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弱勢群體就業研究——基于對“蟻族”現象的分析

2012-08-15 00:52孟慶紅
關鍵詞:蟻族結構大學生

孟慶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430073)

“蟻族”是對“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該群體聚居、高知、弱小,是繼三大弱勢群體(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勢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在社會上主要從事臨時性工作,有的甚至處于失業半失業狀態。①針對“蟻族”這一新興現象,我們不難發現有很多問題正在沖擊著這個群體,并且影射出大學生在就業心理中的很多問題。目前,一些大學生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局面,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高?!皵U招”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就業觀念的問題。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是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的必要前提。

一、“蟻族”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全面擴張,大學生如今已經遍地開花,昔日“天之驕子”的身份已不復存在,大學生“統招統分”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跋佔濉爆F象的產生更突顯了時代的變化,大學生成了繼三大弱勢群體之后的又一新弱勢群體,這種局面的產生歸根到底是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就業形勢不相匹配形成的。當代大學生就業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自己期望值過高,沒有正確的定位

許多學生仍抱著“天之驕子”的傳統觀念,認為讀了大學就是專門人才,畢業后應到環境好、條件好、待遇高的單位工作,既要工作輕松離家近,又要工資待遇福利高,就業取向“功利化”、不能正確進行職業定位。不愿到生產、工作、管理的第一線。根據對湖北省部分院校2012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有少數學生怕苦怕累,簡單工作瞧不起,待遇低了不愿去,一心向往大城市,甚至有的學生到單位上崗后,不能堅持一線工作,頻繁“跳槽”,更有的寧愿閑在家里,形成“有崗不就”的現象。

(二)高校擴招、教育結構與社會需求脫節

高校的擴招是蟻族現象出現的客觀原因,中國目前已經出現了高等教育過剩的局面,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迫使“蟻族”的產生。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均處于轉型當中,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技術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等都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這些變化已經并且將來必然會要求高等教育系統有更高更新的功能和結構。經濟社會結構的不穩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育的發展,造成教育結構與社會經濟結構不適合。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區域分布等不適合經濟社會結構不斷變化的需求,學生在畢業時不能夠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而造成了不能順利就業。尤其是在產業結構、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以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過程中,傳統型人才在社會上的需求越來越少,傳統制造業的生產能力過剩,或由于資源萎縮導致某些傳統制造業不得不另謀出路,這些都會對人才總量和結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社會各產業、各部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對各類人才需求之間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不同專業之間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相差較大,這種情況使得一些大學生出現就業難的狀況。

二、轉變就業觀念是大學生充分就業的迫切要求

(一)必須立足于實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之上,制定相應的目標計劃,在從事工作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多了解相關情況與就業創業信息,減少自己活動的盲目性。不要一味苛求在一線城市發展,二三線城市或許正是另一個可供廣大大學生們自由馳騁的新天地。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就業價值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也在發生著改變。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就業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從注重外在職業條件轉變為注重自身能力修煉,讓他們的思想重心放在對自我的了解、認識和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上,為自己今后職業生涯的長久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二)要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

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的收集各種有效的信息,使自己養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促使自己得到全面健全的提升。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同時,必須堅定必勝的信念,始終對未來抱著希望。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下來,成功并不遙遠。要抓緊時間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知識儲備量,積累經驗,能夠較自如地應對各種問題。

(三)要堅定信念,對未來充滿希望

要加強有意識的自我心理調節。通過積極參加文娛活動緩解生活工作壓力,采取正確有效地方式調節自我心理狀態。逐漸改變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社會的某些黑暗面對前途失去信心,導致自己郁郁寡歡,失去拼搏向上的動力。須知,社會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三、社會加大對大學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

(一)應加強立法、監督,保障求職者平等的工作機會

“蟻族”需要的并不是社會帶著歧視眼光的同情和刻意的幫助,他們只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別刻意擋住他們求職的道路。只要給他們一個相對平等的機會和環境,他們就能夠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比如公務員錄取和國企單位的招聘,不能以是否為畢業學校的本地生源,或者是否為本地大學畢業為由,對畢業生的報名、考試和錄取等環節設置障礙。同時,規范企業的招聘流程,盡最大的努力做到公平、公開、公正。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政策向“弱勢群體”傾斜

國家可以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對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在一定年限內根據具體情況予以住房補助,使他們不至于因為住房問題影響職業發展。同時,醫療改革一直是國家不斷完善的一項任務。在醫療上的花費占據了“蟻族”月開銷的一大部分。如果實行住房補貼、醫療補貼能很大程度上改變當前“蟻族”的生存狀況,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拼搏。

(三)逐步取消城鄉戶籍差別

實踐證明,城鄉二元化的戶籍制度已經不適應我國現今階段的國情,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建立一元化的戶籍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跋佔濉敝跃劬釉诖蟪鞘羞吘?,很大程度是是因為城市戶口的優越性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建立城鄉無差別的戶籍制度,實現農村城市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和福利體系的無縫對接,對“蟻族”迅速走出困境具有重要意義。

(四)重新審視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些學校通過一味的擴招來爭取必要的經費,卻不根據供需情況合理設置各專業的招收標準,正是因為辦學理念出問題,才導致專業結構不合理 ,加速了“蟻族”現象的擴大。很多學生家長對于熱門專業具有很高的期待值,而對該專業的就業前景缺乏認識,這導致想要進行相關專業學習的需求很大,同時,缺乏專業開設的評估機制 ,使得熱門市場需求簡單地成為各個學校擴招的前提,也迎合了學校聚集資金的需求。

四、結論

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這是一個發展機遇和社會矛盾凸顯的關鍵時期,“蟻族”等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出現,折射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事業、教育事業不相協調的一面。祖國未來長期穩定和繁榮發展,都需要當代青年不懈的努力,尤其是那些高智商的大學生,實現大學生的充分就業,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必須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自己,審視社會,重新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

注 釋:

① 廉思:《蟻族:大學生聚居村落調查》,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1]范明.我國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結構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03.

[2]費菊瑛,任條娟.高校擴招中的畢業生結構性失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8.

[3]郭秀云.高職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充分就業[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02.

[4]賴德勝,吉利.大學生擇業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03-07.

[5]廉思.蟻族:大學生聚居村落調查[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9.

[6]姚裕群,李從國.促進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對策體系研究[J].東岳論叢,2009-10.

猜你喜歡
蟻族結構大學生
《形而上學》△卷的結構和位置
論結構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論《日出》的結構
弱勢群體新聞報道的存在問題分析——以“蟻族”為例
創新治理結構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成長
“蟻族現象”的倫理學思考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回看蟻族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