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

2009-08-25 09:37李云潔
中國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關鍵詞:學困生英語教學英語

李云潔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開展,英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象隨著英語學習的深入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皩W困生”的數量也會隨之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我們英語教師認真分析研究,找出原因,調整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困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一、學困生成因簡析

1、環境因素

⑴家庭環境的影響

①農村留守孩子多,大多父母整年在外為生計奔波,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關心孩子,更不要說督促和指導英語學習;②大多數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學生幾乎沒有早年學習英語、參加課余培訓的經歷,與城里學生顯然不在一個起跑線上;③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個別父母急功近利,對孩子學習支持不夠。

⑵社會環境的影響

很多農村人普遍存在“讀書無用”、“學不學一個樣”的錯誤思想。有些家長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完大學,卻又陷入就業難的困境。社會上存在的一些“金錢萬能”、“權力至上”思想等等,使得一些學生認為“讀書無用”。他們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p>

2、學生個體差異

⑴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意志薄弱。由于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興趣、愛好、意志品質等存在著個性差異。因此,對同一知識的接受、理解和消化程度就不盡相同,表現出不均衡性。這就導致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程度的參差不齊。

⑵知識遷移過程中造成的斷鏈與破網。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不是他們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知識遷移過程中日積月累造成的斷鏈與破網。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如果沒有及時查漏補缺、及時銜接,導致新舊知識的斷鏈,形成學生在“空中樓閣”的基礎上學英語,長此以往,知識形不成完整的網絡,就會造成基礎知識的破網,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

⑶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部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時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注重英語的理解,偏重于課本上機械的記憶,不善于歸納,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習操作系統,最終嚴重影響了知識攝入的數量與質量,逐步形成了學困生學業發展滯后的狀況。

⑷“學困生”思維發展存在缺陷。這一點表現為不善于區分教材重點,歸納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較低。

3、教育因素

⑴農村小學由于師資力量薄弱,英語課都由語文、數學或別的科目的老師兼任,在評估中也是和語文、數學區別對待的,其成績往往不計入總分。這種英語學前教育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于造成中學英語教師難以扭轉的局面。

⑵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有些教師認為教育教學理論是空洞的,而教學經驗才是實用的。很少投入時間去學習心理學、教育學、應用語言學等教育教學理論。

⑶英語教學收效不高。許多教師由于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他們僅僅依靠自己有限的經驗進行教學,沒有自覺地反思教學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⑷教師教學上要求“劃一”、“一刀切”或任意拔高。這種劃一的要求,必然導致出現大量學困生;而任意拔高的教學要求對學困生來說更是不堪重負。

⑸教學方法上灌輸型盛行,忽視對學生的研究、對知識分叉點的研究。學生思維完全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缺乏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忽視知識的形成,使一些在知識理解上很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時矯正的學生漸漸分化成了學困生。

⑹作業布置過多或偏少,大多數教師不能做到遵循因類施教的教育規律,布置作業仍然采用統一要求的辦法,未考慮到高、中、低幾個層面的區別,因而收不到培優轉差的教學效果。

⑺教師對“學困生”不恰當的態度。如果教師討厭學困生,對他們有偏見或期望值不高,而對尖子生卻偏愛有加,那么就會引起學困生強烈的反感,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二、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尊重、理解、關愛學困生

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尊重學困生的人格,理解學困生的心態,甚至要有所偏愛,讓其體驗到老師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2、教法多樣化,激發學困生學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需要學生進行重復地讀、重復地背,而這對于那些貪玩懶惰的學困生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那就要靠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同時熟練地掌握網絡技術,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讓優生的視野得到更深更寬的拓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好的“學困生”,除了要督促檢查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外,更要對他們加強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他們對待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

4、賞識教育,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讓學困生樹立信心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有心人,加強對學困生的觀察、引導和幫助,要善于捕捉其閃光點,適時恰當地進行賞識教育。對學生點滴的進步應適時提出真切的鼓勵,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

5、合作學習,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小組合作學習最大的優點是面向全體,學生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同時,適當地創造機會,讓中等生或學困生輪流當小組長,給他們一定的壓力來激發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鍛煉和鑄造他們獨立的個性。

6、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

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的快樂,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要靈活地使用評價語言和不同的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英語課堂活動,努力上好英語課。運用得當,學生的興趣就能調動起來,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態度就能建立起來。

7、爭取家長配合,做好轉化工作

利用家長會以及家長來訪、打電話等手段與家長聯系,告訴他們孩子的思想和學習情況,爭取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給學生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爭取與他們合作,共同督促和引導“學困生”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困生”轉困工作是一項實踐周期長、涉及因素多、工作難度大的教育教學改革。只要我們重視英語學困生問題,盡早地重燃學困生希望的火苗,那么精誠所至,一定會金石為開,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學困生英語教學英語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