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新生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可行性調查與研究

2012-08-15 00:52
關鍵詞:英語課堂大學英語

黃 莉

(湖北經濟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一、研究背景

(一)合作學習研究現狀

合作學習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因其實用性、創新性和高效性引起世界的關注,并開始大范圍傳播和應用,被譽為“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目前合作學習概念沒有統一的界定,國外學者們有各自的側重點,但都一致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為了完成教師所給定的共同任務,以至少2人一組的規模,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各自分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學習成果質量往往高于個體學習成果的累加。在合作學習中,師生必須共同轉變觀念,尤其需要學生的絕對主動,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把教學重心轉移給學生,并致力研究促進積極合作的方法而非傳授知識本身(Rhea,2010;Smith and MacGregor,1992;Dillenbourg,1999)。

我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家在2001年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并鼓勵合作學習。盡管國外案例表現出其極大的優越性,但畢竟中外師資、學生、教輔資源、課程類型等方面有諸多不同,因此合作學習在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可以大膽嘗試,但可否科學應用還需深入研究。

(二)我國大學英語課堂現狀與問題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內學者們給予了大學英語課堂不少關注,其中以實證研究居多,課堂教學中一些共性問題被暴露。

第一,學生不積極。雖然大部分學生表示對英語感興趣、花費不少時間學英語,但對學習效果不滿意,因此英語課堂生員大量流失,其原因極大程度是因為受四六級的功力思想影響過多,缺乏正確的內在動機引導 (范春香,2005;李順英,2007)。第二,教學方法不理想。教師仍以“教”為主,缺乏創新精神,學生不滿意(王萍,2009;范春香,2005)。第三,師生均對課堂總體狀況不滿意。大中學課堂英語界限模糊,課堂人數太多、課時偏少(鄭麗琦,2010;范春香,2005;李順英,2007)。 第四,教輔資源不足或使用不當。盡管教室光線充足、無異味,但學生并不滿意單調無裝飾的環境(李順英,2007),另外教材實用性不強,課堂多媒體應用趨于僵化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鄭麗琦,2010)。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由于高校持續擴招,超過40人的英語大班課堂十分常見,因此我們此次研究選取有普遍代表性的大班(大于40人)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鑒于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大班語言教學需求研究,我們對湖北經濟學院2011級5個非英語專業新生班級進行了調查,以了解學生高中英語學習狀況以及對大學英語課堂的期待和需求。

(二)研究對象

被調查的5個2011級新生班級均為普通本科生班級,專業分別為財政、會計、項目管理、新聞傳播和工程電氣類,且每班人數大于40。調查開始前,學生被告知此次調查的結果將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自己,制定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選取更多樣、更有趣的教學形式,使自己更有效地學習英語。此外,教師還介紹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優勢,因此所有學生都認真參與了此次問卷調查。

(三)研究設計

調查于2011年10月上旬的第6個教學周 (即新生開學第一次課)進行,所有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了此次調查。問卷結合以往學者關于大學英語課堂現狀調查項目以及合作學習特點綜合考慮形成。

問卷設計共30題,內容涵蓋學生高中英語課堂條件、學生學習狀態及對大學英語課堂的期望三個方面。其中,高中英語課堂條件主要從課堂人數、授課形式、知識來源、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課堂參與、學習氣氛、教師指導8個維度進行測量。學生高中英語課堂學習狀態由個人表現和主觀態度兩點構成:個人課堂表現從回答問題頻率、內心焦慮程度、解決問題方法、師生交流頻率、面對教師態度、樂于分享程度6個維度進行考察,主觀態度則從阻礙課堂表現因素、學習最大困難、受課堂氣氛影響程度3個維度進行測量。對大學英語課堂的期望和傾向,主要從學生對參與、高頻率使用英語、合作、教師職責、課堂環境、考核方式、明確學習方向的態度7個維度進行衡量。

(四)數據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學生在授課教師的監督指導下完成了此次問卷。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共計251人,回收有效問卷244份。問卷采用了多項選擇和Likert五分量表相結合的方式來調查高中英語課堂條件、學生學習狀態及對大學英語課堂的期望等。問卷調查結束后,研究人員運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統計頻率、有效百分比等,以判斷學生英語學習狀況、需求,以及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應用的可行性。

三、結果與討論

(一)高中英語課堂情況

問卷結果顯示,85.2%的學生所在的高中英語課堂人數超過50人,僅有0.8%的學生在少于30人的英語課堂學習過。教學方面,75%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他們的高中課堂仍是以教師講課為主,63.5%的學生認為英語知識來主要源于是老師和課本,54.1%的學生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師生之間總能互相配合、互相激發、交流充分,61.9%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同學間在課堂上交流很少,僅有29.9%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可以經常獲得回答問題的機會,29.5%的學生認為他們的高中英語課堂氣氛活躍。對于教師給予自己的個人指導,36.9%的學生認為較多,另外39.8%的學生卻持相反意見。這表明,高中英語課堂的客觀情況總體不容樂觀:課堂傳統,氣氛沉悶、缺乏活力,教師占絕對主導,學生人數眾多,缺乏實踐機會,師生、生生交流不足。

(二)個人高中英語課堂學習表現及主觀態度

課堂學習表現方面,78.7%的學生表示自己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但只偶爾回答問題,僅9.4%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自己總是盡可能多的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2.4%的學生表示自己愿意在課堂上說英語,65.6%的學生承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用英語回答問題會讓自己覺得緊張。7.8%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自己曾在課堂上主動用英語和老師交流,10.5%的學生選擇會對老師敬而遠之。遇到問題時,54.9%的學生選擇與同學討論來解決,92%的學生表示樂于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告訴同學。這表明,學生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學習認真,但仍以被動學習為主。迫于心理壓力,很少有學生愿意主動在全班回答問題或講英語,而絕大部分學生都非常愿意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問題和收獲。盡管學生在課堂上都不愿意主動和老師交流,但有趣的是其原因并不是害怕老師。

主觀態度方面,對于阻礙自己在課堂上表現的因素,56.1%的學生認為是自己的英語水平低,24.2%的學生認為是自己害羞內向的性格,19.7%的學生認為是課堂中緊張焦慮的氣氛。70.9%的學生認為學習口語的最大困難是不知道自己表達是否正確而不愿意說,77.6%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課堂氣氛對于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影響很大??梢?,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的原因主要是心理障礙:一方面不自信,擔心自己的英語說得不好丟臉而放棄練習機會;另一方面由于大環境的緊張氣氛,加劇了自己內心的焦慮程度。

綜合以上兩點,被調查的大學新生在高中階段幾乎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其原因一是傳統的教學習慣,二是教師的強勢地位,三是學生自身的心理障礙。

(三)學生對大學英語課堂的主觀傾向

授課形式方面,76.6%的學生認為應將老師講課與學生參與相結合。79.9%的學生希望在課堂上有更多的鍛煉機會,50.8%的學生同意或完全同意自己喜歡上課時能與同學用英語討論問題,93.2%的學生愿意與同學合作來完成某項任務,75.5%的學生表示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英語學習很感興趣。僅有2.9%的學生認為大學老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92.6%的學生認為老師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學習技巧。對于有利于自己學習的課堂氣氛,63.9%的學生選擇了輕松融洽,沒有一個學生選擇嚴肅緊張。對于競爭性的學習環境是否更有利于成績的提高,46.7%的學生表示同意或完全同意,24.6%的學生則對此不確定。對于傳統的期末考試,64.6%的學生認為不好,23.2%的學生對此不確定,只有12.3%的學生認為很好。48.1%的學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并清楚今后該如何改進,41.8%的學生卻對此不確定。由此可見,絕大部分學生傾向于能更多地參與到將來的大學英語課中來,希望教師轉變角色,喜歡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樂于與他人合作,但對于競爭性環境則意見不統一。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原有的期末考試評定英語水平的考核方法并不好,只有少數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結語

本次研究調查了大學新生高中英語課堂學習狀況以及對將來大學英語課堂的期待,探究了在新生課堂中使用合作學習方法的可能性。結果表明:第一,高中英語課堂十分傳統——人數眾多,氣氛沉悶,教師強勢地位明顯,學生以被動接受為主,課堂實踐機會少,學生對此不滿;第二,盡管高中英語課堂缺乏交流,但學生對“加強交流”實際態度非常積極;第三,學生之所以在高中英語課堂實踐機會少,除教師和教學方式等客觀原因外,自身心理壓力是最大障礙;第四,未來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生對參與和合作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渴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希望教師多引導多激發。

合作學習開展的關鍵是學生轉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弱化競爭、強化合作,弱化焦慮、強化自信,這樣合作的成果便自然產生?;诒狙芯拷Y果,我們發現“被動式”學習已經無法滿足大學新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他們渴望參與、渴望交流、渴望進步、渴望改變師生關系、樂于與人分享,但又內心焦慮。顯而易見,這些恰好符合合作學習的特點,可以說學生已經完全做好了合作學習的準備,合作學習是他們將來最佳的選擇。

當然,要想將合作學習與大學英語課堂完美結合,還需要諸多努力。例如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形式的突破、學生合作技巧的培訓、教輔資源的升級、課堂人數的控制等,都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這些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大學英語能成為一門令師生共同滿意的課程。

[1]Dillenbourg,P.Collaborative learning: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M].New York:Elsevier Science,Inc,1999.

[2]Rhea,M.The power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J].Associations Now,2010.41-44.

[3]Smith,B.L.,MacGregor,J.T.“What i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Learning,and Assessment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2.

[4]范春香.大學英語課堂生員流失現象調查[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5,(7).

[5]李順英.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環境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

[6]王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J].成功(教育),2009,(1).

[7]鄭麗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

猜你喜歡
英語課堂大學英語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用愛澆灌英語課堂
大學求學的遺憾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讀英語
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
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活力
酷酷英語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