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常識與中學文言文教學

2009-03-16 09:57劉延君
關鍵詞:國學漢語文言文

劉延君

千百年來,我們依靠漢語傾訴,運用漢語思想,通過漢語記載,憑借漢語穿越五千年歷史文化隧道。然而,漢語正面臨著危機。在過去的一百年中,漢語和漢語寫作飽經磨難,臺灣作家白先勇總結現代漢語的命運時說:“百年中文,內憂外患?!?/p>

大陸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華人保衛漢語,展開一場保衛戰。王蒙先生針對的主要是由于英語、拉丁文在國內的普遍使用,使得中華母語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這當然是漢語危機的一種的表現。有些作家對漢語不夠尊重,作品中充滿著一些污穢、暴力的語言,傳播著沒有道德感的內容,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危害性,損害了漢語寫作的尊嚴,這也是漢語危機的表現之一。漢語的危機還來自網絡語言向現實生活的滲透?,F在的網絡語言讓家長和老師一頭霧水,對于當代的青少年來說,卻顯得“活潑可愛,不死板”。有些學生在作文里時常冒出個網絡上的詞語,對此若不加以正確引導,極有可能養成不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

事實上,對于漢語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在20世紀70年代,臺灣作家余光中先生就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哀中文之式微》,感嘆現代中國人母語能力的下降。

余先生的預言不幸而言中了。今天的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真的比學外語還費勁。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文言文?為了讓中國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這跟外國人學漢語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國學衰微,已是不爭的事實。有責任心的語文教師自然要利用中學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來宣傳國學常識,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薪火。

一、從國學說起

1.國學的名稱

“國學”指中國學術,是中國一切學問的總稱。與“西學”相對而言,這一名稱始于清代。清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之后,西學漸進,遂有國學、西學的名稱相對而存在。張之洞崇尚洋務,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爸袑W”即“國學”。

2.國學研究的范圍

國學研究的范圍廣泛。

清代姚鼐(1732-1815)將中國學問分為義理之學、考據之學、詞章之學。

曾國藩主張增添經世之學(經濟之學)。這樣,中國人就把學術分為了四大類,而每一大類里,又涵蓋一些小類,列舉大要如下:

義理之學:經學、子學、玄學、佛學、理學、現代哲學;

考據之學:語言學、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目錄學、??睂W、考古學、金石學、敦煌學;

經世之學:天文學、地理學、歷算學、博物學、醫學、兵學、政學、以及今日的自然科學;

詞章之學:文章學、文法學、修辭學、詩學、詞學、散曲學、戲劇學、小說學、俗文學、文學批評、可以擴展為文學和藝術。

3.國學典籍的分類

歷代的分類很多,各有不同:西漢劉歆(劉向之子)《七略》的七分法;西晉荀勖中(勖,音旭,勉勵,勉力)《中經新簿》的四分法:分為甲乙丙丁四部;南朝宋王儉《七志》的七分法;《隋書?經籍志》的四分法:改為經、史、子、集四部。

我們最應該知道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清代《四庫全書》的四分法:

經部:《四書》、《五經》、《孝經》、五經總義、樂類、小學等書;

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的書;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釋家、道家的書;

集部:《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書。

二、經學常識與中學語文文言文

中國文化的主流是儒文化,儒家思想的基本典籍就是經書。經學常識對于學習文言文是十分重要的。

1.經字的涵義

經字的本義是織布的縱絲。許慎《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經,織從絲也?!?/p>

經字的引申義,班固解釋為“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變之常經也。

經字的假借義,劉熙解釋為“經,徑也,常典也?!比鐝铰窡o所不通,可常用也。

一般人認為五經這些書是記載天道人事常理的書,所以稱之為經書。

2.經書的范圍:

《莊子?天下》篇首先提出六經之說:《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对姟?、《書》詩文字的教育,比較淺顯;《禮》詩約束人的行為的,《樂》是陶冶人的品性的,《易》是明陰陽之變、天人之際的,即宇宙與人生哲學,《春秋》是孔子的政治主張,借褒貶往事以示其微言大義的。

六經只有其名,因為《樂經》已失傳,實際上只有五經。自唐而后,又有七經、九經、十經、十二經、十三經之說。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的是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儀禮》、《春秋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3.四書五經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4.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學之作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學之作一共6篇,包括:

《<論語>十則》(七年級上冊);《大道之行也》(《禮記》)(八年級上冊);《<詩經>兩首》(九年級下冊);曹劌論戰(《左傳》)(九年級下冊)(也是史學之作);《<孟子>兩章》(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級下冊)。

三、史學常識與中學語文文言文

1.史學概說

史,記事者也。從又(古手字)持中。中,正也。史的本義為掌書記事的官,職位非常重要。史官最重要的是記言與記事。研究歷史的學問,叫做“史學”,記載歷史的書,稱為“史書”?,F存最早的史書——《尚書》

史籍的體例,常見的有六家: 紀言——《尚書》;紀事——《春秋》;編年——《左傳》,國別——《國語》;通古紀傳——《史記》;斷代紀傳——《漢書》。

梁啟超分為紀傳、編年、紀事本末、政書四體。

2.紀傳

紀傳體是我國史書的主要體裁,通稱正史。紀傳體的史書,系以人物為中心,詳一人的事跡。這一體裁,始于《史記》?!八氖贰保ㄋ抉R遷《史記》、班固《漢書》、范曄《后漢書》、陳壽《三國志》)均以紀傳為體。

3.編年

編年體的史書,起源最早,《春秋》、《左傳》即是。編年的史書以年為主,而以事系于年月。它的長處在以時月為樞紐,一切事跡按年月一檢即得,沒有分述的煩惱。編年的史書,又分歷代的編年,如《竹書紀年》,屬通史;一代的編年,如《漢紀》,為斷代史。

初中教材中涉及的《資治通鑒》為代表,司馬光撰。奉詔作書,神宗初立,以其書“鑒于往事,有資政道”,賜名“資治通鑒”,并親為作序。

4.紀事本末

紀事本末體的史書,是以事跡為主,詳一事的始末。有唐以前,所有史書,不出紀傳、編年二體。至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而有紀事本末體的創制。其特點在于以事為中心,標立題目,而依年月為序敘述。既不受人物的拘束,可以免去紀傳體的重復,又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補編年的破碎。

5.政書

政書為史,始于唐杜佑《通典》,專記文物制度。

6.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史學之作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史學之作一共6篇,包括: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七年級下冊);《陳涉世家》(《史記》)(九年級上冊);《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九年級上冊);《隆中對》(《三國志》)(九年級上冊);《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九年級下冊);《曹劌論戰》(《左傳》)(九年級下冊)。

四、子學常識與中學語文文言文

1.子學概說

所謂“諸子”,原指周秦之際,諸子百家的學術?!白印弊衷改凶?,后來成為男子的美稱??鬃拥拈T人尊稱孔子為“夫子”,簡稱“子”。自此相沿成風,弟子纂述老師言行思想的書便以“子”為稱呼,這便是子書命名的由來。這一類的書漸多,目錄學家概括稱為“諸子”。

2.先秦諸子

儒家:儒字的本義為柔,又作“術士”之稱。儒者是古代職掌教育的人,具備相當的學問與崇高的人格,是學者兼教育家。代表人物為孔子、孟子、荀子。代表典籍包括《論語》、《孟子》、《荀子》(前兩部已列入經部)。儒家思想的精粹為心性論,包括:孟子的性善說(強調人的自覺心)和荀子的性惡說(強調人的本能)。

道家:道的本義為路,可解作“術”,指人們共同行走的道路?!肚f子?天下》篇把“道”“術”連用,指稱古代的學術。道家,是比較后起的稱呼。代表人物為老子、莊子。代表典籍包括《老子》、《莊子》。老子看到周室衰微,于是離周而去。行至函谷關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喜的關尹,強使老子著書,撰成《道德經》五千余言,然后不知所終。

墨家:“墨”字原指黑色的書寫顏料,引申為“繩墨”之意?!澳庇质枪糯谭ㄖ?。墨子主張刻苦,從學門徒,大多囚首垢面,面目黧黑,又自奉甚儉,送死甚薄,重在引繩墨自矯,因此以“墨”作為學派名稱?!赌印匪枷氲暮诵挠^念是“兼愛”,“非攻”。墨子以儒為論敵。

法家:法,原作灋,從水,取其平直如水。從廌去,相傳廌(豸)為神獸,能以一角觸不直之人。法,有求平直之義,引申為“憲令”、“刑罰”“準繩”之義。法家最關切的問題是如何富國強兵,如何進行有效的統治。代表人物為慎到、申不害、商鞅、韓非、管夷吾。代表典籍包括《慎子》、《申子》、《商君》、《韓非子》、《管子》。

名家:“名”字本指對事物之稱謂?!懊笔怯伞皩崱倍鴣淼?,探討“名”“實”關系的學問稱為“名學”。代表人物為惠施、公孫龍。

陰陽家:陰的本義是“暗”,陽的本義是“高明”,以后引申為“南與北”“表與里”等相反相對的觀念。陰陽家源出于古代“羲和之官”,以天文歷象為主要的職掌。他們觀察天象,制定歷法,并對于天道人事作種種的猜測。為了審察物勢的順逆生克,判斷人事的吉兇禍福,于是運用上古的陰陽、五行觀念,構成一套神秘的陰陽術數之學,這便是“陰陽家”的由來。代表人物為鄒衍。代表作品包括《鄒子》《始終》,均為鄒衍所著。

除了以上幾家之外,諸子中的其他各家還包括:

縱橫家:實為戰國時代兩種外交策略??v橫之學的目的在于貫徹自己意志,制服他人。代表人物:蘇秦、張儀,同事于鬼谷先生,學習縱橫之術。鬼谷先生是周代的高士,以所居住的地名鬼谷為號。代表作品:《鬼谷子》。以捭闔、鉤鉗、揣摩、權謀等術作為主要內容。

雜家:名“雜”,雜糅諸子的思想,自身并無一貫的宗旨。代表作品包括《尸子》、《呂氏春秋》。

農家:以“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作為訴求的內容。農家著作已全部亡佚。

兵家:以行陣仗列、集體征戰作為主要目的。國家最重要的兩件大事——“祭祀”和“兵戎”。代表人物:孫武、吳起。代表作品包括《孫子兵法》、《吳子》。

3.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子學之作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子學之作一共6篇,包括:《智子疑鄰》(《韓非子》)(七年級上冊);《塞翁失馬》(《淮南子》)(七年級上冊);《兩小兒辯日》(《列子》)(七年級下冊);《公輸》(《墨子》)(九年級下冊);《<莊子>》故事兩則(九年級下冊);《愚公移山》(《列子》)(九年級下冊)。

五、文學常識與中學語文文言文

1.文學概說

經史子集四部,集部的圖書,多半屬于文學類的典籍。古代的文學跟現代的文學,含義不同。古代的文學,是指古代的文獻、典章制度,也包括了文章,屬于學術范疇。學術與文學最大的分野,學術是學問,文學是藝術;學問要求實用,藝術要求美;學問靠客觀的分析,藝術憑直接的感受。

2.韻文

韻文指有韻律的文章。有韻的文章在句子的末字上,造成前呼后應的諧韻效果,一般稱之為用韻或押韻,利于背誦。有律的文章在句子上有一定的節奏,如每句字數的多寡有一定的規定,甚至每字的平仄,也有一定的限制,使讀起來音節和諧,具有一定的節奏和旋律。韻文包括《詩經》、辭賦、詩、詞、曲等,多半是純文學的作品。

3.散文

散文是文言文的主體。這里說的是古代的散文。在古代的一切文章中,只要是不押韻的文章,都是散文。散文包括:寫景的(游記)、寫人的(傳記)、寫情的(抒情小品)、寫事的(敘事散文)、寫物的(詠物小品)、寫理的(說理散文)等內容,散文是最自由、最活潑的文體。

4.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之作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除去前面所說的經學之作、史學之作、子學之作,其余的作品均為文學之作,一共25篇,是數量最多的一類作品,這是符合語文教材的編寫需要的篇目略。

實際上,拯救漢語、振興國學不只是中學語文老師的職責。在這一重大的命題面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文言文教學中讓學生感受、體味到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的精髓。

猜你喜歡
國學漢語文言文
文言文閱讀專練
“垂”改成“掉”,好不好?
學漢語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與拼音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