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形勢與政策課程設置特點研究

2012-10-15 03:37李正雯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中外合作辦學課程設置

李正雯

摘要:目前,隨著中外合作交流培養模式的不斷發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形勢與政策課程,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本文以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為例,分析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在形勢任務課程的設置安排上呈現出的特點。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形勢與政策;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151-02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培養模式也日趨多元化。其中,中外合作交流培養的模式以其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資源、更加國際化的就業方向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在這一全新的培養模式下,如何合理安排形勢與政策課程,使之與中外合作辦學的教育模式完美結合,互為補充,互相促進,也隨之成為一個全新的問題。本文以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為例,對中德合作辦學模式下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設置安排問題進行分析。

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必要性

首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與《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將形勢與政策教育作為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面對的學業課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環境變化很大,學校不再是象牙塔,學生要面臨國內國外雙重的教育和考核,要接受來自國內外教師的課程教學,要在四年本科學習中完成從普通大學生到留學生的身份轉換,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中德間語言、文化、生活等差異。以我院為例,學院招收四年制本科雙學位學生,前三年在國內學習,30%的專業課程由德國教授以及德資企業資深工程師教授。按照培養計劃,凡德語和各科成績符合要求的學生,均可在大四赴德國共25所合作院校完成第四學年的課程,并在德國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答辯。

因此,利用好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設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客觀、正確認識國內外現狀,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管理中的問題分析暨相應形式與政策課程特點

特殊的培養模式下,學生面臨的環境和對學生的要求呈現不同的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設置和內容安排也會凸顯其一定的特殊性。

1.更加著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黨愛校教育

通過對我院已赴德留學在校生的了解,很多反饋表明,“藏獨”、“法輪功”等反動勢力在國外依然活動頻繁,經常會見到類似反動標語出現在街頭。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尤其對將赴國外留學的在校生,要更加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和愛黨、愛校教育。

我院在設置形式與政策課程時,在課堂中,以學校開設的校史教育為主導,同時開設黨史教育等講座。在課余,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參觀上?!耙淮蟆睍?,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等。每次講座或者活動結束,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思想總結匯報。對于大三學生,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與《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可不再設形勢與政策課程,但我院仍會在每學期結束時安排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思想總結。

2.根據具體課程安排,適當設置與留學相關的內容講座

根據我院教學培養計劃,大四學生符合要求者即可前往德國25所合作應用科技大學進行大四學年的學習。每年都會有150名左右學生出國,分散在德國境內25所高校中,如何做好這些留學生的管理工作,成為學生工作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

我院利用形勢與政策課程,設置相關內容的講座,內容涵蓋學院詳細培養模式、25所合作院校簡介、留學手續辦理流程、出國前各個方面準備工作、出國后注意事項,等等;通過這些講座,系統地向學生介紹留學德國的基本常識,讓每一位即將遠赴海外的學子都能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這方面內容的講座是我院這一特殊辦學模式下的產物,在整個形勢與政策課程設置中起輔助作用,因而課時數不宜過多,一般每學年安排一到兩個課時為宜。

3.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增加與留學相關的內容

(1)學生經濟壓力增大,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疏導力度加強。毋庸置疑,相比普通培養模式,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要承擔的費用將會很高,學生除去一般培養模式下正常繳納的學費和住宿費,在辦理出國手續時還需要一筆自保金和其它一些辦理費用。我國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絕大多數還是來自父母,因而增加的這筆不小的費用會給本來經濟困難的學生及其家庭帶來一定壓力,甚至會有部分學生因此放棄出國機會。

在設置形勢與政策課程時,會針對這一情況,在授課內容上和授課形式上有所側重。內容方面,收集近年來各種實例,以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和教育;授課形式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參加團日活動、建立朋輩聯系等形式。

(2)專業課程和語言課程數量增加,學業壓力增大。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語言關和學業成績是衡量學生能否順利出國、完成交流培養的關鍵標準。因此,在教學計劃安排中,除了必修的通識科目,還會安排大量的語言和專業課程。如我院在大一大二兩個學年會統一安排1000多學時的德語強化教學,讓學生的德語從零開始,在兩年內達到出國要求的標準,即TestDaF≥14分。大三學年還將安排近30%的專業課由德國合作院校教授進行全德語授課。據統計,我院每學期課時量達到35周學時,而同濟大學其它學院周學時數維持在20~25左右。學業壓力增大,部分學生會出現厭學情緒,甚至會產生放棄學業的想法。因此這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相應增加,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加強自身抗壓能力。

(3)環境適應性與人際交往方面。由高中進入大學,很多大一學生出現難以適應新環境的問題,而對于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學生,還要面對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適應。據我院往屆參加交流培養的學生反饋,初到德國,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的問題,雖然出國前學生都經過語言的強化培訓,并且通過相關的語言測試,但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會出現國內學生語言學習一個通?。杭词乖赥esTDaF考試中有口試內容,考試取得高分,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卻不能開口交流。語言方面的溝通障礙直接影響學生在德的生活和學習,少數留學生出現適應性偏差問題,甚至出現將自己關在宿舍,不和任何人溝通交往的嚴重問題?;旧厦课桓暗铝魧W的學生都要經過兩到三個月的適應期,包括語言、生活習慣、學業等等方面。

人際溝通方面,語言的障礙、文化的差異也造成留學生的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各種困難,經了解,中德工程學院每年派出的留學生,赴德初期日常交往仍然局限于中國學生內部,要經過半年的適應后,才能融入到德國學生的社交圈,比如,會參加同學或者宿舍室友的生日party,會參加學?;蛘咴合蹬e辦的旅行參觀活動等。因而在設置形勢與政策課程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將有所加重,每學年至少安排兩個課時,教學內容上也會更加緊密結合上述幾個特點進行安排,適當將往屆赴德留學的反饋情況進行詳細總結,以案例形式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素質,以應對環境的巨大變化。

(4)利用課堂與課余時間,為留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補充民族文化知識。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我國高等學校對外交流的一個開放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中外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日益增加,中方派往國外的留學生成為對外展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使者。而現階段的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傳統民族文化知識匱乏的現象,很多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因此,我院利用形勢與政策課適當安排這方面的講座,教學內容以普及性知識為主,課余時間也鼓勵學生多參與此類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學生出國后也能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我院為例,在兩個學年會安排一到兩次課程(兩到四個課時)的民族傳統文化講座,內容廣泛涉及傳統文化,例如剪紙、國畫、傳統戲劇等方面,課余也會組織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組成興趣小組,邀請德方來華留學生參加,為雙方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提供平臺。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我國高等教育對外國際交流的一個窗口和重要組成部分。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設置和安排,既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要兼顧中外合作辦學模式自身的特點。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合理設置,使中外合作培養模式下的學生在面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情況下,放寬眼界,激發愛國主義情操,樹立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維護祖國利益,抵制錯誤思想和言論的侵襲,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呂連福.加強和改進中外合作辦學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

[2]徐玫.談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教研探索,2008,5(22).

猜你喜歡
形勢與政策中外合作辦學課程設置
基于間斷—平衡理論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評估的政策演進研究
TBL教學模式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缎蝿菖c政策》課程教學現狀及成因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究
產業與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服裝人才培養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中外合作辦學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