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課程教學改革

2009-09-28 08:38鄭柏瓊
首都教育學報 2009年8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鄭柏瓊

摘 要:如何實現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不僅要解決好人才培養的目標選擇、人才培養主體改革、人才培養條件的創造等基本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到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去,提高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要解決好課程的準確定位、教師的素質提升和教學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教學

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深切地認識到,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教學在高等學校日常工作中處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來說,不僅僅需要思考人才培養的目標選擇、人才培養主體改革、人才培養條件的創造等基本問題[1],還需要進一步將這三個基本問題的解決思路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通過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學實效性,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具體的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課程的準確定位是首要問題,教師的素質提升是重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有效實施是其關鍵環節。本文擬結合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實踐,談一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的課程教學改革問題。

一、課程的準確定位: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人才需要的變化引發了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會發展的客觀的多樣性需要、辦學主體自身的條件能力和使命、培養對象的個體特殊性。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人才培養目標的選擇又決定了高校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因此,課程教學改革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對課程進行準確定位。

課程的準確定位實際上涉及到課程性質定位、核心價值觀定位、內容定位等問題。課程性質定位要考慮課程所屬學科性質,學校及專業的性質與特點,課程體系的設置特點,以及時代要求和學生的特點。相同課程在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高等院校、甚至不同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師院校的課程很顯然區別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課程核心價值觀和內容的定位直接與人才培養目標相聯系,課程核心價值觀的定位要求課程必須有鮮明的價值觀導向,在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能夠給以正面、積極的引導;課程內容的定位,要求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國內外本學科領域的發展動態,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而言,首先需要準確把握政治學的課程定位。政治學是社會科學的一門傳統基礎學科,主要是對社會政治現象進行綜合分析。政治學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處于專業基礎課地位,一般在大學一、二年級時開設,學時安排多為51、54或68學時;也有法學專業將其作為專業選修課,在大學三年級時開設,多為34或是36課時。該課程的核心價值觀應該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來正確認識政治生活和政治現象并分析其本質。這與高校政治學原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一致的,即應當“幫助學生掌握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政治觀,科學認識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發展與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規律,成為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2]

政治學原理課程既然是一門“原理”性課程,顯然,具有極強的理論性;但從學科角度來看,又是對社會政治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實踐性與現實性更強。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層次的接受能力、不同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趨勢要求等都會對教學內容的定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總體上來看,教學內容的定位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這一點,在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內容的定位上尤為突出,必須結合當代生動的中國政治生活實際,選擇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基本范疇、理論、分析方法等。

二、教師的素質提升:教學改革的重要保證

作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無論人才培養模式如何改革,最終都需要通過教師來實現。直接擔當人才培養責任的教師,其素質提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保證。我們認為,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中,教師必須是與時俱進的人才,教師隊伍也必須不斷地更新。

一般而言,教師應當具備比較全面的能力素質,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的業務能力水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顯然,只有為人師表者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才能為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樹立良好的榜樣。而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技術的現代化以及人才市場需要變化等,教師必須日新月新,積極加強理論學習,及時更新、積累知識,拓寬知識面,既要掌握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又要涉獵廣泛的相關相鄰學科知識,構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從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來看,既需要政治學學科體系的支撐,也還需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法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支持;承擔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應該具備前述的合理的知識結構。

教師活動還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業務能力和水平。教學是中心,科研是基礎,以科研促教學、科研與教學并重的理念已逐漸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注重教學的同時加強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將研究成果吸納進課程教學中去。

當然,僅僅只是教師個人自身素質的提高,還不能有效地保障、促進教學改革。實現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還需要有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能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是教師素質發展的重要平臺。

三、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目標的實現,與辦學主體怎樣培養人才直接關聯。其中,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則在于教學的科學、有效實施。課程的準確定位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的能力素質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與實施。

如何實現教學的有效實施?結合近幾年來的政治學課程教學實踐,個人以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學生的中心地位越來越凸顯,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早已明確,教師的作用在于積極的正面引導。因此,教師的教學必須樹立強烈的“學生意識”,全面了解學生,遵循教學對象身心發展規律、教學規律和教學基本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信任學生,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體而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要注意營造民主、平等、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引導、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地運用正確方法、理論原則分析、論證問題。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先生也曾經告誡我們: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教師在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應該堅持努力引導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這既是教師工作的可貴之處,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精髓之所在。

2、妥善處理教材更新教學內容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中,其問題的導入、理論的講授,不能脫離教材內容,也不能偏離課程的定位。從政治學原理課程目前的教材建設工作來看,教材種類繁多。選用何種教材,并妥善處理教材更新教學內容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選用,主要依據對課程的定位。目前,有關政治學原理的教材眾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教材,妥善處理教材內容,將其恰當地轉化為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處理好經典與現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易陷入“原理性”的純理論講授中去,而這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進而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因此,應盡量避免純理論的講授方式,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注重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引導、鼓勵學生融入課堂。

首先應該是要讓學生對課程感興趣,構建一個有魅力的課堂?;纠砟钍且龑W生“貼近生活,親近政治”,建立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社會生活為基礎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從我們的現實社會生活著手,貼近生活,在引導、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同時,逐漸消除同學們對“政治”的陌生感,逐漸對“政治”熟悉、親近,從而激發起投入社會、觀察生活、分析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通過理論(原理)與實踐(現實)的結合,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科學思維與方法、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具體的教學方法,主要采取專題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的結合。教學手段的改進更多的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開多媒體教學,并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資源進行師生互動。

無論是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還是在課程教學改革中,其核心都應該在于教師。

[參考文獻]

[1]羅本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幾個基本問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19-22

[2]奚廣慶.高校政治學教材亟待改革(J).今日中國論壇.2006(7):83-85.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研課題“高等院校用人機制創新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主持人:羅本琦;項目編號:2007jyxm358)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