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覺察能力要素探析:概念重構與四要素框架

2024-05-10 07:01齊建芳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4期

摘要:探析情緒覺察能力要素對于情緒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趪鴥韧馇榫w覺察研究領域的新進展,整合當前主要情緒覺察測量工具的結構因素,提出兩個觀點:第一,對情緒覺察的概念內涵應加以重構,即情緒覺察是個體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識別、描述及原因分析的能力;第二,強調對情緒識別結果還需要進一步整理和精細加工,將情緒辨別看作情緒覺察的新要素。在此基礎上,將情緒覺察能力要素結構從包含情緒識別和情緒描述的兩要素框架拓展為四要素框架:情緒識別、情緒辨別、情緒描述、情緒分析。

關鍵詞:情緒覺察;情緒識別;情緒辨別;情緒分析;情緒描述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4-0004-04

情緒覺察是情緒管理的起點、情緒調節的前提條件,也是社會能力的基礎,有助于提高個體的人際互動靈活性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低情緒覺察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同時也影響身體健康,容易導致軀體抱怨、社交焦慮、抑郁和非生產性思維傾向(擔心和反芻)[1]。培養情緒覺察能力有助于個體更好地進行情緒調節,適應復雜社會環境,維護人際關系及保持身心健康[2]。

青少年情緒覺察能力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研究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覺察能力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學生對自己情緒的觀察、理解、體驗等整體水平偏低[3-4]。在高中生情緒智力四個維度(情緒促進、情緒調控、情緒覺察、情緒理解)中,情緒覺察的得分最低,這表明即使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對情緒的感知仍然不太敏感[5]。

目前,國內關于情緒覺察能力要素的系統研究比較欠缺,相關心理課程設計易出現以下問題:情緒覺察指導目標籠統,情緒覺察任務類型簡單化,情緒識別技能訓練表面化,情緒描述技能培養粗糙化,等等[6]。在學理層面上進行情緒覺察能力要素框架的構建研究非常必要,可以為情緒覺察教育目標的細化和操作化、情緒覺察課程內容的系統組織及課堂活動與心理工具的開發提供依據。

一、情緒分析:情緒覺察的應有之義

美國心理學家雷恩(Lane)和施瓦茨(Schwartz)[7]于1987年提出情緒覺察的概念,認為情緒覺察是個體對自己或他人情緒的識別和描述的能力,是一種認知加工能力。目前國內研究對情緒覺察內涵的理解一般采納此界定。然而情緒覺察研究領域近三十多年有不少新進展,對于深入理解情緒覺察的本質有諸多啟發,卻沒有被國內學者及時吸納。

首先是有關述情障礙的研究。述情障礙是指個體缺乏識別和描述自己情緒的能力,換言之,述情障礙的主要表現是情緒覺察的缺失[8]。述情障礙領域的一些研究者認為,情緒覺察除了包括情緒識別和情緒描述,還包括對情緒狀態的原因分析。這種思想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的因素結構中有所體現,TAS-20包含三個因素:情緒識別困難、情緒描述困難、外向性思維[9]。其中,外向性思維指個體難以直面和審視情緒,不善于從心理層面分析情緒原因與意義并理解情緒呈現方式,這個因素實際上以反向方式表明了量表編制者的觀點:情緒覺察蘊含情緒分析。之后,里弗(Rieffe)、奧斯特維爾德(Oosterveld)、米勒姆(Meerum)[10]發展了這種思想,在他們編制的兒童述情障礙問卷(Alexithymia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AQC)中,同樣也包含情緒識別、情緒描述和外向性思維三個因素,并且他們明確指出,將情緒狀態與情境原因聯系起來的情緒分析能力是述情障礙的核心要素。

其次是有關兒童情緒覺察的研究。2007年,里弗(Rieffe)、特沃特(Terwogt)、派特萊茲(Petrides)等[11]編制了兒童情緒覺察問卷(Emotion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EAQ),在這個問卷結構中,明確將分析情緒作為情緒覺察的一個測量維度,并且強調三點:第一,在情緒覺察中,比識別情緒更核心的問題是分析情緒,理解情緒原因;第二,情緒覺察是一種注意過程,它與解釋和評價功能相互關聯;第三,應將情緒覺察與情緒原因、情緒功能聯系起來。情緒覺察不僅是感受情緒,也是思考情緒,這是對情緒覺察概念性理解的一次重要深化。

此外,情緒覺察的提出者雷恩(Lane)[12]最近對情緒覺察的內涵有新的表述,即更精確而復雜的情緒覺察還包括對情緒先行因素和可能結果的分析。這表明,雷恩也傾向于將情緒分析作為情緒覺察的要素之一。

綜上,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的外向性思維維度、兒童情緒覺察問卷(EAQ)的分析情緒維度,以及里弗、奧斯特維爾德、邁爾斯等的主張——情緒覺察涉及個體對自己情緒原因和功能的洞察等,這些研究進展均表明應拓展對情緒覺察本質的理解,將情緒原因分析這層含義納入其內涵。據此,將情緒覺察的概念重構為:個體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識別、描述及原因分析的能力。這個新的界定強調,不但要在感知和描述層面進行情緒覺察加工,還要注重對個體的心理需要、認知評價方式、動機、人格等內在狀態進行分析,對個體情緒覺察所需的認知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情緒辨別:情緒識別結果的精細加工

情緒識別指對個體的生理喚醒、外部表現、主觀體驗進行關注和感知。不少研究者強調在情緒識別(主要涉及對身體喚醒和情緒表現的觀察和感知)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細化和整理情緒覺察結果,提出將情緒辨別作為情緒覺察的一個獨立因素。

國外的研究者在兒童情緒覺察問卷(EAQ)中設置六個因素:辨別情緒(differentiating emotions)、情緒的言語分享(verbal sharing of emotions)、身體覺察(bodily awareness)、情緒表現(acting out emotions)、分析情緒(analyses of emotions)及關注他人情緒(attending to others' emotions)[1]。 其中,身體覺察和情緒表現是經典意義上的情緒識別部分,增加“情緒辨別”以強調對情緒效價、性質和強度的區分。

薩洛維(Salovey)、梅耶( Mayer)和戈德曼(Goldman)等[13]在特質元情緒量表(Trait Meta- Mood Scale,TMMS)結構中提出情緒辨別清晰度這一因素,同樣強調情緒識別的品質和結果。之后,格姆(Gohm)[14]在特質元情緒量表的研究基礎上提出元情緒的三個維度:情緒清晰度(clarity)、情緒注意(attention)、情緒強度(intensity)。其中,情緒清晰度和情緒強度這兩個因素均與情緒辨別相關,強調在情緒覺察中不但關注情緒的類別和分化,也要關注情緒的喚醒度。

據此,將情緒識別的內涵限定為個體對主觀體驗、身體感覺與情緒表現的感知,將情緒辨別作為情緒覺察的一個新要素,以強調對情緒識別結果的進一步加工整理。

三、情緒覺察能力四要素框架

整合現有研究成果,將情緒覺察能力從包含情緒識別和情緒描述的兩要素框架拓展為四要素框架:(1)情緒識別,即對身體感覺和情緒表現的關注和感知;(2)情緒辨別,對情緒效價、類型和強度的區分;(3)情緒描述,用具體的情緒詞匯準確且清晰地標記不同類型和強度的情緒;(4)情緒分析,對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解釋和推論理解。

(一)情緒識別

情緒是由生理喚醒、外顯行為模式和內在體驗狀態等三種成分組成的復合心理現象,識別情緒成分是情緒識別的主要途徑。

內在體驗是情緒的心理實體,構成情緒和情感的心理內容,在情緒系統中起核心作用,它是情緒在意識層面上的感受[15-18]。個體對自己內在感受的注意和現象學體察是情緒識別的核心內容。

個體的生理喚醒狀態或身體變化為情緒識別提供線索。精力充沛與否、心跳加速、腿的抖動、握緊的拳頭等,這些身體緊張反應中蘊含了情緒信息。個體還可以通過關注面部表情、語音語調、身體姿態等來感知情緒。

個體的行為或行為傾向也提供了情緒識別的線索,例如嫉妒可能會帶來攻擊或敵意,羞愧使人產生回避或退縮行為等。特別是對于一些沒有明顯表情信息的情緒,行為或行為傾向對情緒識別顯得非常重要。

除上述情緒線索,情緒識別還涉及情緒情境知覺,即對情緒發生時的場景、事件、人物互動關系等的知覺。不同情緒均有典型情境相對應,例如,焦慮往往與個體面對不確定的危險、威脅或傷害而無力應對的情境相關聯;憤怒往往與被別人故意冒犯、受欺騙、被強迫做事情、被限制、被干擾等相關聯;搬家、分離或親友死亡最容易引起悲傷體驗。人際關系的結構和類型是最主要的情境因素。

(二)情緒辨別

情緒識別的結果有時是明確的情緒類別,但更多時候是比較模糊的,要么缺少情緒強度評估,要么效價相似而較難區分。這對于情緒描述和情緒分析所需信息來說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能提供更精細情緒信息的過渡環節——情緒辨別。

有兩種情緒辨別方式。一種是基于情緒分類取向的情緒類型和強度相結合的方式。情緒具有類型與強度兩方面屬性,由于類型分化增長和強度變化,情緒呈現多樣性。另一種是基于情緒維度取向的愉悅度與喚醒度相結合的方式。情緒有兩個維度——愉悅度和喚醒度,愉悅度是指積極或消極的情緒狀態、主觀體驗的享樂色調,喚醒度是指生理活動和心理警覺的水平[18]。借助由愉悅度和喚醒度交叉構成的情緒四象限,可以辨別絕大部分情緒變異。情緒辨別還可以解決如何標注相似情緒體驗這一難題:在情緒象限圖中,相似情緒在愉悅度上高度相關而在喚醒度上有差異。

(三)情緒分析

情緒是對意義的反應[19]。情緒覺察不僅是感受情緒,也是思考情緒和對情緒意義的洞察。個體通過對自身內在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從而把握深層次情緒信息:情緒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情緒目標指向哪里?

有兩個情緒分析路徑:一是需要及其滿足的指向性形式——目標、愿望等,二是個體對情緒情境和事件的認知評價方式。運用薩提亞模型可以很好地將需要和認知評價整合起來以分析情緒。薩提亞模型指出,人的體驗可以分為六個水平,由外向內依次是行為、應對、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20]。在這個冰山模型中,除了觀察外在行為和應對方式,還要往深層去探索個體的觀點(認知)、期待(愿望)、渴望(需要),才能對情緒的原因有深刻洞察。

情緒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情緒識別和情緒辨別的補充。首先,復合情緒和混合情緒沒有明顯的表情和外在行為表現;其次,由于情緒社會化,個體學會遵從社會化規則,不再表現得喜怒形于色,甚至還會隱藏和掩飾情緒,這給情緒識別與辨別帶來一定難度。因此,透過內在心理狀態進行情緒原因分析可以彌補僅從外在線索識別情緒的局限性。

(四)情緒描述

在情緒體驗、情緒線索和情緒情境的知覺基礎上辨識情緒狀態,這是感知水平,要上升到用詞匯標注情緒的概念水平,才能實現真正的情緒覺察。

通過情緒詞匯的運用,把情緒從模糊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狀態轉變為清晰的語詞意識和描述水平,從而減少心理體驗和表情行為的不確定性,限制它們的意義,讓大腦有更準確的概念工具處理情緒生活的種種挑戰[21]。

情緒詞匯按照貼切和細膩程度可分為四個等級:零級詞指缺乏內在情感內容的認知,例如專注、困惑、懷疑、合理;一級詞包括(但不限于)傳達身體感覺的詞,如頭暈、麻木、發熱、昏昏欲睡;二級詞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積極或消極意義但通常不用于表達情緒的詞,如好的、壞的、低的、可怕的;三級詞是傳達特定情緒的詞匯,如憤怒、高興、恐懼、愛等[22]。

衡量情緒描述能力的主要指標是情緒細膩度。情緒細膩度高的個體擁有豐富的情緒詞匯,能貼切地描述各種情緒體驗;情緒細膩度較低的個體擁有的情緒詞匯比較貧乏,可能不超過幾種基本情緒概念,他們以粗糙的方式描述自身情緒狀態。

四、結語

情緒覺察能力各要素的情緒信息加工水平不同,其中,情緒識別與情緒辨別處于感知水平,情緒描述處于概念水平,情緒分析處于推理水平。兒童青少年的情緒認知是隨著年齡和社會化而變化的,他們在情緒覺察能力各要素的發展水平上并不均衡,情緒識別和情緒辨別的發展水平較高,情緒描述次之,情緒分析發展相對較慢。中小學生情緒覺察教育可把情緒覺察能力四要素框架作為參照,系統設計課程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情緒認知發展水平,在不同學段側重不同能力要素的培養。

參考文獻

[1]Rieffe C,Oosterveld P,Miers A C,et al. Emotion awareness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Emotional Awareness Questionair Revised[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5):756-761.

[2]Lane R D,Smith R.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a socio-emotional skill[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21,9(3):42.

[3]汪海彬,曹立青,蘭群,等.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覺察能力及其對學業成績的影響[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3):242-244.

[4]崔毓婕. 中學生元情緒及其與自我和諧、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5]胡純芳. 情緒智力、人格特質對高中師生信任的影響研究[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0.

[6]齊建芳. 小學高年級情緒覺察主題心理課的問題與改進[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20):17-19.

[7]Lane R D,Schwartz G E.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sychopathology[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87(144):133-143.

[8]Sifneos P E. Alexithymia:past and pres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6(153):137-142.

[9]Bagby R M,Parker J D A,Taylor G J. 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Part I:Item selection and cross-validation of the factor structur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4(38):23-32.

[10]Rieffe C,Oosterveld P,Meerum T. M. An alexithymia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Factorial and concurrent validation resul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0):123-133.

[11]Rieffe C,Terwogt M M,Petrides K V,et 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Emotion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43(1):95-105.

[12]Lane R D. Theory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brain processing of emotion[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2006(1287):116-121.

[13]Salovey P,Mayer J D,Goldman S L,et al. Emotional attention,clarity,and repair:Explo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using the trait meta-mood scale. Emotion,disclosure,and health[C]. Washington,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n,1995.

[14]Gohm L C. Mood regulation and emotion intelligence:Individual differenc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3):594-607.

[15]孟昭蘭. 體驗是情緒的心理實體——個體情緒發展的理論探討[J]. 應用心理學,2000(2):48-52.

[16]彭聃齡. 普通心理學(修訂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7]孟昭蘭. 情緒心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8]傅小蘭. 情緒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19]理查德·拉扎勒斯,蘇珊·福爾克曼. 壓力:評價與應對[M]. 曲曉艷,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

[20]維吉尼亞·薩提亞,約翰·貝曼,簡·格伯,等.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M]. 聶晶,譯.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21]馬克·布雷克特. 陪孩子學會情緒管理[M]. 王岑卉,譯.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2.

[22]Lane R D,Schwartz G E.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eutic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1992(2):1-18.

編輯/張國憲 終校/孫雅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