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多媒體 優化語文教學

2009-09-10 04:43孫志國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文

孫志國

隨著現代教育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滲透到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使用多媒體教學更是作為一種新興的手段和模式被人們所接收,其作用也是日益的突現出來。電教化的教學方式將聲音、圖片等集于一體,遠遠的超越了傳統圖片或畫圖式的教學,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已經深刻感受到了多媒體的發展給教學帶來的影響,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可以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克服傳統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的不足,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長江之歌》這一課的時候,計算機多媒體的優越性就充分顯示出來了。那優美和諧的背景音樂、生動形象的動畫畫面、聲情并茂的課文朗讀,將文章的內容、意境、乃至主旨,全方位、立體化、創造性地展示了出來。這就不僅僅是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將學生帶入了美好無比的春天,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讀通了課文,讀懂了課文,讀透了課文,其教學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2、熏陶文學內涵,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能力。

語文學科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尤其是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感受文學形象,揣摩作品語言,領悟作品藝術價值。文學形象的感受主要還是要靠個人對語言的體悟,運用靜音技術,可以避免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因現成的材料而妨礙或限制學生對形象的個別化理解,以至千人一面的負面影響。如教《記金龍華雙龍洞》一課時,可以采用配音的方法,留圖像,消原聲,看字幕,在課堂上讓兩位學生扮孫悟空和老龍王,根據其神情、動作,有表情的配音,使學生通過看、聽、想,回味文章在景色語言描寫方面的妙處,加深對景色語言的理解。這種訓練同樣有利于學生對語言運用的掌握。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媒體為中介的整個教學過程得到了優化,同時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審美能力得到培養。

3、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內容更具直觀形象性。

創設教學情境,其目的是在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篇目都是文質兼美,充滿了詩情畫意, 閱讀這些作品所描繪的意境無不令人“身臨其境”。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化文字為圖形,做到動靜結合,圖文并茂,聲情兼備,以此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形象與聯想、想象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驗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從而給他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4、多媒體教學能加深幼兒的記憶和理解。

多媒體靈活的操作,能及時地調閱一些以往的資料,使作品更生動形象的展現,幼兒也更感興趣。在《麋鹿》這一主題活動教學時,要求幼兒來回憶麋鹿的是怎樣的?這對正處于秋天季節的幼兒來說是很難的,這時我適時的播放了有關麋鹿的錄像片段,活動就收到較好的效果。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一幅幅美麗圖片呈現在學生眼前,潺潺的小溪,嫩綠的柳條,動物們都紛紛出來享受美景的溫暖……這時幼兒都能紛紛的舉起他們的小手回答老師的一個個問題,電教媒體使大自然的景象再次近距離地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引發他們的想象,加深他們對春天的理解和記憶。

5、電教化教學能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的美術活動是充分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的活動。教師能從孩子的繪畫作品中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及生活經歷。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都是老師出示范例,幼兒模仿老師的范例進行繪畫,這樣孩子們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依樣畫葫蘆,沒有任何的創造和想象力,這樣的作品無疑是失敗的。

那么,我們在開展《我的天空》主題中,充分的利用了電教化手段,創作了生動形象的動畫片段:天空穿梭的各種美麗的鳥兒,有的大,有的小,顏色鮮艷,身上有各種條紋。各種美麗的魚兒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聯想的思路。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點。

1、要使計算機媒體真正地為課堂教學發揮作用,直接從事教學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基本的電腦操作與學會制作簡單的電腦軟件,有條件的學校應對教師進行分批的人手一機的基本培訓。

2、追求容量輕視質量。由于計算機多媒體傳遞信息途徑多,速度快,運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課堂上傳遞的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但“過猶不及”,一味追求課堂教學容量,追求課堂教學密度,勢必導致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輕視。如果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的信息,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那么結果只能是導致他們囫圇吞棗,食而不化,嚼而不爛,造成過多的無效信息,不經意中浪費了時間,降低了效率。

3、重視形式輕忽內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此前提下,適當注意課件界面的美觀與結構的新穎,使之與教學內容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件界面的美觀或結構的新穎,不惜花費大量的創作時間,輕視或忽視對教材的鉆研,對教案的設計,即強調了形式,輕忽了內容,嘩眾取寵,本末倒置。

4、各種教學媒體都有自己的功能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應根據教材特點、教學需要來合理選擇。有些課文,如《三亞落日》中三亞落日后的美景,《詹天佑》中“人”字形鐵路上火車的運行,這些難點是其它媒體難以解決的,而通過計算機功能即可迎刃而解。而《盧溝橋烽火》則利用彩圖與實物錄相更有說服力,這樣的課文就不需盲目地使用電腦。

總而言之,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是時代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素質的有效方法。巧妙恰當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具有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前景。

猜你喜歡
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文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廣西民辦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①
端午節的來歷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背課文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及對策
淺談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
學生眼中的多媒體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