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文化情境下非語言交流技巧教學法初探

2012-10-15 03:37胡明霞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教學方法

胡明霞

摘要:非語言技能可以傳遞豐富、復雜、微妙的信息,作為語言的輔助工具,有時候它可以起到語言起不到的作用。正確、合理地運用非言語交際手段,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形象,而且對于實際國際交流具有極強的輔助作用。教員應按照一定的原則,根據實際教學環境、針對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有效的非語言技巧的教學方法,使非語言因素與語言有機組合,協調運用,得到完美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文化情境;非語言技巧;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048-03

一、引言

隨著國家對外交流的機會不斷增加,軍隊對外開放的程度也不斷加大。不僅僅一些知名軍事院校加入了各種軍校學員的長效訪學機制,軍隊中的某些野戰部隊也經常參加國際性的軍事演習活動。這些,都要求軍隊相關人員具有良好的外語交流能力。然而,語言交流并不僅僅是書面語言的交流,它還包括與其相關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多方面內容交互的過程。其中一方面,就是與這種語言所在文化相一致的獨特的非語言元素,比如手勢、衣著、面部表情等。這些非語言因素被統稱為體態語,它和有聲語言一樣,也是文化的載體,是某個社會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成的共同習慣,為某一社會群體內的成員所共有,代代相傳,從而構成了該群體的文化的一部分。薩莫瓦說過:“絕大多數研究專家認為,在面對面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它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傳遞的?!泵绹械难芯窟€表明,在表達感情和態度時,語言只占交際行為的7%,而聲調和面部表情所傳遞的信息卻多達93%。由此可見,非語言交際是整個交際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但是,在以往的語言教學中,語言的教學還是占主要部分,對于語言以外的非語言因素如體態語等并沒有過多關注。即使在有相關的外事活動中,也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禮節培訓,對于具體與各國文化相關的體態語并沒有系統的培訓課程。

二、非語言交際的重要性

當語言教學研究者在不斷探索各種語言教學法時,往往忽視了一樣最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當兩者進行交流時,交談者心中均有一定預期,那就是語言的流利度要和文化的理解度成正比。尤其與本族人進行交談時,本族人想當然地認為外語流利的人也十分清楚他們的行為準則,于是違反準則的行為往往被理解為故意的,不友好的,其結果必然導致交際失敗。在一般情境下,這種文化上的沖突可能只是產生一定的誤解。但是,如果在復雜環境下,這種誤解很容易產生沖突。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曾在《軍事情境下的人類行為》研究報告中指出,倘若不是薩達姆同父異母的兄弟對美國當時的國務卿詹姆士·貝克在會晤中一些非語言動作的誤解,第一次海灣戰爭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又如,在中國軍人維和防暴的一次行動中,當維和隊員的翻譯與示威組織者溝通時,示威人群的領頭人員和翻譯用雙手試探性地觸摸、捧住對方的頭部,交流都屬于試探性觸摸。倘若對當地文化不理解的話,在中國抱住對方頭部并不算一個友好的動作。在示威情境下,如果中方采取防御式行動,很有可能促使矛盾升級,引起沖突。

相反,恰當地運用姿態、手勢能收到極好的交際效果。1981年,一艘日本貨輪不幸沉沒,這完全是美國潛艇造成的。事后,美國駐日本大使曼斯菲爾德拜會日本外相,代表美國政府對事件深表歉意。他按日本方式向外相深深鞠一了躬,這使旁邊的海軍武官目瞪口呆。第二天,這張照片出現在全日本所有報紙的頭版。這一鞠躬不僅為美國政府贏得了諒解,而且為大使本人贏得了“非常了解日本人心態的難得的外交家”的美譽。

三、國內非語言教學現狀

不少學者曾對各個高校學生進行過一些內容相似的社會文化測試。通過對測試結果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受試者的語言能力優于社會文化能力,普通文化能力優于正式文化能力,普通文化中語言行為能力優于非語言行為能力,且二者差距均相當顯著。據此推斷總體情況,可以說我國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還大大落后于語言能力,還不能適應跨文化交際的需要。造成目前這種狀況有各種原因:

1.學術研究領域對于非語言交流研究的缺失

國外對于非語言交流有了一定的研究,比如美國的Paul Ekman對于體態語做了相關的研究,進行了測驗和培訓項目的開發。然而在國內,非語言交流只是跨文化交際研究教學中的一小部分,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在禮儀教學中,可能會涉及一定的體態、服飾等方面的培訓,但是并沒有將非語言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培訓對象,進行系統的教學研究。而且,非語言由于其與實際的語言相交匯的只有副語言部分,即語音、語調等方面。而在語言學研究領域,語言語調的研究難度較大,所以相關研究很難展開,其研究成果也未能及時應用于外語教學。所以,非語言所處的各學科交匯的尷尬境地,是造成目前教學重視度缺失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

2.各學科一線教師一般亦對非語言交際體系缺乏系統了解

各學科一線教師本身一般亦對非語言交際體系缺乏系統了解。即使教師培訓過程中對于非語言交流的技巧有一定的介紹,但是卻沒有介紹各種具體文化相關的非語言技巧的區別,教學大綱對此也沒作要求,因而造成外語教學中這個領域的知識空白。其具體體現是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有嚴重缺陷,非語言行為的交際能力更是幾乎呈一片空白。

四、非語言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第一方面,是不同文化間對時空利用的具體區別,即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利用方式的區別。其中包括時間系統、時間的分類、時間的特點、體距、“個人領地”、空間取向、座次安排,等等。比如美式晚宴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就緒後,男主人引領著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則走在最后面。有些細心的主人尚會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表示座次,若沒有此項安排,則其原則如下: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為原則。男主客優先入坐,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而女主客則在男主人右邊。其他夫婦則以對角方式而坐。男女夫婦分坐顯示出美式宴會之開放與活潑,期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增進彼此間之熟稔,并使用餐話題多樣化,氣氛和樂。入坐原則系客先入坐,長者較年輕者先入坐,已婚較未婚先入坐,陌生人較熟識客人或家人先入坐。這種座次原則不同于中國的宴會座次安排。

第二方面,是關于身體行為,其中包括靜態的身體行為和動態的身體行為。靜態身體行為包括“個人身體環境”,如體型、體形、個子、氣質、體味、體毛、膚色、體重、發型(含假發)、筆跡、裝飾品(如化妝品、衣著、戒指、衣飾、頭飾),等等;此外,眼睛行為中,眼睛的交流方向及凝視時間的長短;各種處于靜態的身體姿勢站姿、坐姿、臥姿等也應屬此列;這一方面,與個人特質相關,在教學過程中無需著重強調。此外是動態身體行為,包括身體各部位的各種動作,如手勢、握手、擁抱、親吻、微笑、頭部動作、腿部動作、面部動作、眼睛動作(如眨眼、瞳孔的運動),等等。動態身體行為在人際交流過程中占主要部分。因此,在非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員必須將重點置于不同文化環境中的動態身體行為特征上。

第三方面,是聲音行為,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聲音的控制,比如不同情緒下聲音表達的差異、沉默的表現等。

第四方面,是環境語言。包括影響交際的環境因素,如顏色、燈光、對環境的適應;還包括聲音(如嘈雜聲、汽笛聲、警笛聲),等等;另外,藝術作品如音樂、雕塑、繪畫、建筑設計(含園林、民居等);客體語言如個人身體裝飾外的物品的使用、室內設計與陳設、私人小汽車、戲劇中的面具、自然崇拜物,等等。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對于執行任務的相關人員,對環境的解讀將有利于具體策略的調整。

五、非語言教學之教學方法

非語言教學,應該按“教學做”三合一的原則,根據不同文化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且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對于非語言教學,除了在授課過程中,教員通過自身的肢體語言,根據不同場景表現出非語言交流的技巧之外,還有以下幾種教學法。

示范互動法。教員將各種視頻場景與學員的個體感受、集體感知訓練相結合。采用互動法,可使學生更直觀地從現場示范和視頻演示中學習,并即刻親身實踐,大大增加學員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學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員進行交流時,如何處理該文化背景中的禁忌,如何安排座次等內容時,教員應現場示范,學員跟隨實踐,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加強學員實際交流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真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情境模擬法。這種教學法預設各種在未來海外作戰、各國聯合反恐任務等可能的交流場景,將多種單項技能融合在某一個具體的情境當中,學員分角色進行模擬實戰演練。通過模擬,學員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同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求得理論的升華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進行“聯合反恐作戰演練戰略布置”綜合實訓時,學員6~8人一組,成立模擬聯合反恐作戰指揮部,就所設計的一次恐怖襲擊模擬一個場景,將日常交流、不同文化中運用英語交流表達方式的區別等運用于其中進行演練。此類訓練項目應提前一周布置,給予學員充分的準備時間,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各組首先針對具體的恐怖分子襲擊的情況設計解決方案,其中學員代表不同國家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提升學員對不同國家文化的意識。學員在明確個人所代表國家的角色后,設計自己的交流方法和討論方案再進行排練。上課時進行仿真模擬演練。之后通過學員互相打分和教員評分,選出1~2個優秀小組和6~8個最佳個人,最后,由教員進行總結講評。

任務驅動法。是以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為主線,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中。教員安排任務,學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出問題,經過思考,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教員點撥,學員自己解決問題。學員在探求任務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培養了動手能力,加強了探索創新精神。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以做定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六、結語

非語言技能可以傳遞豐富、復雜、微妙的信息,作為語言的輔助工具,有時候它可以起到語言起不到的作用。正確、合理地運用非言語交際手段,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形象,而且對于實際的國際交流具有極強的輔助作用。教員應按照一定的原則,根據實際教學環境、針對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有效的非語言技巧的教學方法,使非語言因素與語言有機組合,協調運用,得到完美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羅青蘭,甄國紅.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工程管理類課程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2).

[2]田芳.“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0,(4).

[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Human Behavior in Military Contexts[R].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8.

猜你喜歡
教學方法
融入數學語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院校音樂選修課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實踐探索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冠心病見習教學中應用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探索立體幾何的教學方法
探索立體幾何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應用數學模型發展生物科學思維的教學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