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實現“物—意—文”的順利轉化

2010-06-09 09:41王維新
新課程研究·作文教學 2010年2期
關鍵詞:轉化

【摘 要】寫作,可以說是一個“物—意—文”內在轉化的過程。然而,這一轉化常常面臨著三個主要障礙。一是“物—意”轉化的障礙,即如何提煉主題的問題;二是“意—文”的轉化,即思維語言符號化的問題;三是“物—意—文”轉化效果的障礙,即作者的“文”對作者的感受,是否與作者要表達的“意”是否統一的問題。筆者試借助王國維所提出的“不隔”理論,就如何實現“物—意—文”的順利轉化作一探討。

【關鍵詞】物-意-文 轉化 不隔

詩緣情,賦體物。眾所周知,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寫作的過程,大體可以分藝術積累、藝術構思、藝術傳達階段。從這一層面來說,寫作也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物—意—文”內在轉化的過程。

筆者試結合自身寫作與教學實際,就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物”、“意”、“文”的轉化問題,談幾點粗淺地看法,并求教于方家。

一、物—意—文轉化面臨的問題

要實現“物—意—文”的轉化,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活動。人們常說的“言之無物”、“不知所云”,即是由“物”到“意”的轉化出現了脫節;“詞不達意”、“得意而忘言”,即是由“意”到“文”的轉化出現了障礙。而文學上品評一篇文章的優劣,常用的“境界”、“意境”、“神理”、“深致”等理論,則綜合體現了“物—意—文”的轉化效果問題。

“物—意—文”的轉化障礙,不僅在初學寫作者中存在,而且在作家群體中也普遍存在。如南宋著名詞人姜夔的名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王國維仍評價道:“雖格韻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為什么會這樣呢?“姜夔寫《揚州慢》的本意,他自稱是表一種‘《黍離》之悲的情感。但‘波心蕩,冷月無聲這七個字,恰恰更多的給人以一種靜謐有如‘楊柳岸,曉風殘月式的優美”。導致了情景不能有機融合。即使部分讀者悟性高,也至多從“波心蕩,冷月無聲”中悟出一種死寂的冷清,卻無法有忍不住失聲痛哭的“《黍離》之悲”,[1]王國維批評其“隔”,實際正是指出作者的“文”對讀者的感受,未能與作者要表達的“意”統一起來。

概而言之,“物—意—文”的內在轉化,主要面臨著三個障礙:一是“物—意”轉化的障礙,即如何提煉主題的問題;二是“意—文”的轉化,即思維語言符號化的問題;三是“物—意—文”轉化效果的障礙,即作者的“文”對讀者的感受,是否與作者要表達的“意”是否統一的問題。

二、物—意—文順利轉化的規尺

“物—意—文”轉化的障礙能不能克服?如何克服?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寫作是一種活動,必然有其特定的規律。

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名著《人間詞話》中提出“隔”與“不隔”這一文藝命題,正能滿足指導“物—意—文”轉化的需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四十則寫道:“‘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第三十九則則說:“梅溪、夢窗諸家寫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备鶕P者的研究,所謂“隔”,就是人們在審美過程中產生的共鳴有障礙(包括遲滯與不自然),“不隔”,就是共鳴產生的自然與流暢——再申而言之,詩人所描摹的景色、所抒發的情感,能在讀者接觸文學語言與形象的一剎那,即能找到契合、引起共鳴,即是不隔,反之則隔。[1]

以“不隔”為“物—意—文”順利轉化的規尺,這是因為:“物—意—文”轉化產生障礙的根源雖然主要在作者方面,但其形成,卻有“作者—讀者”兩個維度的因素——即在評級“轉化效果”的問題時,是考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構建的形象及形象意義,能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

根據美國批評家艾布拉姆斯的觀點,文學包括宇宙、作者、作品和讀者四個要素。[2] 從這一理論基點出發,寫作也就不僅僅是作者個人的事,其需要讀者參與進來。

這里就構成一個問題:作品質量如何,不是作者自己說了算,而存在讀者的參與和評價;而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卻受條件限制,不能最大限度和經常地與讀者進行交流。那么,在寫作過程中,如何實現“物—意—文”的恰當轉化呢?或者說如果控制,才能實現“物—意—文”的順利轉化呢,就要以“不隔”為標準,把握好藝術積累、藝術構思、藝術傳遞三個環節。

三、物—意—文順利轉化的路徑

1、藝術傳達階段。

(1)深入生活?!都t樓夢》里有一幅對聯很有道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文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學的基礎?!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一樣,沒有素材,就無法做到文章的血肉豐滿。深入生活,并不僅僅指“在生活中”——人生活在世界上,接觸著自然與社會;但并不是說每天接觸,就能有所收獲,還需要細致去觀察。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搜盡奇峰打草稿”、“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都意在說明深入生活,注重觀察的重要性。

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回憶寫作《白鹿原》時曾說,他讀到古巴作家卡彭鐵爾的作品,感到震驚,開始注意面對自己腳下的土地,覺得應該創作一部有關西安郊區歷史的長篇小說,“就去找相關縣志”。在十年的創作生涯里,陳忠實一直住在農村?!澳鞘俏乙簧凶詈玫膭撟餍膽B,沒有其他干擾。[3] 可以說,十年磨一劍,陳忠實正是深入了生活,才成就了《白鹿原》“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

元好問詩云:“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嗨稼は?,堆砌辭藻,無非是個華麗的外殼,炫人眼目,而不能感人至深。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提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故其入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廣”。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就沒有“物”的基礎,也就很難有“物—意”的轉化。

(2)格物致知。寫作者在藝術積累階段,做到細致觀察的同時,還要做到格物致知。以賈平凹的著名散文《丑石》為例,“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丑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里,牛似的模樣……”,伯父家蓋房,嫌它沒棱角兒,也沒平面兒;鏨石磨,嫌它石質太細。這么一塊丑陋不堪的石頭,似乎百無一用,“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丑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焙髞硖煳膶W家發現了它,認定它是塊珍貴的隕石?!笆堑?,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這句話我們現在都耳熟能詳。但是,如果賈平凹沒有這個構思、這個立意,也就寫不出《丑石》這一名篇來。我們看名家名作,內容上“不過就是那么些事兒”,但讀之卻總暢快淋漓、頗有所獲,為什么?因為優秀的作家往往能做到“所見者真”、“所識者深”,從而使“物—意”的轉化做得高妙。

2.藝術構思階段。

(1)提煉主旨。深入生活,是一個“入乎其內”的過程;但寫作不僅要求我們“入乎其內”,還要從繁雜的生活中提煉出什么來,做到“出乎其外”,即提煉出獨特的主旨。2008年12月,《中國教育報》準備出版一期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刊,征集“30年故事”。筆者看到征稿啟事后,就一直在想兩個問題:改革30周年,對教育有什么影響?教育改革,對我個人有什么影響?我是1999年高考考生,正好經歷了大學擴招。高考成績我只超過錄取控制線4分,能不能被錄取連老師也拿捏不準。然而在焦急的等待、彷徨中,就在我準備南下打工之際,收到了鮮紅的、燙著金字的錄取通知書?!按髮W畢業后,我在省會一個高職學院工作。走在校園的綠陰下,看著那些充滿青春朝氣的學生,耳畔響起學生的問候時,我常常會想:如果沒有高校擴招,我也許不會實現當一名教師的愿望,而我眼前的這些學生,又會有多少人被拒之于大學的門外呢?”這篇題為《一次意外的轉折》的小文,因為主旨提煉得當,作為??ㄒ坏囊黄案母镩_放30周年故事”,刊發在2008年12月10日的《中國教育報》上。[4]

王國維說,“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深入生活,不等于茍泥于生活瑣碎之中不能自拔,寫作需要作者跳出所處的生活圈子,從藝術的高度來審視生活。

(2)曲盡其妙。沈從文曾把他的創作經驗概括為一句話:“貼著人寫”(當然,沈從文景物描寫上也同樣如此)。[5]所謂“貼著寫”就是抓住人物最基本的特征,即摹物得“神理”,抒情求“深致”。

王國維評價周邦彥的《青玉案》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輕圓,一一風荷舉。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敝馨顝懞芍詾槿朔Q贊,就在于其“得神理”,即入神地描畫出荷葉在風中的神態。徐志摹的名詩《沙揚娜拉》,也是“神理”的典型:“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边@首只有五句的詩歌之所以廣泛傳誦,正是因為它們不停留于簡單的描摹表象,做到了獨特、貼切與傳神。

而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寫“母親”時,突然“橫”出一句閑筆:“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边@樣的句子,相信任何人都“不忍卒讀”,并由“彼”到“己”不禁感嘆母愛的偉大——這就是抒情求“深致”的效果。當然,“深致”不是造作的“因文造情”,而必須是自然的,合乎文章“文勢”的。正如王國維所說的,“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3)注重靈感。文學創造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靈感來時,往往思如泉涌。靈感未來,捻斷數根須,也是枉然。古人說“佇興而成”,說“斗酒詩百篇”,都是贊嘆靈感之妙。相傳唐代詩人李賀隨身攜一錦囊,每有所見所聞所感,就凝練成詩句,記在紙條上,放入錦囊里。當然,靈感往往是靈光忽現、無跡可尋的,我們實際的寫作過程,更多的是一個“推敲”的過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既以嚴肅創作、反復修改而為人所稱道的。南宋洪邁《容齋隨筆》續筆卷八記載,王安石先后用了“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字,最后才選定這個“綠”字。

3.藝術傳達階段。

(1)寫作動心。首先是“用心”。正如王國維所主張的,寫景也好,抒情也好,即要做到尊重客觀事物及其本性、規律,“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同憂樂”、“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游詞也”。

筆者對此有切身體會。2003年,筆者采訪了湖南湘西州特殊學校一位特殊而又普通的美術教師。說他特殊,是因為他雙手齊腕而斷卻能繪畫;說他普通,作為繪畫者,他并沒有在國內、國際上獲大獎。在采訪過程中,“普通”、“不過如此”的想法一直占據了我的頭腦。我準備放棄這一寫作。采訪歸來,朋友問及情況,我說:“不過是一個沒有手的繪畫老師”。朋友正告我說:“一個沒有手的殘廢人搞繪畫,已經很不容易了,你怎么這么說!”霎時間我的心靈受到深深地震撼,立即趕回補充采訪。挖掘下去,發現這名殘疾畫家,不僅自己五年學畫走出人生陰霾,還主動請纓、不計報酬立志回鄉培養100名殘疾孩子!采訪后寫成的《無手畫家的夢》,被《湖南日報》發表后,[6]又被《民族論壇》、《啟迪》等報刊轉載。

其次是“換位思考”。即站在受眾的角度,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客觀審視。宋人彭乘《墨客揮犀》記載:“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復易之?!卑拙右椎淖鞣?,對我們不無啟迪作用。

(2)筆墨動情。如前所述,摹物要得“神理”、抒情要求“深致”,如何做到呢?做到了“寫作動心”之外,還可以在“筆墨動情”上下功夫,做到描繪人物的喜、怒、哀、樂能使讀者“感同身受”,展現當時的場景讓讀者“身臨其境”。

筆者在《無手畫家的夢》中描寫主人公無手學畫的痛苦:“沒有雙手卻要學繪畫,最起碼的拿筆拿紙這些簡單的事,對他來說都難如登天……他叫母親給他做了個手套套在殘存的手腕上,將筆插在手套里勉強運筆。每一用力,筆就在手套里滑動,鉛筆劃在紙上的印跡一筆深、一筆淺的,根本不成章法,用力稍大,鉛筆芯就折斷了。冬天的寒風吹得人都將手縮在衣袖里,而他為了不礙作畫,將袖口扎到了臂膀上去。不久,愈合后的創口處就長了凍瘡,被筆一磨,就痛得錐心……”。在《辰河高腔盼傳人》里描摹高腔大師幼年學藝的執拗:“她就在書房里偏著頭很入迷地聽。一次父親生氣了,罵道:‘小伢兒會唱什么?!有本事你把《伍子胥過昭關》中伍子胥一夜白了胡子那段唱給我聽聽?‘你莫瞧不起人!小依白倔強地說,‘你平時唱的我都記住了。說著把手在胸前一托作撫胡子狀,竟有板有眼地唱了起來?!盵7]都是積極追求“筆墨動情”所取得的效果。

當然,“筆墨動情”并不是主張放肆渲染情感,過度的渲染反而會起反作用。必須以“不隔”,即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為規尺。筆者在《用藍色描畫鳳凰的人》,為表達“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熊承早對家鄉的愛,只用了一句話:“許多人看他在夕陽下寫生都不解地笑他,他說:‘夕陽下的家鄉山水、吊腳樓、古城墻實在太美了,我不能不用畫筆去表現它?!盵8]看似冷筆調,實際卻飽含深情。

參考文獻:

[1]王維新.王國維“隔”與“不隔”說內涵辨[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2]趙炎秋.論文學形象意義的產生[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5).

[3]周南焱.陳忠實透露:《白鹿原》出版不了就去養雞[N].北京日報,2008-4-28.

[4]王維新.一次意外的轉折[N].中國教育報,2008-12-10.

[5]何二元.《鴨窠圍的夜》教學參考[EB/OL].大學語文研究網,2008-9-1.

[6]王維新.無手畫家的夢[J].民族論壇,2003,(07).

[7]王維新.辰河高腔盼傳人[N].湖南日報,2003-7-18.

[8]王維新.用藍色描畫鳳凰的人[N].湖南日報,2003-9-19.

猜你喜歡
轉化
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策略
大學生外在壓力的轉化研究
引例淺談導數應用中的轉化策略
對小學副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的思考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
淺談學困生的轉化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