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嫻以養心 靜能生慧

2009-03-16 09:57李慧敏
關鍵詞:周敦頤常人圣人

李慧敏

從中國哲學史中了解到,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它能與宗教在其他文化領域中所占的地位相媲美,甚至,哲學與知識分子中的所有人都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古中國的教育啟蒙,首先是從兒童的哲學意識入手,即便是過去的私塾教學中的教育,也都汲取了哲學內涵進行教學??鬃觿摿⒘嗽谡n教學,課堂中,對“四書”內容的滲透也都離不開哲學意識的培養。諸如《論語》、《大學》、《孟子》、《中庸》的內容,也是從培養兒童哲學意識角度進行啟蒙。因此,哲學教育在中國古今教育形式上,基本做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人離不開哲學,人人都從哲學中走來。

但是,從整個概念上理解,人們不一定真正成為哲學家,也不一定都懂哲學,真要把它形成一種概念化、公式化的東西,這又似乎顯得離人們的距離很遙遠,似乎聽來也很陌生。剖開它的實質,哲學的定義只不過是最原始,最初級的概念罷了。結合其中蘊涵的道理,我們從“精神修養法”中來談談“嫻以養心、靜能生慧”的道理。

“精神修養法”簡而言之即個人的心理素質。一個人如何使自己培養出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調節出良好的心態,這對于他的人生便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無論對人還是對己都很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泱泱大國,探究其文化發展史根源源遠流長,追尋各階段宗教的歷史發展,無論是本國產物,還是從西方傳入的文化,在場合上,都有一定存在價值。許多有時代色彩和現實意義的東西,一直沿襲至今。

歷史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批儒家思想學派產生了。當時,以孔子為主要的儒家學派提倡“仁者愛人”的學說,進而產生了仁、義、禮、智、信等學派支流,一些相對產生的道家、法家等派別,使那一時期的文化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孔丘的學說,提倡的是以“仁愛”為主題,以“效法”和“禮教”為中心而產生的一支龐大的儒家學派隊伍,他們的思想一直對中國的幾千年文化產生足夠的影響,也一直推動著中國歷史文化和哲學潮流的繁衍生息。這些文化的載體和傳媒對后來產生的各種新興的文化科學,一直都存在著很深的影響,并且在此基礎上生發出許多有價值的新東西。形成的新儒家學派,這在哲學史上,給哲學已經文化思想進行了一次新的突破和飛躍,這在中國人文史上也是一次重要的轉折。

這種學派的最終目的是如何使人成為儒家的“圣人”。儒家所遵從的“圣人”即“君子”。君子,是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作為君子要與世無爭的良好心態和對人謙卑的美德。在當時的社會表現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最能體現其流派風格的代表人物是,東晉時期的陶淵明、周敦頤等大家的風度。在當時社會,他們不和適宜的思想表現是消極遁世的隱士方式。如果這種行為能得到認可,人們崇尚的有可能就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因為這種行為是在固守一種守舊的生活方式,與創新,進步不和諧。

因此,就產生了信仰。

在人們的眼里,佛家的佛與常人中圣人是有一定的區別,他們的區別在于佛必須在社會和世人間之外提高修養,而圣人則必須在社會關系之內提高精神修養。人們信佛,繼而就去尋找一條修行成佛的道路,那是一條與人世有間道的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做苦行僧般的修行,吃齋、念佛、打禪,死守清規戒律,清除雜念,屏棄欲望,去掉私心和執著,做一些常人之外的努力,去達到常人不易理解的境界,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例如:那些寺廟里的尼姑和尚、僧人和道者的做法,就是一種自我提高想佛家過度的方式。這是佛家修心養性的最起碼階段和概念;而圣人就不同于前者,他們必須在社會關系之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就需要一定的精神調節的方式,有一種特別的修養,這很不容易。因為社會觀念,流于世俗的做法,很難使俗人從濃厚的常人意識擺脫出來。一個自律能力不強的常人,很難使自己的意念達到爐火純青,很難使自己的修養進入一種高度。受環境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他們的思想和行動難免不發生偏離。

這里,我們再次提到孔子,由于當時受歷史時期的局限性,在當時的社會他被人們稱為“萬圣之尊”,是因為孔子在走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他在恪守一條前人未能的規矩,時刻用一種良好的做人準則去鞭策自己使自身的品德和修養達到別人不能達到的境界,他言傳身教,帶領弟子三千去周游列國,無非是把孔家的仁義道德和克己復禮的制度去發揚光大,去把儒家的“仁愛”思想傳播開來。這正是切合了他的“圣人”標準。

中國的佛學的最重要的發展,是企圖降低佛教固有的性質,這一點很讓人注意。千百年來,佛教由西方傳入中國時,它有它最初級的、最原始的糟粕,要去偽存真,吸取精華,就必須把它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以原始佛教作為基礎,進行批判的吸收,將其對國人有教育意義的東西借鑒過來加以沿用,這樣就降低了佛教固有的性質。禪宗說“擔水砍柴,無非妙道”。說這句話時,我們就可逐漸地感覺到,這種企圖就已接近成功了。無論什么事,都有它內在的“道”,一切不離其中的規律,這正符合“大道之行”的原理。

千百年來,人們對常人怎樣成為圣人一直很困惑,一直很迷茫,無人出來指點迷津,這也就成了當時新儒家思想潮流的一個重要問題之一。

在宋代,人們崇尚的是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主要代表是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足以道出其思想主題,他對于怎樣成為圣人的問題的回答是“主靜”這正迎合了我們今天文章的標題,也突出我們的宗旨。周敦頤在這個問題的闡述上又進一步說“主靜”就是“無欲”的狀態,我們說嫻以養心,是說:人嫻靜能夠調節身心健康,促進身體機能正常運行。

靜,能使人培養一種潛力和耐性,靜能生慧,是說:靜能使人產生聰明,令人雅致,能生發慧心和靈氣,這對于人的精神狀態調節很重要。周敦頤在他的第二部主要著作《通書》中,更能體現這種觀點。

而“無欲”是指人沒有欲望,缺少私心,去掉執著,這些在各種宗教學派的學說內容相似。周敦頤所說的“無欲”正與道家和禪宗說的“無為”和“無心”是基本一樣的??墒?,用他的“無欲”不用“無心”就證明他的企圖是撇開佛家出世的性質。

照新儒家學說的思想說法,孟子所描述的無非是任何人在某種場合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自發性質應是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因為,人不是先天就是有劣根性的,人的性格是后天環境所至,先天的東西,從根本上說,善的,好的東西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不是生來就有私欲,在他們所存在的固有狀態,應該是沒有私欲的狀態,也就是如周敦頤所說的“靜虛”狀態。

宋代王安石在他的《傷仲永》一文中就把人的這種概念概括得很及至。王安石是以“智慧”這一點來概括人的本質和先天的條件與后天環境的關系,正因這樣“靜虛”狀態應用到行動上,能夠引起立即要按“孺子”的沖動,這類直覺行動就是周敦頤所談的“動直”??墒?,如果這個人不按照他的,“第一行動”而行動,而是停下來想一想,他就可能想到這個“孺子”是他的仇人們,不該救他,他是受“第二私欲”即是轉念所驅使,因而喪失了固有的“靜虛”狀態,以及隨之而有的動直狀態。因此三思而后行,“靜能生慧”,“靜”能調節好人的情緒,正是說明這個道理的。

人類社會的發展的今天,有開始的原始社會的勞動產生了人類,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由社會的私有制到公有制產生。

由勞動產品所得的按勞分配,到按需分配,逐漸地使私欲達到“共和”。這個轉化過程需要長期的,從人的思想,精神上入手,去改變人的行為方式和心性品質。

因此,要屏除劣根性,首先從人的本身做起,必須從人的精神上尋找解決的辦法,去不斷的修正,去培養。周敦頤提出的常人進化為圣人的方法,也就像禪宗的方法一樣,自然而然,自然而然。

因此,從哲學的角度和范疇上,去理解人的精神調養和心性的提高也就不難達到了。這正是中國百姓目前所努力的一種最理想,最現實的,最實用的哲學精神。如果獲得了這種精神的具體存在,也就是掌握了事物的常理,這種理,存在于人的生活本身,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形式。這正是理學家朱熹說的:仁、義、禮、智都是“理”屬于“性”。只要通過具體的實踐行動,我們才從中知道其抽象的哲學道理。

綜上,作為我們正常人,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施教于人,為人師表的同時,應該主張,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充實,不斷地調整心性,掌握精神方法的調整,時常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提高修養,掌握改變生活的技巧,形成一種有秀人格和心理品質,做到嫻以養心,靜能生慧,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充實,達到一種完美的境界。

猜你喜歡
周敦頤常人圣人
周敦頤的嶺南詩蹤
周敦頤教子:立于誠信,懂得仁愛
非暴力
周敦頤:左手蓮花,右手陰陽魚
存在與時間
精琢多姿 盛世傳承
人人敬愛的圣人成為了 傳說人物的原型
史上最強虐心考眼力
“常人化”,領導生活新態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