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口溜”的魅力

2012-11-12 05:53戴榮劉宏平
中國人民教師 2012年9期
關鍵詞:進率公因數公倍數

戴榮 劉宏平

小學數學知識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方法變化無窮,對于有些純數學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概括方法,揭示內在的規律,能引發學生的共鳴,更是學生喜歡的課堂。

我從初中課堂轉崗到小學從教近3年,其中的樂趣是我在初中教學中從未體會過的,真切的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無窮魅力,幼稚少年的童真。我深深地愛上了小學數學教學!雖然至今仍在進一步探索中,卻已收獲了不少。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適時編上一兩句順口溜,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讓數學課堂錦上添花。

運用形象生動,易記易懂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方法,達到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如在教四年級重量、面積等單位的換算時,學生既要熟知各單位之間的進率,又要弄清單位高低變化的情況,往往會顧此失彼。針對這一問題,我的腦海靈感突現,想到了一句順口溜,我也不知行家們有沒有總結過,我只知是自己偶得,很是興奮,也覺得比較實用,便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想的是“單位變小,數變大。單位變大,數變小?!?/p>

如:18米=()厘米

米 → 厘米,單位變小了,數18就要變大,當然就要乘它們之間的進率100,

18 ×100=1800,應填1800.學生只要記住了1米=100厘米,再念這句順口溜就輕而易舉了。

又如:1800克=()千克

克→千克,單位變大了,數1800就要變小,要使數變小,一定要除以進率,1800÷1000=1.8,應填1.8.

我覺得有了順口溜,學生就象有了指南針,有了方向,而且它朗朗上口,有對稱感,易記,對學生很有幫助。

再如我校一位名師在教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時,和學生一起總結了一句順口溜,讓我記憶猶新,終生難忘,順口溜是“求最大公因數乘半邊,求最小公倍數乘半圈”

如21824

912

3 4

最大公因數就是2×3=6,最小公倍數就是2×3×3×4=72。

我學了這么多年的數學,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么淺顯生動的順口溜,簡直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今年我在教一年級上冊數學中,學生對于看圖列式總是不能完全掌握,在求部分數或總數的圖形中,學生總是加減不分。主要因為學生無法用完整的數學語言來說清圖意,即使說清了也容易出錯,我引導學生得出“合成一段用加法,只求一段用減法”,有了這句口訣,效果明顯。

數學中的順口溜到處都有,但總覺得有些順口溜很牽強,不易記住,操作性不強,既有助于教學又生動形象便于記憶的才是真正有用的順口溜。

(作者通聯:434203湖北省松滋市八寶小學)

猜你喜歡
進率公因數公倍數
小小數迷澤西之小房間里的大世界(下)
怎樣有效區分和記憶面積單位
巧求最大公因數
進率之家
《最大公因數》教案
火箭自己建
公倍數
淺談快速求最小公倍數法
《約分——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
童謠KTV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