦《漁父》。

《楚辭·漁父》中兩次寫到屈原對漁父的回答,第一次回答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钡诙位卮鹫f:“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這是屈原離世之前與他人最后的對話,汨羅人忠實記錄了屈原的遺言。

屈原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偉大詩人,具體來說他具有愛國精神、民本精神、求索精神、斗爭精神。為了實現自己的美政理想,他很早就確立了寧死不屈的志向,這個志向反復出現在《楚辭》中?!峨x騷》云:“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薄皣鵁o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思美人》云:“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薄断铡吩疲骸芭R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如果說人在距離死亡尚早的時期,想象一下死亡并不難。到了屈原寫作《懷沙》的時候,到了楚人寫作《漁父》的時候,生存或者毀滅成為一樁迫在眉睫的事。屈原的斗爭精神和赴死決心始終沒有絲毫動搖,《懷沙》云:“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曾唫恒悲兮,永嘆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懷質抱青,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泵鎸μ咸暇蘖?,他沒有任何畏懼,愿意以死亡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漁父》用他者的眼光再現了屈原的思想與性格,足以與屈原的《懷沙》等作品互相印證,充分表現了屈原九死未悔的崇高精神,進一步突出了屈原為理想抱負而獻身的堅定意志?!稘O父》的作者“閔原之忠貞”,對屈原精神進行了真實記錄,為后人了解屈原精神留下了最后的珍貴遺產。

體現兼容并蓄的汨羅精神

《漁父》的作者一方面歌頌屈原,肯定屈原,同時又具有兼容并蓄的開闊心胸,也為我們塑造了汨羅隱士的形象。漁父提醒屈原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他的勸說出于一片好意。朱熹《楚辭集注》:“漁父蓋亦當時隱遁之士,或曰亦原之設詞耳?!蓖醴蛑冻o通釋》曰:“江漢之間,古多高蹈之士,隱于耕釣,若接輿、莊周之流,皆以全身遠害為道。漁父蓋其類也;閔原之忠貞,將及于禍,而欲以其道易之?!庇衷唬骸熬佑鲇械绖t行吾志,無道則全吾身,何凝滯之有哉?”按照王夫之的說法,江漢之間活躍著一大批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高蹈之士,漁父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這從側面說明汨羅一帶文化氛圍濃郁,形成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士人群體?!冻o·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便枇_漁父是一位知書達理的高士,他代表了汨羅隱士群體的思想境界。他溫文爾雅而不咄咄逼人,他允許不同見解的存在并予以尊重。在聽到屈原的陳述之后,他知道士各有志,無法勉強,于是瀟灑離去。

《楚辭·漁父》與《莊子·漁父》的關系。漁父是先秦時代的隱士,他常常與道家思想聯系在一起,成為道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肚f子·漁父》為莊子后學所作,意在表現莊子后學中“法天貴真”的新思想,與《楚辭·漁父》相比,它更加具有學術性。在《楚辭·漁父》中漁父則主張賢者居世順時而變,與時推移,不凝滯于物。這種處世觀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莊子思想,可以說是廣義的道家思想中的一派。而《楚辭·漁父》中的漁父是為了解決屈原的現實問題而幫助屈原分析問題,所說的也符合人之常情,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肚f子·漁父》是現存“漁父”文獻中的第一篇作品,《楚辭·漁父》是第一篇模擬前人名篇的同名作品。兩篇《漁父》先后問世說明中國文學中的“漁父”體文學在先秦時代已經成熟,即將對后世漁父體文學產生重要影響。

《楚辭·漁父》的作者并不排斥屈原的選擇,他尊重屈原的選擇,敬仰屈原的人格。但比較起來,他似乎更欣賞漁父的處世態度。作者自己很可能就是一位隱于耕釣的高蹈之士。兩位人物并存于文章中,充分說明汨羅文學的巨大包容性。

《漁父》作為汨羅文學的開山之作,描寫了汨羅山川河流,歌頌了屹立在汨羅江畔的偉大詩人屈原,塑造了汨羅隱士形象,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作為汨羅文學典型的《楚辭·漁父》具有與其他《楚辭》篇章鼎足而立的藝術價值。

猜你喜歡
汨羅漁父楚辭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丁酉端午前重讀《漁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漁父
明朝散發弄扁舟——“漁父”形象解讀
屈原和楚辭
秋夜讀《楚辭》
吊屈原
“蘇世獨立”與“遁世隱逸”——《漁父》主旨分析
自心間,辟一彎汨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