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自信和獨立交給孩子

2009-05-13 08:09倪火森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論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能力孩子教育

倪火森

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教育的目的,為此,從小就要注意孩子的自信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下我將圍繞這個主題談三大塊的內容:

一、分析現狀,明確重要性。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惟一,身為父母,都有這么一個感受:養育孩子,猶如為幼苗澆水除草,仔細、辛勞而且其樂無窮。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擁有幸福的人生,是每個父母親的最純真、最美好的心愿。父母們也都清楚地認識到,未來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未來的人才,就得有獨立面對一切挑戰的自信和能力,但綜觀學生的現狀,許多孩子在自信心方面較為缺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有的因為父母從小溺愛,過分的依賴壓抑了孩子的自由發展,也導致他們遇事縮手縮腳,遇到困難畏難發愁;有的由于父母的過分嚴厲,形成了孩子怯弱的性格,在公眾場合容易怯場;有的由于性格內向,總是沉默寡言;有的自尊心強,生怕別人嘲笑,因而喪失信心,不敢大膽表現自我;有的學習能力比較差,失敗的體驗比較多,在屢戰屢敗中導致精神萎靡不振;有的缺乏必要的交往知識和主動性,很難與同學建立情感,不敢主動與同學交往,躲在被人遺忘的角落……原因多種多樣,但終歸一點,這些孩子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導致綜合能力較差,許多父母們也為此煩惱不已。

的確,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充分認識和評價,是一個人成才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個性的品質,也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促使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推動力,是促使孩子不斷向上奮進的內在動力,是激發孩子的主動積極性的催化劑。社會所需的人才是需要有敢拼敢闖的搏擊力和堅韌的忍耐力,而自信心是否樹立,決定著孩子今后是否自主、獨立,也決定著孩子面對順境和逆境時是否能勇敢地去嘗試,去獲取成功,成為社會的棟梁。因此,在社會上流行這么一句話:“將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笨茖W家愛默生也曾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秘訣?!?/p>

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我們發現,許多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也缺乏自主、獨立的能力。那么,什么是獨立性呢?它也稱為不依賴性,指孩子善于自我決策,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并實施解決問題的行為所反映出來的個性品質,是孩子自強、自立的外在體現。在人類歷史上,那些杰出的人才,都有很強的獨立性。199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調查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成材離不開獨立自主”。研究表明,杰出青年在童年時代66.89%的人非常喜歡自己獨立做事情,29.73%的人有時喜歡,不喜歡的只占3.38%。這一組數據表明杰出青年童年時要求獨處和獨立做事情的愿望非常強烈。而在獨生子女道德狀況的自我評價中,有關獨立性的道德優點評價指標均未超過半數。其中“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為38.9%;“做事有獨立性不依賴他人”為40.3%;“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為43.8%;“有責任心”為45.9%。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孩子不具備這些道德優點。在道德缺點的自我評價中,20.4%的孩子明確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孩子“做事容易依賴別人”28.0%的孩子“很少幫助家長干活”;15.1%的孩子“缺少保護自己的能力”。不難想象,一個人如果在兒童時期事事依賴別人,沒有獨立做事的鍛煉,在成年之后是難以獨立于社會,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的。

面對社會變化加劇,科技發展迅猛,各種競爭激烈,孩子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選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孩子能長大獨立,順利地成材,中國少兒委員會提出我國當代少年兒童要具備“五自”。我認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齊攜手,從小培養孩子自信心和獨立性,為他們今后的展翅高飛提供一對堅實的翅膀。

二、學校教育給孩子一只展翅高飛的翅膀:

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我在這談一談自己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的點滴做法,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從剛才列舉的學生現狀,在長期的觀察與思想的碰撞中,我了解到這些孩子的內心深處,同樣渴望受到注意,同樣渴望與人交往,同樣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認同和支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是他們走出心里陰影,走向燦爛陽光的第一步。而自信心的樹立是一個艱巨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該如何引導呢?在教育過程中,我針對他們存在的心理障礙,采取“信任激勵—鍛煉實踐—交流溝通”三步走的策略,用愛架設師生心靈的橋梁,將愛化為鼓足的風帆,使愛的陽光射進每位學生心靈的窗子,引導他們用積極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融入集體,達到積極自我的構建,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自主、獨立能力的目的,讓學生身心舒展地成長。

(一)信任與激勵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前提。

我國當代最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就告誡人們要“相信兒童,解放兒童”,堅信學生“行”,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的第一要訣,是學生良好性格塑造的關鍵。在教育中,我始終樹立這樣的教育觀念:“人無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在我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是最棒的,都是可塑的,只要教育得當,每個學生都是人才。同時,我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讓學生從教師的態度,甚至是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舉動中感受到教師的信任與贊賞。尤其是積極關注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當他們表現欠佳或成績不理想而垂頭喪氣時,我總是用鼓勵或肯定的話語對他們說:“你不會讓老師失望的?!薄澳悴⒉槐绕渌瑢W差,只要你努力了?!薄耙嘈抛约耗苄?!”“路在每個人的腳下,陽光屬于每顆心靈?!薄俺晒χ粚儆谀切娬摺钡鹊?。當他們取得些成績時,我總讓高飛的雛鷹,豎起的拇指,燦爛的笑臉,在學習園地上和學生的在本子上頻頻出現,激勵他們不斷奮發進取。因為我知道,學生在活動中的成功的喜悅是一種自我認識,與學生在活動中達到的實際水平并無直接關系,而和家長、老師、他人對他的評價有密切的關系。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成績,家長、教師能給予表揚性的評價,多角度評價,他們就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

同時,我還積極創建健康的育人環境,注重正確的輿論導向,不失時機地教育學生在集體中能懂得接納他人、賞識他人,在班級形成一種互相關愛,互相激勵的氛圍。如開展“你是我的好朋友”結對子活動活動,指導學生擬寫了結對子計劃,用實際行動從學習上和生活上積極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小伙伴,使他們在感受集體的溫暖的同時,改正缺點,提高能力,增強自信心。還充分利用家訪、小型家長會、家教講座等,就如何幫助這些學生樹立自信、提高自立等問題上與家長達成共識。我欣喜地看到,家庭教育環境的形成,教師與伙伴的信任和賞識,讓許多學生看到希望,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欣喜,為自己的付出而驕傲,從而激發自身的內驅力,揚起自信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二)鍛煉與實踐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保證。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積極創造條件,揚其長處,避其短處,有意地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他們參與到班級、學校管理的各項工作中,讓他們進入同齡人這個圈子,進入群體,在工作中,在成功中獲得滿足,受到巨大的鼓舞。比如讓每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承擔一定的職務,掛牌上崗,協助老師開展工作。這樣,就給每個學生創設了極具挑戰的機會,樹立了“我是集體小主人”的自信與自豪。我還注意積極指導他們開展工作,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學會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在他們急需拉一把或跌了跤而畏縮不前的時候,不是袖手旁觀,而是想盡辦法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使其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力量,不斷自主、自強、自立起來。如采用激將法,利用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更大膽地在工作中展示才能;或運用放大鏡的原理,經常放大他們的工作實效,去理解他們的需要,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或是采用暗中相助的辦法,讓他們嘗到成功的滋味,更自信、大膽地開展工作。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幫助他們消除害怕失敗的心理,走出自卑的陰影,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勢,戰勝自己,才能發揮優勢,得到鍛煉,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不斷的實踐與錘煉中,在肯定聲中,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樹立,自信心得到重塑,潛能被喚醒,個性得到張揚,他們的心境越來越燦爛。他們也逐漸學會獨立,學會堅強,學會展示自我多姿的個性,用主動進取、敢于競爭的精神,去亮出自己,大踏步地走向陽光中。

(三)交流與溝通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關鍵。

會交往是現代社會人的基本素質。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往尤為重要。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經常性的思想交流,就會產生孤獨感,個性弱化了,就會漸漸成為心理脆弱和依附強者的人。因而,引導交際中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學會交往,既滿足學生自身的交往需要,也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學生會在交往中走出自己設置的圈子,融入群體中,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

在教育中,我積極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經常開展游戲、活動等,引導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交流、溝通思想。也經常根據學生關注的焦點,社會議論的熱點,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伙伴之間的辯論會?;锇殚g的溝通,師生間的互動,都能營造一種良好的交際氛圍。在交際實踐活動中,還有意采取善于表達情感的學生和交際中不主動的學生組成學習合作小隊,利用優差生組合,幫助這些學生在合作中、在互動中能取長補短,提高交際能力。在這過程,我特別給這個弱勢群體輔以人際關系上技巧的幫助,鼓勵他們消除害怕的心里,多做有益的嘗試,學會參與討論,發表獨特見解,培養他們的交際與處世的能力,以增進自身的交際能力。還積極引導他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心平氣和地接受他人的意見,學會謙讓、團結協作,體會交往的快樂。還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我與知心姐姐有個約會”,與知心姐姐面對面,溝通情感;“展示你、我的風采”,讓學生在“我行、你行、大家行”中亮出自己,鍛煉能力。體驗豐富了,才干增長了,這些學生心理素質得到了提高,初步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適應能力。他們由膽怯變勇敢,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我相信,當他們的自信樹立起來了,在未來的日子里,會笑對人生的風雨,笑對人生的挫折,充滿信心地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應對一切挑戰,開創出充滿陽光的燦爛的未來。

例舉:

記得曾教過一個學生,她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總位居班級之尾。課堂上,她總是默默躲在角落,下課總是寡言少語,在我的目光與她相遇的時候,她的目光中寫滿了惶恐與不安。但從她作業上那工工整整的書寫,我感覺得出,她是個要強的孩子。雖說和同學比,她還落下很大的距離,但可喜的是,她并不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暗暗與同學較勁。我心想:這是一棵需要更多陽光和水份的小苗呀!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在她的作業本上寫上“有進步”這三個字;不失時機地用關愛的眼神悄悄地為她鼓勁,只想向她傳遞著這樣的愛:你的成績我看得見,你的努力我看得見;在老師的心中,你和班上的其他同學一樣,都是“最棒的!”我發現,在我細心地呵護著這顆敏感脆弱的心的同時,愛在悄悄地拉近我和她之間的距離,也在悄悄拆掉她在我們之間中立起的那堵高高的“心墻”。尤其是在每次她不能流利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投去一個期待的目光,說上一句信任的話語,在她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于是,她學習的勁頭更足了,課堂上,雖然還是顯得有點羞怯,有點緊張,但小手漸漸舉起,小臉上常掛著得意的笑,朗讀時表情投入,漸入佳境,作文中也不乏有真情的流露。

后來,她小學畢業了,步入初中的校門。那以后,很少見到她回母校,但每當聽其他回母校的學生憶起當年種種,談及她在所在中學成績進步快,成為班里的小干部時,我就想起她淡淡的微笑,繪聲繪色的朗讀。第19個教師節來臨時,我收到了她的來信。當讀到“林老師,我是帶著您曾說過的那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走向生活的?!薄案嬖V你,我在學校的普通話比賽中獲二等獎”時,我充盈著滿心的歡喜和快樂。雖然她最終沒有成為生活的寵兒,沒有跨進名牌大學高高的門檻,而是成為掌握一門技術的工人,成為社會中的一個細胞,但她的生活中同樣充滿希望,充滿驚喜,更充滿陽光。她的來信也使我反思: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可能學生們早把我在教學中的每個細枝末節,都已然拋到記憶的爪洼國去了,早不曾記取我講過哪個詞語的解釋,哪篇課文的精彩,但她卻記取我曾有過的只言片語——對她的人生道路有所幫助的話。不經意間,“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改變了一顆曾經晦暗的心靈,一個曾經缺乏自信的學生的一生,幫助她揚起人生的風帆,確立了人生的目標,在生活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擁有屬于自己的明媚的天空,堅定地走著腳下陽光燦爛的路。我也愈加明白:教師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用自己的心靈去耕耘,用自己的情懷去教導,去解讀學生的心靈需求,去提供給學生展現才華的舞臺,去熱情地贊美,使其迸發出進取向上的激情,喚醒其內心成材的愿望和責任感,他們潛在智能將得到開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將增強,將為學生鋪設了通向成功的階梯。

三、家庭教育是孩子展翅高飛的另一只翅膀:

學生是幼苗,他們的成長需要教師的辛勤培育。但同樣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家庭作為孩子人生的起點,作為孩子教育的大本營,在孩子綜合能力和交往素質的培養上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梢哉f,學校教育給了孩子一只騰飛的翅膀,那么,家庭教育則是孩子高飛的另一只翅膀。我們知道:人的成材有很多先天后天和環境的因素。成材的路不止一條,要人盡其材。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家庭有它自己的生活特點和環境,每一個家庭必須獨立地解決為數極多的教育問題,千萬不要利用那些現成的,取之于外界的處方?!贝_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獨特的、完整的個體,個體間是存在很多的差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盲目追風,不要一味拔高,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善于抓住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研究合適的教育方法,有針對性地指導自己孩子良好個性的發展,特別要積極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為“使孩子最樂意接受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痹诮逃倪^程中,父母與孩子一路同行,共同成長。

1、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為他們加油、喝彩。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當我問這個問題時,在座的你們肯定會很訝異。但是捫心自問,你們真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興趣、學習能力和需求嗎?因此,作為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占據主動權,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必須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正了解他們,才能對他們的成長提出合理、正確、恰當的要求。

1)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有不少家長經常說的話就是“你還是個小孩,你懂什么?”“你的作業完成了嗎?“你這次考試怎么又考砸了?”這樣的家長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只注重關心孩子的學習,很少與孩子交流,很少問孩子愿意做什么,很少征求孩子對事情的看法和意見,無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無法贏得孩子的信任,也就無法取得家庭教育的實效。

那么,怎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首先,父母應該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與父母平等的個體進行交流,尊重和了解自己的孩子,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看待;要認識到從2、3歲開始,孩子的獨立意識開始萌芽,這時候孩子經常會說“我自己做”。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水平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也就是開始關注自己,評價自己,又由于身體的發育和能力的增強,他們開始形成“成人感”和“獨立感”。這個時候,他們開始從以前對父母的心理上的依賴過渡到開始反抗成人的過多保護,所以在心理學上又把這個時期稱為“心理斷乳期”。父母應在了解孩子不同的心理發展時期,根據孩子的成長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采用不同的方式,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學會獨立。

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孩子的成長需要溝通,父母在家庭中要積極營造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開墾培育孩子健康優良性格的沃土。家庭中要有民主,家庭應該成為孩子發表看法的講臺;家庭中要充滿親情,充滿幽默感和親切感,父母與孩子是一種朋友關系,兩代人的思想經常溝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內心世界越來越豐富,父母更應該盡量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溝通。因為這個時期是感情培養的最佳時期,錯過這個時期再進行補救將會是事倍功半。但感情的培養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在情感溝通上,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有利于及時發現孩子的思想動態,抓住教育的最好契機引導、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在學校興趣組報名時,父母應與孩子一起商量,根據孩子的興趣,有針對性地幫他們選擇興趣組,而不是一副母命難違,父命難抗的姿態,讓孩子不情愿地參加他不喜歡的小組,這樣是不利于孩子真正學到本領的。尊重孩子還體現在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執拗,“不聽話”常常是他們要獨立做事、表現自己力量的信號,要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顯露出的獨立性萌芽,只要孩子要干的事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內,就不強迫孩子聽從父母,而給他獨立、自由的機會,使孩子的獨立品質得到培養。父母還應是孩子的傾聽者,在孩子失意煩惱時,要讓他們盡情訴說自己的苦悶,發泄其情緒,指導他們學會自我排除心理障礙、自我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使不良的情緒、情感及時得到化解。

2) 鼓勵、賞識孩子。

孩子在人生中要戰勝自己的自卑、要學會勇敢面對挫折,自由高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地為他們加油,為他們喝彩,打開他們心中那一扇住著 “自信、智慧、創造”的大門,幫助他們打造一把打開潛能的金鑰匙。美國有位教授,曾通過對精神氣電現象的科學測定,了解孩子在得到贊揚和受到責罵時,其學習能力與疲勞曲線的變化。測定表明,對孩子夸獎、肯定,會使因疲勞而下降的熱量曲線,立時快速上升,相反的就會下降。實驗說明,正面鼓勵對消除孩子的疲勞,對提高學習效率非常有效。有位名人曾經說過:“微笑是友善的信號,贊美是賞識的表現?!币虼?,在對待孩子的成功或失敗,作為明智的父母,不輕易許諾,不隨便失言,不空洞夸獎,要在孩子完成某一個值得肯定的事情時,恰如其分地肯定與贊揚,以激勵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擷取成功的甜果。雖說積極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但是鼓勵法也不可用得太泛濫,要講究藝術,同樣想達到一個目的,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會取得不同的效果。如在他們成功的時候,用冷靜、平常的心緒抑制他們的興奮和可能滋生的驕傲;在他們遇到挫折和失敗,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的時候,要理解他們,不辱罵、冷嘲熱諷,而是加倍地關愛他們,表現出一種坦然、輕松的振奮的情緒,及時用名人的或自己、他人的親身事例引導、感染他們,使他們懂得在人生長途上難免會遇到激流、暗灘,但要走出失敗的陰影,帶著希望和自信心,才能不斷走向成功。像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和聾啞兒童周婷婷的成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瓦拉赫在被多數教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師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贊賞,讓瓦拉赫學化學,終于使他成了“前程遠大的高才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就是“瓦拉赫效應”;雙耳全聾的周婷婷在父親的積極教育、引導下,16歲時成為一個大學生,并成為中國第一個聾人研究生。這兩則故事給予我們的啟示就是: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便走向成功。尤其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要給他們戰勝失敗的自信,使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自信的種子。從辨證思維角度來看,失敗不可怕,它反而是在引導孩子向成功逼近。要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耐心指導他們去做,在嘗試中體驗進步與快樂,實現人生中的一個個“第一次”的成功,在“我能行”中昂頭前進。

總之,父母經常對孩子表示關心,就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經??洫労⒆?,就會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經常鼓勵孩子,就會使孩子學會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相信在自我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下,他們會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給孩子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讓他們大膽朝前走。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但自信與獨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的,有不斷確立與增強的過程。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在孩子的成長中,要做適當的保護,但不要用自己過度的愛、過分的保護成為阻礙孩子的成長的絆腳石。因為在過分的保護背后,會使孩子喪失表達自己要求的能力,喪失許多鍛煉成長的時機,孩子要成長,需要的是幫助,同樣需要一些自主權和自由度。我歸納為兩條原則:該放手時要放手,該出手時才出手。

我們知道,如果小雞在母雞的翅膀下成長,永遠也不可能自己去覓食;如果小鷹只是在老鷹的呵護下長大,是永遠也不能翱翔天空。同樣的道理,孩子只是生活在父母的懷抱里,沒有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無法做到自理、自立,難以適應日益復雜的社會,將來很難成氣候。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謹記該放手時一定要放手,不要大包大攬,不要以父母的視線,罩住孩子的發展。陳宇華的“千萬別管孩子”,就是告訴我們要留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大膽實踐,鍛煉成長。

首先,父母要用 “要相信,你是多能的。那樣,許多事情就成為可能的了”這句名言激勵孩子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以自信、樂觀的態度對待事情。其次,要充分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要積極創造機會,培養孩子自己拿主意作決定的能力,如怎樣整理自己的小天地?該怎么合理安排雙休日?自己的零花錢該怎么花?等等都由孩子自行設計、自己規劃。例如父母都要給孩子一些零用錢,但是當孩子拿了屬于他的零用錢買了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父母卻又常不滿意,而加以責怪:“我給你零用錢,不是要你購買這種無用的東西!”這種干涉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既然是給孩子的零用錢,他當然有權選擇買什么東西;再者,所謂有用無用,有時并無客觀標準。孩子既然掏錢買它,肯定是認為有用。何況大人的看法和孩子的判斷有時是截然不同的。不要干涉孩子零用錢的花法,這里還有一個培養孩子學會理財的問題,現在有的小學里學生自己組織了學生銀行,有的把錢積攢起來,買東西;有的拿錢資助給困難同學……這對孩子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所以在零用錢的使用上,大人應該放手任孩子自由,孩子的自我意識得到增強,也養成他們的獨立判斷能力和獨立自主精神。當然,孩子拿了零用錢去作不正當的事情,那就另當別論了。另外,家中進行重大決策時,父母也可以經常征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加討論,將有效地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千萬不可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發展方向,一概由父母決定,孩子缺少自己作決定的機會,也漸漸喪失自主、自立的能力。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急于幫忙,或是急著上陣,要“延遲”幫助的時間,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獨立克服困難,然后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庇幸晃唤逃铱茖W地道出了實踐對孩子獨立的重要性。他說:“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請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痹诜龅倪^程中,父母要多肯定,少指責,做好孩子情感和生活上的堅強后盾。積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培養孩子獨立、負責任的品質和自我照顧、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謹記該出手時才出手。只有當孩子遇到真正無法解決難以解決的困難的時候,父母才給予實質性的幫助。只要遵循這兩個原則教育孩子,孩子就會不斷自立、自強。

在家庭教育上方面,我覺得低年段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上主要培養以下兩種能力:

1)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很多父母有“自己小時吃過苦,現在孩子不能再吃苦”的思想,這許許多多“善意的幫助” 無形中限制了孩子動手的機會,泯滅了孩子的自信心,在座的父母請自我反思一下:是否有過孩子強烈要求自己洗澡,你卻以不安全為理由拒絕了?是否有過孩子要自己洗碗、洗衣服,你卻因為洗得不干凈就代替了?是否曾有過孩子提出要自己睡覺,你卻好意拒絕了……諸如此類的事情。要知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決不要代替。當孩子說:“我自己來?!备改竻s說:“你不行!”總是不讓孩子動手,就是剝奪了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就是阻礙了孩子學會自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具有生活和勞動的基本能力的進程。

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也許第一次、第二次會失敗,但總有一天,他們會做得很好。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當注意教育孩子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要善于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教育孩子明確自己活動的目的和任務,逐步培養孩子學會自覺地計劃和檢查自己的學習和活動。父母要通過日常生活,耐心地教會孩子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事項,讓其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衣、系鞋帶、梳頭、洗臉、吃飯、整理書包、削鉛筆、包書皮、收拾房間,洗自己的小件衣物等;還可以分配給孩子適當的任務,如:如幫父母擇菜、洗菜、打掃衛生,自己去買東西,給別人送東西,整理房間等等,這是培養孩子生活處理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除此之外,還應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的值日勞動和一些公益性勞動。它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生活處理能力,而且還有助于使其養成尊敬父母的良好習慣,培養孩子的集體感、責任心,真切感受到勞動會使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快樂、更可愛。

當然,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過急,要循序漸進,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步提出較高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讓孩子做不能做的事。

2) 培養學習的自覺性。

自覺性是一種意志品質。學習是一種內心的自覺活動,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學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孩子有辦事磨磨蹭蹭的壞習慣,效率觀念和時間觀念很差。父母應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學會對時間的統籌安排,該學就學,該玩就玩,并學會利用好零碎時間和發揮時間的綜合效應,使其從小養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時間、節約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在學習上,父母要積極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要樹立這樣的一種觀點:在孩子學習中,分數的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走向成功的動力。只有愉快地學習,才能啟發孩子的求知欲,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在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上,父母的鼓勵和積極、肯定的評價顯得尤其重要。許多父母在比較時,往往較多地進行橫向比較,總愛把孩子的不足與別的孩子的長處比,這樣的結果不僅無法使家長了解、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還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自卑。如果多進行縱向比較,結果則不同,父母可以及時看到孩子的進步,對孩子充滿信心,而孩子在家長的鼓勵中體會到進步、成功的樂趣,對學習、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還要經常引導孩子樹立這樣的信心:“我相信我能成為一個好學生,我相信我如果努力去做就會成功,我相信我有能力學好,我相信我能取得成功?!备改高€要從小訓練和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是自己的事的”的學習責任感,在學習上要坐得住、靜下心、學得進。

培養獨立精神是克服怯懦的精神良方,要使孩子在學習上學會獨立,提醒自己獨立思考,不要心存依賴。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就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急于給答案,而是要讓孩子先獨立思考,要讓他們自己在書中尋找答案,然后與孩子一起分析題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步掌握獨立完成學業的能力。這樣既增強孩子挑戰困難的信心,又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還要給孩子點石成金的指頭,即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略,因為好的學習方法也是孩子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父母要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便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如在指導孩子寫作文上,許多父母有畏難情緒難,有時就是“好心”地幫助孩子完成作文。(即父母讀一句,孩子寫一句)其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迸囵B閱讀興趣是寫作的基礎。父母在家庭中也要積極創設讀書的氛圍,要鼓勵孩子與好書交朋友,經常帶孩子上書店,和他們一起找適合年齡段的、有興趣的書,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然后指導孩子背些優美的詞句,學以致用。也可以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四處走走,在實踐中理解書本知識,在玩中學到真本領。這樣,何愁孩子的作文水平無法提高呢?又如認字有多種方法,可以采用隨課文識字、猜字法、看拼音識字、查字典等來幫助識記字形,也可以帶孩子到廣闊的生活天地中認識許許多多的漢字朋友。

猜你喜歡
能力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孩子的畫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