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規范化管理的必要性與實踐探索

2024-05-10 17:37
關鍵詞:研培遺傳文化遺產

王 春 雯

(蘭州文理學院 教育培訓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民族人民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世代相傳并不斷創新形成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形成和傳承、中華文脈演進和延續的重要“無形”載體。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人才培養是關鍵。經過近20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已經成功建立起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保護的“四級”名錄制度,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保護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從長遠發展來看,人才奇缺仍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掣肘難題。為應對非遺項目后繼乏人,廣泛培訓傳承人群是當前非遺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對非遺人群研培檔案的規范化管理,也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實施現狀

非遺保護的主要問題是傳承人群的斷裂,現有傳承人隊伍高齡化現象突出,單純口傳心授的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已不適應現有年輕群體的學習和生活方式[1],通過委托高校對非遺傳承人群大面積培訓,提高傳承人群的學習能力、傳承水平,進而提高傳統工藝的品質,擴大中國傳統工藝品市場認知度和市場份額,促進傳統工藝更加廣泛地走進現代大眾生活,相應帶動千家萬戶就業,才能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一)研培主體:從傳承人到傳承人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中并沒有“傳承人”這一概念,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是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又提出了“傳承人群”的新概念,強調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的學員可能掌握著某一種技藝,但還沒有被認定為代表性傳承人,對這樣的人群做培訓,能夠把傳承人的隊伍擴大[3]。與此相適應,參與研培工作的教師需要廣泛邀請非遺傳承人、工藝大師、行業和企業專家,共同組成教學團隊。

自2015年“研培計劃”實施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把信嘤媱潯钡膶嵤ο蠓譃檠行藓团嘤杻煞N類型。研修班主要面向具有較高水平、掌握核心技藝的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其弟子,通過專業理論學習、案例研討、創作實踐等方式,幫助傳承人及其弟子提高文化藝術修養,拓寬行業視野,激發創作潛能,拓展應用空間,推動合作交流,解決發展難題。培訓班則主要面向非遺就業工坊、合作社等相關人員,幫助學員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所持有技藝的把握,拓寬眼界和知識面,提高傳承實踐能力。

(二)課程設置:從理論提升到實踐賦能

傳承人研修培訓課程可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三個部分,研修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拓展其他部分。

基礎課程著重幫助傳承人加深對非遺政策法規,傳統文化和所持項目文化內涵,技術原理的認識和理解。作為基礎理論知識傳授,該類型課程的教學仍然偏向于傳統,主要采取演示、傳授、講座、研討交流等形式進行,對傳承人群的研培活動起到了理論指引的作用。

拓展課程主要包括與非遺項目相對應的專業理論知識,企業管理、產品銷售的知識和技能訓練,數字化記錄保存和線上宣傳推廣,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通過案例研討、實地考察等形式,深入行業或典型地區進行互動交流。

實踐課程著重幫助傳承人將自身技藝進行實踐創作突破,強化專業訓練,幫助傳承人了解和掌握新的工具、材料和方法,實現合作和創新。在研培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同行交流、成果展示、社會服務等形式的課程,有計劃地安排非遺展示展演、傳承人對話、傳承人與市場對接等活動。

(三)教學管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活動,對參與院校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教育培訓活動的更高要求,要通過多元的教學形態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角色轉化。授課教師在以本校師資為主的同時,還要廣泛邀請相關領域國內外專家和相關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資深從業者授課,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研培課程。

為了研培活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學員組織與遴選上也必須下足功夫。學員遴選應優先考慮非遺項目主要流布區域的傳承人,優先選擇有較長從業經歷、能夠發揮骨干帶頭作用的人員。學員名單由各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和承辦院校聯合確定,不得出現院校自行招生、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完全不參與的現象。如此以來,就能確保真正有研培需求的學員走進課堂,也才能確保研培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實效。值得一提的是,學員回訪的常態化開展,為專業院校走向田野、走進社區打開了一扇大門。由此,許多院校探索出富有特色的研培工作經驗,為非遺系統性保護提供了新支持。

(四)成果管理:從“展示展演”到“跟蹤回訪”

研培教學活動的完成并不意味著研培計劃的結束,除了結業展示展演活動,參與院校還要廣開門徑積極傳播研培成果、拓展展示方式。

加強對學員的持續跟蹤回訪是承辦院校研培活動的延續,深入學員所在地、所在行業、所在企業進行回訪,對評估教學效果、總結研培經驗、改進課程設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院校加強與社區交流互動的有效形式。

作為集教學、科研、實踐于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項目,研培計劃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建立起的專業院校參與非遺保護的工作機制,建立了一支參與非遺保護的教師骨干隊伍,促進了各行各業專業人才以院校為平臺投身非遺保護工作,是非遺系統性保護的創新探索。研培計劃引入高校等專業教育資源,踐行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等非遺保護理念,拓展了非遺保護的方式方法,激發了非遺項目的傳承活力,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抓手。

二、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管理的現狀

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各類文件的轉化形態和相關信息的原始記錄。隨著工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非遺生存的土壤和非遺資源正在快速流失,加上非遺傳承人青黃不接和不斷老去,非遺檔案資料的采集和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面臨著嚴峻形勢。正如馮驥才所說:“非遺是非物質性的,活態和動態的,大多沒有文字記載,歷史上沒有檔案。所以,為非遺建立檔案是最具根基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币虼苏f,非遺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是非遺保護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非遺檔案是非遺保護成果的重要體現形式。

(一)建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的意義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實施以來,參與院校越來越多、受訓學員越來越多、實踐經驗越來越豐富,在這個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檔案材料也越來越豐富,唯有科學系統地采集、保存和使用好這些檔案資料,才能確保非遺傳承人群研培工作和非遺項目保護有憑有據、傳承有章有序,實現非遺保護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目前,在“四級”名錄制度的指引下,近些年來,對各級非遺傳承人特別是國家級傳承人的檔案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非遺傳承人群檔案建設與管理在非遺各項工作中仍屬薄弱環節,各地進展不平衡,整體水平不高,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比較突出,亟待解決。非遺檔案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的管理尚無規范要求。因此,建立非遺傳人群規范化的檔案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非遺傳承人群檔案建設的問題梳理

目前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檔案主要依托各級非遺保護中心保管,內容上以口述檔案及文字、圖片、視頻檔案為主。整體來看,普遍存在檔案資料分散、共享度較低,以及數字檔案和實物檔案多頭管理、采錄和管理耗能過多等問題。再加上由于管理人員變更、管理制度不嚴謹、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缺乏等原因,在非遺普查中收集的珍貴作品遺失后,隨著非遺手藝人離世和老齡化再也無法彌補[4]。

同時,對于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更是缺乏統一標準和要求,沒有制度規范保障,作為一種動態檔案在收集整理和保存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三、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的歸檔與管理

實踐證明,研培計劃對整個非遺保護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打通和鏈接了上至國家戰略、締約國職責,下至個體發展、社區參與等各個層面的工作,解決了非遺保護中的諸多難點問題,從多個方面、不同維度對參與各方產生了積極意義,推動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內涵式發展,促進了非遺保護理念和理論研究走向深入,豐富和發展了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運用“正規與非正規教育”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具體實踐。其作用有可持續性,是長遠的、廣泛的,更是極具發展性的。作為集教學、科研、實踐于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項目,研培計劃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建立起的專業院校參與非遺保護的工作機制,建立了一支參與非遺保護的教師骨干隊伍,促進了各行各業專業人才以院校為平臺投身非遺保護工作,是非遺系統性保護的創新探索。研培計劃實施以來,非遺人才更多了,傳統技藝更精了,專業技術更強了,發展視野更寬了,非遺“朋友圈”更廣了,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更深入了。

(一)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的形態

2011年,我國通過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其中第三條規定,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鑒別、認定、記載、建檔等手段加以保存,對能夠體現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相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傳揚、傳承等方式加以保護。國際在關于對非遺的保護方面,早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就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其中第二條將“保護”定義為通過相關措施,達到保障無形文化遺產生命力的目的,其中包括遺產和各方面的認定、建檔、研究、儲存、保護、宣揚、傳承和振興,并明晰提出了“建檔保護”這一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通常是依靠口傳心授、口傳身授的方式,由年長者帶領年輕傳承者,參與到某一項戲劇戲曲表演、手工技藝、藝術觀念等的學習之中,使其逐步掌握非物質文化的表現或表達方式,而不是利用文字進行非遺技藝的記錄和總結傳播,因而容易出現文化傳承的斷層問題?!巴ㄟ^搜集、記錄、分類、編目等方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建立完整的檔案。采取拉網式普查的方式,全面掌握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保護現狀以及存在問題,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和數據庫”。大力開展非遺口述檔案的采集、整合工作,通過文字、錄音、視頻等方式,進行不同非遺口述檔案的記錄與分類管理,以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與傳承。

(二)非遺傳承人群研培檔案的歸檔

研培工作是提高非遺傳承人群業務能力和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利用的必要條件。為了提高培訓效果和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研培檔案顯得尤為重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檔案對于提高研培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和發展需求,不斷完善和改進培訓檔案,以提高培訓效果和管理水平。根據研培工作實際,研培檔案有以下主要內容:

1.計劃類檔案

培訓計劃是指對非遺傳承人群進行培訓的計劃和安排,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要求等。在建立培訓檔案時,應該將培訓計劃作為檔案的主要內容之一。非遺研培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參與院校要扎實做好研培任務前期調研,開展項目研究,摸清項目存續狀況、傳承人現實需求等,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授課內容、細化課程設置,形成具體研培任務的工作方案。授課教師以本校師資為主,鼓勵邀請相關領域國內外專家和相關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資深從業者授課。鼓勵形成本校特色研培課程。研培任務所屬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會同承辦院校開展學員組織和遴選。承辦院校應通過網站、公眾號等渠道向社會公開招生信息。學員遴選應優先考慮非遺項目主要流布區域的傳承人,優先選擇有較長從業經歷、能夠發揮骨干帶頭作用的人員。計劃類檔案是非遺傳承人群研培工作開展的目標和依據的展現,主要由上級文件、院校培訓大綱、課程標準等組成,與傳統檔案相比門類更多更細,可按培訓期數分類歸檔。承辦院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每期研培任務的相關教學材料、課程實踐和考察交流等進行記錄和備案。任務結束后,要對照教學目標,及時向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專業管理機構報送總結報告。

2.過程性檔案

培訓記錄是指非遺傳承人群參加培訓的記錄,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地點、培訓費用、培訓成績等。對于參加培訓的學員,應該建立個人培訓記錄,以便于管理和查詢。承辦院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每期研培任務的相關教學材料、課程實踐和考察交流等進行記錄和備案。任務結束后,要對照教學目標,及時向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專業管理機構報送總結報告。

3.評估性檔案

培訓評估是指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分析,包括培訓前后學員的能力和素質變化、培訓效果的評價、培訓改進的建議等。培訓評估是提高培訓效果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也是建立完善的培訓檔案的必要內容之一。評估和分析的結果應該反饋到培訓計劃和培訓記錄中,以便于管理和查詢。非遺研培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承辦院校應加強對學員的持續跟蹤回訪,評估教學效果,總結研培經驗,改進課程設置,加強與社區的交流互動,并建立學員跟蹤回訪檔案。

四、結語

檔案是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因此,非遺檔案作為記錄非遺信息的第一手資料,對人們理解和研究非遺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但當前,非遺口述檔案建構中還存在采集、開發利用意識不到位,采集標準、錄入方式不規范,非遺口述檔案的可信度遭受質疑,非遺口述檔案價值挖掘不力,建檔存儲不完善等問題。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以非遺的保護為基礎前提,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的調研、建檔、數據庫平臺構建、開發和使用,實現非遺檔案的建立、儲存和利用。

猜你喜歡
研培遺傳文化遺產
非遺傳承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再議研培價值觀
研培人員研培價值觀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