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淺析

2014-03-22 10:55鄭虹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材課文

鄭虹

語文本就是生活的集聚與抒發,有聲,有色,有情,有境。但是小學語文教材是別人對已過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小學生的與文本之間客觀地存在著時空距離,學生體驗教材中的作者生活的感悟有一定的難度。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單純依據教師的講解是很難喚起學生對文本的興趣。為此,我們必須構建生活語文,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生活化教學情景,引領他們走進文本生活,引起情感共振,讓學生心靈與語文教學相溝通,與社會天地相接壤,切切實實提高語文素養。

一、立足教材,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從語文教材入手,使教學情境生活化,就是根據教材內容,把教學的內容跟真切的生活內容相聯系,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加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使學生在生活中或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并將語文知識和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加以創造性地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生活質量。

根據教材創設生活化情境的具體措施就是充分借助于課文插圖 、現代媒體、表演課本劇、師生語言描述等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將靜態變為動態,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身臨其事。

配樂朗讀就是利用電教媒體,播放與課文意境相吻合的音樂,在音樂聲中聲情并茂地朗讀的一種教學方式。黑格爾曾經說過:“音樂是極具感染的藝術?!笔堑?,音樂總能渲染氣氛,引起人強烈的情感共鳴,活躍人的思維。教學情感性較強的課文,就可以進行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如在教《美麗的小興安嶺》這課時,為了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意境中去,利用《藍色多瑙河》進行配樂讀。極易被感染是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華麗、明快、活潑的旋律使學生的神思一下子置身于作品所描繪的意境之中,他們臉色泛紅,笑意蕩漾……心弦被熱烈地撥動了。讀后學生們激動地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小興安嶺的冬天真美??!”“我正走進一幅優美的圖畫中,里面有蔥蔥蘢蘢的樹木,色彩紛呈的野花……”學生的情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二、精心設計,使課堂問題生活化

設計生活化問題,首先要做到“語文小課堂,生活大課堂”,把生活中與教學內容有直接聯系的鮮活材料引入課堂。

1、巧設導語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在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笨磥?,精妙的導語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方式很多,有“開門見山式”“實物入境式”“情景熏陶式”“設置懸念式”“溫故知新式”“評論導入式”等等。這些導語如能達到形象直觀、直指心靈、激發欲望,那就有利于生活化語文的構建。

如教《火燒云》一文可以設計以下導語:“有一種神秘的物體,當它身披彩衣出現在清晨,人們叫它‘朝霞,當它極力迸射身上的光芒映紅了傍晚的天空時,人們又親切地稱它為‘晚霞,實際上它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什么呢?它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特有的名字?”這樣的“設置懸念式”的導入既貼近了生活,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作品有獨特的理解做了良好的鋪墊。

2、細設議題

提問是課堂教學展開階段的主要環節。提問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面向社會,解放思想,實現提問生活化。因為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由于基礎、經歷、認知結構等不同,他們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也會有不同。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讓不同生活經歷的學生都有選擇回答的余地。如:《給予是快樂的》作者善于選取生活中的細節和場面表現人物風貌,寄托內心的情感。教學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在細節描寫中,你認為哪一處最精彩呢?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這種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諧地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提問,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并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成倍提高。有的課文教師可以抓住文章核心,巧妙地提出疑問,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從而誘發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教學《六個矮兒子》等課文時,可提問“你能用一個字概括課文的主要情節嗎?”這樣的問題,學生樂于思考,樂于答題。雖然答案五花八門,但思維異?;钴S,通過論證法能迅速把正確答案(勤)篩選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成功”的快感,綜合能力、思維能力也都得到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凈化自己的心靈,使學生通過學習真正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實現了語文素養的提高和思想教育雙豐收。

三、優化方法,使課堂交流生活化

“生活性、發展性和生命性是課堂教學的三大理念,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課程的最高追求?!薄白屆恳还澱n都變成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生長過程,讓學生上課的感覺象春天!”老師親切和善的教態,生動幽默的語言,以及給予孩子鼓勵的目光、神情、手勢等體態語言的運用,都會讓學生感受語文生活的愉快,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一節課中,有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人際交流,在這個交流環境中,教師要從尊重學生出發,用和善的語言,溫文爾雅的教態去創設環境。講課時,教師要盡量擴大目光的視區,始終把全班學生置于自己的視幅內。要用廣角度的環視表達對每個學生的關注。要注意用眼神交流來組織教學、捕捉反饋信息。針對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目光點視。例如,對聽課認真、思想活躍、回答問題正確無誤的學生投去贊許的目光并伴有點頭動作;對精力不集中、做小動作的學生可投去制止的目光并伴有搖頭動作;對于回答問題膽怯的學生可以投去鼓勵的目光……必須讓學生從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有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這樣才會有好的課堂氛圍,有熱烈的討論,有激烈的爭論,有獨特的發言,甚至有創造性的思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回歸生活”,“貼近生活”——語文生活化的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語文課堂只有引領學生重走文本生活,走進現實生活,喚起切身的生活體驗,展開直接的、面對面的生活交往,語文教學才能成為活水之源;否則,如果脫離了生活,就語文而語文,語文就會受人厭棄,語文教學就不會有一個敞亮的明天。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材課文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教材精讀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