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述語文教學的反思

2009-08-25 09:37侯獻波
中國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關鍵詞:教參書本課文

侯獻波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泵鎸φn改新形勢,面對個性紛呈的中學生,我感到的不是駕輕就熟,而是更多的心虛膽怯。在認真學習了《語文課程改革標準》、閱讀了大量的素質教育文獻后,我再三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終于發現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我想,也許許多語文教師都普遍面臨如此現狀吧。

一、缺乏學生主動思考的體驗

課堂一直是展示我個人才情的舞臺。我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自認為自己的課講得很精彩,因為學生反應良好,課堂氣氛活躍。但我終于發現,這些“良好”與“活躍”僅僅是學生被我的熱情感染而已,而我讓卻學生當了旁觀者、局外人,他們被動地接受我的理論,被我牽著鼻子走,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感悟。長時間的單邊訓練,使學生們思想僵化,而且滋生了依賴思想,久而久之,就沒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俗話說:“巧母拙女?!蹦赣H心靈手巧、包攬一切,女兒自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老師的講解全面透徹、越俎代庖。雖曰愛之,其實害之。當然,我也曾經試圖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可是一個問題提出,下面死水一般沉默,眼看一節課的時間白白流走,我再也沒有耐心等待,便只好又開始滔滔不絕。于是,就這樣惡性循環,囿于老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中,對學生就是單一地要求他們認真聽講、認真作筆記、課下認真做作業,不敢有獨立思維的要求,更談不上發現和創新。

二、缺乏學生與書本的直接對話

除了在預習中學生粗粗地讀遍課文外,一般老師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課文——畢竟教時有限。然而,一篇文章,詩歌的意境、散文的靈氣、小說的底蘊,在學生對課文缺乏咀嚼甚至完全不熟悉課文的前提下,怎能被領會?老師在上面縱然講得天花亂墜,離開了具體的語言環境,缺乏學生與書本的密切接觸,缺乏學生的主動深入思考,再優美的文章對他們來講也只是霧里看花。老師的架空分析,只能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就像把金魚從水里撈到桌面上來供大家欣賞一樣,語言文字的那份韻味、那份靈氣蕩然無存。這就是為什么優美的課文上不出優美的課的原因。以前,我們總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講能行嗎?那是對不起學生,不負責任,老師講不出是沒水平。一次,心血來潮,想起讓學生獨立閱讀,培養自學能力,結果學生一致抗議,認為老師是在偷懶,同樣又是無功而返。其實,許多情況下,老師都是費力不討好。

古人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弊x,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在讀中,沿坡討源,批文入情,神游其中,增進理解。應該放手發動學生自己閱讀思考,不應該有老師苦口婆心的反復強調。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深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學生在閱讀中積極主動地理解和回應,書本潛在的意義才能處于不斷的被創造性的流動之中,學生的心靈才能與書本中的世界融為一體。

三、缺乏新鮮的、有活力的課題

多少年來,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伴隨著我。教材千變萬化,學生性情各異,可是我的教法卻基本沒有多大長進,慣性思維和惰性思想使我在新舊教材的變軌中,一切跟著感覺走。所謂的成熟就是在教參的詮釋上更高明一些,所謂的經驗無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作文如何開頭,說明文如何寫得生動些,應試課外閱讀文要分幾步走……這些都是抽象的理論、冷冰冰的原則,全是準備好的條條框框,讓學生去裝去填。偶爾,我也安排一些對課文初步感受的討論,可最終還是自覺不自覺地引導學生眾口一詞地回歸或靠攏、遷就教參的標準答案,什么個性化、人文化、情境性、創造性均難以體現。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帶著更多問題,而非更多答案去學習?!崩硐氲慕虒W應該是: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問題走出課堂。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要在學生自學過程中產生了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展開,即教學以“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點撥啟發,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原有問題,并不斷產生新的問題。教師要善于設計那些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而教參上未必涉及的新鮮問題,激發他們自主探索的興趣,使他們思維的火花進一步燃燒、擴展。

總之,種種不足,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追蜃印拔崛杖∥嵘怼?使他自己成了一代宗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自己教育生活中的遺憾總是不斷反復反省,最終成為世界級的教育家。名家尚且如此,我們語文老師更應該重新深思,發現自己,升華自己,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人格。

猜你喜歡
教參書本課文
手來釋卷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四書五經有哪些
開發出自己的實用教參
神秘的教參
蠢騾馱書
教師、教參、教學之辯證分析
三十年來我國語文教參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