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意識

  • 新傳播媒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功能
    ,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識,增進各民族國家認同等主要功能。在現實生活中,充分發揮新傳播媒介這三種功能,可以分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心理基礎、身份基礎、政治基礎。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新傳播媒介是一把雙刃劍,規制其負面影響是正確運用新傳播媒介的必要前提。[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傳播媒介;歷史記憶;公民意識;國家認同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1-0042-08基金項目:2022年南開大學亞洲研究

    民族學刊 2023年1期2023-06-08

  • 淺析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基于當代大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金海燕摘要:公民意識是國家意識的一種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學生作為公民群體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承擔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因此,厘清大學生公民意識的現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公民意識調查研究分析發現,目前大學生對于公民意識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要求缺少相關意識和具體行動,應該在培養、環境塑造、親身實踐等相關內容上進行強調以確保大學生這一公民群體的公民意識得到提高和強化。關鍵詞:大學生;公民意識;公民意識培養一、 引言公民意識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2022-06-26

  • 理解權利義務 培育公民意識
    道德與法治;公民意識;權利義務;法治教育國之大計,教育為本。推動法治建設應該注重教育深耕。學生是未來的棟梁,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法治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教師要以道德與法治學科為藍本,切實夯實法治發展基礎。對于學科教育而言,應加強學生對權利和義務的理解,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識,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賦予學生更強的法治底色。據此,文章以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公民的基本權利”一課的教學為例,加深學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認識與理解。一、追本溯源,輔助建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2年8期2022-05-30

  • 基于新時代公民意識的志愿者精神培養賦能大學生人格塑造提升作用探析
    義。關鍵詞:公民意識;志愿精神;志愿者;人格塑造中圖分類號:B84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9-0061-04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志愿者活動無論是注冊規模還是志愿活動的開展規模、發揮作用程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過去,在我國面臨的三大攻堅戰,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這些領域,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大學生群體是我國開展志愿服務的主體人群,廣泛開展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志愿服務質量,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3期2022-04-25

  • 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社團對學生公民意識的塑造芻論
    對于塑造學生公民意識、落實教育理念乃至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主體間性理論的哲學意蘊、高校社團的發展現狀、高校社團發展背景下公民意識的培養途徑三方面,對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社團對學生公民意識的塑造進行探討,指出要做好以下幾點:創設良好寬松的運營氛圍,改善高校社團的內部環境;將教育理念融入社團發展,豐富社團活動內涵;規范社團管理和運行機制,提高對高校社團的監管力度。關鍵詞:高校社團;公民意識;主體間性;綜合素質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

    成才之路 2022年3期2021-12-23

  • 培養公民意識,提升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
    能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促使他們提升道德修養。在辨析中明確公民的身份意義,結合案例思考公民應該如何做,在模擬表演中提升法治觀念,在實踐活動中感悟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提升道德觀念,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關鍵詞:公民意識;教學策略;小學道德與法治在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任務,促使學生提升素養,讓他們過積極健康地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自己的公民身份,讓他們提升道德意識、法治意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1年9期2021-12-12

  • 中國農村地區垃圾分類處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圾處理政策;公民意識;對策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101 中國農村地區的垃圾分類處理現狀1.1 垃圾處理方式在中國農村地區,最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是焚燒。這種方法雖然處理了垃圾,但卻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F在農村垃圾的基本處理方法是在村民的住處附近集中放置垃圾桶,村民把日常產生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垃圾車將垃圾運到中轉站。垃圾處理地點分散,所設置的垃圾回收設施也不集中,甚至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36期2021-11-28

  • 中國農村地區垃圾分類處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圾處理政策;公民意識;對策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101 中國農村地區的垃圾分類處理現狀1.1 垃圾處理方式在中國農村地區,最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是焚燒。這種方法雖然處理了垃圾,但卻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F在農村垃圾的基本處理方法是在村民的住處附近集中放置垃圾桶,村民把日常產生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垃圾車將垃圾運到中轉站。垃圾處理地點分散,所設置的垃圾回收設施也不集中,甚至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36期2021-11-28

  • 淺析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公民意識的滲透
    布不均,導致公民意識教育的力度不夠?;诖?,本文將主要論述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公民意識的滲透。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公民意識;滲透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7-120公民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是個體擁有自由權利,有價值、有尊嚴的表現,也是公民對于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體現。公民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信仰意識對其建立完善的價值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及身心特征已趨于成熟,作為社會建設的新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上、下) 2021年17期2021-10-17

  • 公民意識引路 理性表達探幽
    。本文旨在以公民意識為導引,從作文素材、時事新聞等材料中發掘公民意識思考的生發點,引導學生在社會現象、現實素材等情境中進行表達或寫作,培養學生客觀思考問題、理性辯證看待社會事件的能力。關鍵詞:公民意識;交際語境;理性辯證 近幾年,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出現表明了高考作文對學生作文表達語境具體化、情境化的要求,這對作文思維培養的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學生習慣了“虛擬化讀者”“自說自話”的時代已然改變,我們的作文寫作訓練也要及時做出調整。但學生在日常分析時

    高考·中 2021年6期2021-10-02

  • 立德樹人目標下的高中生公民意識培養研究
    樹人目標下,公民意識已成為各界關切的話題。國家的崛起離不開公民意識的覺醒,人們對立德樹人的關注和學習,正是我國公民意識覺醒的重要見證。高中生是屬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面臨著很大的學習壓力,同樣也面臨巨大的機遇,在如此重要時刻,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發展之機。立德樹人是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目標追求,本文基于立德樹人目標的視角來分析高中生公民意識培養,以增強高中生的公民意識。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生;公民意識;培養前言:公民意識是對公民對自身權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13期2021-09-10

  • 農村初中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路徑初探
    了青少年學生公民意識培養上的不足。學校作為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主要場所,對初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農村初中可在學校儀式、綜合實踐、校園治理、拓展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關鍵詞:公民意識;德育;農村初中學生一、農村初中開展公民意識培養行動的緣由筆者所在的溫州市甌海區郭溪中學集團學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學校。前幾年,校內時有不文明現象發生:學生如廁時相互打鬧,破壞廁所的門,將洗手液倒掉,把肥皂扔進便池;故意損壞課桌椅,在課桌椅上任意涂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 2021年2期2021-09-10

  • 論未來型建筑人才的培養
    科學素養? 公民意識中圖分類號:G717?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5(a)-0248-04Abstract: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riggered a series of industrial changes, and trigger changes in the talent market, the same goes for

    科技資訊 2021年13期2021-09-05

  • 淺析高中歷史教學對公民意識的滲透路徑
    越來越高,“公民意識”這個名詞越來越受重視。作為高中基礎課程的歷史,承擔著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責任。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分析如何在歷史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加強公民意識,做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公民意識;培養策略一、 引言高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思維發展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因而易于接受各種觀點。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培養高中生公民意識已經成了歷史教師的重要任務。高中歷史教學中充滿了人文色

    考試周刊 2021年52期2021-08-23

  •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公民意識教育初探
    的核心目標。公民意識是高中生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公民意識的培養,不僅符合高中生心理發展特點,還能充分體現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將高中生逐步培養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本文將對公民意識進行簡要闡述,分析公民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并提出高中歷史教學中公民意識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提供參考?!絷P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公民意識;教育;策略高中階段是建立正確人生還和道德觀的關鍵時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公民意識教育,將有助于提

    速讀·上旬 2021年8期2021-08-05

  • 利用疫情資源培育兒童公民意識的思考與行動
    景下的小學生公民意識培育,將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延伸,通過對培養內容的挖掘,匹配疫情防控中涌現的資源進行教學;整合各項實踐活動,踐行公民意識;開發“小公民”校本課程,促進兒童公民意識培育階梯式螺旋上升。關鍵詞:疫情資源;公民意識;培育行動2021年兩會期間,在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教育界聯組會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提出:“要向廣大青年學子講好抗疫這堂生動、深刻的‘大思政課”?!澳愕慕ㄗh很好,這個‘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習近平總書記連連點頭,并說:“思政課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21年7期2021-07-30

  • 蘭州市“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基層治理機制實施效果調查研究
    ;基層治理;公民意識中圖分類號:D63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6-0066-04一、樣本與資料自2019年以來,蘭州市借鑒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先進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城關區是早期試點之一,也是截至目前實施較成熟的城區,故選取該區開展調查。城關區地處蘭州市中東部核心城區,常住人口逾90萬,轄25個街道。本次調查通過隨機抽樣法選取了臨夏路街道、酒泉路街道等四個街道及所轄社區工作人員及居民作為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16期2021-07-14

  • 群體性事件的含義、特征、成因及對策
    ;政治文化;公民意識;人民內部矛盾[中圖分類號]D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1)02-0060-06[作者簡介]班保申,東北石油大學人文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政治哲學、社會學理論。法國心理學家勒龐使用“烏合之眾”一詞最先研究群體性事件的非理性特征;美國社會學家帕克則首先明確提出了“群體性事件”這一概念。群體性事件在多數情況下是社會沖突的一種反應,社會沖突下的請愿、抗議、示威、游行甚至宗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06-15

  •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實踐
    堂中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途徑:通過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通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通過事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娟P鍵詞】公民意識 高中政治 教學實踐【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6-0020-02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識點,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

    廣西教育·B版 2021年12期2021-04-28

  •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實踐研究
    學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成為了重要的任務。本文結合公民意識的內涵分析了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了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策略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公民意識;實踐研究分類號:G633.7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教育需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而初中生作為國家和社會建設的未來,公民意識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只有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才能促進學生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從而通過豐富的社會體驗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個人發展與國家和社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1年9期2021-03-16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自治區域民族意識的變遷及引導
    共同體意識和公民意識引導民族意識變遷的方向,可以消除民族意識增強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關鍵詞: 民族意識;國家意識;中華民族意識;公民意識中圖分類號: C956;D633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1.06.011只要存在民族和民族共同體,就會形成以民族自我認同為核心的民族意識。何為民族意識?國內外的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而言,可以將民族意識界定為反映和認識民族生存、交往和發展及其特點的一種社會意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3-13

  • 知道“他們”是誰有多難
    理解,追問,公民意識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21)01-0040-06一、追問常識的起點:教學與現實的巨大反差“南京大屠殺”是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史實了,這個基本史實背后蘊含了哪些教學價值?從知識層面來看,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知識和老師的簡單講授,就能知道在攻陷南京后的6個星期內,日軍以各種殘暴手段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問題是,學生知道了這些又如何?有何意義?在現實層面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出現了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1年1期2021-02-21

  • 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培育對策研究
    學生普遍缺乏公民意識,而他們畢業后要成長為服務于社會的高層次技術人才,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力量。加強高職學生的公民意識培育,是為培育他們更加堅定不移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終身的信念服務。關鍵詞:高職學生;公民意識;培育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參與意識,具體表現在公民對社會政治和各種政治問題的情感和價值觀上。高職學生入學時高考分數較低,有一部分學生在中小學時期就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關注國家大事,缺乏公民意識。而高職學生畢業后大多

    錦繡·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12-23

  • 當代中國公民意識薄弱問題淺析
    要 以我國公民意識發育水平而言,由于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加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以致于民族心理素質受到影響,其公民意識發育相對遲緩,突出表現為民族主體意識缺乏、政治參與意識冷漠、權利意識匱乏與責任意識欠缺。公民社會的構建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公民意識為其提供源動力,因此以提升當代中國公民意識發展水平為目標,從經濟、政治、文化和法律等視角尋求抑制公民意識發育與成熟的原因,對新時代中國公民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意義重大。關鍵詞 公民意識 薄弱 歸因 公民社會建設作者

    法制與社會 2020年33期2020-12-02

  • 淺析現今高職生公民意識水平不良的表現
    摘要】高職生公民意識水平現狀在未接受專業訓練之前較低,在經過校、系各種教育手段的干涉后,公民意識水平認知有明顯提高,但由于臨近學生實習,對于社會就業環境的認知仍然存在偏差,比如僅從客觀環境出發,缺乏對自身條件的正確認識,所以有關實習后的公民意識教育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學追蹤工作?!娟P鍵詞】高職生 公民意識 不良表現現今高職生不良意識水平表現:1.注重個人的權利有無,輕視義務觀念憲法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力,公民

    商情 2020年13期2020-11-25

  • 現代化視野下小學生公民意識及培養
    就需要國人的公民意識有大的提升。然而,由于我國在前些年狠抓經濟政治,導致對我國公民意識的培養略顯低下,這樣的狀態不僅僅影響著我國整體國人素質的提升,還嚴重阻礙著我國面向現代化的腳步。而小學生們正處在可塑性十分強的年齡,在這樣的年齡階段對小學生實施公民意識的培養是事半功倍的,本文便就在現代化視野下如何對小學生們進行公民意識的培養作出了闡述。關鍵詞 小學生;公民意識;教育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8-002

    讀寫算 2020年28期2020-11-16

  •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實踐淺析
    程是培育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環節,也是當下教育改革中發展比較滯后的部分,為了解決這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困境,教師們應從過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們公民意識時表現出的不足出發,進一步明確這一階段教育中培養小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性,并輔助為學生樹立榜樣、創設情境、開展多元培養活動等舉措,用以強化當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效果。關鍵詞:小學教育;道德與法治;公民意識;培養舉措小學是培養學生道德、法治觀念的重要時期,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年11期2020-11-03

  • 關于加強小學生現代公民意識培養的思考
    春利摘?要 公民意識的強弱從根本上關系著公民素質,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發展。為了早日實現中國夢,實現全社會的和諧發展,就需要每位公民富有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而這些擔當能力的形成,就需要從小學生時期開始培養,讓他們愛國、愛家、愛人民,愛護環境,遵紀守法,就需要他們加強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需要學校、家庭、社區、政府的共同的參與,在進行相應知識教育的同時,營造良好的社會人文環境,加強社會實踐,進而加強對小學生的公民意識的培養與教育。關鍵詞 小學生;公民意識;培

    讀寫算 2020年27期2020-10-26

  • 淺談教師如何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
    增強中學生的公民意識。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公民意識;政治新聞;社會實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對社會物質的追求欲望越來越強,隨之而來的就是學生公民意識的淡化,主要表現在初中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同時對社會政治事件缺乏監督意識和參與意識,不關注國家發展,沒有社會公德。因此,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關注政治新聞,分析國家發展國家的發展與每一個公民都息息相關,畢竟國家實施的每一個政治措施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9期2020-10-26

  • 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公民意識
    史是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重要學科,同時也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意識重要性的途徑。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的成長。關鍵詞:高中歷史;公民意識;教育教學1 公民意識的培養概述首先,公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內容:第一,法治認識。第二,民主認識。第三,人文認識??傮w來說,公民意識具備較強的獨立性以及自由性,其代表了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也代表了其對于自己的認識。其次,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8期2020-10-21

  • 新時代高中生公民意識的培養研究
    期,也是培養公民意識的重要階段。本文從高中生公民意識內涵出發,研究新時代高中生公民意識培養的意義以及如何提高中生公民意識的培養效果,以期望能為推進相關工作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價值。關鍵詞: 高中生? 公民意識? 培養一、高中生公民意識培養的內容(一)公民意識的概念公民(politics)一詞起源于古希臘,本義是“城邦中的人”。公民的概念隨著時代發展不斷的演進,但是本質上是由所處時期的國情、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公民意識的概念是基于公民的概念之上的,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2020-10-20

  • 探究培養學生公民意識的方法
    素養,尤其是公民意識這一基礎的素養,從而建立正確的三觀,為社會做貢獻。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轉變教學的態度,將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納入自己的教學任務中,并由此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逐漸地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識,獲得更好的發展。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公民意識;教學策略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初中生所需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下,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任務更重了。在這種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探究所教學科的意義和教育的新要求,了解社會的需求,

    讀天下 2020年19期2020-10-20

  • 新冠疫情防控中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探索
    懷,就要樹立公民意識,遵守社會公德,承擔社會責任,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再次,培養家國情懷,要有國際視野,胸懷天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最后,培養家國情懷,要照顧好家人,承擔對家的責任。關鍵詞:家國情懷;公民意識;國際視野;責任擔當“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全人類上了深刻的一課,給高中生留了一份神圣的使命——培養家國情懷。為此,我們專門做了一個調查問卷——“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同學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1期2020-10-20

  • 核心價值觀與公民意識融合培育再探
    核心價值觀。公民意識作為一種理性品質,構成國家認同、社會和諧的社會意識基礎。核心價值觀與公民意識,具有互融相通的內在一體性。核心價值觀引領公民意識的形成,基于公民意識的公民共識是核心價值觀踐行的基礎。新時代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民意識的融合培育。關鍵詞: 核心價值觀? ? 公民意識? ? 融合培育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偉大目標既需要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引領思想潮流,又需要從個體角度增強

    文教資料 2020年15期2020-10-20

  •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策略
    青少年群體的公民意識的培養已經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學生的初中階段是其公民意識形成的至關重要的階段,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以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負責任的公民,同時它也肩負著公民意識教育的使命,這也證實了公民意識教育的落實是我國每一個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職責。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策略前言:學生在進入到初中階段之后,隨著自己日常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拓展、生活經驗的日漸增長及生活中各項行為能力的加強,不僅要在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生活當中對

    啟迪·中 2020年7期2020-09-10

  • 互聯網時代高校加強思政課教學中公民意識培育的路徑探索
    [摘 要]公民意識培育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內容,是建設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ヂ摼W時代高校加強思政課教學中的公民意識培育是應對網絡沖擊的現實訴求,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也給公民意識培育提供了歷史機遇。我們須把握互聯網發展的趨勢與特點,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培育,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詞]互聯網;思政課;公民意識[基金項目]2020年度山東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思政工作應對重大疫情的機制研究”(SZJYY-20056)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32期2020-09-10

  • 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公民意識的培養
    幫助學生建立公民意識,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國際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挖掘教材中的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娟P鍵詞】初中歷史 ?公民意識 ?內容 ?實踐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179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公民意識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國家意識、法律意

    南北橋 2020年17期2020-09-10

  • 生活垃圾分類思考和建議
    ;分類標準;公民意識;收運模式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一、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和存在的問題1.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不配套目前國內很多地市的垃圾處理設施能力面臨很大的缺口。比如有害垃圾,大部分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在這方面還是空白;可回收物品,是由社會上廢品回收公司運行,政府職能部門如商務局或者供銷社管理脫節,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和收集量的科學統計;廚余垃圾方面,目前厭氧或好氧生物處理的技術工藝都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2020-08-20

  • 淺談網絡輿論表達與公民意識的關聯
    絡輿論表達與公民意識兩者的邏輯關聯在于網絡輿論表達體現公民意識,主要包括參與意識、監督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四個方面,同時公民意識的提升有利于促進輿論理性表達?!娟P鍵詞】網絡輿論;輿論表達;公民意識【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大學生網絡輿論表達與公民意識培育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GH17H190)。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公民不僅僅只是一個身份問題,它還包括著公民自身的意識問題。公民意識是社會、政治、經濟、

    新聞世界 2020年8期2020-08-15

  • 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培育對策研究
    學生普遍缺乏公民意識,而他們畢業后要成長為服務于社會的高層次技術人才,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力量。加強高職學生的公民意識培育,是為培育他們更加堅定不移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終身的信念服務。關鍵詞:高職學生;公民意識;培育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參與意識,具體表現在公民對社會政治和各種政治問題的情感和價值觀上。高職學生入學時高考分數較低,有一部分學生在中小學時期就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關注國家大事,缺乏公民意識。而高職學生畢業后大多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2020-08-14

  • 新形勢下高校宗教工作實踐研究
    ;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作者簡介] 呂曉麗(1981—),女,河北人,北京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統戰理論與政策、教育管理研究。[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9-0001-02 ? ?[收稿日期] 2019-10-17一、引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研究我國宗教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筆者在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29期2020-08-13

  • 公民意識視角下大學生網絡輿論表達的問題及對策
    如【摘要】在公民意識教育日漸加強的社會背景下,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更是大學生廣泛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條重要渠道。大學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高層次人才,直接決定著未來我國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因此,我們應該充分重視這一特殊群體,在必要時候對其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為其成長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娟P鍵詞】公民意識;網絡輿論;表達;大學生【作者簡介】蘇若凡,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高如,成陽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净痦?/div>

    新聞傳播 2020年12期2020-08-10

  • 發揮哲學智慧,提升學生公民意識
    來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哲學學習的質量,還能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道德價值觀,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聯系實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鍵詞:哲學智慧;公民意識;道德價值觀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5-0121-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60要想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

    學周刊 2020年25期2020-08-03

  •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公民意識教育
    法治課程中的公民意識教育,主要側重于公民的身份意識、公民的道德意識、公民的法治意識、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教師只有首先厘清這些概念,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娟P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立德樹人;公民意識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公民教育的綜合課程。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的核心,旨在通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成為負責任、有愛心的公民奠定基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20年6期2020-07-09

  • 公民意識”在高中政治教學的培養
    忽略了高中生公民意識的培養。甚至有的高中教師認為高中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緊湊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培養公民意識。在新課改的正確指引下高中政治教學必須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并且要保持公民意識培養與政治課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統一?!娟P鍵詞】公民意識? 高中? 政治教學? 培養前言公民意識是我國社會發展十分關注的核心觀念,它有利于促進我國現代民主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但是如果缺乏民主法治精神,缺乏人文素養,那么將會引發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問題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20年3期2020-06-15

  • 公民意識背景下的大學生法律教育分析
    關鍵詞 公民意識 大學生 法律教育作者簡介:王天儀,珠江學院教育學院,助教。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089公民意識乃我國建設法治社會過程中必須推廣和發揚的一種精神,它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但都離不開法律意識,而

    法制與社會 2020年10期2020-06-01

  • 初中生物教學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策略
    現在的中學生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普遍偏低,筆者認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模擬聽證會、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社會實踐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關注生物學中的社會議題,嘗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問題,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公民意識?!娟P鍵詞】公民意識;社會責任;初中生物;培養策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公民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span class="hl">公民意識是法治國家的基礎,時代交給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人民的公民意識。生物學核心素養由四個要素組成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5-28

  • 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
    容摘要:現代公民意識是小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不僅是學校,而且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在培養小學生公民意識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深入創新,尋求多元化的公民意識教育策略,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小學生公民意識,實現教育創新目標。關鍵詞:公民意識 小學生 意識教育 參與意識 培養一.當前情況1.需要加深認知,提升對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視程度在小學的德育教育課程當中主要是對于學生的思想行為的德育教育,由于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形成三觀的重要人生階段,德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2020-04-19

  • 公民意識培養與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選擇
    重要。本文從公民意識培養角度探討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關鍵詞: 公民意識;高校誠信教育;思想道德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個人來說,誠信是為人處世的修身之道;對國家來說,誠信是國家強盛、彰顯大國擔當的治國根本。當前物質經濟迅速發展,但是精神建設沒能及時跟上,加上互聯網的發展,各國經濟交流、文化交流逐漸加深,外來價值觀念、思想意識通過電影等文化產品大量涌入我國,影響我國的誠信文明建設,導致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大學生是國家建設重要的高素質后備力量,正處

    文教資料 2020年29期2020-01-03

  • 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對策的思考
    過分析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內容、形式、目標和價值等維度,提出通過嚴守網絡陣地、營造良好環境以及完善實踐體系等方面綜合施策,提升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實效性。關鍵詞:大數據;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對策一、引言當代大學生作為網絡時代的主力軍和“原住民”,富有創新精神和強烈的表達欲望,參與國家管理和社會事務的熱情非常高,也激發了他們的公民意識。但與此同時,有部分大學生由于思想政治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缺失,加之大數據時代信息的爆炸性和網絡本身具

    青年時代 2019年29期2019-12-11

  • 初中歷史教學中公民意識的培養研究
    學校是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主要場所,對初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初中階段就開展公民意識教育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為之后高中階段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通過對我國當前的課程設置了解可知,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公民教育課程,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積極開展公民教育,重視公民意識的有效培養。因此,本文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對象,針對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進行研究。關鍵詞 初中歷史;公民意識;教學策略中圖

    讀寫算 2019年26期2019-12-06

  •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公民意識培養研究
    所轉變,其中公民意識培養問題成為了關注的熱點,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公民意識也成為了社會和學校共同思考的問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還能夠幫助他們了解自身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培養其社會責任感,為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礎,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非凡意義。此文,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高中歷史教學中公民意識的培養問題做了初步

    科技風 2019年31期2019-12-05

  • 根據高校大學生的現狀淺談如何培養其公民意識
    摘 要:公民意識是現代人重要的素質要求,而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公民意識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知識層次較高、也有一定的創造性,他們肩負著社會發展的使命,是推動我國走向發展新方向的助力,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強國的接班人和主力軍。文章將根據高校大學生的現狀提出一些如何培養大學生公民意識的相關建議。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教育;公民意識新時代大學生是我國公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而高校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將影響著我國今后的發

    青年與社會 2019年30期2019-12-04

  • 新時代大學生網民公民意識的理論邏輯與實踐理路
    育大學生網民公民意識則是中國政治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從理論邏輯上看,新時代大學生網民公民意識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權利意識、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從實踐邏輯上看,立足于法治信仰與道德自覺的網絡公民參與是新時代大學生網民公民意識實踐的必然路徑。關鍵詞:大學生網民;公民意識;公民參與;德法共濟中圖分類號:G6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5.016文章編號:1009-6922(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19年5期2019-11-22

  • 公民意識培養:參與式教育平臺不可或缺
    課改視角下,公民意識的提高不可或缺,公民教育平臺的構建不可或缺。在分析現有公民教育弊端的基礎上,通過角色體驗、情境教育和團體體驗的方式,在一個更寬廣、更本真的視域下,積極理性地創設參與班級、學校和社會公共事務與生活的公共平臺,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公民意識,不斷醇厚公民美德,不斷滋養公民人格,應該成為新時代公民教育的重要視點?!娟P鍵詞】公民意識 參與式教育平臺 創設類型 創設路徑新的時代背景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孩子們的公民意識顯得愈來愈重要。然而,一個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11期2019-11-19

  • 高職院校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研究與探討
    智慧摘 要:公民意識是指個人對公民地位以及由這種地位所決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態度,包括民主意識、權利意識、義務意識、法制意識、道德意識等。培育公民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青年學生具有了公民意識,才會具有對社會的歸屬感和對于國家的主人翁意識,才會感知自身人格尊嚴、自由平等、權利義務以及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并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業,它是真正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詞:公民意識;青年學生;民族復興;公共事業一、引言習近平

    青年時代 2019年26期2019-11-16

  •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經提出了加強公民意識的主張,由此開展各項細節工作的優化改革也已經進入了新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是這方面改革的關鍵點,我們要正視新媒體的廣泛普及應用為其帶來的影響,進而全方位地提高大學生的公民意識。下文中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啟示?!娟P鍵詞】新媒體;大學生;公民意識;機遇;挑戰該文為2016年度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強校工程”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類“人文社科類”立項項目《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現代公民意識教育研究》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9年12期2019-11-15

  • 淺析利用禮儀校本課程深化學校德育教育
    開展,小學生公民意識相對淡薄、缺乏公共精神,所以在當前新形勢下,針對小學生的公民教育實施刻不容緩。為了有效增強學校公民教育,體現教育針對性,本文認為應該首先從如何利用禮儀校本課程著手深入探究問題,為提升小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成效積極開發、管理、利用禮儀校本課程內容,養成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與責任意識。本文以小學生公民道德教育養成為目標,以課內外教學實踐、網絡教育為途徑,深度開發了符合小學生學習需求的禮儀校本課程,希望以此全方位深化小學德育教育過程?!娟P鍵

    課外語文·下 2019年9期2019-11-11

  • 運用案例培養中學生的公民意識
    ,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也應該從學校做起。公民意識,主要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認識,是公民自覺以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為核心內容,以自己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為思想來源,把國家主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權利義務觀融為一體的自我認識,體現了社會成員對自己基本社會身份的認同。在中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也有相關的喚醒中學生公民意識的課程,文章基于此,主要介紹了培養中學生的公民意識對其今后的發展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并提出了幾點關于在中學道

    世界家苑·學術 2019年12期2019-09-10

  • 淺談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升公民教育的實效性
    方面的發展,公民意識的發展也日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公民教育主要從初中生抓起,以初中思想品德課為主陣地。從課本教材、學生實際、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出發,提升思想品德教學中公民教育的實效性。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公民意識;公民道德【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7-0084-01何為實效性?顧名思義,就是完成任務的實際效果。公民教育的實效性,也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

    當代家庭教育 2019年17期2019-09-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