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披薩

2024-05-10 07:01邱育萍李會芳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4期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幸福感初中生

邱育萍 李會芳

關鍵詞:幸福感;幸福理論;體驗式學習;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4-0025-04

【活動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在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中提出“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本節課結合指導綱要的要求,基于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在《持續的幸?!分刑岢龅男腋@碚撐逶兀≒ERMA)展開內容設計。

(一)積極心理學幸福理論

積極心理學幸福理論提出,幸福由積極情緒、投入、積極的人際關系、意義和成就等五要素(PERMA)組成。以馬丁·塞里格曼在《持續的幸?!诽岢龅男腋@碚撐逶貫榻虒W內容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快樂、參與和有意義的課堂體驗,認識到幸福事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學會用實際行動去發現幸福、創造幸福。

(二)體驗式學習理念

體驗式學習理念認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豐富情景,讓學生在體驗中展開思考,在思考感悟中成長,促進心理全面協調發展。該理念對本課的教學設計有較強的組織指導意義,本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與幸福體驗有關的現實情境,讓學生通過戲劇雕塑和小組合作等方式,在情境中體驗,幫助學生提升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學情分析】

第一,八年級學生心理呈現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容易感到沮喪、焦慮、迷茫。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心理呈現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容易感到沮喪、迷茫、焦慮,常常想的是生活中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很少花時間去想生活中有多少快樂,更不容易感受到幸福,且對幸福的理解模糊又片面。當他們覺得不幸福的時候,容易失去學習和生活的動力,甚至會鉆牛角尖,走入無意義的“死胡同”。加上春季是容易讓人產生情緒波動的季節, 在這個季節中, 學生出現的情緒問題會大大增多。

第二,八年級學生可塑性強,是訓練、培養積極情緒的重要時期。

初中階段的學生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評價標準,在強烈的情緒狀態下,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狀態認可度不高。尤其是學習成績處于中游及以下的學生,對生活持相對消極、被動的態度,主觀幸福感較低。但同時,他們可塑性強,凡事愿意主動嘗試,是訓練、培養積極情緒的重要時期。

由此,根據初二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在春季開展一節以“尋找幸?!睘橹黝}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非常重要且必要。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到幸福事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拓展自身對幸福的原有認知,主動關注平時忽略的幸福元素;

2.情感目標:通過“收集幸福小事”增強主觀幸福感,激發學生品味和體會幸福的主動性;

3.技能目標:通過“書寫幸福行動”掌握幸福理論五元素,學會用實際行動多維度尋找、感受并創造幸福。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明白幸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能夠主動關注平時忽略的幸福元素;

難點:掌握幸福理論五元素,學會用實際行動多維度尋找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

【活動方法】

小組討論、課堂活動單、身體雕塑。

【活動準備】

課件、學案、手舉牌、幸福比薩盤。

【活動對象】

八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啟話題——受邀幸福比薩探店

首先創設情境導入。

師:立春到了,廣州新開了一家很火爆的比薩店,據說很多吃貨慕名前往,大家猜一猜什么樣的比薩店如此有魔力?

生:很好吃,很好玩,很創新……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些探店的體驗和經歷,其實這是一家沉浸式體驗幸福的比薩店,跟別的比薩店不同。來到店里的客人要解鎖重重難關,自己親手制作幸福比薩原材料,投入其中,就能收獲滿滿的幸福體驗?,F在幸福比薩店店長塞里格曼發出了邀請,讓我們一起開啟尋找春天的幸福之旅吧。

生:好!

設計意圖:創設幸福比薩店并邀請學生參與尋找幸福之旅的情境,引入課題。

二、初體驗——解鎖幸福門鎖

師:同學們,店家設置了規則,邀請來到店里的同學要“身體力行”才能解鎖門禁。

解鎖門禁的規則如下:

用“聲音+動作”的雕塑來表達自己的幸福;(當我感到幸福時,我會……)

其余同行的人也要一起呼應他的“動作+聲音”,表示看見他的幸福;(如分享者表達“當我感到幸福時,我會手舞足蹈”,表達的同時做出手舞足蹈的動作,其余同學也跟隨著一起手舞足蹈)

完成以上幸福雕塑,店家也感應到你們的幸福后,即可解鎖開門,進店探索。

生1:當我感到幸福時,我會轉圈圈。(全班一起轉圈圈)

生2:當我感到幸福時,我會“比個耶”。(全班一起“比個耶”)

生3:當我感到幸福時,我會哈哈大笑。(全班一起哈哈大笑)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借助幸福雕塑打開學生身體感官,初步建立身體與幸福的聯結。

三、再探索——收集幸福材料,添加幸福味道

活動一:書寫幸福小事(播放音樂)

師:通過剛剛的幸福雕塑,我們通過身體和聲音與幸福建立了聯結,也打開了門鎖。接下來要想拿到比薩店里的原材料,店長要求我們用日常生活中擁有過的幸福小事作為交換。幸福小事越多代表材料越多,制作出來的比薩越大。

具體要求如下:

在心理本上記錄下最近讓你覺得幸福的3~5件小事;

寫完后以開火車的形式一人分享一件;

如果別人分享的幸福小事你也經歷過,可補充記錄下來。

生1:和身邊的同學一起聊天,會讓我覺得幸福。

師:是的,有同學在身邊,代表擁有關系,關系會提升人的幸福感。

生2:在自己的努力下,語文基礎總算提升了一點,這讓我覺得幸福。

師:哇!努力終有收獲,努力帶來的結果會讓我收獲幸福。

生3:周末睡到自然醒,會讓我覺得幸福。

師:是啊,好好地睡一覺,沒有煩惱,原來簡單睡到自然醒也會讓人擁有幸福。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件,激發學生品味和體會幸福事件的主動性。

活動二:學習幸福五元素

師:通過剛剛同學們的書寫和分享,幸福比薩店的店長非常欣賞我們所有同學都能夠投入其中,認真去尋找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幸福。為了鼓勵我們,店長決定傳授我們幸福比薩的獨家秘方。這份獨家秘方有5種口味,同學們猜一猜這5種口味會是什么呢?

生:榴蓮味、奧爾良味、培根芝士味……

師:看來同學們都是熱愛生活的小吃貨,其實這5種口味代表的是幸福理論中的五元素。讓我們跟著店長塞里格曼一起來學習幸福五元素吧。

結合活動一學生們的分享,呈現幸福五元素。(見圖1)

積極情緒: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勵、敬畏、愛;

投入: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情,沉浸其中,忘乎所以;

積極關系:人的一切力量都來自社會關系的賦能,良好的人際關系既是支撐和保障,又是意義和成就的來源;

意義:在助人助己的同時,我們也在創造意義;聯結更多的人,傳播更多的正能量、善良和愛;

成就:成就是行為的結果,是整個幸福創造過程的結局和外化。

活動三:添加幸福味道

師:根據幸福比薩店的“幸福五元素”配方,為你的幸福比薩添加幸福味道。

規則如下:

每人一個比薩盤,拿到比薩盤后先標記好5個幸福元素;

將剛才書寫的幸福小事標記分類,并留意哪個元素是你較少關注的;

將較少關注的幸福元素標紅,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注重收集相關體驗。

師總結:幸福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多種多樣的,每位同學所擁有的幸福種類各不相同?;蛟S這意味著在生活中我們容易發現、獲得一些幸福,也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幸福。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幸福五元素,主動關注平時忽略的幸福元素,從而拓寬我們對幸福的認知。接下來,我們通過小組活動共同見證并豐富彼此的幸福體驗吧。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的再探索幸?;顒?,讓學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內涵,初步掌握幸福五元素,拓展自身對幸福的原有認知。

四、助提升——小組合作,烘焙幸福比薩

召開小組幸福交流會,要求如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

按照順時針方向分享;

第一位同學分享一件幸福小事,第二位同學說出這件幸福小事包含的幸福元素后,繼續分享一件自己的幸福小事,以此類推;

每個人在小組內都要分享,讓幸福流動起來。

然后召開小組幸福PK賽,要求如下:

以小組代表舉牌搶答的形式進行;

將小組內最具代表性的幸福事件與大家分享;

分享事件不能與其他組重復(所以要認真聆聽);

一個幸福事件加一分,重復的加-1分;

分數最高的小組獲勝,獲得幸福小禮品。

小組1學生:我們小組的幸福事件是和家人在周末的時候去露營野餐,包含的幸福元素有積極關系和積極情緒;

小組2學生:我們小組的幸福事件是對一道數學題提出了4種解法,包含的幸福元素有投入和成就感;

小組3學生:我們小組的幸福事件是在不開心的時候有朋友傾聽我的心聲,包含的幸福元素有積極關系;

小組4學生:我們小組的幸福事件是彈鋼琴有進步,成功拿下一首新曲子,包含的幸福元素有成就感和投入;

小組5學生:我們小組的幸福事件是在周末的時候到社區當志愿者,陪爺爺奶奶聊天,包含的幸福元素有意義感……

設計意圖:在幸福傳遞中進一步鞏固幸福五元素知識點;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平時忽略的幸福元素,增強幸福體驗。

五、促踐行——書寫行動,受聘幸福探店官

師:通過小組幸福PK賽,感受到同學們滿滿的幸福感,整個班級都洋溢著幸福味道。無論小組是否拿到幸福小禮品,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堂課上幸福的人!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完成幸福行動的書寫,并分享本節探店課程的心得體會,做一個持續幸福的人。

幸福行動:

我會為我的幸福比薩添加(幸福元素);

我可以(具體的行動)提升幸福感;

我決定從 時候開始行動;

之后,我希望達成 目標。

行動人: (姓名)

生1:我會為我的幸福比薩添加意義感和成就感幸福元素;我可以多報名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通過幫助他人來提升幸福感;我決定從下個周末開始行動;畢業之后,我希望達成幫助他人、實現自身價值的目標。行動人:楊××。

生2:我會為我的幸福比薩添加積極關系幸福元素;我可以天天面帶微笑、友好待人、欣賞同學來提升幸福感;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行動;上初三后,我希望達成找到知心朋友的目標。行動人:沈××。

生3:我會為我的幸福比薩添加成就感幸福元素;我可以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并且額外多背10個單詞來提升幸福感;我決定從今天開始行動;一年半之后,我希望達成考上理想高中的目標。行動人:李××。

師:今天的心理課上,老師和同學們在幸福比薩店里制作了幸福比薩,發現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幸福,也進一步認識到幸福是多種多樣的。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學會用實際行動多維度尋找幸福、感受幸福、創造幸福。恭喜同學們圓滿完成今天的探店任務,店長決定正式聘用你們擔任幸福比薩店的幸福探店官,請將“幸福比薩”帶回家繼續書寫完善。

設計意圖:教師總結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幸福比薩”的制作作業延續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幸福感,讓課堂更好地服務于每位學生的生活。

【專家點評】

本節課是以積極心理理論為指導,針對初二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的一節團體心理活動課。該課以體驗式教學模型作為課程設計的框架,以“幸福比薩”為喻,以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培養學生積極情緒為教學目標,通過情境創設實施團體活動。

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行動,感悟生成,深化體驗,分享交流,促進學生生成幸福感。整個課程貼近學生生活,教學環節邏輯清晰,活動步驟層層推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效達成目標,對增強學生日常幸福感、養成積極心理有很好的作用。

點評人:黃海濤,廣州市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高級講師。

參考文獻

[1]張志剛. 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 進一步上好心理課[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9):22-24.

[2]曹欣,王修欣. 做加法還是做減法:個體追求幸福的策略及其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24,12(2):104-114.

編輯/張國憲 終校/孫雅晨

猜你喜歡
體驗式學習幸福感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心理拓展訓練與相關概念關系辨析
對初中英語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應用的幾點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體育體驗式學習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