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廉政建設經驗與當代啟示
——以貞觀之治為例

2024-05-10 04:14饒旭鵬
關鍵詞:貞觀唐太宗監察

饒旭鵬, 王 洋

(蘭州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蘭州 730050)

中國古代的各朝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吏治,在廉政建設方面有許多可借鑒的內容。當前,對于古代廉政建設經驗與當代啟示的研究主要從中國古代廉政建設的歷史和經驗、中國古代廉政建設的精神價值、中國廉政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實踐價值、中國古代廉政建設的制度,以及中國古代廉政建設中對于官員的選拔和考核等幾個方面展開。通過對古代各時期廉政建設的深入研究,分析得出中國古代的廉政建設經驗對于當代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這種價值不僅存在于歷史、文化和思想層面,也體現在當前的政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貞觀之治作為中國古代的盛世之一,其廉政建設展示中國古代廉政建設的經驗和成功實踐,體現中國廉政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實踐價值。通過分析貞觀之治中的廉政建設,結合時代背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當前加強反腐倡廉、完善廉政建設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貞觀年間廉政建設的時代背景

貞觀之治是我國古代的治世典范,為后世歷朝歷代君王所效仿。廉政體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治理效率和治理效能起到關鍵作用[1]。新時代重溫貞觀之治的廉政建設實踐,探索貞觀年間因加強廉政建設而引起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分析其加強廉政建設的歷史背景,探究其加強廉政建設的原因,把握廉政建設的重要性。

隋朝大業年間,隋煬帝耗費大量財力人力營建東郡,后因運輸不便,不顧百姓疾苦修建大運河,對待貪官心慈手軟,使得中央乃至各地官員放肆斂財、賣官鬻爵等現象屢禁不止。大業七年,因山東、河南水災,各地民不聊生。大業八年,隋煬帝不顧百姓安危,濫用國力,多次發動戰爭,三征高麗,隨后全國各地發動叛變。大業十四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唐朝建立初期,由于長期戰亂,各地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經濟發展低迷。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李淵禪讓帝位,李世民即位,改年號為貞觀。

唐太宗李世民憂患意識極強,能夠居安思危,從隋朝的滅亡中汲取經驗教訓,深刻認識到大業年間吏治的不足,充分領悟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從而身體力行從儉戒奢,同時要求中央乃至各地官員廉潔從政,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設立“三司”監督監察,以加強廉政建設,營造清明的政治環境。隨著政治環境的清朗化,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也得到改善。

貞觀初年,政治上,唐太宗對內選賢舉能,從諫如流,整飭吏治,完善體制,頒唐律安民生。對外平定突厥、吐谷渾、薛延陀等地,與吐魯番和親,并加強與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進而平定四方。經濟上,唐太宗體恤民情,調整政策,施行均田制、不奪農時、輕徭賦稅、扶持商業。同時,唐太宗崇尚節儉,以身作則,曾遣散宮女三千名,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免四方珍貢。這使得百姓可以休養生息,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文化上,唐太宗即位后為加強文化建設,在原有文學館基礎上設立弘文館,重建地方學校,擴充國子監,撰經修史,復興文教,同時鼓勵四方君長派遣留學生,加強文化輸入與輸出。隨著各項有力措施的實施,形成良好的政治風氣,經濟文化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從而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

二、貞觀之治中廉政建設的主要內容

貞觀之治盛世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當時的吏治,唐太宗詳細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面對腐敗現象依法懲治,加強日常的監管監察。此外唐太宗善于納諫,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勞民傷財、奢靡浪費等現象,使得官員們紛紛效仿。隨著廉政建設不斷加強,清明的政治環境逐步形成。

制定法律法規,形成吏治的強制力。從貞觀初年正月開始著手修訂完善法律法規。唐太宗曾多次組織名臣研究立法工作,由長孫無忌修訂的《貞觀律》有著完備的法規體系,被后世流傳。在修訂法律時,從官吏的選舉任用到考核管理,從監察督察到懲治腐敗都制定相關法律。第一,在官吏的選舉任用方面完善科舉制度,用科舉制度取代隋朝的薦舉制度,進而杜絕賣官鬻爵等現象。第二,在任職方面堅持以回避為主的任職制度:地方官任職時需要避本籍,除京兆、河南以外,地方的刺史、縣令等不得在本籍任職;中央高官之近親避任京,親人不得于京都及郊具任職;中央高官子弟不可擔任諫官、任監等職;有親戚關系者不可同署聯事、同一理事部門供職;官吏不得在轄區內娶親。在考核管理方面,廉潔和政績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廉潔奉公則作為首要考核的因素不容置疑[2]。第三,《唐律·職業律》中有對中央和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以及對司法審判權力中訴訟、斷獄等司法行為的監察與考評。第四,在監察監督方面,《唐律疏議》中職制篇、既庫律、擅興律對監察官員的監察范圍和監察職責作出規定,主要是對徇私舞弊、徇私枉法行為的監察和糾察,以確保督促官員能夠潔身自好。第五,在懲治方面,《唐律疏議》中《職制》提到:“諸監臨主司受財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絞?!薄爸T監臨之官,受所監臨財物者,一尺笞四十,一疋加一等;八疋徒一年,八疋加一等;五十疋流二千里?!?/p>

貫徹依法行政、依法執政思想,樹立關鍵典型,形成震懾。一方面,唐太宗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狠抓落實,抓住關鍵典型。李道宗因貪贓入獄,唐太宗堅決依法判決,罷免李道宗官職,削其封邑。李愔也曾因不顧農時田獵,任意踐踏莊稼,無理毆打封地縣令被貶至偏遠貧瘠之地。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盵3]2因此,在加強廉政建設時始終以百姓為先。貞觀五年,太子行冠禮,二月為吉,但唐太宗因二月正值關中春耕,為大忙季節,故改至十月。貞觀十二年,唐太宗途經洛陽,蒲州刺史趙元楷因“盛飾廨舍樓觀”,征調百姓迎車駕被怒批。另一方面,從中央至地方官員均以唐太宗為榜樣,廉潔從政。貞觀三年,魏征因不講禮儀被人告發,究其根本是家中房屋不夠,以至祖先牌位被供奉于臥室。貞觀七年,戶部尚書戴名胄去世,家中只有一幢面積極小的房產,以至連一個吊唁儀式的空間都沒有。唐太宗以身作則,官員紛紛效仿,君臣互勵,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相得益彰的局面。

完善監察制度與監察機制,防止腐敗現象滋生。對于監察制度的完善,《唐律疏議》中有詳細記載,在上文制度層面已說明。貞觀時期的監察體系包括御史臺監督百官、諫官監督君主、掌封駁之權者上下監控[4]?!叭尽钡慕⒋偈瓜嗷ブ萍s、互相監督的司法體系形成,這與孟德斯鳩提出用三權分立的辦法來限制君主的權力,剝奪君主及其政府干預司法事務的權力有著相似之處。在具體實施上,從唐太宗自身而言,諫官制度的產生是為了避免執政者濫用職權,在執政者作決定之前,諫官會監督,避免出現錯誤;門下省中給事中,可對皇帝發出的錯誤詔書、命令行使封駁權,監察、封還皇帝的權力;御史臺可對皇帝發出的錯誤詔書和命令原封還回、修改還回、不予下發,甚至可不予執行,需指出這里的史詔命請不奉是貞觀時期對監察制度的創新,以上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封建君王形成監督;針對官員而言,監督、御史可日常監督百官?!短屏洹分杏涊d,御史可對百官行使糾舉之權、推鞫獄訟,其職責為奏彈、三司、西推、東推、贓贖、理匭。平日御史也可監察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員,若官員存在不良行為,御史可彈劾并檢舉。此外,將全國政區劃分為十道地方裁并州縣,中央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隨時派官巡察十道,這為中央巡視考察提供了便利。并且根據對地方官員品行、政績等方面的考察結果進行賞罰,形成賞罰制度,懲治慵、拖、怕、貪等現象,進而遏制腐敗的形成。

宣揚廉政文化,促進清明政治環境的形成。古有修身齊家而后治天下,揭示我國古代廉潔文化建設是遵循個人—宗族—邦國—天下的邏輯順序逐漸推廣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5]。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貞觀年間的廉政建設。在唐代所形成的“四善二十七最”中,“四善”的徳義有聞、清慎明著、恪勤匪懈都是對廉政的要求。貞觀年間,唐太宗以身作則,崇尚節儉,在位期間減少大興土木,未修建新殿,即位后所住宮殿都為隋朝所建。并且對于一些腐敗現象專門作出規定,如下令禁止地方進貢珍奇寶物,禁止沿襲隋朝厚葬之風等。唐太宗能夠始終做到從簡戒奢,離不開他的善于納諫。作為封建帝王的李世民并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他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評,并勇于“自我革命”。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東巡洛陽,因生活條件問題遷怒臣下。魏徵引用隋煬帝因巡游時吃不到美味佳肴或供奉不精而責罰臣下之事規勸唐太宗。貞觀十三年,針對唐太宗出現追求奢侈享受的苗頭,魏徵奏寫《十漸不克終疏》,指出唐太宗存在十個方面“漸不克終”的弊病。隨后唐太宗將《十漸不克終疏》寫于屏風之上,“朝夕瞻仰”,不斷警示自己。唐太宗在位期間除了用法律對官員形成剛性制約,還通過戒奢倡廉的廉政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大臣們。首先,當時的科舉考試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之一,這為廉政文化的傳播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唐太宗常與大臣們提及廉政問題,在《貞觀政要》中有較多的記載,如:“群臣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實可為笑?!盵3]299“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3]294致使中央乃至各地官員均以廉潔為準則。廉潔文化廣為傳播,促進當時清朗政治環境的形成。

三、貞觀之治中的廉政建設對于唐朝及其后各朝代產生的影響

貞觀初年,唐太宗推行一系列節儉戒奢國策,遏制貪污瀆職、濫用職權等現象的形成,促進政治環境的不斷清朗化,為貞觀之治的出現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礎,對當時唐朝的發展乃至后世各朝各代的發展都產生深遠影響。

貞觀之治中的廉政建設對于唐朝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貞觀年間,廉政建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貞觀之治出現。由長孫無忌等人編寫的《唐律疏議》對于官員的日常管理、監管監察等方面都予以完善;腐敗典型的懲治、廉政文化的傳播、科舉制度的完善等,為貞觀年間良好政治環境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唐太宗改革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三省制度,制約三省的權力,并將三省之間權力均衡化,加強三省之間的獨立性,盡可能地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三省對貞觀時期決策的出臺與付諸實施的復奏、駁回等,一定程度上確保政策的科學。另一方面,在唐朝后續300年的發展中,貞觀之治中對于加強廉政建設所產生的一系列措施,為唐朝后續廉政建設的發展奠定基礎,在廉政建設的不斷推進中,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得到發展,這為唐朝后續300年的發展尤其是開元盛世的出現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奠定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唐太宗言傳身教,太子李治儉以養徳,中央乃至地方官員都嚴于律己、克勤克儉,隨著廉政建設不斷推行、廉政文化廣泛傳播,唐朝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中值得濃墨重彩抒寫的一個朝代。

貞觀之治中的廉政建設對唐朝之后各朝代產生影響。貞觀年間,“天下大捻,流散者閑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資糧,取給于道路焉”[6]。這樣的社會環境被后世者所向往,貞觀之治也被后世者所追慕。貞觀年間唐太宗注重法律的修訂,由長孫無忌等人編寫的《唐律疏議》共十二篇,涵蓋范圍甚廣,是中華古代法律的典型代表,體現著中國古代的法制水平,在世界法制史上有著頗高的地位,對后世乃至周邊國家的制度建設產生深遠影響。制定的各項制度堪稱完備,如肇始于魏晉南北朝的三省六部在貞觀年間得到完善,隨后被宋、遼沿用;科舉制度自創立以來成為封建制度下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影響著后來歷朝歷代的制度發展。此外,記錄君臣事跡的《貞觀政要》“從君道政體到任賢,從求諫納諫到君臣鑒戒,從封建到擇官,從尊師到教戒、規諫太子,從仁義忠義到公平誠信,從儉約謙讓到慎言慎行”[7]等各個方面描述貞觀年間的治國方略,被后世廣為流傳,是歷代皇帝的必讀書目。貞觀之治為后世提供治世的參考范本,成為后世治世典范,唐太宗也因此成為后世封建帝王的榜樣。

四、貞觀之治廉政建設的當代啟示

貞觀年間的廉政建設影響甚廣,對唐朝之后歷朝歷代的廉政建設產生重大影響。腐敗是危害黨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8]。當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貞觀之治中廉政建設的部分內容,對于在黨帶領人民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斷前進的新征程中,在反腐敗斗爭已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新局面下,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也為黨尋找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道路指明方向。在黨的百年執政過程中,腐敗是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痛恨的現象。要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9],才能夠消滅腐敗,才能確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完善制度建設,推進反腐倡廉規范化?!耙渣h的十八大為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反腐敗斗爭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轉變?!盵10]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要加強廉政建設,就要深刻把握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第一,深刻認識制度建設對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盵11]因此,在新的征程中仍要以制度建設推進反腐敗斗爭。第二,加快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修訂整改一系列關于黨的紀律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規章制度不斷形成,盡可能涵蓋各種腐敗情況,避免出現“鉆空子”的情況,形成制度保障。仍需根據腐敗案例的多樣性、特殊性不斷修訂現有相關法案。例如根據具體情況、時代發展需要,修訂網絡監督、預防職務犯罪等反腐敗法規?!耙逊锤ㄒ幹贫鹊幕\子扎細扎密扎牢,必須做到前后銜接、左右聯動、上下配套、系統集成?!盵12]從而不斷推動反腐倡廉制度的系統化、規范化。第三,確保法律法規剛性運行。要加大監督監察,增強黨章黨規意識,培養法治觀念,對腐敗現象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確保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地生根。

弘揚廉政文化,促進政治環境清朗化。唐太宗在位期間形成的良好政治環境、社會環境被人們所追慕。探究其原因,不僅因為有著完善的法律制度,還因為自上而下所形成的廉政文化。就政治環境來說,從君王到百官、從中央到地方,廉政文化在當時廣泛傳播。從系統維度看,廉政制度、廉政監督等與廉政文化并不是分隔的,而是客觀內在地聯系著[13]。因此,為加強廉政建設、防止腐敗現象滋生,就要發揚廉政文化。第一,用馬克思主義廉政文化武裝思想。我們要研究馬克思所關注的黨的建設問題,要用馬克思主義廉政思想武裝自己,以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為指導,深刻理解公仆理論,“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廉政文化建設立場,也要堅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導向”[14],進而防止“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同時,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思想促進行動,以行動驗證思想[15],依靠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強大理論武器來解決腐敗問題。第二,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家風文化。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風的重要內容,“從中華傳統家訓中可以窺見傳統家風中所秉承的廉政價值觀,比如《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16]。在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更應該在家庭家教家風上下功夫,進而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第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覺。法治與德治都是手段,但要形成不想腐的政治自覺就必須加強徳治。加強社會廉政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第四,樹立廉政模范,發揮榜樣作用。做好廉政模范宣傳,并根據實際進行褒獎。開展學習活動,廣泛深入學習廉政模范的事跡,充分發揮模范的帶頭作用。第五,大力宣揚廉政文化,形成廉潔從政的文化氛圍。將廉政文化融入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發展教育、博物館等文化事業活動中,從而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促進良好政治環境的形成。

堅持自我革命,確保廉政建設持續化。自我革命作為中國共產黨實現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被概括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在黨的二十大中被認作是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盵17]這為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找到新答案。當前世界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在第二個奮斗目標新征程開啟之時,要確保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就要始終堅持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更全面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打好廉政建設的持久戰。第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準政治方向,加強自我革命。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從嚴治黨的首要準則,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從政治高度認識腐敗問題。第二,加強思想建設,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出發感受共產黨人的先進品格,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自我革命精神,從思想上對腐敗現象形成抵制。第三,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是黨推進自我革命的主要形式,需要一以貫之,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根據時代的變化,擴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角度,并以制度保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持續開展,盡可能保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持續化、多維化。第四,結合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深入推進自我革命。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所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為導向,通過自我革命,完善各項制度體系,解決好黨的自身問題,使自我革命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五、結語

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力圖全面描述唐太宗時期的政治環境,剖析唐太宗時期的吏治,總結貞觀之治時期的廉政制度,在清晰把握歷史脈絡的前提下,解讀貞觀之治時期的廉政建設,分析貞觀之治時期唐朝繁榮的歷史現象以及加強廉政建設在貞觀之治中的重大作用。樹立遠大歷史觀,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廉政建設的文化資源,回顧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的實踐歷程及歷史經驗,在正確認識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與任務后,以史為鑒,結合當前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的時代條件,深刻認識反腐倡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對此,要在新的條件下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反腐敗斗爭,大力弘揚廉政文化,以完善的法律法規推進廉政建設,堅決與腐敗現象斗爭到底,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使黨在歷史的長河里永不變色、永不變質,確保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猜你喜歡
貞觀唐太宗監察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淺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唐太宗是被騙死的
唐太宗 善聽勸諫
水政監察
智慧監察“行穩”方能“致遠”
獨立設置“環保警察”促環境監察執法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江西:網上監察“陽光燦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