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歷史教學中的學法指導

2009-06-15 09:35
中國教育科學雜志 2009年2期
關鍵詞:筆記自學學科

徐 平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體會。

1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學習

學生如果具備了自學能力,就增強了學習的獨立性,也就能獨立地獲取新知識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只有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學生自學的效果才會顯著,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會得到切實的提高。例如,在學生自學前我會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一份學案,讓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學。效果是事半功倍。

2 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提高學生整理歷史知識的能力

記筆記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將來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筆記如果記好了,學生復習時就能一目了然。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好課堂筆記,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知識的結構。

3 引導學生整合各科的相關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歷史學科具有廣泛兼容性的特點。它包含了文學、醫學、美學及自然科學等許多學科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深深認識到:學科之間整合的重要性。歷史教師應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廣泛兼容性,把其它學科的知識有機的融合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使其互相滲透,相輔相成。此法既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又能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4 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以史為鑒,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主要目的。注意歷史與現實結合,學生會受益匪淺。例如,在講授中國改革開放時,我把清朝閉關鎖國政策與唐朝全面開放政策做了比較,學生立刻明白,只有改革開放,吸收別人的長處,才能使國家立于不敗之地。從而成為改革開放的堅定支持者。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堅持下去,歷史課堂定會精彩無限。

猜你喜歡
筆記自學學科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超學科”來啦
學寫閱讀筆記
學寫閱讀筆記
我的自然筆記(一)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愛的筆記
告讀者
怎樣培養自學的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