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滲透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2009-09-10 04:43鄧玉松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科學態度新教材意識

鄧玉松

初中物理教材與舊教材相比,依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和基本技能,并適當加以拓展,新教材一個更為突出的特點是,改變了以往的學科本位的觀念,在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鍛煉其技能,注意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的同時,加強了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在以往的教材中雖然有所體現,但不夠重視,而新教材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有了重要的體現,所以如果教師還按舊的教學思維方式進行教學,就不能很好的把握現在的新教材的教學理念。本人在應用新教材的教學中認為,滲透新教材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思索興趣

教材中,引入了大量學生身邊的有趣的物理現象,如:課本1-1插圖,蓬萊海面奇特日出,美麗的畫面,一下就將學生引入到奇妙的光的世界之中,又如,3.4,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插圖3-38,鉛筆在水中居然變彎折!3.5節中,神奇的向日取火的冰透鏡,在驚嘆中讓學生有了強烈的探究熱情和求知欲望,還有4.5節中美麗的冰花,夢幻般的霜霧,摩擦起電等,無不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思索興趣.

二、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到生活、生產中去的意識

教材中不但讓學生體會物理的有趣,而且還讓學生體會它的有用,如:利用聲音為人類服務,利用光的反射的光纖,利用光的折射制作的光學儀器:照相機,顯微鏡,放大鏡望遠鏡等,利用物質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的人工降雨,熱機的應用,利用浮力制造的輪船與潛艇等等教材總大量的物理知識應用的例子,使學生感到了物理的有用,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好物理和將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生產中去的意識。

三、培養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觀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的基本方法,教材中留有大量的題材和活動讓學生自己觀察、總結,如:1.2節,活動1,觀察刻度尺,要求學生自己找到零刻度、測量范圍、分度值,11.5節,認識電壓表,活動1,也是讓學生自己認識符號、量程等,3.2節,要求學生自己觀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3.6節,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讓學生自己觀察和總結出成像規律,4.2節,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讓學生讓學生自己觀察水加熱時產生的氣泡和溫度變化情況,等等,從大量的觀察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四、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尊重自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合作交流的團隊意識

教材中留有的大量的活動題材,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有利的培養了學生不迷信權威、尊重自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合作交流的團隊意識,如學生在觀察水水的沸騰的實驗時,就發現水沸騰時的溫度是93°C左右而沒有100°C,這時教師要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出發,不能因為還沒有講大氣壓強就湊一個“標準”溫度,而是可以稍做一般解釋,也為以后講大氣壓強打下了基礎,這樣的知識銜接上矛盾的問題同樣出現在測探究路電壓時,外電壓和電源電壓的不同,不同的學生會出現測量到的數據的較大的差異,這雖然會給教師制造一些麻煩,但卻可以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尊重自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探究中的交流也可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團隊意識。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材中有許多具有創新思維的實驗和器材,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所應用的代換法,用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這樣就解決了“怎樣找準像的位置、大小”的問題,這為學生在實踐中創新意識的啟發有很大的作用,又如:體溫計的“縮口”的巧妙設計,解決了在實際中不能離開測物體讀數的難題,這無不閃爍著創新思維的火花,再如:精巧的滑動變阻器,應用以曲帶直的方法實現了空間的節省,還許多知識連接,如STS各種機器人的介紹,還有許多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中的參觀和實踐“課外活動”等等,教材這些設計對學生將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六、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環境的意識

教材中有許多題材不但是知識傳授,而且是對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環境的意識的培養,如:2.4節中,控制和減少惱人的噪聲,以及在教材“自我評價”中讓學生進行噪聲對環境的污染的調查,4.5節中,讓學生關于節約用水和水污染的調查,18.3節,對3C考察,以及家庭用電不安全的調查,14.4調查尾氣排放情況以及提高爐子效率的社會意義。20.2節,開發新能源,20.4節,能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七、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為祖國強盛、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

教材在第一篇,1.1節,“希望你喜歡物理”中對我國“神舟五號”飛船升空的介紹,一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2.4節,讓聲音為人類服,教材對我國從古到今在聲音與建筑上取得的偉大成就的介紹:北京天壇、回音壁、三音石、北京音樂廳,這些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無不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教材對古代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介紹,14.4節,熱機和社會發展STS中對我國長征火箭系列的介紹,等等,這些題材無不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為祖國強盛、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

八、培養對待科學應有嚴密、謹慎的科學態度。

新教材采用大量的實驗探究的形式對知識的傳授,而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灌輸,通過實驗——數據收集——分析數據,這樣嚴密的科學步驟,得出有力的結論,如3.2節,光的反射定律的得出,4.3節,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點,5.3節,探究物質的密度等等;還有,探究歐姆定律,阿基米得原理,壓強公式的得出,也是通過實驗——數據收集——分析數據,并且應用數學的推理才得出科學的結論,這樣的對知識的探究無不使學生對待科學的態度有全面的認識和提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培養了學生對待科學應有嚴密、謹慎的科學態度。

九、培養學生克服困難應有的信心和恒心。

第十七章開篇詩“一只普通燈泡/記錄著開拓和辛勞/千百次實驗/展開了一個光明的世界”課文用詩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家們應有的克服困難應有的信心和恒心,在教材在第一篇,1.1節,“希望你喜歡物理”對物理推動社會的發展成就,也使學生知道成功的艱辛、曲折和快樂,教材中物理科學家的介紹,奧斯特的發現,十余年如一日的法拉第劃時代的發現,磁也可以產生電,并且制造出了人類第一臺發電機,人類探索是困難的,但面對困難要有信心和恒心,教材中也有不少的學生動手實驗,這也是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成功的艱辛、曲折和快樂,培養學生克服困難應有的信心和恒心。

十、培養學生唯物主義思想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自然包含了許多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物理課程也應該承擔這樣的使命,現在的新教材在這些方面也有較大的體現,如:2.4 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環境造成了污染,說明了事物的兩面性;運動的多樣性,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發展的科學命題;20.3節,能的轉化與能的守恒,從許多實例證明了世界最普遍、最根本的定律之一 ——能量守恒定律;15.2節,奧斯特的發現,用實驗證明了電和磁之間有聯系,從而證明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哲學道理等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滲透在新教材之中,在新教材教育有了重要的體現,所以如果教師還按舊的教學思維方式進行教學,就不能很好的把握現在的新教材的教學理念。勢必影響對學生三圍目標的培養,影響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道路。

猜你喜歡
科學態度新教材意識
涵育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的學科育人實踐
地理新教材封面圖像解讀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科學態度與責任核心素養在物理教學中的實施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科學態度
消防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