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作文單元指導與評改的探索

2012-05-10 02:11梁彩紅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民族地區方法策略作文教學

梁彩紅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教師愁作文,學生怕作文。作文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寫作興趣低,寫作基礎差,這是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初中學作文教學的普遍現象。針對這一現狀,本文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及本人教學實際,對作文單元指導與評價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民族地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問題;方法策略

作文,在現行各種升學考試中均占相當大的比例?!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寫作的要求特別強調:“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边@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目標對初中學生作文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即主動地參與到作文的評改中去,在作文的評改中與老師、同學進行自主、合作。但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卻存在“提起作文直搖頭,見到題目皺眉頭,寫起作文咬筆頭,老師催交才開頭”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進行以下探索。

一、對癥下藥,培養愛好

(一)培養學生作文愛好。

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作文水平,關鍵在于培養學生作文愛好,激起他們內心的寫作欲望,消除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

(二)要善于捉住機會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適時向中學生介紹不斷成長起來的本土少數民族作家及他們的文學作品,讓學生了解、知道作文離自己并不遠。同時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創作詩歌、散文或童話等文學作品,并適時進行表彰與推薦,對指導后有關報刊發表的學生作品,更要在班或年級乃至全校進行宣傳與表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制定初中三年的寫作計劃。

根據作文大綱要求和少數民族地區特點,制定三年的長遠計劃,每學期訓練各有側重,循序漸進,使學生每練一次都有所收獲,這樣才能不斷的穩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加強素材的積累。

要想寫好作文,中學生首先要廣泛閱讀,為寫作建立豐厚的土壤,才能不斷觸發創新的火花。所以,在日常教學中,以課本各單元的作文要求,引導學生盡可能大量接觸各種藝術作品。在藝術作品中所張揚的生命意識、所滲透的情感因子。并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摘抄、或記心得、或仿寫。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既積累了知識,又開闊了視野,既積累了詞句,又把握了寫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文化素養,久而久之,寫起作文來當然是得心應手。

(五)指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走進民族風俗習慣。

在教學中,按照單元作文要求,讓學生了解本地壯民族的建筑風格、風土人情,觀察山山水水。讓學生走出校門,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積累寫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利用春游體會大自然的美,利用假期直接參加勞動體會勞動的艱辛與對生活的珍愛,通過幫助孤寡老人體會社會主義的人情美,通過開展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通過多渠道收集民間故事、歌謠、諺語豐富學生的創作素材。

二、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評改

(一)明確要求,點撥方法。

教學任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將其轉化為學生具體的課堂目標。每一堂作文評改課,教師都要根據每個單元寫作內容確定“訓練重點”和“寫作要求”。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訓練重點:捕捉景物的特點,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描寫秋天的景色。寫作要求:景物擬人化,把秋天描寫得如詩如畫;用比喻、比較的方法描寫景物,生動地描繪出秋天景物的特征;用色彩描寫景物,渲染秋天的景色。教師在實施作文量化表互改時,要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寫作要求”,從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評改方法的點撥,使學生在評改中能切中要害,有針對性地寫出評語,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互改質量。

(二)創造良好的評改環境。

(1)創造條件,形成交往互動的作文學習評改氛圍。

教師在組織學生評改作文時,要采取自評、互評、輪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輪評,一個人的作文往往幾個人評,看法也不完全一致,能夠引起學生活躍的思考,甚至爭論,從而形成良好的評改氛圍。

如,七年級語文(下)第六單元作文評改課教學設計教學目的:①了解評改標準,培養學生的評改意識。②通過本節課作文評改,培養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重點:①指導學生學會評改作文,掌握評改的步驟。②修改文章中的不恰當和不詳細的材料,使材料為中心服務。難點:通過評改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教學過程:導入:幾乎每一部重量級的作品幾乎每一部重量級作品的問世,都是經過無數次批改而成功的。我們可以把修改作文的方法簡單概括為“望聞問切”法。下面我們來看看今天要講評的作文(出示寫作題目):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其中一定有你喜歡的。請以“我最喜歡的動物”為話題,題目自擬,寫一篇文章。

(2)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常識教育和成功教育。

要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文章,并且激勵他們成功。激發學生成功,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鼓勵的原則。從做法上,要讓學生有發表的機會,讓他產生成功的感受,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樣,學生評改作文也要堅持賞識教育與成功教育,要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評改,并激勵他們評改作文。

(3)實行“交互式”評改,進步學生的作文愛好。

學生習作寫好之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改。哪兒語句不通,哪兒思路雜亂,哪兒重點不突出,一經上口大多是能發現的。這是重溫一次寫作過程,對學生來說有利無害。然后組織學生互評互改。學生看學生的作文由于眼光有相通之處,自然能發現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對作文中存在的題目提出中肯的意見。同時在互相交流過程中,還能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然后老師將好的作文選出來,讓學生點評其中的亮點或不足,教師再根據作文要求,進行指導或點評,通過師生對照比較,從而調動學生的作文愛好。

總之,要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中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想盡一切符合少數民族學生的辦法來激發他們的作文愛好,培養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和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石峰.《民族地區中學作文教學有效性探索》《中學語文教學》,20095.1.

[2]文海山.《初中作文單元輔導與評改策略》《當代教育理論研究》,2008.2.

猜你喜歡
民族地區方法策略作文教學
淺析鉗工銼配技能競賽訓練的方法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