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感染藝術

2009-01-12 08:42段建平
關鍵詞:激發興趣

段建平

摘要:教學的整個過程就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語文教學只要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可親的態度、生動的語言,加之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響學生,那么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傳授知識,培養智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空間,進而美化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感染藝術 激發興趣 發揮想象 引起共鳴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上課幽默詼諧,妙語連珠,使學生心悅誠服;有的老師上課語言精煉,思路清晰,環環相扣,能帶領學生神游知識大觀園;還有的老師上課時善于把知識融貫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里,使學生入神入境;也有的老師善于以自己的感情帶動學生的情感,使之精神振奮,激情洋溢……這樣的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無疑會產生一種悅人心目、牽人心思的吸引力,形成一種扣人心弦、催人奮進的號召力,使教師之心與作家之心、學生之心,達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這就是語文教學課堂中的感染藝術。

經過十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形式,頗具藝術的感染力,寫出來和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的入門先導。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如果不管什么文體、什么內容,一味采用“介紹作者、交代背景——注音、解詞——朗讀、分段——討論內容、歸納中心——分析特色、完成練習”的固定模式進行教學,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能不覺得索然無味嗎?能有興趣可言嗎?

眾所周知,作家在寫作時候,只有自己被感動,才能寫出感動讀者的作品。語文教學也是如此,在課堂上,能夠感染學生的感情,往往正是教師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驗,實質上就是學生之心對躍動于作品字里行間的作家之心的碰撞。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動之以情,授之以趣,抓住學生的心理,用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可根據語文不同文體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不同的角度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①以故事情節吸引學生;②從耐人尋味的題目入手;③設計系列引起懸念的問題;④學習語文知識和畫圖相結合等等。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受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發揮想象

我們知道,在學習課文中的文學作品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所描繪的形象上,而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合情合理的想象,這樣,才能使文學作品的形象豐富、充實起來,從而受到借形傳神、寓虛于實的良好效果。如果學生不善于進行積極的想象和聯想,那么再豐滿的文字形象,再優美的閑情逸致,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樣膾炙人口、傳誦千古的名句,渲染出恢宏闊大的意境,描繪出含義深遠的畫面,但在一些想象力較差的學生眼中,卻是平淡無奇,毫無韻味可品的。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根據作品的內容展開積極地思維,引導學生反復品味,充分咀嚼,達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機統一。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采取多種形式,啟發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進行多角度的比較、聯想、思考、分析、歸納,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

三、引起共鳴

語文教材本身就是感情的海洋、感情的火山,而學生純真、敏感的心靈又洋溢著對美的食物、美的形象、美的心靈的強烈渴求,所選范文中創造的藝術境界,既是具體的、活生生的客觀世界的藝術再現,又大都浸透了作者熱烈深沉的愛憎之情,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耙鸸缠Q”這種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文學作品時,通過文學作品的形象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操,震撼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蕩。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往往都有這樣的切身體驗,那就是在學習現代作品、當代作品時,教師稍加引導點撥,學生便能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地進入作品展現的世界,為作者的真情實感而感動,激情澎湃。但當講授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學作品時,由于歷史、區域所限,學生往往很難產生共鳴,然后通過作品與學生的心發生共振共鳴,并在這種共振共鳴中,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心靈得到美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了解作品展示的時代矛盾,調動學生日常生活中相同的生活境遇,使學生身臨其境,能具體去體驗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如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杜甫的《春望》,于謙的《石灰吟》時,教師通過具體分析,使學生深入體驗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氣節,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激情。

四、當好導演

目前,在眾多語文教改呼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被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所代替。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已轉變為導與演的關系,教師就是導演,學生就是演員,課堂就是舞臺,課本就是劇本。語文教師以導演的身份設計課堂教學,必須具有感染力。當然,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首先要對劇本(教學內容)了如指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讀、說、演,老師只起個引導和點撥的作用。如講授文言文《核舟記》時,可讓學生充分研討課文,老師只作個別難點上的指導,重點體會文中的生動描寫。下一步就該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讓他們分組討論,認真研讀課文,自我搭檔,分別扮演蘇東坡、黃魯直及佛印,還有舟尾兩個舟子。在表演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批評或指點,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明確優點所在、失誤所在。

當然,以上闡明的僅僅是課堂教學感染藝術的幾種形式,其他的形式與方法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教學的整個過程就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語文教學只要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可親的態度,生動的語言,加之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響學生,那么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傳授知識,培養智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空間,進而美化學生的心靈,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達到日臻完善、爐火純青的境界。

猜你喜歡
激發興趣
“少教多學”在中職計算機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創新教學模式 培養學習興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關注生活實踐 優化作業設計
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方法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趣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