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

2014-03-22 10:55羅海燕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引導者組織者新課程

羅海燕

摘要:在新課程學習方式中,每一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到新鮮,每一分鐘都能讓學生感到快樂,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于數學之知識的高空,在新課程的教學方式中,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己,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在新課程的評價方式中,捕捉閃光點和給學生空間,因人、因時而異,做出針對性的、藝術的評價,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是按標準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領會數學學科的價值意義。

關鍵字:課程改革;教育觀念;變革;探究

科學的發展首先是教育的發展,教育的發展農村是關鍵,如何推動農村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就顯得非常必要。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帶來教育觀念、教育策略、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等一系列變革,新課程倡導一種課程共進的文化,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特別是數學課,教師不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真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索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做好角色的轉換。我想:新課標最大的特色就是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不僅包括指定學習的計劃和學習的目標,還包括和“促進者”一起指定課程計劃和管理方式,使學生親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教師觀念的改變

因此教師應由管理者變成組織者,有控制者變成幫助者,由仲裁者變成促進者,由實施者變成開發者,由傳授者變成參與者,由主導者變成引導者,有教書匠變成研究者,并有教學大綱的執行者變成決策者。通過新課程的理論學習和課堂實踐,逐步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開始關注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開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在教學中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學生終生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開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注重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生活實例、活動、游戲等形式引入新知識點,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

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內容改變了“繁、難、偏、舊”,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了,讓學生有親近感,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讓學生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從而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與全面和諧的發展。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更加尊重學生,民主、和諧、互動、友好的師生關系開始逐步形成,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到真正體現,學習情感和興趣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由“接受”轉向“發現”,開始由單一、機械的“聽講—練習—復習—鞏固”的被動狀態逐步轉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鼓勵學生在探究發現活動中學習,從而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突顯出來,學習能動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很多老師滿懷信心地說:“課改這樣搞下去,學生將來不得了?!?/p>

教師應成為幫助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習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毙抡n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通過相矛盾的事物引起學生認識的不平衡,引導學生完成解決問題的活動,監測學生發現的反思,參與學生開放式探究,引導學生掌握真正研究方法和步驟。在教學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和應導者,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教材為自己的學習服務,教師不再纏綿于知識點的微觀課程結構之中,傾心于教學情況設計,教學資源的組織者。例如:一年級新教材“十幾減8、9”退位減法,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插圖導入新課,讓學生扮演小白兔買鉛筆,“15根鉛筆,賣出9根,還剩幾根?”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嘗試解題列式,在小組中發言交流,然后由小組為單位推選一人向全班回報,板書算法:其一,15根鉛筆一根一根地減,減至9根,得6根。其二,把15根鉛筆分成10和5,10-9=1,1+5=6。其三,把9分成5和4,15-5=10,10-4=6。還可能出現其他算法,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鼓勵或實際指導。這樣課堂中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自己探索,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多樣性。使教師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評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和否定的評判,而應該用鼓勵的行為方式或用語言提問,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每當一個見解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學生自己來處理。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評價不是按標準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對學生理解不真確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一起深入得到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

總之,新課程數學教學的改革應作為一門發展的學科來研究,通過教育主管不門和一線教師的共同探索與實踐,抓住新課程的本質,在傳統中創新,在反思中求發展。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領會數學學科的價值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創新意識。更使學生在認知層次上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猜你喜歡
引導者組織者新課程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導演
庭審話語中法官“介入”的人際意義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重視高中歷史學科才能提升教學效率
新形勢下農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最節電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