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

2013-10-09 06:16林榘坤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動手教師應三角形

林榘坤

培養能力,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江澤民同志曾經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可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前景。什么是創新呢?創新就是指“在已有的信息和已儲存的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運用各種思維形式和方式,克服思維定勢,經過對各種信息和知識的加工,采用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從而使認識或實踐取得突破?!痹谥袑W數學教學中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下從幾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1、教師課前的準備和課堂中的引導

教師應加強教育理論學習,認真研究教育學及心理學,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上積極進取,端正態度,敢于創新,只有這樣,在教學創新上才有的放矢.

1.1 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上課前,應認真研讀數學大綱,閱讀相關的輔導材料,反復琢磨教材內容,對教材不應生搬硬套,要敢于取舍,敢于質疑;并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設計教俱,制作課件,同時要明確教學重難點,只有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才能在課堂中發揮最佳的效果,如七年級數學下冊《摸到紅球的概率》,課前教師除了備好課外,還要準備相應的教俱(一個有蓋不透明的紙盒和3個紅球1個白球,球除顏色外完全相同),這樣為更好的完成本節數學課做充分的準備。

1.2 課堂中的引導

課堂上教師要嚴愛結合,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避免學生恐懼心理,從而限制學生的智力發展,讓學生敢于各抒己見,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同時,要求教師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那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節教學中,教師若直接給出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而在應在課堂中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本節課可以讓同學回憶看日出的過程,太陽相當一個圓形,海平面看作一條直線,相當于圓在運動過程中和直線有交點和沒有交點的情況,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圖,分組討論,師生合作,歸納出圓和直線的三種位置關系,這樣創設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得輕松,對知識記得也深刻。

2、引導學生從無意識到思維創新的過渡

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在教師的熏陶下產生的.教師有意識的培養關系到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否形成。

2.1 一題多解的教學,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創新思維

對多種解法的題目,教師應認真分析,多強調,進行比較,同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情況進行引導和提示,如計算(x/2+5)2-(x/2-5)2,本題大部分同學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開:原式=(x2/4+5x+25)-(x2/4-5x+25)這樣解題可行,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示,本題可看作兩數的平方差,類似于a2-b2=(a+b)(a-b),就是平方差公式的逆用,經過提示后,學生就會想到另一種解題方法。原式=[(x/2+5)+(x/2-5)][(x/2+5)-(x/2-5)],兩種方法比較,第二種顯得簡便,公式用得很巧妙,一題多解題目,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起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作用。

2.2 從教材內容的引申,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創新思維。

新課改后,教材某些章節的內容看起來很簡單,但若認真研究,隱含的內容卻十分豐富。如七年級數學下冊《全等三角形》中議一議的部分,下圖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你能把它分成兩個全等三角形?三個全等三角形?四個全等三角形?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得到以下答案:

議一議的內容如果得到是以上的答案,那只是就題論題,就說明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只停留于表面,本題還可以進一步提出這樣的問題,得到的全等三角形的分別是什么三角形呢?在這個等邊三角形中,能不能分成更多的全等三角形嗎?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新,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3、給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創新思維

老師在課堂中多開展分組討論活動,給學生有動手的機會,“動手”給學生嘗試創新的機會,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想盡辦法(包括學過的數學知識),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在“動手”中獲得某種啟發。如八年級上冊課題學習《拼圖與勾股定理》,教師應給學生有動手協作的機會,學生在拼圖的過程中,對勾股定理的認識和證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的同學在動手過程中會受到啟發,研究出與教材不同的拼圖方法來證明勾股定理,這就是創新思維的培養。

4、精講細練,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

創新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中,老師的精講,學生練習的題型,必須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如:請從給定的圖形“○○,△△,〓”(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平行線段)為構件,構思獨特且有意義的圖形,并寫上一兩句貼切,詼諧的解說詞,如圖所示,請你構造出兩幅其它的圖形。

本題是一個很典型能考查學生創新能力的題目,雖然提供的圖形很簡單,但答案不唯一??梢?,要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形成離不開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時間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經過多個程序反復的錘煉下逐漸形成,只要教師正確的引導,有意識有條理的培養,多給學生嘗試創新的機會,相信,可以培養出一大批適應時代要求,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摘自《福建教育》

猜你喜歡
動手教師應三角形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三角形,不扭腰
教師應如“水”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沒有三角形
動手動腦DIY蠶寶寶
畫一畫
動手動腦多快樂
生物教師應如何進行創新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