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1-09-22 05:39寧雪燕
當代經濟管理科學 2011年2期
關鍵詞: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新疆

寧雪燕

摘要:基于新疆地區干旱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農業生態環境脆弱性,本文從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經濟結構因素、政府因素四個方面分析了制約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然后提出充分利用新疆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潛在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對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疆;可持續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

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理論,通俗地講,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子孫后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理論。該理論包括三個基本內涵:(1)滿足需要,尤其是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強調通過將人口控制在適度規模,使之既滿足發展對勞動力的需要,又不對需求產生壓力,來實現經濟長期、穩定、高效的增長。(2)消除極限。在滿足當代人或后代人的需要時,資源與生態環境有一個供養和承載能力的極限問題??沙掷m發展理論要求,通過盡可能地節約利用資源,經濟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來不斷發現和擴充非再生資源的數量,不斷提高可再生資源的生產力。(3)平等共事。即要求各代人之間和同代人之間實現資源的平等與公平分配、良好生態環境的平等與公平共享??沙掷m發展理論認為,應該通過建立與之相適宜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強調社會公正和公眾參與。

二、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邊疆,面積為166.49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6,新疆的地形輪廓呈現“三山夾兩盆地”的地形特色,以天山山脈為中軸,把新疆分為北疆和南疆兩個自然條件有明顯差異的部分,吐魯番、哈密一帶稱東疆。新疆地處北溫帶干旱荒漠地區,生態環境惡劣而脆弱,制約著新疆農業乃至整個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過程中,國家和自治區對新疆的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給予資金投入和支持,但是,在開發過程中,由于技術、資金等的問題,不可避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比如:國家在新疆投資建設企業,但是工業生產中排放的“三廢”污染著環境。由于技術不發達,不能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還有一些自身的問題:新疆以綠洲農業為主,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傳統農業,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有些地區的農牧民為了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過度放牧和亂砍濫伐向森林草地要耕地,這必將導致森林草地的面積減少,如果不采取措施,將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嚴重等不良后果。由于農業今后發展受到資源,生態環境以及諸多因素的制約,因而,從長遠來看,實現新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三、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自然因素

1.水資源緊缺,制約著農業的規?;l展

新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屬于內陸干旱荒漠區,氣候干燥,年降水量165.6毫米,新疆水資源量約占全國的3%,其中大小河流570多條,地表水資源量90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554.1億立方米,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50%,有“固定水庫”之稱。但是,新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氣候干燥,水資源受季節因素影響,時空分布不均衡,地表水蒸發量大,多數地方水資源不足。有限的水資源制約了新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嚴重影響了農業的規?;a,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2.新疆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新疆是我國典型的內陸干旱地區,占全國干旱面積70%左右,荒漠化土地占全疆的54.54%,綠洲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5%,具有典型的綠洲生態的特點。受高寒、干旱以及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響,新疆自然生態環境具有脆弱性、不穩定性、累加性以及遭受破壞以后的不可逆轉性,使得新疆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新疆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不采取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將不利于新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人口因素

改革開放后,人口增長呈上升趨勢且人口總體素質不高

根據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新疆的總人口有727.01萬人,改革開放后,由于國家經濟發展和平均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使得人口的死亡率降低,從而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升高,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在升高,1982年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新疆總人口上升為1308.15萬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新疆總人口上升為1515.69萬人。西部大開發后,新疆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吸引了一些外來人口來新疆從商,打工,有的甚至在新疆安家落戶了,也增加了新疆的人口,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新疆總人口增至1845.95萬人。根據2010年新疆統計年鑒,截止2009年底,新疆總人口增至2158.63萬,少數民族總人口1316.9433萬,少數民族占全疆總人口的61%;漢族841.6867萬,占39%。新疆相對于內地,教育水平落后,加上師資力量有限以及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習無用”的落后觀念,使得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有許多學生初中畢業就結束了教育,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就更少了。如表1所示近五年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人數:

由表1可見,總體來看,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在不斷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但是受小學教育的人數占大部分,整體素質不高??萍际堑谝簧a力,人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了,只有人口素質的普遍提高,才能更好的發展經濟,開發新的農業技術,解決農業發展中的難題。比如:中國水稻科學家袁隆平利用轉基因的科技,培養出了“雜交水稻”,不但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而且促進了農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經濟結構因素:新疆產業結構不合理

新疆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解放前,新疆經濟是以農牧業為主體的自然經濟。新疆一直都是從事傳統農業,工業相對內地比較落后。新疆三次產業發展極不平衡,產業結構效益低下。第一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低下,存在大量勞動力冗員;第二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較高,第三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呈緩慢上升趨勢。產業結構層次低、結構效益較差,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調整。三次產業次序由1978年的“二、一、三”轉變為2009年的“二、三、一”的格局,2008年新疆生產總值是4183.21億元,2009年,新疆實現生產總值(GDP)4277.05億元,比上年增長2.2%,連續保持增長的趨勢。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59.74億元,增長9.9%;第二產業增加值1929.59億元,減少6.8%;第三產業增加值1587.72億元,增長11.7%。人均生產總值19942元,增長0.7%。隨著新疆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產業結構演變表現為以農業為主向工業化不斷轉化的過程,產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和高級化。但與全國相比,產業結構層次較低,仍未實現代表較高經濟發展水平的“三、二、一”產業結構。

(四)政府因素

1.政府有關部門對環境和生態的監督管理不夠

改革開放前,新疆經濟發展水平低,科學技術較為落后,生態環境脆弱,不合理的亂砍濫伐,向森林草地要耕地,必然會導致生態和發展產生矛盾。當時政府部門為了解決人們的基本生活,一心求發展,因此對這種現象監管不夠嚴。在這種“只求發展”而破壞環境的方式下,土地沙漠化問題逐漸突出,春秋季節沙塵暴頻頻出現后,這是破壞生態導致的嚴重后果。在政府監管不嚴情況下,人們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最大限度的開荒,最終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2.針對資源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法制不健全

改革開放前,國家對于資源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法制不健全,有的人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就鉆法律的空隙,繼續亂砍濫伐,破壞森林草地,擴大耕地面積,從而忽視了環境保護?,F行的環境資源立法中存在部分立法空白、配套法規制定不及時、其他環境管理手段缺乏法律依據,部分環境資源領域立法尚有缺失。如在土壤污染防治、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排污權交易、氣候變化控制、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領域存在立法空白。許多環境資源相關法律出臺后,配套法規和規章不能及時出臺,一些已出臺的重要配套法規不能適應當前法律的要求,未能及時修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施。中國環境資源法律、法規、規章、條例大都產生在上世紀80、90年代,已明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明確提出,環境保護是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確定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環境保護戰略。當前,我國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圍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社會經濟發展等關鍵性問題的立法研究,開展重點領域環境資源立法。

四、促進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1.發展節水農業

由于新疆屬于典型的灌溉型農業區,水資源短缺,發展農業離不開水。為了緩解農業用水矛盾,新疆多年來一直開展以農業高效節水為核心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2009年,阿克蘇地區將新增5000萬元水費全部納入高效節水建設專項資金。昌吉州財政撥付700萬元,各縣(市)財政累計配套3873萬元用于節水建設,這些都使新疆高效節水農業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快車道,農業高效節水面積超千萬畝。新疆農業的節水改革,不僅節約了農業用水,而且有利于新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擴大生態林果業的種植面積

基于新疆生態環境脆弱的特點,必須要倡導“退耕還林還草”,大力植樹種草,修建綠洲防護林。近年來,新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年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實現了糧食生產“區內平衡,略有結余”的戰略目標。特色林果業已形成規模,截止到2009年,總面積突破1300萬畝,林果品產量近412萬噸。其中南疆環塔里木盆地已形成1000萬畝林果生產基地,有的是在現有農田建園或間作的,有的是在戈壁,荒灘或沙漠邊緣定植建園的,但都呈現出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的良好態勢。比如,克州阿圖什北面北坡的萬畝防護林、經濟林,南面的生態林和萬畝葡萄園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隨著特色林果業的大力發展,自治區12個地州市、82個縣市已基本實現了農田林網化,全疆6000多萬畝耕地中的95%受到了林網的庇護,45個縣市在基本達到農田林網化的基礎上實現了平原綠化。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2009年的2.94%,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防風基干林、天然荒漠林為主體,多林種、多帶式,喬、灌、草、網、片、帶相結合的綜合防護林體系,為新疆農牧業連年豐收提供了生態保障。

3.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掌握人口結構及其空間分布等方面的準確信息,對于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控制新疆人口的過快增長,各地州應該嚴格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各縣鄉政府要積極做好“少生優生”的宣傳工作。同時,做好義務教育的普及工作,政府尤其是要扶持貧困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從而提高各地的人口素質。在現有人口數量的基礎上,加大人才開發力度,增加人力資本投入,培養技術性人才,提高農業的技術含量。比如:推廣滴灌技術、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等,有利于新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制定并實施《人才規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這要求政府要把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人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綱要首次提出“人才優先”,“以用為本”的新理念和核心內容,把“人才優先”放到與自主創新同等重要位置,這充分表明國家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新疆也應緊緊抓住這次機會,做好新疆的人才規劃工作,為新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開發、使用好各類農業技術人才。

4.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

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新疆的三次產業均保持快速發展。要加快第一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的技術含量,面對市場需求,要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生產反季節農產品。例如:塔城地區和吐魯番地區生產的反季節蔬菜在新疆市場很受歡迎,塔城地區的巴克圖口岸是專門出口蔬菜的口岸,截止2009年10月,出口蔬菜達到19401噸,占全疆蔬菜出口量的52%以上。同時,隨著新疆經濟發展進程加快,與農業緊密相聯系的農業觀光旅游,農產品采摘休閑旅游等新的旅游業也逐漸發展起來了,各地的農家樂旅游更是紅紅火火,這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推動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事物,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政府應積極扶持大力發展。

5.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政策扶持體系

針對新疆生態日益惡化的現狀,政府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新疆生態環境。首先,應大力宣傳生態惡化對人類發展的不良惡果,引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其次,政府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節水農業。比如,政府采取以將代補、先干后補等激勵機制,鼓勵農民實施高效節水。再者,政府對節水農業給予資金支持。2009年,新疆自治區財政先后撥付1.8億元補助資金和4214萬元資金用于高效節水建設貸款貼息,今后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最后,政府部門為農民提供進行高效節水技術的免費培訓。

6.國家應盡快完善資源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

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明確提出,環境保護是現代

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并且國家不斷完善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隨后,國家制定《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把可持續發展原則全面貫徹到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在新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堅決貫徹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力度把發展人工生態與保護自然生態緊密結合起來,把中長期保護與解決當前重大環境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在2010年國家實行的援疆計劃中,對新疆資源開采實行了資源稅改革,把新疆做為資源稅改革的首個試點地區。根據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新疆資源稅改革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啟動,涉及原油和天然氣,二者的資源稅將由從量計價改為從價計征,稅率均為5%。新疆資源稅改革的先行根據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新疆資源稅改革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啟動,涉及原油和天然氣,二者的資源稅將由從量計價改為從價計征,稅率均為5%。啟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這說明我國越來越重視節能環保,減少碳排放,今后還需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立法工作,已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注釋:

①摘自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地圖集編纂委員會[Z].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9.

②摘自1979——2010年《新疆統計年鑒》等相關資料

③摘自新疆日報,節水改革——農業高效節水面積超千萬畝,進入全國前列[J].2009年12月16日

④摘自新疆日報,我區林果業發展報道之十[J].2009年12月14日

⑤摘自新疆日報,我區林果業發展報道之十[J].2009年12月14日

⑥摘自經濟日報,把握我國基本國情,促進可持續發展[J].2009年12月19日4版

⑦摘自烏魯木齊晚報,中國十年后人才達1.8億[J].2010年6月9日9版

⑧摘自新疆日報,塔城蔬菜出口占全疆“半壁江山”[J].2009年12月10日

⑨摘自新疆日報,節水改革——農業高效節水面積超千萬畝,進入全國前列[J].2009年12月16日

參考文獻:

[1]司正家,馬海霞,姚維.等.新疆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再江,湯一溉.等.天山北坡經濟帶發展問題研究策[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3]新疆年鑒編委會.2009年新疆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4]http://www.chinalawedu.com/new/21602—21676-/2010—1—21—ji51543045171121010221000.shtml

[5]http://www.sina.com.cn中國資源稅改革邁出實際步伐新疆首試點

猜你喜歡
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新疆
長沙市生態農業發展水平評價
對生態農業旅游創新模式的探討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態農業園
“互聯網+”背景下特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農村文化產業與特色農業融合發展的研究
“一村一品”現代農業規模經營模式探究
新疆多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