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德育活動課的再認識

2011-05-17 09:46李淼
關鍵詞:實踐性活動課德育工作

李淼

德育活動課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就是對學生德育過程施加外在的影響,使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內在結構發生變化。通過內外的交流互動而起到積極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

一、德育活動課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傳統德育的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忽視學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視作為獨立個體,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和個別差異、有智慧、有情感的人的存在。教育的過程成了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著觀眾和聽眾的角色。在預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組織方式、活動程度等具體要求下,學生被動地進行著一種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機械表演。這種反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與現實之間的懸殊差距。而德育活動課注重弘揚人的主體性,挖掘和引發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特性和創造性,從學生興趣出發,從學生的情感、意志、理想出發,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在活動中不斷強化道德認識,這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體現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發展。換言之,活動是德育的生命,沒有了活動,就沒有了德育。如:端午節,為配合進行傳統教育,我提倡學生收集端午節的來歷,了解有關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端午節時利用這些材料如開班會,使師生受到深刻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他們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收集材料,學到了課堂內、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增加了與人交際的能力,同時也配合教學工作,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這項活動中,主體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德育活動課有利于學生德育實踐能力的培養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道德的實踐本質決定了道德教育有強烈的實踐性特征。德育培養則主要是運用道德認識,道德觀念和基本行為規范,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多種復雜具體的現實道德問題的能力。

學生德育活動課的內容是極為廣泛、極為豐富的。就其內容的性質劃分,可概括為:學習性的德育實踐,人際交往的德育實踐,社會公益性的德育實踐,自立自理的德育實踐等。實踐性德育活動是促進德育影響轉化為學生品德的基礎。德育活動課就是通過多種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點的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學生在實踐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興趣、愛好與追求兩個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們在完成學習、工作、勞動任務和進行社會交往與協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踐履社會、集體或教師提出的道德規范、行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會產生遵守道德規范、評價和協調人際關系形成過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轉變,其中道德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對一定道德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和深化也依賴于德育實踐活動。

三、開展德育活動課的幾個基本原則

德育活動課的設計在結構上,首先要考慮應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層次結構上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內在規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深刻,力爭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漸進、有章要循、有據可依。

1主體性原則。德育活動課應貫徹主題性原則,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覺自愿性和自主參與性,而不是強迫他們按照已經安排好、策劃好、完全確定下來的程序去做,不給學生一點發揮和展示的機會。

2實踐性原則。德育應把以道德為基礎的道德實踐作為其終極的目的,付諸于實踐。學生需要在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中獲得新的感知。體驗,從而引導自己達到自我激勵、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過實踐,學生可以去認識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義,進而去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活動課應把學生引向社會,引入生活,走進大自然,去和周圍的世界積極對話,廣泛交流和溝通。

3系統性原則。德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德育活動課的編排和設計也要考慮其系統性,決不能隨意、隨便的進行。更要考慮其德育的內在規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統性,才能保證德育活動課做到“德育目標,一以貫之;德育內容,循序漸進?!?/p>

4創新性原則。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未來的世界,要求沖破舊的、僵化的思想,不斷產生發展新思維、新觀念。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活動課中培植新的思想,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勇于批判,勇于創新。在活動的形式、方法到活動的內容方面,不斷有所突破和創新,以利于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5開放性原則?,F在全球正在實行經濟一體化,我們的德育工作也應該是開放的,應該面向世界,博彩眾長,為我所用。當然在開發中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應時時記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未必是合理的,流行未必是有生命力的,允許的未必是值得提倡的,我們適應社會即不是迎合,也不是盲從,只有超前意識下的行動才是對現實更好的適應和未來更好的準備。我們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德育可以向南韓、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借鑒,但是決不是等同,應該時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敏感性,要讓共產黨、社會主義的大旗永遠高高飄揚。

6層次性質原則。工作注意區分層次這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工作更是如此。這中間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結構,年級高低,區別不同地域,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承認尊重差異,才能使我們的德育工作真正入學生之腦,進學生之心,增強針對性、實效性。

7研究性原則。德育是個老話題,但是多年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超前性都不強,本身就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而且面臨著迅速變化的新形式,出現的新問題,都等著我們去研究解決,所以必須面對現實加強研究,提出對策,迎接挑戰,與時俱進,乘勢而上。

8鄉土性原則。要想讓德育取得實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沖分利用當地的德育資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緊緊抓住當地特點,充分開掘利用當地的活生生的洋溢鄉土氣息的材料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師生共同立足的這塊熱土地上耕耘播種,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非比尋常。

德育活動課是個實踐性較強的事物,還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去研究探索。

猜你喜歡
實踐性活動課德育工作
高中物理教材實踐性欄目育人價值及其實現策略
實踐性是勞動教育課程的第一性
活動課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實踐性教學應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內蒙古從10方面加強德育工作
好一個 “殊途同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