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外”字 淡化“宣”字

2009-04-27 10:42李里江
新聞與寫作 2009年4期
關鍵詞:海外版海外華人僑報

李里江

對外報道,在中國的新聞報道中,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中國的對外報道,經歷了從廣播傳播到報紙登陸的發展階段。而改革開放30年,則是對外報道適應時代需要、穩步發展的歷程。

北京日報海外版編輯部是1999年定名的(它的前身是北京日報對外部)。從那時,我被聘為編輯部主任起,至今整好10年。

這10年,處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后三分之一階段,是改革開放相對比較成熟、穩定的10年。但卻是北京日報對外宣傳的初創、起步階段。記得上任之初,北京日報總編輯劉虎山同志,要我去北京市委宣傳部請示工作,與我談話的是當時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對外宣傳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蔡赴朝同志。赴朝同志提出了對北京外宣工作的要求,其中,要突出“外”字、淡化“宣”字,我是第一次聽到,印象深刻。

一、突出“外”字淡化“宣”字的意義

外宣、內宣,都是宣傳。為什么外宣要突出“外”、淡化“宣”呢?這就涉及到了對外宣傳報道的特性和規律。任何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我們要充分發揮對外報道的輿論影響,就必須研究和掌握對外報道的特性和規律。

外宣工作,首先要了解其受眾群的組成,新聞報道才能有的放矢。對外宣傳的對象,主要是海外讀報紙的華人、華僑及他們的親屬、友人,以及對中國現況和知識有了解需求的外國人,而北京日報海外版的宣傳對象,則更以華人、華僑為主要傳播目標。因此,他們閱讀我們的海外新聞專版的最大理由,是同種族、同文化和思鄉、對中國現況的了解和有關北京知識的需求。

其次,這樣的受眾群,這些受眾讀報行為的特點,對新聞報道的手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趪鈱τ谛侣剤蟮婪础靶麄鳌?、倡“傳播”的觀念,我們不能以在國內慣用的報道風格和習慣來提供新聞。因此,突出“外”字、淡化“宣”字,以客觀事實和新聞細節為報道基礎,就成了對外宣傳的基本業務要求。

一次,我作為北京日報出訪團的成員,訪問加拿大。在溫哥華聽到了當地華語電臺的廣播。女播音員用輕柔的聲音在播報天氣預報:“明天,吹西風……”“吹”什么風,這是完全生活化的親切語言和用詞;而接下來的一段與國內電臺的交換新聞節目,則是完全不同的播音風格、內容,國內女播音員聲音高亢、嘹亮,播出的是:市委、市政府決定,為老百姓辦多少件實事……我想,盡管溫哥華的華語聽眾,與我們同種族、同文化,大多思鄉、愛國,但他們恐怕對國內來的這段新聞廣播,仍然是聽不慣的。

在溫哥華的200萬居民中,華裔居民約38萬,占到18%的比例。如果他們聽到、看到的來自故鄉的聲音、文字,都是這樣的腔調和語意,我們的外宣效果,真是要大打折扣了。

不可否認,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政治、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們的國內新聞宣傳,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的同時,存在著自上而下、簡單、說教的風氣。以致形成了某官員、某政府(部門)、某企業、某個人做了什么,有什么結果的新聞八股。這種新聞八股,如果引入對外宣傳,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我們可以引出,對外新聞宣傳規律性的認識,即:中國立場,國際表達;實事求是,不搞說教;華人華僑,同族同心。突出“外”字,談化“宣”字的意義,正是在清醒認識了內宣、外宣的不同工作目標、任務和實際情況,以及在外宣新聞特性的基礎上,提出的正確而重要的指導思想。

可以說,自己10年外宣新聞工作的歷程,就是對外宣新聞工作規律的不斷認識、實踐的過程。

二、外宣藝術的講究

突出“外”字,淡化“宣”字,是辦好北京日報海外版的基本要素。其具體精神應該解讀為:按照對外新聞宣傳的規律辦事,盡量克服陳舊新聞模式的影響,按照海外華人、華僑的新聞閱讀習慣辦報——即以事實說話,不加評論。

少談理論,不搞說教,是貼近海外華人受眾群的基本方法。由于北京日報的外宣報道,是要求在國內已發新聞的基礎上改編,這樣就對我們的編輯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如何將同樣一個新聞,改編成適合海外華人閱讀習慣的方式,是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的。

“倒轉術”是最常用的編輯手法。生活在國外的人,非常不習慣“宣傳”,因此,我們在編輯海外版新聞稿件時,一律將宣傳味道濃厚的、模式化的稿件,實行“倒轉術”。即:將新聞事實表述清楚即可,讓新聞事實說話,涉及對官員、部門、企業、個人的頌揚之詞,不提或少提。這樣做的效果是,滿版的“北京新聞”,都是發生在中國首都北京的新聞事實“干貨”。只要讀者愿意閱讀這些新聞,他就會在不斷出現的“北京新聞”專版中,看到北京的發展、變化和進步。海外華人、華僑是一個非常復雜、龐大的群體。對他們做好新聞宣傳工作,不但要遵循新聞規律,還要十分講究宣傳藝術。

北京日報海外版近幾年在遵循新聞規律,以新聞事實說話的根基上,站穩腳跟,獲得較高起點之后,在講究宣傳藝術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

講究新聞圖片的運用。新聞圖片是最直觀、形象的新聞報道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規定,每個“北京新聞”專版,圖片要有5張以上,質量好的新聞圖片,可以發得較大、上頭條。如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北京大學生在美國大使館前游行示威抗議,我們在僑報“今日北京”版新聞版上以大幅照片進行報道;2001年“9·11”恐怖事件后,北京青年到美國大使館前為無辜的死難平民獻花,我們在僑報的專版上的同樣位置,又以新聞照片進行報道,受到僑報總編輯的盛贊。又如,在澳洲澳華時報的一期“北京新聞”專版上,編輯采用了7幅照片,其中6幅反映的是在北京的外國人愉快地工作、生活的情景,使版面非常生活化、人性化,被評為當年報社好新聞精品獎,并入選北京市好新聞。

講究新聞標題的制作。新聞標題好不好,往往是一個新聞版面的生命。我們的“北京新聞”專版,是在借別人的船出海,是夾在人家報紙眾多版面中的一頁。如果我們的北京版新聞標題不鮮亮、不抓人,又長又平淡又官氣十足,人家就根本不看你的新聞內容了,隨手翻過去,等于“槍斃”了你的報。因此我們規定,最長的標題不超過9個字,一般的標題5到7個字;標出最核心的新聞內容;標題要用詞用字準確、新穎;標題要有文采、合轍押韻等。同時要厚題薄文,一般文章幾百字,長文也不超過700字,從而增加每一個“北京新聞”版的信息容量。

講究專題的策劃。這方面我們主要是考慮到,即使是美味佳肴,食客也有吃膩的時候;我們的“北京新聞”版,如果總是幾年一貫制的面孔,即使它還算漂亮,也可能令讀者倦怠。這樣,我們嘗試著在中國的傳統節日前后,做一些專題性的版面安排。2001年中秋,2002年春節,圍繞過節、過年,讓版面或充滿著幸福溫馨,或洋溢著喜慶祥和。遇有不錯的長篇新聞通訊,我們也打破“慣例”,給出較大版面刊登。如我們在加拿大的新聞(生活)版上,刊出了一個整版的“茶與飲食”,介紹多種茶葉食用、佐餐方法。當期報紙立刻被索取一空,讀者紛紛致電,要求加印。2002年起,我們還請調查公司,隔月做一項有關社情、民情的專題調查,比較隆重地推出用數字或圖表反映北京變化的新方式。

10年來,北京日報海外版與四大洲5個國家的華文報刊合作,他們的編輯、老總、讀者的反饋都是講:北京日報辦的“北京新聞”專版,是各地方新聞專版中“最好的”、“最專業的”、“最喜歡的”。

三、出海方式的選擇

北京日報海外版,借鑒了以往人民日報、新民晚報等在海外辦華文報紙的經驗,沒有采取如他們獨立辦報、單獨發行的方式。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經濟方面的,二是宣傳效果方面的。

就經濟方面而言,一家國內報紙,在海外單獨發行,需要較高的費用(國內編輯部的辦報經費和國外的代理、印刷發行費等)。

就宣傳效果而言,將國內報紙照搬到國外,一般難以滿足海外華人的新聞需求。因為從海外華人的實際生活狀況考慮,他們大多數處于創業階段,即使很愛國,很關心祖國的發展變化,經常購買或訂閱有關報刊,也會選擇有所在國家當地新聞、國際新聞和港、澳、臺及中國內地新聞的綜合性報刊。畢竟,他們在國外的生存和發展,是他們新聞需求的根本。所以,選擇“借船出?!钡姆绞?,勢在必然。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僑報,是北京日報出航海外的第一條“船”。僑報開辦已有10年以上歷史,它在美國擁有10萬以上華人讀者。有一個精干的采編班子。隨著該報“今日廣東”、“今日北京”等國內省市地方新聞專版的開辟,僑報向美國華人讀者開啟了一扇扇直接探視祖國大陸、故鄉、首都的新聞窗口,有力地提高了僑報在美華文報紙的地位和競爭力,而我們的對外宣傳,也成功實行軟著陸,悄然走入美國的讀者。

2000年北京日報海外版組團赴美考察,與僑報交流,在費城巧遇時任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李大使當面和僑報社長范東生表示贊揚:你們僑報辦得越來越好了,地方版讓華人、華僑對家鄉的變化一目了然。

在與僑報合作創立了“今日北京”專版之后,北京日報海外版編輯部又陸續與澳大利亞澳華時報、加拿大今日中國報、法國歐洲時報和南非華僑新聞報合作開辟了“北京新聞”專版。這些來自北京的新聞專版,使北京市在海外有了一批以報刊新聞方式傳播的宣傳陣地。

到目前,這些新聞宣傳陣地,每年在海外刊發的“北京新聞”專版超過360個,圖片、文字新聞7000條以上,使發生在祖國首都的大事、喜事、好事和尚需解決的問題,真實、直觀、迅速地展現在海外華人面前,受到他們廣泛的歡迎和好評。一位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還曾專函北京日報總編輯,表示他對澳華時報上“北京新聞”專版的喜愛。

四、自身素質的提高

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在北京市外宣干部培訓班上曾指出:外宣干部應該是最優秀的新聞人才,要內知國情外知世界,有很高的宣傳藝術水平。

趙主任所要求的“知國情、知世界”提高新聞宣傳的藝術水準,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剛從報社一線采編部門調入海外版編輯部時,需要有一個角色的轉換。我們這些編輯記者仿佛一下子從激烈的搶新聞、上夜班、拚實力的新聞戰場,給拋出場外,成了觀戰的看客。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上再也見不到我們的名字、文章,我們一下轉到了幕后。

但是靜下心來,我們看到,我們的新聞受眾變了,我們肩負的責任重了,我們的新聞更要用心去做了。海外華人、華僑愛國之心殷殷;海外華文報刊的競爭,同樣有看不見的硝煙;祖國不強大,北京不發展繁榮,我們的海外版就沒有堅實的新聞基石,拿什么新聞“硬貨”去宣傳?

人說,外交無小事;我們說,外宣有大局。北京日報海外版的對外新聞宣傳,確需了解北京的大局、中國的大局、世界的大局,在這樣的大局中確定我們的工作方針、編輯思想、選稿標準、版面風格、并付諸長期的、默默無聞的日常工作。

編輯的眼界,決定新聞視角,報道思路,是我們做好對外宣傳的重要基礎素質。多聽、多看、多思考、多比較,已成為我們的工作生活習慣。辦好海外版,把一個個盡可能“精彩、漂亮的‘今日北京、‘北京新聞”呈現給海外華文讀者,其心路歷程實際上是漫長、曲折和遙遠的。在這樣的氛圍和環境中,我們必須對以往國內新聞宣傳的經歷、“路數”和現實,給以新的審視和判別。這要求我們要加強功力,加深閱歷,精鉆學術,需要很好地不斷地再學習。

海外版基本上不需采訪和寫稿,多是在編輯。但不懂得采訪和新聞寫作,就不知道怎樣改編別人的稿件。

海外版是綜合性的新聞專版。這就要求我們有廣博的知識,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體育等都有所了解和涉獵,否則對稿件的選擇都會有問題。

海外版以平實、溫和、人性的面孔示于海外讀者,不搞說教,基本沒有言論性文章。但對一些新聞的處理,我們又必須具有編者按、評論員文章,甚至社論的眼光。

海外版的經常讀者,文化水準不低,中西文兼懂者居多。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外語水平和古典文字、古代漢語水平。

近些年來,互聯網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網絡傳播鋪天蓋地的情況下,我們對外宣傳更增加了重任。如何在網絡新聞的擠壓之下,做出我們的特色,也成了我們的一個新課題。網絡新聞求快,我們求準;網絡新聞撲朔迷離,我們力爭起到撥開云霧見太陽的作用。比如,2008年奧運報道中,對北京空氣污染問題,有多種負面報道,我們力求選取最能體現真實的權威報道。我們選刊了北京碧空如洗的照片,外國運動員賽前晨練的圖文新聞,用新聞事實告訴讀者——北京的空氣質量,完全符合召開奧運會的國際標準。

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聞紙媒體在新聞業的競爭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盡在不言中。我個人近30年的新聞工作經歷中,10年外宣的一些體悟,約略鋪陳,愿與同仁交流,供后來者鑒別。

(作者為北京日報海外版編輯部主任)

猜你喜歡
海外版海外華人僑報
新舉措
《少兒僑報》創刊為日本華人少兒提供中日雙語讀物
XFX訊景RadeonRX 6700XT海外版OC評測解析
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全球下載量突破20億
美媒:美取消H—1B加急業務 中國留學生身陷“困境”
家文化的認同與海外華人的生存和適應
全球視野中的新流動:“華僑華人研究”重思
近代以來海外華人慈善活動析論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海味”特色
本 期 導 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